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發布《含乳固態成型制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20版)》《生乳制民族傳統奶制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20版)》的公告

   2020-11-09 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管局985
核心提示: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發布《含乳固態成型制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20版)》《生乳制民族傳統奶制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
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發布《含乳固態成型制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20版)》《生乳制民族傳統奶制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20版)》的公告


  內市監公告〔2020〕16號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為進一步強化含乳固態成型制品、生乳制民族傳統奶制品的生產許可管理,規范企業生產行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含乳固態成型制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8版)》《生乳制民族傳統奶制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8版)》進行了修訂,形成《含乳固態成型制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20版)》《生乳制民族傳統奶制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20版)》,自2020年8月1日起施行,現予公布。《含乳固態成型制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8版)》《生乳制民族傳統奶制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8版)》同時廢止。
 
  特此公告
 
  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0年7月23日
 
  (此件主動公開)
 
  含乳固態成型制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


  (2020版)
 
  一、適用范圍
 
  本審查細則適用于內蒙古自治區食品生產企業申請使用以乳粉(牛、羊、馬、駱駝生乳濃縮制成的全脂乳粉、酸乳粉)為主要原料,加入適當比例的白砂糖、淀粉、麥芽糊精等輔料,使用法律法規及標準規定所要求的條件,加工制作含乳固態成型制品的生產許可條件審查。
 
  含乳固態成型制品的申證食品類別為:其他食品;類別編號為:3101;類別名稱為:含乳固態成型制品;品種明細為:壓片成型制品、成型烘焙制品、其他。
 
  產品執行標準為《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含乳固態成型制品》(DB S15/002)等食品安全標準。企業可制定嚴于食品安全標準的企業標準,報自治區人民政府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備案,在本企業使用。
 
  僅有包裝場地、工序、設備,不是完整的生產條件,不予生產許可。
 
  本細則中引用的文件、標準通過引用成為本細則的內容。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標準,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部分)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細則。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標準,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細則。
 
  二、生產許可條件審查
 
  (一)食品安全管理
 
  1.基本管理要求
 
  (1)企業應當按照有關要求建立與所生產食品相適應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定期對該體系的運行情況進行自查,保證其有效運行,并形成體系運行自查報告。
 
  (2)企業主要負責人應當組織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對本企業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負責。
 
  (3)企業應配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包括食品安全管理負責人、食品安全管理員、食品安全檢驗員等,承擔食品安全相關工作,確保每批產品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
 
  2.食品安全風險管理
 
  (1)應建立食品安全風險管理和風險自查制度,定期對本企業食品安全風險狀況進行檢查評價。
 
  (2)主動收集國家、自治區發布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信息,研究評估生產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風險,建立風險自查評估和信息收集記錄。
 
  3.不合格品管理
 
  (1)制定原輔料、半成品和成品的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并有相關處理辦法,對不合格品的處理應當經企業負責人批準,并保留處理過程記錄。
 
  (2)有因設備故障、停電停水等特殊原因中斷生產時,所生產半成品、成品的處置制度,保障不符合標準的產品按不合格產品處置。
 
  4.產品追溯與召回制度
 
  (1)企業應當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產品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加工、出廠檢驗到出廠銷售都應有記錄,保障各個環節可有效追溯。
 
  (2)企業應當建立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對召回的食品采取補救、無害化處理、銷毀等措施,記錄召回和處理情況,并應當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3)企業應當建立消費者投訴處理制度。對消費者提出的意見、投訴等,企業相關管理部門應作記錄,并查找原因,妥善處理。
 
  5.文件管理
 
  (1)建立文件管理制度,企業食品安全管理機構或食品安全管理負責人應對食品安全文件的有效性負責,文件的起草、修訂、審核、批準應由相關人員簽名,并注明日期。
 
  (2)建立記錄管理制度,記錄內容應完整、真實,所有記錄(包括電子文檔)保存時間不得少于產品保質期滿后6個月;記錄的任何更改都應當標注姓名和日期,并使原有信息仍清晰可查。記錄至少包括附件1所列的內容。
 
  6.食品安全自查
 
  (1)定期開展食品安全自查或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評價制度。自查或評價應有報告。
 
  (2)制定食品安全問題改進制度。確保自查、外查、監督檢查發現的如采購的不合格原輔材料、加工中發現的風險因素、出廠檢驗發現的不安全食品等問題得到有效控制并加以有效改正。
 
  7.食品安全事故處置
 
  (1)制定食品安全事故處置預案,對本企業的食品安全事故進行調查、處置,定期檢查企業各項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開展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演練,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2)建立食品安全責任制和食品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
 
  (二)機構與人員
 
  1.機構
 
  企業應有管理食品安全的機構或配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負責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實施和持續改進。
 
  2.人員
 
  企業應建立人員管理制度,與食品安全相關的崗位應設置崗位責任,企業各崗位人員的數量應與企業規模、工藝、設備水平相適應。
 
  (1)企業負責人和食品安全管理負責人
 
  企業負責人和食品安全管理負責人,具有3年以上食品工作經歷,掌握食品安全知識,知曉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應經過企業的培訓和考核,經考核不具備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的和經監管部門抽查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崗。
 
  (2)檢驗人員
 
  應具有食品、化學或相關專業專科以上的學歷,或者具有3年以上食品檢測工作經歷,經過專業培訓,考核合格。
 
  3.培訓與考核
 
  企業應當建立培訓與考核制度,制定培訓計劃,培訓的內容應與崗位的要求相適應,并有相應記錄。食品安全管理、檢驗等與食品安全相關崗位的人員應培訓考核,不具備能力的不得上崗。
 
  4.人員健康管理
 
  企業應建立食品加工人員健康管理制度,食品加工人員每年應當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可以從事食品生產加工人員的健康證明后方可從事食品加工。建立人員健康檢查記錄,保證食品加工人員患有法律法規規定的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時,應調整到其他不影響食品安全的工作崗位。
 
  (三)生產場所、環境及廠房設施
 
  按照《食品生產許可審查通則》要求,對照企業提交的申請材料,應核查以下內容:
 
  1.生產場所、環境
 
  企業廠房選址和設計、內部建筑結構、輔助生產設施應當符合GB1488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要求,應與居民區保持合理距離,防止環境污染。
 
  2.車間布局
 
  (1)有與企業生產能力相適應的生產車間和輔助設施。生產車間一般包括原料預處理車間、加工車間、半成品貯存及成品包裝車間等。輔助設施包括檢驗室、原輔料倉庫、材料倉庫、成品倉庫等。
 
  (2)生產車間和輔助設施的設置,應按生產流程需要及衛生要求,有序而合理布局。應根據生產流程、生產操作需要和生產操作區域清潔度的要求進行隔離,避免交叉污染。車間內應區分清潔作業區、準清潔作業區和一般作業區,含乳固態成型制品生產車間及清潔作業區具體劃分見下表。
 
  含乳固態成型制品企業生產車間及清潔作業區劃分表


作業區
類別名稱
壓片成型制品
成型烘焙制品
清潔作業區
混料車間、加工成型車間、半成品貯存、充填車間、成品晾曬車間、包材消毒清潔車間、內包裝車間等 成品晾曬車間、包材消毒清潔車間、內包裝車間等
準清潔作業區
原料預處理車間、其他加工車間 混料車間、加工成型車間、半成品貯存、烘烤車間、原料預處理車間、拆包間等其他加工車間
一般作業區
原料倉庫、包裝材料倉庫、拆包間、外包裝車間、原輔料外包裝清潔間及成品倉庫等 原料倉庫、包裝材料倉庫、原輔料外包裝清潔間、外包裝車間及成品倉庫等

  (3)清潔作業區空氣中的菌落總數應控制在30CFU/皿以下(按GB/T 18204.3中的自然沉降法測定),并提交有資質的檢驗機構出具的空氣潔凈度每年的檢測報告。
 
  清潔作業區內部隔斷、地面應采用符合生產衛生要求的材料制作。清潔作業區應具備空氣凈化系統,并保持正壓。
 
  (4)生產車間地面應平整,易于清洗、消毒。
 
  3.個人衛生設施
 
  (1)更衣室及洗手消毒室應設在車間入口處,洗手消毒室內應配置足夠數量的非手動式洗手設施、消毒設施和感應式干手設施。
 
  (2)清潔作業區的入口應設置二次更衣室。應設置阻攔式鞋柜、獨立潔凈服存放柜、洗手消毒設施等。
 
  (3)應制定工作服的清洗保潔制度,生產中應注意保持工作服干凈完好,必要時及時更換。清潔作業區及準清潔作業區使用的工作服和工作鞋不能在指定區域以外的地方穿著。
 
  4.排水系統
 
  有合理的排水設施和廢水處理設施,排水流向應由清潔程度要求高的區域流向清潔程度要求低的區域,排水系統入口應安裝帶水封的地漏,以防止固體廢棄物進入及濁氣逸出,并有防止廢水逆流的設計。
 
  5.通風設施
 
  在有臭味及氣體(蒸汽或有害氣體)或粉塵產生而有可能污染食品的區域,應有適當的排除、收集或控制裝置。
 
  通風口必須裝有易清洗耐腐蝕網罩。有大量蒸汽、油氣的加熱工段,應采用足夠能力排風設備,將蒸汽、油氣排出車間。
 
  6.倉儲設施
 
  (1)應具有與所生產產品的數量、貯存要求相適應的倉儲設施,并有通風和照明設施,必要時設有溫、濕度控制設施,滿足物料或產品的貯存條件(如溫濕度、避光)和安全貯存的要求。
 
  (2)接收、發放和發運區域應能保護物料、產品免受外界天氣(如雨、雪)的影響,接收區的布局和設施應能夠保證物料在進入倉儲區前可對外包裝進行必要的清潔。
 
  (四)生產設備設施與生產工藝
 
  1.基本要求
 
  (1)企業應具有與申證產品品種相適應的生產設備設施,生產設備的布局、安裝和維護必須符合工藝需要,各個設備的設計產能應能相互匹配,其性能與精密度應符合生產要求,便于操作、清潔、維護和消毒或滅菌。
 
  (2)不得使用國家禁止或明令淘汰的生產工藝和設備。
 
  (3)與原料、半成品、成品直接或間接接觸的所有設備與用具,應使用安全、無毒、無臭味或異味、耐磨損、防吸收、耐腐蝕且可承受反復清洗和消毒的材料制造,直接接觸面的材質應符合食品相關產品的有關標準。
 
  (4)主要的固定管道設施應標明介質和流向。用于測定、控制、記錄的監控設備,如壓力表、溫度計等,應定期校準、維護,確保準確有效。
 
  (5)不合格、報廢設備應搬出生產區,暫停使用的設備應有明顯標志。
 
  2.生產設備要求
 
  (1)含乳固態成型制品生產企業應具備與《食品生產許可申請書》中規格型號相適應的生產設備。
 
  (2)所有接觸含乳固態成型制品的原料、過程產品、半成品的容器和工器具必須為不銹鋼或其他無毒害的惰性材料制作,清潔作業區內不得使用竹、木質工具。
 
  (3)盛裝廢棄物的容器不得與盛裝產品與原料的容器混用,應有明顯標志。
 
  (4)直接接觸生產原材料的易損設備,如玻璃溫度計,必須有安全護套。
 
  (5)設備臺賬、說明書、履歷、檔案應保管齊全。
 
  (6)設備維護保養完好,其性能與精度符合生產規程要求。設備維修計劃、維修記錄齊全。
 
  3.必備的生產設備
 
  原料計量設備;混料設備;成型設備;烘烤設備(限成型烘焙制品);包裝設備。
 
  4.必備的檢驗設備
 
  所有適用于含乳固態成型制品的標準,含企業標準所規定的檢驗項目,以及申請人申明自檢或部分自檢的,應具有相應的檢驗設備。檢驗項目參見附件2。
 
  5.設備布局
 
  設備的布局應當符合工藝和清洗的需要。
 
  6.基本工藝流程
 
  壓片成型制品:
 
  原料驗收→原料脫包→配料→混合→壓片成型→計量包裝
 
  成型烘焙制品:
 
  原料驗收→原料脫包→配料→混合→成型→ 烘烤→晾曬→ 計量包裝
 
  企業調整產品工藝流程及設備時,應提交必要性和安全性報告。
 
  (五)生產管理
 
  1.生產技術文件
 
  (1)企業應建立工藝文件、操作規程等生產技術文件,技術文件與實際操作應保持一致性。
 
  (2)通過危害分析方法明確影響產品質量的關鍵工序或關鍵點,并實施質量控制,制定操作規程。關鍵工序或關鍵點可設為:原料驗收、配料、成型、殺菌等,對其形成的信息建立記錄系統。
 
  2.生產過程管理
 
  (1)生產前應檢查設備是否處于正常狀態,出現故障應及時排除并記錄。維修后的設備應進行驗證或確認,確保各項性能滿足工藝要求。
 
  (2)配料過程的物料稱量與配方要求應一致,并由他人獨立進行復核和記錄。稱量結束后需對物料的名稱、規格、日期等進行標識。投料前需根據投料單對物料標識、品種、數量等進行核對,確保投料準確。整個配料生產及領用應建立相關記錄,確保產品生產信息的可追溯。
 
  (3)建立生產設備設施、工器具定期清洗消毒制度。要求所有設備和工器具必須定期清洗或消毒;接觸濕物料的設備和工器具使用前、后應清洗,接觸干物料的設備和工器具使用前、后應用干法清掃(必要時采用濕法清洗)。并有清洗記錄。
 
  (4)生產環境場所衛生清潔制度。清潔記錄應有定期檢測清潔作業區空氣清潔度的記錄。
 
  (5)有生產過程關鍵控制點管理制度和記錄和停產復產管理制度。
 
  (6)清潔作業區的員工工作服應為連體式或一次性工作服,并配備帽子、口罩和工作鞋,要保持工作服使用前后相互分離。準清潔作業區、一般作業區的員工工作服應符合相應區域衛生要求,并配備帽子和工作鞋。生產人員在未消毒和更換工作服前,不得進行加工、生產。
 
  3.產品防護
 
  (1)建立產品防護管理制度,有效防止產品在生產加工中的污染、損壞或變質。
 
  (2)制定設備故障、停電停水等特殊原因中斷生產時的產品處置辦法。當進行現場維修、維護及施工等工作時,應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異物、異味、碎屑等污染食品。
 
  (3)用于食品、清潔食品接觸面或設備的壓縮空氣或其他氣體應經過濾凈化處理,以防止造成間接污染。用于生產設備的可能直接或間接接觸食品的部件潤滑油,應當是食用油脂或能保證食品安全要求的其他油脂。
 
  (4)生產加工過程產生的廢棄物應使用專用設施存放。
 
  (六)生產物料及產品管理
 
  1.原輔料采購管理
 
  (1)制定原輔料的采購管理制度,保證原輔料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并經食品安全管理機構批準后方可采購。主要原輔料供應商應相對固定并簽訂食品安全協議,在協議中應明確雙方所承擔的安全責任。
 
  (2)制定原輔料供應商審核制度和評價標準,對原輔料供應商的審核至少應包括:供應商的資質證明文件、質量標準、檢驗報告。
 
  (3)采用進口原輔料的生產企業,應審核進口原輔料供應商、貿易商的資質證明文件、每批原料質量標準、產品出廠的檢驗數據和報告、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出具的相關證明。
 
  2.原輔料驗收管理
 
  (1)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驗收規定及進貨查驗記錄制度,明確接收或拒收的審批人員。
 
  (2)原輔料的驗收標準和檢驗方法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要求,生產所需主要原輔料及包材涉及的主要標準見附件3。對生產加工過程中無后續滅菌操作的原輔料,企業應制定相關標準,對微生物等指標進行監控。
 
  (3)包裝材料應清潔、無毒且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及規定。
 
  (4)食品生產加工用水應符合GB5749《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3.產品管理
 
  產品放行前應當有明確的待檢標識,經檢驗合格后方可批準放行。
 
  (1)產品出廠檢驗管理制度。記錄應包括產品檢驗的原始記錄或檢驗報告,并應保存不少于2年。
 
  (2)出廠檢驗委托有資質的檢驗機構檢驗或部分委托檢驗的,應有委托檢驗制度。企業應留存全部檢驗報告。
 
  (3)經檢驗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及備案企業標準的不得出廠,并有相應的處置記錄。
 
  4.倉儲、運輸管理
 
  (1)應建立倉儲、運輸管理制度,不得將原輔料、產品與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貯存、運輸。
 
  (2)原料、半成品、成品、包裝材料等應依據性質的不同分設貯存場所或分區域碼放,并有明確標識,防止交叉污染。不合格、退貨或召回的物料或產品應分區存放。
 
  (3)清潔劑、消毒劑等應采用適宜的器具妥善保存,包裝標識完整,應與原料、半成品、成品、包裝材料等分隔放置。
 
  (4)所有物料應規定適當的貯存期限,遵循“先進先出”或“近有效期先出”的原則制定物料的使用計劃,定期檢查質量和衛生情況,及時清理且不得使用變質或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輔料和食品添加劑。
 
  (5)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營養強化劑應由專人負責管理,設置專庫或專區存放,并使用專用登記冊(或倉庫管理軟件)記錄食品添加劑及營養強化劑的名稱、進貨時間、進貨量和使用量等。對貯存期間質量容易發生變化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營養強化劑應進行原料合格驗證,必要時進行檢驗,符合原料規定要求的方可使用。
 
  (6)物料的發放和使用應當有可追溯的清晰的發放記錄,經收發雙方核實并在相應的記錄上簽字確認。
 
  (七)檢驗要求
 
  1.企業應具備滿足原料、半成品、成品檢驗所需求的檢驗設備、設施和試劑,檢驗人員、檢驗設備應與生產能力相適應。
 
  2.建立檢驗設備管理制度,應有檢驗設備臺賬及設備使用記錄,定期校準、維護檢驗設備和設施,保持檢驗設備的準確有效運行。
 
  3.建立檢驗管理制度,檢驗記錄應真實、準確。產品出廠檢驗應依據食品安全標準和企業標準規定的所有檢驗項目進行檢驗。
 
  4.檢驗合格的產品應標注檢驗合格證號,檢驗合格證號可追溯到相應的出廠檢驗報告。
 
  5.企業可以使用快速檢測方法及設備進行產品檢驗,但應保證數據準確,應定期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的檢驗方法進行比對或者驗證,當檢驗結果呈陽性或可疑時,應使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的檢驗方法進行確認。企業應每年至少1次對出廠項目的檢驗能力進行驗證。
 
  6.產品留樣間應滿足產品貯存條件要求,留樣數量應滿足復檢要求并保存至保質期滿,并有記錄。
 
  三、其他
 
  企業申請生產的含乳固態成型制品,應按照品種明細進行試生產,并自行檢驗或送檢,檢驗項目應包括DB S15/002《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含乳固態成型制品》等有關食品安全標準以及企業標準、法律法規及相關部門公告規定的全部項目,不得缺項、漏項。含乳固態成型制品僅可使用《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A2所列食品添加劑,《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衛生標準》(GB 14880-2012)未涉及含乳固態成型制品類別。因此,不允許在含乳固態成型制品中添加食品營養強化劑。由企業提供檢驗合格報告,其真實性應由企業負責人予以承諾。
 
  附件:1.含乳固態成型制品生產企業記錄清單
 
  2.含乳固態成型制品檢驗項目表
 
  3.含乳固態成型制品生產所需主要原輔料及包材涉
 
  及的主要標準
 
  附件1
 
  含乳固態成型制品生產企業記錄清單



序號
記錄名稱
記錄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自查記錄 自查時間、范圍、內容、發現問題、處置意見等
  食品安全狀況定期檢查記錄 各項風險管控措施執行情況、風險點管控狀況評價、自查部位、人員等基本信息。
  風險收集記錄 風險信息來源、風險指標、風險評估過程、評估結果、風險應對措施
  不合格品處理記錄 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半成品和成品的名稱、規格、生產日期、數量、不合格情況、處理情況
  銷售記錄 產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生產批號、購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檢驗合格單、銷售日期
  產品召回及處理記錄 食品名稱、規格、批次、數量、召回原因、召回產品處理情況、處理時間、處理地點、后續整改方案、向主管行政部門匯報情況、主管行政部門監督處理情況
  客戶投訴處理記錄 客戶姓名、聯系方式、投訴產品名稱、規格、生產日期、批號、投訴事項、處理情況
  食品安全事故處置記錄 發生時間、地點、事故原因、相應產品名稱、規格、批號、數量、處理情況
  人員培訓考核記錄 培訓組織部門、培訓對象、培訓內容、時間、地點、考核結果
  人員健康管理記錄 人員姓名、健康檢查時間、項目、評價
  除蟲滅害記錄 除蟲滅害日期、范圍、除蟲滅害方式、藥劑名稱及用量、殺蟲效果評價
  設備設施清洗記錄 設備設施名稱、清洗劑及消毒劑名稱和用量、清洗驗證結果
  設備設施維修保養記錄 設備設施名稱、維修保養內容、時間、負責人
  停復產記錄及復產時設備設施安全控制記錄 停復產原因、時間、涉及設備、涉及產品、處理辦法
  配料記錄 物料名稱、規格、物料批號、使用數量、配料人、配料批次、復核人
  生產投料記錄 配料名稱、批號、使用數量、投料人、投料時間、復核人
  關鍵控制點的控制記錄 產品名稱、關鍵控制點名稱、時間、關鍵控制項目。包括必要的半成品檢驗記錄、工藝參數控制記錄、殺菌溫度和時間記錄等
  車間潔凈度控制記錄 車間名稱、控制項目、依據、檢測儀器名稱及型號、潔凈區等級要求、檢測狀態、檢測結果
  進貨臺賬及查驗記錄 食品原輔料、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相關產品的名稱、規格、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進貨量、查驗結論
  食品添加劑使用記錄 食品添加劑及營養強化劑的名稱、領用人、領用日期、領用量、使用量
  清潔消毒劑使用記錄 清潔劑和消毒劑名稱、用途、領用人、領用時間、領用量、使用量
  包裝材料使用記錄 包裝材料名稱、規格、領用人、領用時間、領用量、使用量
  庫房保管記錄 名稱、規格、批號、數量、入庫日期、狀態、入庫量、出庫量、庫存量、負責人、庫房溫濕度
  檢驗設備使用記錄 名稱、型號、狀態、使用時間、使用人
  原輔料檢驗記錄 原輔料名稱、規格、批號、數量、來料日期、檢測項目、檢測方法、標準要求、檢驗結論
  出廠檢驗記錄 食品的名稱、規格、入庫數量、抽樣數量、生產日期、生產批號、執行標準、檢驗結論、檢驗人員、檢驗合格證號或檢驗報告編號、檢驗日期
  產品檢驗留樣記錄 產品名稱、規格、留樣數量、生產日期、生產批號、留樣日期
  產品出廠放行記錄 產品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生產批號、檢驗合格證號或檢驗報告編號、批準人、放行日期
  食品安全自查改進記錄 存在問題、改進措施、改進時間、責任人、改進結果、結果評估、食品安全管理負責人簽字
 


  附件2
 
  含乳固態成型制品檢驗項目表




序號
檢驗項目
依據標準
檢驗項目
備  注
1
感官
按照對應標準

 
2
凈含量
按照對應標準

 
3
蛋白質
GB 5009.5

 
4
水分
GB 5009.3

 
5
灰分
GB 5009.4

 
6
鉛(以Pb計)
GB5009.12
*
 
7
菌落總數
GB4789.2

 
8
大腸菌群
GB4789.3平板計數法

 
9
金黃色葡萄球菌
GB4789.10平板計數法
*
 
10
沙門氏菌
GB4789.4
*
 
11
食品添加劑
對應的檢驗方法標準

添加了GB2760允許添加的食品添加劑的含乳固態成型制品無檢驗方法的除外
12
標簽
GB7718、GB28050

 
13
其它(如果有)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檢驗標準
*
 
注*項目企業每季度送有資質的檢驗機構檢驗1次。
  
附件3
 




  含乳固態成型制品生產所需主要原輔料及包材涉及的主要標準 

序號
國家標準
(原輔料)標準名稱
  GB 31637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用淀粉
  GB 1535
大豆油
  GB 1534
花生油
  GB 10464
葵花籽油
  GB 19111
玉米油
  GB 2716
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
  GB/T 20884
麥芽糊精
  GB 1964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乳粉
  GB 1167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
  GB 25595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乳糖
  GB/T 22493
大豆蛋白粉
  GB1964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稀奶油、奶油和無水奶油
  QB/T4791
植脂末
  GB 1310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糖
  GB 15203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淀粉糖
  GB 4805
食品罐頭內壁環氧酚醛涂料衛生標準
  GB 9682
食品罐頭內壁脫模涂料衛生標準
  GB 9683
復合食品包裝袋衛生標準
  GB 9685
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
  GB 9687
食品包裝用聚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
  GB 9688
食品包裝用聚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
  GB 9689
食品包裝用聚苯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
  GB/T 14251
鍍錫薄鋼板圓形罐頭容器技術條件
  GB/T 10004
包裝用塑料復合膜、袋干法復合、擠出復合
  QB/T 4594
玻璃容器食品罐頭瓶
  GB 7718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
  GB 276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GB 1488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
  GB 4806.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GB 4806.5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玻璃制品
  GB 4806.7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9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


 





 
標簽: 生產許可 SC 細則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sc
推薦圖文
推薦sc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