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和適用范圍
1.1目的
對無菌醫療器械生產過程中的輻照滅菌過程進行管理,確保輻照滅菌過程處于受控狀態,輻照滅 菌效果滿足產品規定要求。
1.2適用范圍
適用于企業生產過程中輻照滅菌過程的質量控制。
1.3發放范圍
本公司各職能部門。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條款通過本程序引用而成為本程序的條款,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程序。
YY/T 0287-2017 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用于法規的要求
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附錄無菌醫療器械(2015年第101號)(2015年10月1日起實施)
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無菌醫療器械現場檢查指導原則(食藥監械監〔2015〕218號附件2)(2015年9月25日發布實施)
3.組織和職責
3.1主責部門
本程序的主責部門為生技部,主管領導為管理者代表。
——生技部負責按照法規和標準要求建立本程序;
——生技部負責滅菌特殊過程的策劃、滅菌參數、操作規范和組織實施確認;
——管理者代表負責確認過程的協調和各項審批。
3.2協同部門
各部門配合生計部做好滅菌過程確認的各項事務。
——采購部負責委外滅菌過程實現,包含滅菌協議、顧客溝通等;
——質量部負責滅菌確認過程的各參數檢驗。
4.步驟和方法
4.1輻照滅菌委托方選擇
1)應選擇具有滅菌資質證明并有多年從業經驗的單位;
2)地理位置應相距較近,以便待滅菌產品可在1-2天內送達;
3)能夠提供與產品滅菌過程有關的改進和預防措施;
4)輻照時間及時,滅菌效果滿足要求,輻照費用應不高于同行水平;
5)在供方評價中,如連續三次不滿足合格供方要求, 應立即更換委托單位;
6)保持《供方調查表》記錄及委托方相關資質。
4.2輻照程序
4.2.1編制輻照文件
1)生技部根據產品性能要求編制《包裝材料與滅菌方式的選擇報告》、《鈷60滅菌驗證方案》及 《輻照滅菌作業指導書》等文件,報管理者代表和總經理批準并實施;
2)采購部完成《輻照滅菌委托協議》并簽署,應填寫規范,項目齊全,雙方蓋有效印章;
3)質量部根據產品注冊標準制定《滅菌前初始污染菌操作規程》、《無菌檢驗操作規程》、《成品檢 驗操作規程》和質量記錄等。
4.2.2輻照滅菌過程
1)送至輻照前,生技部應完成半成品內包裝,外箱防護和輻照標簽,填寫《滅菌委托書》交由管 理者代表審核。做好安全防護措施,防止半成品受高溫、擠壓和散落;
2)采購部接收《滅菌委托書》后,應1-2天內聯系委托方,并完成寄送輻照工作,填寫《發貨單》, 必要時,應當保留郵寄信息,以利于過程追溯;
3)委托單位接收產品后,應1-2天內安排產品輻照,嚴格執行《輻照滅菌作業指導書》,出具《輻 照滅菌報告》,保持每一滅菌批的滅菌過程參數記錄,滅菌記錄應當標明滅菌產品的生產批號;
4)輻照完成后,由委托單位及時寄送至公司,由采購部負責接收,確認包裝箱未破損后,將《輻 照滅菌報告》交由生技部,包裝箱送至成品庫待檢區,填寫《請驗單》,經采購部負責人批準后送至質 量部。保留入庫記錄。
4.2.3輻照滅菌的檢驗
1)質量部接收《請驗單》后,并在1-2天內安排檢驗人員按《成品檢驗操作規程》對待檢品出廠 檢驗,并檢查包裝袋完好情況、輻照標簽輻照情況及無菌效果,如實填寫《無菌檢驗記錄表》;
2)質量部應該根據數批次無菌檢驗結果進行分析,以確定初包裝及產品的初始污染菌和微粒污染 可接受水平,并形成有效的驗證文件;
3)如檢驗中發現未輻照或因輻照效果不佳導致檢驗結果不合格,質量部應將不合格項記錄填寫交 管理者代表,根據《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和《返工作業指導書》要求進行內部審核,選擇合適的方法。
4.2.4輻照滅菌確認、再確認
1)滅菌過程應在初次實施前進行確認,對所選用的滅菌方法或無菌加工技術進行分析、論證,評 價是否適宜于所生產的無菌醫療器械;
2)如生產、滅菌設備、工藝參數、輻照劑量等發生變化,生技部應根據《鈷60滅菌驗證方案》 對滅菌效果進行再確認,填寫《鈷60滅菌再確認報告》交由總經理批準;
3)每年應當組織對委托單位進行不少于一次的現場確認,以確認委托方滅菌過程未發生變化,確 認人員可以為企業管理者代表、采購部、生技部或質量部負責人,并保持相應的確認記錄。
4.2.5輻照滅菌委托方評價、再評價
1)根據無菌檢驗報告及相關記錄,采購部應當組織供方業績評審,完成《供方業績評定表》;
2)每年末采購部均需對委托方進行再評價(總評價)。
5.相關文件
6.相關記錄
7.編制、修訂、審核、批準記錄
1.1目的
對無菌醫療器械生產過程中的輻照滅菌過程進行管理,確保輻照滅菌過程處于受控狀態,輻照滅 菌效果滿足產品規定要求。
1.2適用范圍
適用于企業生產過程中輻照滅菌過程的質量控制。
1.3發放范圍
本公司各職能部門。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條款通過本程序引用而成為本程序的條款,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程序。
YY/T 0287-2017 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用于法規的要求
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附錄無菌醫療器械(2015年第101號)(2015年10月1日起實施)
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無菌醫療器械現場檢查指導原則(食藥監械監〔2015〕218號附件2)(2015年9月25日發布實施)
3.組織和職責
3.1主責部門
本程序的主責部門為生技部,主管領導為管理者代表。
——生技部負責按照法規和標準要求建立本程序;
——生技部負責滅菌特殊過程的策劃、滅菌參數、操作規范和組織實施確認;
——管理者代表負責確認過程的協調和各項審批。
3.2協同部門
各部門配合生計部做好滅菌過程確認的各項事務。
——采購部負責委外滅菌過程實現,包含滅菌協議、顧客溝通等;
——質量部負責滅菌確認過程的各參數檢驗。
4.步驟和方法
4.1輻照滅菌委托方選擇
1)應選擇具有滅菌資質證明并有多年從業經驗的單位;
2)地理位置應相距較近,以便待滅菌產品可在1-2天內送達;
3)能夠提供與產品滅菌過程有關的改進和預防措施;
4)輻照時間及時,滅菌效果滿足要求,輻照費用應不高于同行水平;
5)在供方評價中,如連續三次不滿足合格供方要求, 應立即更換委托單位;
6)保持《供方調查表》記錄及委托方相關資質。
4.2輻照程序
4.2.1編制輻照文件
1)生技部根據產品性能要求編制《包裝材料與滅菌方式的選擇報告》、《鈷60滅菌驗證方案》及 《輻照滅菌作業指導書》等文件,報管理者代表和總經理批準并實施;
2)采購部完成《輻照滅菌委托協議》并簽署,應填寫規范,項目齊全,雙方蓋有效印章;
3)質量部根據產品注冊標準制定《滅菌前初始污染菌操作規程》、《無菌檢驗操作規程》、《成品檢 驗操作規程》和質量記錄等。
4.2.2輻照滅菌過程
1)送至輻照前,生技部應完成半成品內包裝,外箱防護和輻照標簽,填寫《滅菌委托書》交由管 理者代表審核。做好安全防護措施,防止半成品受高溫、擠壓和散落;
2)采購部接收《滅菌委托書》后,應1-2天內聯系委托方,并完成寄送輻照工作,填寫《發貨單》, 必要時,應當保留郵寄信息,以利于過程追溯;
3)委托單位接收產品后,應1-2天內安排產品輻照,嚴格執行《輻照滅菌作業指導書》,出具《輻 照滅菌報告》,保持每一滅菌批的滅菌過程參數記錄,滅菌記錄應當標明滅菌產品的生產批號;
4)輻照完成后,由委托單位及時寄送至公司,由采購部負責接收,確認包裝箱未破損后,將《輻 照滅菌報告》交由生技部,包裝箱送至成品庫待檢區,填寫《請驗單》,經采購部負責人批準后送至質 量部。保留入庫記錄。
4.2.3輻照滅菌的檢驗
1)質量部接收《請驗單》后,并在1-2天內安排檢驗人員按《成品檢驗操作規程》對待檢品出廠 檢驗,并檢查包裝袋完好情況、輻照標簽輻照情況及無菌效果,如實填寫《無菌檢驗記錄表》;
2)質量部應該根據數批次無菌檢驗結果進行分析,以確定初包裝及產品的初始污染菌和微粒污染 可接受水平,并形成有效的驗證文件;
3)如檢驗中發現未輻照或因輻照效果不佳導致檢驗結果不合格,質量部應將不合格項記錄填寫交 管理者代表,根據《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和《返工作業指導書》要求進行內部審核,選擇合適的方法。
4.2.4輻照滅菌確認、再確認
1)滅菌過程應在初次實施前進行確認,對所選用的滅菌方法或無菌加工技術進行分析、論證,評 價是否適宜于所生產的無菌醫療器械;
2)如生產、滅菌設備、工藝參數、輻照劑量等發生變化,生技部應根據《鈷60滅菌驗證方案》 對滅菌效果進行再確認,填寫《鈷60滅菌再確認報告》交由總經理批準;
3)每年應當組織對委托單位進行不少于一次的現場確認,以確認委托方滅菌過程未發生變化,確 認人員可以為企業管理者代表、采購部、生技部或質量部負責人,并保持相應的確認記錄。
4.2.5輻照滅菌委托方評價、再評價
1)根據無菌檢驗報告及相關記錄,采購部應當組織供方業績評審,完成《供方業績評定表》;
2)每年末采購部均需對委托方進行再評價(總評價)。
5.相關文件
序號 | 文件名稱 | 文件編號 |
1 | 質量手冊 | |
2 | pADM包裝材料與滅菌方式的選擇報告 | |
3 | 鈷60輻照滅菌驗證方案 | |
4 | pADM輻照滅菌作業指導書 |
6.相關記錄
序號 | 文件名稱 | 文件編號 |
1 | 供方調查表 | |
2 | 供方業績評定表 | |
3 | 鈷60滅菌驗證報告/劑量分布確認報告 | |
4 | 輻照滅菌委托書/請驗單 | |
5 | 輻照滅菌報告 | |
6 | 無菌檢驗記錄表 | |
7 | 出庫單、入庫單 |
7.編制、修訂、審核、批準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