|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組成 | 別名 | 規格 | 配制依據 |
溶液A | 結晶紫染色液 | 5ml*2 | 將1.0g結晶紫完全溶解于20ml 95%乙醇, 然后與80ml 1%草酸銨水解液混合。 |
溶液B | 碘液 | 5ml*2 | 將1.0g碘與2.0g碘化鉀混合,然后加少許 蒸餾水充分振搖,待完全溶解,再加蒸餾水至300ml。 |
溶液C | 95%乙醇 | 5ml*2 | / |
溶液D | 沙黃復染液 | 5ml*2 | 將0.25g沙黃溶解于10ml95%乙醇中,然后 加90ml蒸餾水稀釋。 |
檢驗原理:
通過結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細胞壁內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結晶紫與碘的復合物,革蘭氏陽性菌由于其細胞壁較厚、肽聚糖網層次較多且交聯致密,故遇乙醇或丙酮脫色處理時,因失水反而使網孔縮小,再加上它不含類脂,故乙醇處理不會出現縫隙,因此,能把結晶紫與碘復合物牢牢留在壁內,使其仍呈紫色;而革蘭氏陰性菌因其細胞壁薄、外膜層類脂含量高、肽聚糖層薄且交聯度差,在遇脫色劑后,以類脂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網不能阻擋結晶紫與碘復合物的溶出,因此通過乙醇脫色后仍呈無色,再經沙黃等紅色染料復染,就使革蘭氏陰性菌呈紅色。
產品用法:
1.涂片經火焰固定,加(結晶紫溶液)溶液A染1分鐘,用清水沖去染液。
2.加(碘液)溶液B染1分鐘,水洗。
3.加(95%乙醇)溶液C,不時搖動玻片約10-30秒,至無紫色脫落為止,水洗。
4.加(沙黃復染液)溶液D,染1分鐘,水洗。
5.干后油鏡鏡檢。陽性菌呈紫色、陰性菌呈淡紅色。
革蘭氏染色液試劑盒微生物靈敏度試驗:
按標簽用法制備培養基,接種以下質控菌株,放置/℃/培養/小時。
革蘭氏染色液質控結果:
![]() | ![]() |
大腸埃希氏菌O157:H7 ATCC35150 | 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
革蘭氏染色液原理及實驗現象:http://www.hopebiol.com/asphtml/refere10226.htm
革蘭氏染色操作視頻:http://www.hopebiol.com/asphtml/video7.htm革蘭氏染色基本原理和影響結果準確性的關鍵因素:http://www.hopebiol.com/asphtml/refere10145.htm
常見食源性致病菌的革蘭氏染色觀察: http://www.hopebiol.com/asphtml/refere10526.htm
責權聲明:
①本版塊的所有文章及圖片均為客戶自行編輯,其版權為客戶所有,客戶需保證其編輯的文章及圖片均無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權益,如被第三方維權,由客戶承擔全部責任;
② 本網站僅為展示平臺,如要轉載,請與我網站聯系協助獲得授權;
③發布內容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網站進行刪除。
※ 聯系電話:400-854-6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