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SC知識-農村家宴經營者,是否需要辦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

   2023-11-10 食藥法苑410
核心提示:農村家宴,是村民遇到紅白喜事,選擇就近在非經營性場所設宴聚餐。隨著農村家宴的需求日漸增大,帶來的食品安全隱患也是亟待解決。……(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近日,一則食品安全的宣傳視頻沖上熱搜,視頻中的市場監管工作人員向村民普法,強調辦理紅白喜事宴席時必須持有食品經營許可證。視頻在網絡上引發不同意見,主要是持批評的意見,認為執法人員“越界”。滑縣市場監管根據輿情進行情況通報,認為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執法人員對政策解讀不規范,引起了群眾誤解。滑縣市場監管局已責令該同志作出深刻檢查,并做出停職處理。 
  農村家宴,是村民遇到紅白喜事,選擇就近在非經營性場所設宴聚餐。隨著農村家宴的需求日漸增大,帶來的食品安全隱患也是亟待解決。
 
  一是餐廚服務人員來源雜。
 
  在廚房操作人員方面,提供服務的團隊成員都無法確保人人都有健康證明,更不用說是來幫忙的相鄰親友,他們不知道一些疾病(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是不能從事餐飲服務的,有的甚至不顧自身患病也參加幫廚活動,如真的發生了,很容易感染就餐人員。
 
  二是食材來源缺保障。
 
  部分事主因節約成本,會最大限度使用自己種養植的蔬菜、雞鴨、精肉等農產品,也有的是全權由經營者負責采購。因事主基本不會對采購食品的來源進行核實,更談不上有索證索票的意識,導致食品原料把關不嚴,往往就容易混雜來源不明的食品,使得質量無法掌握。
 
  三是餐廚操作不規范。
 
  一是宴席加工及用餐場所簡陋,衛生設施不規范,無“防塵、防蠅、防鼠”設施,無食品冷藏保鮮設施。生熟和半成品混放,不具備涼菜制作條件下制作涼菜,極易引起食物中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而造成食物中毒;
 
  二是餐潔具清洗消毒不規范。大量菜品加工用具、餐飲潔具需要臨時租借,加上有些是家宴是“流水席”,客人不斷,為了趕時間,鍋、碗、瓢、盆及刀具、砧板、餐飲潔具很難做到有效清洗消毒;
 
  四是后續安全處置不規范化。
 
  農村家宴超過100人聚餐的不少,但能落實食物留樣保行制度的卻不多,一旦發生群體性的食物中毒事故,對后續的事故處理、原因分析、責任追究都帶來被動,難以追根述源,發現真相,有效處置。
 
  那如何對農村家宴依法實施監管呢?
 
  首先我們面臨視頻中的同一個問題:農村家宴的經營者是否需要辦理證照:
 
  據了解,現在的農村家宴,有一部分是請一個承辦廚師總管,買菜、切配、洗餐具都是家里人親戚幫忙,也有部分家庭聘請專門團隊上門操辦宴席,他們不但提供設施設備,餐廚里也由廚師團隊全程包辦,成本和利潤皆含在內。
 
  那么這些農村家宴的經營者的是否需要辦理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呢?
 
  首先我們看《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第二條雖然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的規定,從事無證無照經營。”,但是第三條的第一項也規定了有下列行為是不屬于無證無照經營的“(一)在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場所和時間,銷售農副產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鑒于農村家宴的經營者沒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大部分經營者就是憑借廚師的技藝提供餐廚服務,故我個人認為總體來說,大部分農村家宴的經營者是不需要辦理營業執照和許可證。
 
  但是我建議作為市場監管部門,應在農村家宴經營者中,根據團隊人數、提供服務頻次、服務人員規格、市場占有率等指標,篩選一批超出“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性質的“農村家宴廚師團隊”,積極引導其辦理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實現公司化運營,將其納入監管視野,填補監管空白。
 
  另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浙江省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工作指導意見》等規定,屬地鄉鎮政府、村(社區)、市場監管部門在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工作有明確的分工。
 
  作為市場監管部門,結合浙江省近些年來在農村家宴上的動作,認為可以做好以下幾點來落實對農村家宴的服務和監管:
 
  一是與鄉鎮(街道)村、(社區)充分聯動,實現數據互通,常態化管理。
 
  雖然相關規定中是由鄉鎮(街道)村、(社區)負責農村家宴廚師登記備案、農村集體聚餐管理和指導。但是市場監管局作為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以及近幾年“縣鄉一體、條抓塊統”、“大綜合一體化”的推進,要做好農村家宴的食品安全監管,完成對市場監管協管員、市場監管信息員和農村家宴廚師進行業務培訓任務,就需要做到于鄉鎮、村的充分聯動,及時掌握廚師情況、家宴開辦的數據,根據家宴規模,探索實行分類指導,對人數多、規模大的活動,派人現場監督指導,并制定計劃對家宴使用的食材進行監督抽檢。對市場占有率靠前的農村家宴服務團隊,作為重點監管對象,增加檢查和培訓的頻次。
 
  二是繼續推進農村家宴放心廚房建設工作。
 
  浙江各地都已經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實用方便、保障安全的農村家宴放心廚房,下一步既要和所在鄉鎮(街道)政府一起做好完工農村家宴放心廚房的日常使用的指導監管,又要根據村(社區)需求,繼續指導建設新的農村家宴放心廚房,擴大農村家宴放心廚房建設覆蓋面。建立健全農村家宴放心廚房長效管理機制,管好、用好農村家宴放心廚房,使其更好地發揮便民、利民、惠民的作用。
 
  三是推動農村家宴的產業化、市場化、規范化。
 
  通過行政指導,讓市場占有率靠前的農村家宴服務團隊取證合法經營。鼓勵大型餐飲餐飲企業、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等單位進入該行業,簡化中間步驟,實現農村家宴菜品的“中央廚房”式一條龍服務。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農村家宴的經營管理,推動農村家宴產業化、市場化和規范化。對相關從業人員進行農村家宴食品安全培訓,逐步提高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的管理意識、責任意識。要求承辦者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嚴把原料采購關,做好索證索票、食品留樣等工作,并強調要樹立農村家宴廚師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主動落實主體責任。
 
  四是強化執法與宣傳,化被動為主動。
 
  廣泛開展《食品安全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和《浙江省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工作指導意見》的宣傳教育活動。同時,嚴格執法,對農村家宴中發現的使用過期食品、加工環境差等問題處罰,查處一批宣傳一批,使廣大群眾懂得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提高食品安全關注度,培養群眾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識,減低群眾的抗拒意識。在事主集體聚餐時,由被動的檢查到積極主動申報,密切配合執法人員現場指導,規范農村家宴,形成共治局面。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sc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