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通過對外包過程的控制,確保外包方提供的產品在質量(含HSF)要求、交付和服務等方面符合規定的要求。
2、適用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本公司所有外包方及其產品的控制、要求的制訂和產品的驗證。
3、術語
外包過程:指涉及與組織提供給顧客所要求的產品有關的產品實現的直接過程中的一部分,有時也會涉及其他過程。
4、職責
4.1采購部負責提供與外包產品有關的技術、工藝文件,并會同生產部、質量部對外包方的選擇。
4.2生產部負責向外包方提供生產計劃及相關基礎設施設備模具等。
4.3質量部負責對外包產品的質量進行檢驗和驗證,并負責對外包方質量保證能力進行評價和控制。
5、外包方的選擇及步驟
5.1在公司確定外包過程后,采購部相關人員應按照《采購控制程序》相關條款,對外包產品進行重要度分類。
5.2生產部、質量部對外包產品的技術經濟性、工裝、設備水平等方面進行必要的評審。
5.3采購部應首先調查預選外包方的信譽、以往的工作業績和人員資質情況(必要時組織外包方資料調查小組)并編寫“供方質量保證能力調查表”。
5.4對于外包方價格評審,由采購部主持召集生產部、財務部、生產部、銷售部進行審核。
5.5采購部向生產部和外包方發出外包產品樣品生產通知,同時向外包方提供外包技術文件(見6.1條款)。外包產品樣品生產完成后,由生產部、質量部、銷售部等相關專業人員對外包產品樣品進行驗收和評審。
5.6對樣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其他性能試驗,由質量部進行試驗。
5.7采購部根據上述樣品資料,判斷外包方是否可以小批生產。
5.8對小批生產樣品的鑒定和合格外包方的審批,應符合《采購控制程序》 。
5.9與外包產品外包方簽訂合同時,應符合《采購控制程序》。
6、外包產品的正常生產
6.1外包技術文件要求:采購部根據不同的產品特性、類別明確規定并向外包方提供外包產品的技術要求和質量保證要求,主要包括:
a)外包方應執行的標準、等級、工藝要求、檢驗規程和規范;
b)外包方應提供的檢驗和試驗記錄(自檢、過程檢驗、關特工序的工藝參數記錄卡等);
c)對關鍵、特殊性能要求的產品,應對外包方在崗人員的資格等提出必要的保證要求;
d)采購部負責對上述要求的正確性和完整性進行審定,分發各部門作為采購、檢驗和放行的依據。
6.2生產部負責下達外包產品的生產計劃,向外包方提供相關的基礎設施,并進行基礎設施、文明生產、安全生產等檢查。
7、對外包方的管理和考核
7.1采購部
負責建立外包方“合格供方檔案”檔案中的資料應充分反映供方的產品質量狀況和工作業績。資料主要包括:
a)“供方質量保證能力調查表”;
b)相關協議、合同等;
c)外包產品在檢驗、裝配和使用中出現質量問題時,由生產部與承包方進行信息溝通時的原始資料;
d)質量部對供方考核結果、供方整改的時間和措施記錄等。
7.2辦公室
向外包方提供公司質量管理及日常管理規范的資料和培訓,并將涉及外包產品質量的不良狀況(考核情況)、疑難問題等,及時與其他相關部門(技術、工藝、生產、檢驗及上道工序等)進行信息溝通和解決。
7.3質量部
對這些外包產品質量的監視和測量,并將結果納入考核范圍。
負責對外包產品的質量狀況進行統計分析,了解優缺點并提出改進的要求,以提高外包產品的水平。當外包的產品出現問題,外包方不配合限期整改的,可申請取消其外包資格。
負責對外包方進行考核。外包方整改的時間和措施,必須形成記錄歸檔作為下次考核的對比依據。
8、相關程序和支持性文件
8.1相關程序
a)《采購控制程序》
b)《供方評審控制程序》
8.2支持性文件
a)物資采購管理規定
b)合同管理辦法
9、相關質量記錄
a)供方質量保證能力調查表
b) 合格供方名錄
c) 合格供方檔案
通過對外包過程的控制,確保外包方提供的產品在質量(含HSF)要求、交付和服務等方面符合規定的要求。
2、適用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本公司所有外包方及其產品的控制、要求的制訂和產品的驗證。
3、術語
外包過程:指涉及與組織提供給顧客所要求的產品有關的產品實現的直接過程中的一部分,有時也會涉及其他過程。
4、職責
4.1采購部負責提供與外包產品有關的技術、工藝文件,并會同生產部、質量部對外包方的選擇。
4.2生產部負責向外包方提供生產計劃及相關基礎設施設備模具等。
4.3質量部負責對外包產品的質量進行檢驗和驗證,并負責對外包方質量保證能力進行評價和控制。
5、外包方的選擇及步驟
5.1在公司確定外包過程后,采購部相關人員應按照《采購控制程序》相關條款,對外包產品進行重要度分類。
5.2生產部、質量部對外包產品的技術經濟性、工裝、設備水平等方面進行必要的評審。
5.3采購部應首先調查預選外包方的信譽、以往的工作業績和人員資質情況(必要時組織外包方資料調查小組)并編寫“供方質量保證能力調查表”。
5.4對于外包方價格評審,由采購部主持召集生產部、財務部、生產部、銷售部進行審核。
5.5采購部向生產部和外包方發出外包產品樣品生產通知,同時向外包方提供外包技術文件(見6.1條款)。外包產品樣品生產完成后,由生產部、質量部、銷售部等相關專業人員對外包產品樣品進行驗收和評審。
5.6對樣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其他性能試驗,由質量部進行試驗。
5.7采購部根據上述樣品資料,判斷外包方是否可以小批生產。
5.8對小批生產樣品的鑒定和合格外包方的審批,應符合《采購控制程序》 。
5.9與外包產品外包方簽訂合同時,應符合《采購控制程序》。
6、外包產品的正常生產
6.1外包技術文件要求:采購部根據不同的產品特性、類別明確規定并向外包方提供外包產品的技術要求和質量保證要求,主要包括:
a)外包方應執行的標準、等級、工藝要求、檢驗規程和規范;
b)外包方應提供的檢驗和試驗記錄(自檢、過程檢驗、關特工序的工藝參數記錄卡等);
c)對關鍵、特殊性能要求的產品,應對外包方在崗人員的資格等提出必要的保證要求;
d)采購部負責對上述要求的正確性和完整性進行審定,分發各部門作為采購、檢驗和放行的依據。
6.2生產部負責下達外包產品的生產計劃,向外包方提供相關的基礎設施,并進行基礎設施、文明生產、安全生產等檢查。
7、對外包方的管理和考核
7.1采購部
負責建立外包方“合格供方檔案”檔案中的資料應充分反映供方的產品質量狀況和工作業績。資料主要包括:
a)“供方質量保證能力調查表”;
b)相關協議、合同等;
c)外包產品在檢驗、裝配和使用中出現質量問題時,由生產部與承包方進行信息溝通時的原始資料;
d)質量部對供方考核結果、供方整改的時間和措施記錄等。
7.2辦公室
向外包方提供公司質量管理及日常管理規范的資料和培訓,并將涉及外包產品質量的不良狀況(考核情況)、疑難問題等,及時與其他相關部門(技術、工藝、生產、檢驗及上道工序等)進行信息溝通和解決。
7.3質量部
對這些外包產品質量的監視和測量,并將結果納入考核范圍。
負責對外包產品的質量狀況進行統計分析,了解優缺點并提出改進的要求,以提高外包產品的水平。當外包的產品出現問題,外包方不配合限期整改的,可申請取消其外包資格。
負責對外包方進行考核。外包方整改的時間和措施,必須形成記錄歸檔作為下次考核的對比依據。
8、相關程序和支持性文件
8.1相關程序
a)《采購控制程序》
b)《供方評審控制程序》
8.2支持性文件
a)物資采購管理規定
b)合同管理辦法
9、相關質量記錄
a)供方質量保證能力調查表
b) 合格供方名錄
c) 合格供方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