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農業農村委,各有關單位:
發展綠色、有機、地理標志和達標合格農產品(簡稱農產品“三品一標”)是提高優質農產品供給的有效途徑,是提高農業標準化水平的重要載體。為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關于實施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的通知》(農質發〔2022〕8號)文件要求,助推本市農業高質量發展,我委制定了本市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實施方案,現予印發。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
特此通知。
附件:
1. 上海市農產品“三品一標”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及職責分工
2. 上海市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行動實施方案
3. 上海市農產品品質提升行動實施方案
4. 上海市優質農產品消費促進行動實施方案
5. 上海市達標合格農產品亮證行動實施方案
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
2023年2月3日
附件:
上海市農產品“三品一標”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及職責分工
為加強組織領導,有力推動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現成立上海市農產品“三品一標”領導小組:
組長:市農業農村委副主任、一級巡視員 方芳
成員:市農業農村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處、發展規劃處、計劃財務處、農村合作經濟指導處、產業發展處、市場與信息化處、科技教育處、種業管理處、種植業管理處、蔬菜辦、畜牧獸醫處、漁業處、執法總隊、市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市水產研究所、市農業展覽館、市農業科學院農產品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等成員單位負責人。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農業農村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處,承擔領導小組日常工作。
為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關于實施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的通知》要求,指導和統籌推動農產品“三品一標”。組織推動有關會議、規劃、行動、方案、政策落實,協調解決有關事項。各項重點任務、成員單位主要職責分工如下:
1. 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行動
建立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目錄制度、強化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布局和建設、分類制定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標準、強化基地質量安全監管、提升基地輻射示范帶動能力。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處
承擔單位:市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
參與單位:其他相關成員單位
2. 農產品品質提升行動
培優區域特色品種、構建特征品質指標體系、編制區域性生產操作規程和質量分級標準、集成推廣綠色生產技術、建設優質農產品科技成果轉化試驗站、開展農產品營養品質宣傳科普。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處
承擔單位:市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市農業科學院農產品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
參與單位:其他相關成員單位
3. 優質農產品消費促進行動
加快培育綠色優質農產品品牌、持續打造“三展一訓”宣傳平臺、開展多形式產銷對接活動、建強專業化推廣渠道。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處、市場與信息化處、產業發展處
承擔單位:市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市農業展覽館
參與單位:其他相關成員單位
4. 達標合格農產品亮證行動
強化亮證服務能力、依法推進全程亮證、推行承諾達標合格證信息化管理、推動農產品銷售多場景亮證、開展達標合格農產品亮證活動、宣傳展示典型案例。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處
承擔單位:市農業農村委執法總隊、市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
參與單位:其他相關成員單位
上海市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行動實施方案
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行動是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之一,是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有效供給的重要載體。為深入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關于實施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的通知》(農質發〔2022〕8 號)文件要求,實施好本市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行動,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四個最嚴”“產出來”“管出來”“既要保數量,也要保多樣、保質量”要求,按照保供固安全、振興暢循環的工作定位,以提升綠色優質農產品占比為目標,以綠色、有機、地理標志、全程質量控制農產品為重點,聚力優化生產布局、培育生產主體、嚴格認證管理、提升設施水平,扶持發展一批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優質農產品基地生產重點區,做優做強生產供給體系,為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原則
?。ㄒ唬藴室I,質量第一。
大力實施標準化行動計劃,以品種模式為主線,建立健全涵蓋產地環境、投入品使用、過程控制、質量分級、基地建設等環節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強化全鏈條監管,嚴守安全“底線”,提升品質“高線”。
(二)優化供給, 分類推進。
圍繞市場需求,立足實現地產農產品綠色化、優質化的目標,以組織化和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基地為重點,分區域分品種打造一批有競爭力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著力提升全市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
?。ㄈ┥鷳B優先, 綠色發展。
嚴把優質農產品生產的源頭關。凈化產地環境,推行綠色生產方式,促進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和產業模式生態化,將生態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產業優勢。
?。ㄋ模┱龑?,市場主導。
充分發揮政府在產業規劃、政策支持、資金投入、監督管理等方面的引導作用,通過項目配套、獎補等方式,強化市區協同和示范帶動。建立健全以市場為導向的優質優價機制,增強農民、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基地建設的積極性。
三、工作目標
在全市范圍引導建設優質農產品生產重點區、生產基地,形成以基地為核心的優質農產品生產供給體系。到“十四五”末,建設1個國家級優質農產品生產重點區、5個國家級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總數達到1800個,全市綠色優質農產品產量占地產農產品總產量的比重達30%以上。同時,持續推進上海市農產品綠色生產基地建設,建設5個市級優質農產品生產重點區、30個市級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全面推行綠色生產方式,逐步形成覆蓋全產業、全區域和全主體的都市農業綠色生產格局。
四、實施重點
(一)示范打造優質農產品生產重點區。
依托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綠色田園先行片區、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等平臺,突出地方管理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品牌影響力,開展優質農產品生產重點市、區創建,努力形成以提高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為主攻方向的標準化生產長效機制。
?。ǘ┎季纸ㄔO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
聚焦穩產保供和市場需求,以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為重點,各區布局建設一批集產地清潔、生產綠色、全程貫標、品質優良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重點打造4類基地:突出精品定位,打造綠色食品生產和原料基地;突出生態環保,打造有機農產品基地;突出特征品質,打造地理標志農產品核心基地;突出全程控制,打造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按照“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思路,大力培育市級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逐步邁進國家級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梯隊。
?。ㄈ┙⒔∪G色優質農產品標準體系。
圍繞本市糧食、蔬菜、果品、畜產品、水產品等產業,聚焦主導品種,建立健全涵蓋產地環境、品種種質、生產技術、投入品管控、加工儲運、包裝標識、分等分級、品牌營銷等環節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推進全產業鏈標準化生產。
(四)集成推廣可持續綠色生產模式。
圍繞主要種養品種,集成推廣一批高產高效、資源節約、生態環保的綠色生產技術模式,從農業生產過程中投入品規范使用、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應用、疫病防治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等方面實施全過程質量控制管理,標準化生產率達到100%。
?。ㄎ澹﹪栏駥嵤┌礃松a和生產檔案制度。
推動生產操作規程“進企入戶”,制定完善生產操作規程,制定與生產模式相配套的標準綜合體,編制簡明易懂的明白紙。嚴格落實生產記錄、種植養殖用藥記錄等制度,依標生產、依規管理,實現基地生產可查詢、過程可追溯。推動基地設立標識牌,標明種養品種、范圍規模、技術措施、責任主體等內容。
?。娀湕l質量安全監管。
強化生產者主體責任,建立基地內檢員隊伍,建立農產品生產記錄,落實自控自檢和信息追溯管理要求,規范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健全農產品生產主體信用檔案,推動質量安全情況公示公開。加強質量追溯管理,推動建立信息化質量控制體系,探索智慧監管模式。加強基地的日常巡查和監督抽查。嚴格認證管理,加強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的風險監測和證后監管。加強經銷商、消費者的質量安全社會化監督。
?。ㄆ撸┨嵘剌椛涫痉稁幽芰?。
引導龍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農業經營主體參與基地建設,培育壯大生產主體。支持依托基地,打造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精品品牌,建立優質優價機制。支持基地開展專業化全程化生產技術服務,鼓勵發展“公司+基地+農戶”、訂單農業等模式,通過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管理,促進產業與標準、技術、品牌、服務深度融合,帶動區域產業升級和農民增收。
五、實施方式
實行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和重點區目錄制度,經按標建設、市級驗收、部級復核后納入目錄管理。通過強化政策驅動、政府推動、市場拉動、示范帶動等手段推動建設。
(一)按標建設。
按照農業農村部制定的建設標準,市農業農村委組織開展國家級重點區、基地建設,并實施驗收。各區組織開展市級重點區、基地建設,并在市農業農村委的指導下實施驗收。
(二)復核公布。
市農業農村委將驗收合格的國家級生產基地和重點區上報農業農村部復核,復核通過的納入目錄管理,按程序向社會公布。各區將驗收合格的市級生產基地、重點區上報市農業農村復核并公布。
(三)動態管理。
市農業農村委組織對國家級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和重點區進行監督指導,各區對本區域內市級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進行監督指導及日常管理,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不符合相關要求或存在違規違法行為的,從目錄中刪除。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市農業農村委“三品一標”領導小組負責全市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行動的統一管理。各區應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整合資源,抓好落實。
?。ǘ┘訌娬叻龀?。
充分發揮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與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綠色田園先行片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農業品牌培育等農業新建(在建)項目融合發展的作用,爭取基地建設扶持資金。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向重點區和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傾斜。優先支持符合條件的基地產品申請綠色、有機等農產品認證。
?。ㄈ┘訌娂夹g支撐。
組建市區兩級專家組,加強對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和重點區建設的技術指導及培訓,示范先進技術裝備,推廣綠色生產模式,加大技術培訓力度,提升產品質量品質。
?。ㄋ模┘訌姰a銷對接。
加大基地產品宣傳推介、產銷對接和市場培育。運用廣播電視、網站、新媒體等各類媒體媒介,廣泛宣傳報道。利用“魚米之鄉”、“上農APP”綠色專欄、評優品鑒活動等平臺渠道,擴大展示推介。各區要及時總結建設成果,宣傳經驗做法,為行動實施營造良好氛圍。
上海市農產品品質提升行動實施方案
農產品品質提升是推動農產品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的關鍵舉措,是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為深入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關于實施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的通知》(農質發〔2022〕8 號)文件要求,實施好本市農產品品質提升行動,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按照保供固安全、振興暢循環的工作定位,對標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提升農產品品質和特色為目標,堅持標準引領和創新驅動,圍繞優良品種、綠色技術、標準體系、品質評價、分等分級等關鍵環節,聚集資源要素,強化科技支撐,完善農產品品質保障體系,為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的有效供給、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原則
?。ㄒ唬﹫猿謽藴室I。
以安全、綠色、優質、營養為梯次,建立健全綠色優質農產品的質量標準體系,推動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實施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打造高標準引領品質提升示范典型。
?。ǘ﹫猿志G色導向。
始終將綠色生態作為高品質農產品底色。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創新綠色發展模式,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實現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
?。ㄈ﹫猿质卣齽撔?。
堅持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理念不動搖。在注重保護傳統特色品種和耕作方式的基礎上,集成創新先進綠色生產技術,推動農業生產專業化、標準化、集約化,使其煥發新生機。
(四)堅持系統提升。
圍繞全產業鏈條,以優良品種、產地環境、生產模式、品質評價、包裝標識等為重點,全面提升農產品優質化、特色化水平。加強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管理,培育發展地理標志農產品,強化農產品質量監管。
三、工作目標
圍繞“穩發展優供給,強品牌增效益”的總目標,積極參與農業農村部推出的“五個一百”建設,提升特色品種供給能力,聚焦糧食、蔬果、畜禽、水產等優勢特色產業,做精做優5個特色品種;提升優質農產品生產標準化水平,集成推廣5項綠色生產技術,制修訂5項生產操作規程和質量等級標準;提升地產農產品質量安全品質內涵,深挖農產品核心品質指標,構建 5項農產品特征品質指標體系;提升優質農產品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布局建設1個優質農產品科技成果轉化試驗站;建設1個農產品營養品質科普活動站。到“十四五”末,構建一套標準化引領品質提升的技術模式和推進機制,讓品質提升可量化、可評估、可感知。
四、實施重點
?。ㄒ唬┡鄡瀰^域特色品種。
以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名特優新農產品為主要依托,聚焦糧食、蔬果、畜禽、水產等優勢特色產業,堅持種質保護與品種培優相結合,挖掘傳統品種優良基因,恢復發展一批傳統特色品種。以生產需求為導向,加強適用于減肥減藥、生態循環等綠色生產方式種質種苗的選育培育,培優推廣一批區域優良品種。建設一批特色品種繁育基地,提升特色農產品苗種的供給能力。
?。ǘ┘赏茝V綠色生產技術。
引導生產基地與科研院所、標準化技術機構和農技推廣部門合作,集成推廣一批產地清潔、品種培優、節水灌溉、減肥減藥、廢棄物循環利用、農產品收儲運和加工等綠色生產技術。鼓勵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生產基地因地制宜推行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等綠色清潔新模式。
?。ㄈ┚幹茀^域性生產操作規程。
支持各區結合農業高質量發展需要,聚焦糧食、蔬果、畜禽、水產等優勢特色產業,因地制宜制定生產操作規程,組織編印科普手冊、明白紙、操作卡、掛圖和風險防控手冊。推動操作規程“進企入戶”,加強對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農戶的標準化生產培訓,提升按標生產意識和水平。
?。ㄋ模嫿ㄌ卣髌焚|指標體系。
以地理標志農產品、名特優新農產品為典型,對比國內外相關產品指標參數和先進標準,圍繞特色風味、口感和營養品質,識別其特征性品質指標,構建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農產品品質指標體系。組織開展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特征品質評價和指標監測,建立地理標志農產品品質數據庫。
?。ㄎ澹╅_展品質提升集成示范。
聚焦種植業和特色農產品,以優質農產品基地為主要載體,加強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管理,圍繞品質提升,加強優良品種、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品質評價等集成示范,建設一批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優質農產品科技成果轉化試驗站和農產品營養品質科普活動站,加強技術性能評價和科普宣傳。
五、實施方式
?。ㄒ唬嵤┩七M。
任務牽頭單位聯合各區及相關技術支撐單位細化工作方案,明確工作措施和進度要求,組織實施培優區域特色品種、構建特征品質指標體系、制修訂區域性操作規程和質量分級標準、集成推廣綠色生產技術、布局優質農產品科技成果轉化試驗站和農產品營養品質科普活動站等工作。
(二)成果推薦。
按照“市級推薦、專家評審、部級發布”原則,根據農業農村部部署,結合實際做好相關評估驗證和成果推薦。
?。ㄈ┦痉锻茝V。
各區、各單位要加強推廣應用和示范推進,加強農產品品質提升相關成果的推廣運用,引導企業、基地和農戶應用新品種、新技術,提升服務水平,并做好總結報送。
六、保障措施
?。ㄒ唬娀M織領導。
加強統籌協調,構建“上下聯動,多方協同,齊抓共推”的工作格局。任務牽頭單位要明確目標任務、具體措施、技術路線和進度安排,與各類示范創建、專項行動、重大課題研究等相結合,確保各項舉措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二)強化政策支持。
積極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加大均衡性轉移支付資金支持綠色農業發展的力度。聚焦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和名特優新農產品,加快引導社會資金投入綠色優質農產品產業,營造多元投入的政策發展環境。
(三)強化宣傳引導。
及時總結農產品品質提升行動經驗做法、發展成果和工作成效,選樹典型案例,組織互動交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加大宣傳報道力度,為優質農產品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四)強化應用推廣。
組織有關技術單位、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參與試驗研究和示范推廣,采取“邊試驗、邊集成、邊示范、邊推廣”的模式,加快推進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運用,總結凝練農產品品質提升技術模式和推進機制,示范推廣一批有影響力的技術成果和典型模式。
上海市優質農產品消費促進行動實施方案
促進優質農產品消費是實現農產品優質優價、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的重要舉措,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需求的必然要求。為深入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關于實施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的通知》(農質發〔2022〕8 號)文件要求,實施好本市優質農產品消費促進行動,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四個最嚴”“產出來”“管出來”“既要保數量,也要保多樣、保質量”等重要要求,按照保供固安全、振興暢循環的工作定位,以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為重點,以提高優質農產品市場占有率為目標,圍繞市場消費需求,加強品牌培育,打造宣傳平臺,舉辦標志性活動,建強營銷渠道,全產業鏈拓展增值增效空間,讓農產品“三品一標”既要產得出、產得優,也要賣得出、賣得好,成為高品質、有口碑的“金字招牌”。
二、工作原則
?。ㄒ唬┵|量第一,品牌提升。
嚴格產品生產標準,嚴守質量生命線,把優質農產品打造成為政府信任、企業信服、公眾信賴的優秀品牌。
?。ǘ﹦撔路绞剑a銷聯動。
充分調動和發揮地方資源和媒體資源優勢,結合各區實際,因地制宜,開拓創新,上下聯動,共同推動,營造綠色優質農產品發展的良好氛圍。
?。ㄈ┱龑?,市場主導。
充分發揮政府在規劃引導、政策支持、資金投入、監督管理等方面的推動作用。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優質優價市場機制,激發廣大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戶發展綠色優質農產品的內生動力。
三、工作目標
“十四五”期間,圍繞全面叫響農產品“三品一標”,持續培育一批綠色優質農產品品牌,持續打造一批公益宣傳平臺,持續開展一批標志性宣貫活動,不斷增強市場對優質農產品的認知度和美譽度。推動“十百千萬”工程,在全市范圍推動、引導、鼓勵、支持市場主體設立4家市場專區、45家商超專柜,培養405名推廣專員,建立健全優質優價機制。
四、實施重點
?。ㄒ唬┘涌炫嘤G色優質農產品品牌。
按照《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有關要求,支持培育區域公用品牌和優秀企業品牌,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綠色有機地理標志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出口企業開展品牌建設,持續開展地產優質農產品品鑒評優和宣傳推介活動,及時編制和發布品鑒評優獲獎農產品清單,提升地產農產品認同度和知名度;打造以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為核心的綠色優質農產品品牌。
?。ǘ┏掷m打造“三展一訓”宣傳平臺。
支持本市優秀企業及品牌充分利用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有機食品博覽會、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地標專展、農產品“三品一標”培訓的“三展一訓”公益宣傳平臺,提升品牌影響力。持續在“魚米之鄉”、上農app、上海三農等新媒體推介宣傳本市綠色有機地理標志優秀品牌,舉辦本市優質農產品專業展會,推動建立多層次、專業化公益宣傳平臺。開展地產農產品品牌測評和農業品牌培訓班,增強農業從業者品牌意識。
(三)多形式開展產銷對接活動。
積極參加農業農村部組織的“綠色食品宣傳月”“名特優新農產品推介”等專項活動。加快建設市、區兩級農產品產銷對接平臺,引導支持農批、商超、電商、餐飲等采購商單位對接綠色優質農產品。依托上海農業展覽館、上海西郊國際農產品展示直銷中心、“魚米之鄉”等平臺,開設專區、專館和開展線上、線下專場展銷活動。支持產加銷一體化農業經營主體建立優質農產品集采集配中心。
?。ㄋ模┙◤妼I化推廣渠道。
依托“十百千萬”工程,鼓勵批發市場、大型商超等設立優質農產品銷售專區、專柜,拓展銷售網點和渠道。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鼓勵生產基地通過網絡平臺、電視購物、直播帶貨等形式拓展地產農產品銷售渠道。組織開展系列地產優質農產品進公園、進社區、進商超、進展會、進企業等活動,提高市民對地產農產品的共享度、感受度。加強優質農產品推廣隊伍培訓和管理,有針對性地培養一批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推廣專員。
五、實施方式
(一)啟動部署。
按照“政府搭建平臺、平臺整合資源、資源推動發展”思路,建立政府引導與市場主導相結合的優質農產品消費促進機制。按照農業農村部關于優質農產品消費促進行動的統一安排部署,組織各區農業農村委和相關單位適時啟動部署。
?。ǘ┙M織實施。
按照實施方案,依托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有機食品博覽會、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地標專展等宣傳推介平臺,加強優質農產品品牌宣傳、產銷對接和營銷服務。在農業農村部指導下實施“十百千萬”工程,明確各區目標任務、具體措施、進度安排、支撐保障,推動任務落實落地。
?。ㄈ┛偨Y凝練。
及時跟進各區宣傳推介活動和“十百千萬”工程進展情況,加強對全市優質農產品排摸和產銷對接情況調度。總結經驗做法,選樹典型案例,組織互動交流,落實農業農村部工作信息報送制度。
六、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充分發揮市級農產品“三品一標”領導小組作用,加強統籌協調,強化指導服務,推動措施落實。各區應成立相應的工作專班,細化實施方案,整合資源,認真落實任務。
?。ǘ娀Y源整合。
鼓勵與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等項目有機結合,與產銷對接工作協同推進。加強與商務、供銷、市場等部門溝通協作,著力形成農產品產銷對接工作合力,暢通推廣銷售渠道,充分抓住傳統節日、節慶假日和網絡消費熱點時機,因地制宜組織開展優質農產品消費促進活動。
(三)強化總結宣傳。
落實優質農產品消費促進行動工作信息報送制度,及時總結經驗做法、發展成果和工作成效。選樹典型案例,組織互動交流,凝煉工作機制。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持續宣傳報道,為優質農產品消費營造良好氛圍。
上海市達標合格農產品亮證行動實施方案
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是落實農產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能力的有效途徑,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領域中一項管長遠的制度創新,已經上升為法定制度。為深入貫徹《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農業農村部關于實施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的通知》(農質發〔2022〕8 號)文件要求,實施好本市達標合格農產品亮證行動,制定本方案。
一、思想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最嚴”“產出來”“管出來”等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保供固安全、振興暢循環的工作定位和農產品“三品一標”總體部署,以全面推行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提高社會認知度為目標,通過全員聯動、全程推動、攜手拉動、展示互動等舉措,引導食用農產品生產經營者樹牢“不合格、不上市”理念,讓承諾達標合格證真正成為生產經營主體的質量安全信用證、達標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身份證。
二、重點任務
?。ㄒ唬娀磷C服務能力,推動基層網格“全員聯動”。
充分發揮基層農技推廣機構作用,加強科學用藥宣傳培訓,指導生產者嚴格落實農藥安全間隔期、獸藥休藥期等安全生產要求和質量安全管控技術性指導意見,推進標準化生產。設立鎮級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服務站點,探索集宣傳培訓、檔案核驗、快速檢測和開證打印于一體的服務模式。鼓勵農產品生產企業、合作社共享農產品快檢設備,帶動周邊農戶加強自控自檢。
?。ǘ┮婪ㄍ七M全程亮證,健全從產到銷“全程推動”。
督促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確保應開盡開,指導其在種植養殖基地主動公示質量安全承諾書,張貼禁限用藥物清單和質量安全管理制度。指導從事農產品收購的單位或個人在收購農產品時收取并保存承諾達標合格證,對收購的農產品進行混裝或者分裝后銷售的,按規定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會同市場監管部門推動轄區內農產品批發市場建立健全承諾達標合格證查驗等制度,提升銷售者主動亮證積極性。
?。ㄈ┩菩虚_證信息化管理,創新線上線下“攜手拉動”。
依托神農口袋農事操作系統,實現承諾達標合格證、綠色食品標志和申農碼“三碼合一”,推進農產品帶證上市。加快適應農產品線上銷售新業態的要求,主動與生鮮電商平臺溝通協作,將承諾達標合格證在門戶網站、APP、小程序等農產品營銷宣傳頁上醒目亮證。充分利用云開具、云交易、云展覽等方式,推動實現帶證農產品全流程、全場景線上推介,結合線下生產銷售網絡,做好與學校食堂、大型商超、集團采購對接,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提升品牌影響力,提振消費信心。
?。ㄋ模┩苿愚r產品銷售多場景亮證,組織社會力量“展示互動”。
積極創新達標合格農產品亮證活動形式,組織各類媒體開展亮證宣傳報道。舉辦宣傳周、主題日等“亮證”展示活動,組織消費者進基地、進市場,切實了解承諾達標合格證的作用,營造全社會關注承諾達標合格證的良好氛圍。拓展承諾達標合格證“亮證”應用場景,在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開展試點工作,持續推進承諾達標農產品合格證與食品安全信息追溯銜接工作,推動長三角追溯一體化,掃碼實現信息可查詢、來源可追蹤。展示各類主體“亮證”成果,宣傳推介一批樣式新穎、信息詳實、口碑人氣俱佳的典型事例。
三、實施范圍
?。ㄒ唬嵤┲黧w。
已實施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的食用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鼓勵種植養殖戶參與試行。
?。ǘ嵤┢奉悺?br>
已實施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的品類,包括蔬菜、水果、食用菌、家禽、禽蛋、淡水養殖水產品等食用農產品,重點推進韭菜、芹菜、豇豆、雞蛋、烏雞、肉牛、肉羊、大口黑鱸、烏鱧、鳊魚、大黃魚等11種食用農產品。
四、組織實施
?。ㄒ唬┘訌婎I導,強化培訓。
各區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細化工作方案,明確區、鎮工作推進責任部門,積極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普法宣傳活動和“亮證”行動工作業務培訓,掌握“亮證行動”工作各項要點。結合日常巡查,對生產主體加強指導,充分發揮食用農產品生產主體的示范帶動作用。
?。ǘ┟芮袇f作,完善機制。
各區要加強與市場監管、教育等部門協作,促進與電商、物流、市場等平臺及各類媒體的合作,組織開展達標合格農產品進超市、進社區、進機關、進學校等系列活動。鼓勵各區強化交流互動,聯合推動承諾達標合格證跨區域“亮證”。建立健全鎮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快檢服務、農產品入市收取查看承諾達標合格證等長效機制。全面總結“亮證”行動實施成效,加大對典型經驗做法和工作成效的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社會共治氛圍。
(三)政策引導,落實獎懲。
各區要將“亮證”行動落實情況與農業農村重大創建認定、農業品牌推選、農產品認證、農業展會等“四掛鉤”,充分調動食用農產品生產主體的積極性。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將“亮證”行動落實情況納入生產者信用檔案,對于不開具或違規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的,實行聯合懲戒。各區要強化對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實施的監督執法,及時查處違法行為,定期開展“亮證”行動督查工作,確保“亮證”行動取得實效。
發展綠色、有機、地理標志和達標合格農產品(簡稱農產品“三品一標”)是提高優質農產品供給的有效途徑,是提高農業標準化水平的重要載體。為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關于實施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的通知》(農質發〔2022〕8號)文件要求,助推本市農業高質量發展,我委制定了本市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實施方案,現予印發。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
特此通知。
附件:
1. 上海市農產品“三品一標”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及職責分工
2. 上海市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行動實施方案
3. 上海市農產品品質提升行動實施方案
4. 上海市優質農產品消費促進行動實施方案
5. 上海市達標合格農產品亮證行動實施方案
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
2023年2月3日
附件:
上海市農產品“三品一標”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及職責分工
為加強組織領導,有力推動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現成立上海市農產品“三品一標”領導小組:
組長:市農業農村委副主任、一級巡視員 方芳
成員:市農業農村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處、發展規劃處、計劃財務處、農村合作經濟指導處、產業發展處、市場與信息化處、科技教育處、種業管理處、種植業管理處、蔬菜辦、畜牧獸醫處、漁業處、執法總隊、市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市水產研究所、市農業展覽館、市農業科學院農產品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等成員單位負責人。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農業農村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處,承擔領導小組日常工作。
為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關于實施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的通知》要求,指導和統籌推動農產品“三品一標”。組織推動有關會議、規劃、行動、方案、政策落實,協調解決有關事項。各項重點任務、成員單位主要職責分工如下:
1. 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行動
建立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目錄制度、強化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布局和建設、分類制定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標準、強化基地質量安全監管、提升基地輻射示范帶動能力。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處
承擔單位:市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
參與單位:其他相關成員單位
2. 農產品品質提升行動
培優區域特色品種、構建特征品質指標體系、編制區域性生產操作規程和質量分級標準、集成推廣綠色生產技術、建設優質農產品科技成果轉化試驗站、開展農產品營養品質宣傳科普。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處
承擔單位:市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市農業科學院農產品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
參與單位:其他相關成員單位
3. 優質農產品消費促進行動
加快培育綠色優質農產品品牌、持續打造“三展一訓”宣傳平臺、開展多形式產銷對接活動、建強專業化推廣渠道。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處、市場與信息化處、產業發展處
承擔單位:市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市農業展覽館
參與單位:其他相關成員單位
4. 達標合格農產品亮證行動
強化亮證服務能力、依法推進全程亮證、推行承諾達標合格證信息化管理、推動農產品銷售多場景亮證、開展達標合格農產品亮證活動、宣傳展示典型案例。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處
承擔單位:市農業農村委執法總隊、市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
參與單位:其他相關成員單位
上海市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行動實施方案
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行動是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之一,是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有效供給的重要載體。為深入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關于實施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的通知》(農質發〔2022〕8 號)文件要求,實施好本市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行動,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四個最嚴”“產出來”“管出來”“既要保數量,也要保多樣、保質量”要求,按照保供固安全、振興暢循環的工作定位,以提升綠色優質農產品占比為目標,以綠色、有機、地理標志、全程質量控制農產品為重點,聚力優化生產布局、培育生產主體、嚴格認證管理、提升設施水平,扶持發展一批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優質農產品基地生產重點區,做優做強生產供給體系,為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原則
?。ㄒ唬藴室I,質量第一。
大力實施標準化行動計劃,以品種模式為主線,建立健全涵蓋產地環境、投入品使用、過程控制、質量分級、基地建設等環節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強化全鏈條監管,嚴守安全“底線”,提升品質“高線”。
(二)優化供給, 分類推進。
圍繞市場需求,立足實現地產農產品綠色化、優質化的目標,以組織化和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基地為重點,分區域分品種打造一批有競爭力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著力提升全市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
?。ㄈ┥鷳B優先, 綠色發展。
嚴把優質農產品生產的源頭關。凈化產地環境,推行綠色生產方式,促進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和產業模式生態化,將生態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產業優勢。
?。ㄋ模┱龑?,市場主導。
充分發揮政府在產業規劃、政策支持、資金投入、監督管理等方面的引導作用,通過項目配套、獎補等方式,強化市區協同和示范帶動。建立健全以市場為導向的優質優價機制,增強農民、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基地建設的積極性。
三、工作目標
在全市范圍引導建設優質農產品生產重點區、生產基地,形成以基地為核心的優質農產品生產供給體系。到“十四五”末,建設1個國家級優質農產品生產重點區、5個國家級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總數達到1800個,全市綠色優質農產品產量占地產農產品總產量的比重達30%以上。同時,持續推進上海市農產品綠色生產基地建設,建設5個市級優質農產品生產重點區、30個市級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全面推行綠色生產方式,逐步形成覆蓋全產業、全區域和全主體的都市農業綠色生產格局。
四、實施重點
(一)示范打造優質農產品生產重點區。
依托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綠色田園先行片區、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等平臺,突出地方管理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品牌影響力,開展優質農產品生產重點市、區創建,努力形成以提高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為主攻方向的標準化生產長效機制。
?。ǘ┎季纸ㄔO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
聚焦穩產保供和市場需求,以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為重點,各區布局建設一批集產地清潔、生產綠色、全程貫標、品質優良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重點打造4類基地:突出精品定位,打造綠色食品生產和原料基地;突出生態環保,打造有機農產品基地;突出特征品質,打造地理標志農產品核心基地;突出全程控制,打造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按照“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思路,大力培育市級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逐步邁進國家級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梯隊。
?。ㄈ┙⒔∪G色優質農產品標準體系。
圍繞本市糧食、蔬菜、果品、畜產品、水產品等產業,聚焦主導品種,建立健全涵蓋產地環境、品種種質、生產技術、投入品管控、加工儲運、包裝標識、分等分級、品牌營銷等環節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推進全產業鏈標準化生產。
(四)集成推廣可持續綠色生產模式。
圍繞主要種養品種,集成推廣一批高產高效、資源節約、生態環保的綠色生產技術模式,從農業生產過程中投入品規范使用、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應用、疫病防治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等方面實施全過程質量控制管理,標準化生產率達到100%。
?。ㄎ澹﹪栏駥嵤┌礃松a和生產檔案制度。
推動生產操作規程“進企入戶”,制定完善生產操作規程,制定與生產模式相配套的標準綜合體,編制簡明易懂的明白紙。嚴格落實生產記錄、種植養殖用藥記錄等制度,依標生產、依規管理,實現基地生產可查詢、過程可追溯。推動基地設立標識牌,標明種養品種、范圍規模、技術措施、責任主體等內容。
?。娀湕l質量安全監管。
強化生產者主體責任,建立基地內檢員隊伍,建立農產品生產記錄,落實自控自檢和信息追溯管理要求,規范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健全農產品生產主體信用檔案,推動質量安全情況公示公開。加強質量追溯管理,推動建立信息化質量控制體系,探索智慧監管模式。加強基地的日常巡查和監督抽查。嚴格認證管理,加強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的風險監測和證后監管。加強經銷商、消費者的質量安全社會化監督。
?。ㄆ撸┨嵘剌椛涫痉稁幽芰?。
引導龍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農業經營主體參與基地建設,培育壯大生產主體。支持依托基地,打造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精品品牌,建立優質優價機制。支持基地開展專業化全程化生產技術服務,鼓勵發展“公司+基地+農戶”、訂單農業等模式,通過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管理,促進產業與標準、技術、品牌、服務深度融合,帶動區域產業升級和農民增收。
五、實施方式
實行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和重點區目錄制度,經按標建設、市級驗收、部級復核后納入目錄管理。通過強化政策驅動、政府推動、市場拉動、示范帶動等手段推動建設。
(一)按標建設。
按照農業農村部制定的建設標準,市農業農村委組織開展國家級重點區、基地建設,并實施驗收。各區組織開展市級重點區、基地建設,并在市農業農村委的指導下實施驗收。
(二)復核公布。
市農業農村委將驗收合格的國家級生產基地和重點區上報農業農村部復核,復核通過的納入目錄管理,按程序向社會公布。各區將驗收合格的市級生產基地、重點區上報市農業農村復核并公布。
(三)動態管理。
市農業農村委組織對國家級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和重點區進行監督指導,各區對本區域內市級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進行監督指導及日常管理,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不符合相關要求或存在違規違法行為的,從目錄中刪除。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市農業農村委“三品一標”領導小組負責全市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行動的統一管理。各區應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整合資源,抓好落實。
?。ǘ┘訌娬叻龀?。
充分發揮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與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綠色田園先行片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農業品牌培育等農業新建(在建)項目融合發展的作用,爭取基地建設扶持資金。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向重點區和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傾斜。優先支持符合條件的基地產品申請綠色、有機等農產品認證。
?。ㄈ┘訌娂夹g支撐。
組建市區兩級專家組,加強對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和重點區建設的技術指導及培訓,示范先進技術裝備,推廣綠色生產模式,加大技術培訓力度,提升產品質量品質。
?。ㄋ模┘訌姰a銷對接。
加大基地產品宣傳推介、產銷對接和市場培育。運用廣播電視、網站、新媒體等各類媒體媒介,廣泛宣傳報道。利用“魚米之鄉”、“上農APP”綠色專欄、評優品鑒活動等平臺渠道,擴大展示推介。各區要及時總結建設成果,宣傳經驗做法,為行動實施營造良好氛圍。
上海市農產品品質提升行動實施方案
農產品品質提升是推動農產品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的關鍵舉措,是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為深入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關于實施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的通知》(農質發〔2022〕8 號)文件要求,實施好本市農產品品質提升行動,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按照保供固安全、振興暢循環的工作定位,對標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提升農產品品質和特色為目標,堅持標準引領和創新驅動,圍繞優良品種、綠色技術、標準體系、品質評價、分等分級等關鍵環節,聚集資源要素,強化科技支撐,完善農產品品質保障體系,為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的有效供給、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原則
?。ㄒ唬﹫猿謽藴室I。
以安全、綠色、優質、營養為梯次,建立健全綠色優質農產品的質量標準體系,推動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實施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打造高標準引領品質提升示范典型。
?。ǘ﹫猿志G色導向。
始終將綠色生態作為高品質農產品底色。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創新綠色發展模式,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實現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
?。ㄈ﹫猿质卣齽撔?。
堅持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理念不動搖。在注重保護傳統特色品種和耕作方式的基礎上,集成創新先進綠色生產技術,推動農業生產專業化、標準化、集約化,使其煥發新生機。
(四)堅持系統提升。
圍繞全產業鏈條,以優良品種、產地環境、生產模式、品質評價、包裝標識等為重點,全面提升農產品優質化、特色化水平。加強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管理,培育發展地理標志農產品,強化農產品質量監管。
三、工作目標
圍繞“穩發展優供給,強品牌增效益”的總目標,積極參與農業農村部推出的“五個一百”建設,提升特色品種供給能力,聚焦糧食、蔬果、畜禽、水產等優勢特色產業,做精做優5個特色品種;提升優質農產品生產標準化水平,集成推廣5項綠色生產技術,制修訂5項生產操作規程和質量等級標準;提升地產農產品質量安全品質內涵,深挖農產品核心品質指標,構建 5項農產品特征品質指標體系;提升優質農產品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布局建設1個優質農產品科技成果轉化試驗站;建設1個農產品營養品質科普活動站。到“十四五”末,構建一套標準化引領品質提升的技術模式和推進機制,讓品質提升可量化、可評估、可感知。
四、實施重點
?。ㄒ唬┡鄡瀰^域特色品種。
以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名特優新農產品為主要依托,聚焦糧食、蔬果、畜禽、水產等優勢特色產業,堅持種質保護與品種培優相結合,挖掘傳統品種優良基因,恢復發展一批傳統特色品種。以生產需求為導向,加強適用于減肥減藥、生態循環等綠色生產方式種質種苗的選育培育,培優推廣一批區域優良品種。建設一批特色品種繁育基地,提升特色農產品苗種的供給能力。
?。ǘ┘赏茝V綠色生產技術。
引導生產基地與科研院所、標準化技術機構和農技推廣部門合作,集成推廣一批產地清潔、品種培優、節水灌溉、減肥減藥、廢棄物循環利用、農產品收儲運和加工等綠色生產技術。鼓勵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生產基地因地制宜推行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等綠色清潔新模式。
?。ㄈ┚幹茀^域性生產操作規程。
支持各區結合農業高質量發展需要,聚焦糧食、蔬果、畜禽、水產等優勢特色產業,因地制宜制定生產操作規程,組織編印科普手冊、明白紙、操作卡、掛圖和風險防控手冊。推動操作規程“進企入戶”,加強對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農戶的標準化生產培訓,提升按標生產意識和水平。
?。ㄋ模嫿ㄌ卣髌焚|指標體系。
以地理標志農產品、名特優新農產品為典型,對比國內外相關產品指標參數和先進標準,圍繞特色風味、口感和營養品質,識別其特征性品質指標,構建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農產品品質指標體系。組織開展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特征品質評價和指標監測,建立地理標志農產品品質數據庫。
?。ㄎ澹╅_展品質提升集成示范。
聚焦種植業和特色農產品,以優質農產品基地為主要載體,加強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管理,圍繞品質提升,加強優良品種、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品質評價等集成示范,建設一批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優質農產品科技成果轉化試驗站和農產品營養品質科普活動站,加強技術性能評價和科普宣傳。
五、實施方式
?。ㄒ唬嵤┩七M。
任務牽頭單位聯合各區及相關技術支撐單位細化工作方案,明確工作措施和進度要求,組織實施培優區域特色品種、構建特征品質指標體系、制修訂區域性操作規程和質量分級標準、集成推廣綠色生產技術、布局優質農產品科技成果轉化試驗站和農產品營養品質科普活動站等工作。
(二)成果推薦。
按照“市級推薦、專家評審、部級發布”原則,根據農業農村部部署,結合實際做好相關評估驗證和成果推薦。
?。ㄈ┦痉锻茝V。
各區、各單位要加強推廣應用和示范推進,加強農產品品質提升相關成果的推廣運用,引導企業、基地和農戶應用新品種、新技術,提升服務水平,并做好總結報送。
六、保障措施
?。ㄒ唬娀M織領導。
加強統籌協調,構建“上下聯動,多方協同,齊抓共推”的工作格局。任務牽頭單位要明確目標任務、具體措施、技術路線和進度安排,與各類示范創建、專項行動、重大課題研究等相結合,確保各項舉措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二)強化政策支持。
積極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加大均衡性轉移支付資金支持綠色農業發展的力度。聚焦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和名特優新農產品,加快引導社會資金投入綠色優質農產品產業,營造多元投入的政策發展環境。
(三)強化宣傳引導。
及時總結農產品品質提升行動經驗做法、發展成果和工作成效,選樹典型案例,組織互動交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加大宣傳報道力度,為優質農產品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四)強化應用推廣。
組織有關技術單位、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參與試驗研究和示范推廣,采取“邊試驗、邊集成、邊示范、邊推廣”的模式,加快推進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運用,總結凝練農產品品質提升技術模式和推進機制,示范推廣一批有影響力的技術成果和典型模式。
上海市優質農產品消費促進行動實施方案
促進優質農產品消費是實現農產品優質優價、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的重要舉措,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需求的必然要求。為深入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關于實施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的通知》(農質發〔2022〕8 號)文件要求,實施好本市優質農產品消費促進行動,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四個最嚴”“產出來”“管出來”“既要保數量,也要保多樣、保質量”等重要要求,按照保供固安全、振興暢循環的工作定位,以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為重點,以提高優質農產品市場占有率為目標,圍繞市場消費需求,加強品牌培育,打造宣傳平臺,舉辦標志性活動,建強營銷渠道,全產業鏈拓展增值增效空間,讓農產品“三品一標”既要產得出、產得優,也要賣得出、賣得好,成為高品質、有口碑的“金字招牌”。
二、工作原則
?。ㄒ唬┵|量第一,品牌提升。
嚴格產品生產標準,嚴守質量生命線,把優質農產品打造成為政府信任、企業信服、公眾信賴的優秀品牌。
?。ǘ﹦撔路绞剑a銷聯動。
充分調動和發揮地方資源和媒體資源優勢,結合各區實際,因地制宜,開拓創新,上下聯動,共同推動,營造綠色優質農產品發展的良好氛圍。
?。ㄈ┱龑?,市場主導。
充分發揮政府在規劃引導、政策支持、資金投入、監督管理等方面的推動作用。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優質優價市場機制,激發廣大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戶發展綠色優質農產品的內生動力。
三、工作目標
“十四五”期間,圍繞全面叫響農產品“三品一標”,持續培育一批綠色優質農產品品牌,持續打造一批公益宣傳平臺,持續開展一批標志性宣貫活動,不斷增強市場對優質農產品的認知度和美譽度。推動“十百千萬”工程,在全市范圍推動、引導、鼓勵、支持市場主體設立4家市場專區、45家商超專柜,培養405名推廣專員,建立健全優質優價機制。
四、實施重點
?。ㄒ唬┘涌炫嘤G色優質農產品品牌。
按照《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有關要求,支持培育區域公用品牌和優秀企業品牌,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綠色有機地理標志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出口企業開展品牌建設,持續開展地產優質農產品品鑒評優和宣傳推介活動,及時編制和發布品鑒評優獲獎農產品清單,提升地產農產品認同度和知名度;打造以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為核心的綠色優質農產品品牌。
?。ǘ┏掷m打造“三展一訓”宣傳平臺。
支持本市優秀企業及品牌充分利用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有機食品博覽會、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地標專展、農產品“三品一標”培訓的“三展一訓”公益宣傳平臺,提升品牌影響力。持續在“魚米之鄉”、上農app、上海三農等新媒體推介宣傳本市綠色有機地理標志優秀品牌,舉辦本市優質農產品專業展會,推動建立多層次、專業化公益宣傳平臺。開展地產農產品品牌測評和農業品牌培訓班,增強農業從業者品牌意識。
(三)多形式開展產銷對接活動。
積極參加農業農村部組織的“綠色食品宣傳月”“名特優新農產品推介”等專項活動。加快建設市、區兩級農產品產銷對接平臺,引導支持農批、商超、電商、餐飲等采購商單位對接綠色優質農產品。依托上海農業展覽館、上海西郊國際農產品展示直銷中心、“魚米之鄉”等平臺,開設專區、專館和開展線上、線下專場展銷活動。支持產加銷一體化農業經營主體建立優質農產品集采集配中心。
?。ㄋ模┙◤妼I化推廣渠道。
依托“十百千萬”工程,鼓勵批發市場、大型商超等設立優質農產品銷售專區、專柜,拓展銷售網點和渠道。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鼓勵生產基地通過網絡平臺、電視購物、直播帶貨等形式拓展地產農產品銷售渠道。組織開展系列地產優質農產品進公園、進社區、進商超、進展會、進企業等活動,提高市民對地產農產品的共享度、感受度。加強優質農產品推廣隊伍培訓和管理,有針對性地培養一批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推廣專員。
五、實施方式
(一)啟動部署。
按照“政府搭建平臺、平臺整合資源、資源推動發展”思路,建立政府引導與市場主導相結合的優質農產品消費促進機制。按照農業農村部關于優質農產品消費促進行動的統一安排部署,組織各區農業農村委和相關單位適時啟動部署。
?。ǘ┙M織實施。
按照實施方案,依托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有機食品博覽會、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地標專展等宣傳推介平臺,加強優質農產品品牌宣傳、產銷對接和營銷服務。在農業農村部指導下實施“十百千萬”工程,明確各區目標任務、具體措施、進度安排、支撐保障,推動任務落實落地。
?。ㄈ┛偨Y凝練。
及時跟進各區宣傳推介活動和“十百千萬”工程進展情況,加強對全市優質農產品排摸和產銷對接情況調度。總結經驗做法,選樹典型案例,組織互動交流,落實農業農村部工作信息報送制度。
六、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充分發揮市級農產品“三品一標”領導小組作用,加強統籌協調,強化指導服務,推動措施落實。各區應成立相應的工作專班,細化實施方案,整合資源,認真落實任務。
?。ǘ娀Y源整合。
鼓勵與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等項目有機結合,與產銷對接工作協同推進。加強與商務、供銷、市場等部門溝通協作,著力形成農產品產銷對接工作合力,暢通推廣銷售渠道,充分抓住傳統節日、節慶假日和網絡消費熱點時機,因地制宜組織開展優質農產品消費促進活動。
(三)強化總結宣傳。
落實優質農產品消費促進行動工作信息報送制度,及時總結經驗做法、發展成果和工作成效。選樹典型案例,組織互動交流,凝煉工作機制。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持續宣傳報道,為優質農產品消費營造良好氛圍。
上海市達標合格農產品亮證行動實施方案
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是落實農產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能力的有效途徑,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領域中一項管長遠的制度創新,已經上升為法定制度。為深入貫徹《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農業農村部關于實施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的通知》(農質發〔2022〕8 號)文件要求,實施好本市達標合格農產品亮證行動,制定本方案。
一、思想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最嚴”“產出來”“管出來”等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保供固安全、振興暢循環的工作定位和農產品“三品一標”總體部署,以全面推行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提高社會認知度為目標,通過全員聯動、全程推動、攜手拉動、展示互動等舉措,引導食用農產品生產經營者樹牢“不合格、不上市”理念,讓承諾達標合格證真正成為生產經營主體的質量安全信用證、達標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身份證。
二、重點任務
?。ㄒ唬娀磷C服務能力,推動基層網格“全員聯動”。
充分發揮基層農技推廣機構作用,加強科學用藥宣傳培訓,指導生產者嚴格落實農藥安全間隔期、獸藥休藥期等安全生產要求和質量安全管控技術性指導意見,推進標準化生產。設立鎮級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服務站點,探索集宣傳培訓、檔案核驗、快速檢測和開證打印于一體的服務模式。鼓勵農產品生產企業、合作社共享農產品快檢設備,帶動周邊農戶加強自控自檢。
?。ǘ┮婪ㄍ七M全程亮證,健全從產到銷“全程推動”。
督促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確保應開盡開,指導其在種植養殖基地主動公示質量安全承諾書,張貼禁限用藥物清單和質量安全管理制度。指導從事農產品收購的單位或個人在收購農產品時收取并保存承諾達標合格證,對收購的農產品進行混裝或者分裝后銷售的,按規定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會同市場監管部門推動轄區內農產品批發市場建立健全承諾達標合格證查驗等制度,提升銷售者主動亮證積極性。
?。ㄈ┩菩虚_證信息化管理,創新線上線下“攜手拉動”。
依托神農口袋農事操作系統,實現承諾達標合格證、綠色食品標志和申農碼“三碼合一”,推進農產品帶證上市。加快適應農產品線上銷售新業態的要求,主動與生鮮電商平臺溝通協作,將承諾達標合格證在門戶網站、APP、小程序等農產品營銷宣傳頁上醒目亮證。充分利用云開具、云交易、云展覽等方式,推動實現帶證農產品全流程、全場景線上推介,結合線下生產銷售網絡,做好與學校食堂、大型商超、集團采購對接,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提升品牌影響力,提振消費信心。
?。ㄋ模┩苿愚r產品銷售多場景亮證,組織社會力量“展示互動”。
積極創新達標合格農產品亮證活動形式,組織各類媒體開展亮證宣傳報道。舉辦宣傳周、主題日等“亮證”展示活動,組織消費者進基地、進市場,切實了解承諾達標合格證的作用,營造全社會關注承諾達標合格證的良好氛圍。拓展承諾達標合格證“亮證”應用場景,在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開展試點工作,持續推進承諾達標農產品合格證與食品安全信息追溯銜接工作,推動長三角追溯一體化,掃碼實現信息可查詢、來源可追蹤。展示各類主體“亮證”成果,宣傳推介一批樣式新穎、信息詳實、口碑人氣俱佳的典型事例。
三、實施范圍
?。ㄒ唬嵤┲黧w。
已實施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的食用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鼓勵種植養殖戶參與試行。
?。ǘ嵤┢奉悺?br>
已實施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的品類,包括蔬菜、水果、食用菌、家禽、禽蛋、淡水養殖水產品等食用農產品,重點推進韭菜、芹菜、豇豆、雞蛋、烏雞、肉牛、肉羊、大口黑鱸、烏鱧、鳊魚、大黃魚等11種食用農產品。
四、組織實施
?。ㄒ唬┘訌婎I導,強化培訓。
各區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細化工作方案,明確區、鎮工作推進責任部門,積極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普法宣傳活動和“亮證”行動工作業務培訓,掌握“亮證行動”工作各項要點。結合日常巡查,對生產主體加強指導,充分發揮食用農產品生產主體的示范帶動作用。
?。ǘ┟芮袇f作,完善機制。
各區要加強與市場監管、教育等部門協作,促進與電商、物流、市場等平臺及各類媒體的合作,組織開展達標合格農產品進超市、進社區、進機關、進學校等系列活動。鼓勵各區強化交流互動,聯合推動承諾達標合格證跨區域“亮證”。建立健全鎮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快檢服務、農產品入市收取查看承諾達標合格證等長效機制。全面總結“亮證”行動實施成效,加大對典型經驗做法和工作成效的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社會共治氛圍。
(三)政策引導,落實獎懲。
各區要將“亮證”行動落實情況與農業農村重大創建認定、農業品牌推選、農產品認證、農業展會等“四掛鉤”,充分調動食用農產品生產主體的積極性。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將“亮證”行動落實情況納入生產者信用檔案,對于不開具或違規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的,實行聯合懲戒。各區要強化對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實施的監督執法,及時查處違法行為,定期開展“亮證”行動督查工作,確保“亮證”行動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