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為確保輸油管道系統吹掃與清洗的順利進行,進一步加強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保證產品質量,防止轉基因和非轉基因食用油混淆,特制定本作業指導書。
2.適用范圍
本指導書適用于倉儲部、灌裝車間所有輸油管道的空氣吹掃、油沖洗等內容。
3.引用文件
3.1《輸油管道設計規范》(GB50253-2014);
3.2《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GB/T5009.37);
3.3《生產過程安全衛生要求總則》(GB/T12801-2008)。
3.4《食用植物油及其制品生產衛生規范》(GB/T8955-2016);
3.5《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生產企業要求》(T/CCAA0003-20144(CNCA/CTS0008-2008A);
3.6《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規范》(GB/T30354-2013);
3.7《糧油加工環境要求》(GB/T26433-2010);
3.8《食用油運載容器技術條件》(GB/T37509-2019);
3.9《消費品安全物理危害風險評估通則》(GB/T40981-2021);
4.職責與權限
4.1倉儲部負責躉船至油灌區、收發油中心和油灌區所有輸油管道的吹洗作業和生產過程的控制及服務;
4.2生產部所屬灌裝車間負責中小包裝油生產車間輸油管道的吹洗作業和生產過程的控制及服務;
4.3品控部負責對倉儲部、生產部輸油生產過程質量控制點檢驗及服務。
4.4生產部所屬機修車間負責輸油管道系統相關設備的完好率,確保輸油管道無滲漏。
4.5倉儲部、生產部生產操作人員負責按本指導書進行操作。
4.6員工有義務參與生產安生和食品安生管理,對生產有良好建議權。
4.7員工有權獲得勞動保護用品的權利。
5.作業要點
5.1管道材料要求
5.1.1用于建造管道鋼管、堵板、法蘭、螺栓、閥門各種型鋼等材料,均應具有制造廠提供的質量說明書,其質量不得低于國家現行標準的規定,并經外觀檢驗合格。
5.1.2用于管道連接的墊圈均應采用質地良好,外觀無缺陷的銅質材料或惰性材料,惰性材料不得含有塑化劑成分。
5.1.3管道連接處使用的橡膠墊片(圈)應符合《食品用橡膠墊片(圈)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GB/T5009.64-2003)要求;
5.2一般要求
5.2.1管道強度試驗合格后,分系統、分介質、分階段進行吹掃與清洗。
5.2.2吹洗的原則,應先主管后支管,再疏排管依次進行,保證全部參與吹洗的管道吹洗干凈。吹出的殘油應專用油灌存貯,不得進入已吹掃與清洗合格的管道和其他儲油灌。
5.2.3吹洗前應將的儀表、噴嘴、濾網、節流閥、調節閥、安全閥、止回閥等管道組成件打開,待管道吹洗合格后重新復位。
5.2.4管道吹掃與清洗前應仔細檢查管道聯接閥門的是否牢固程度,對有異議的部位應進行加固。
5.2.5連續起卸和生產不同品種、不同等級食用油時,必須按本規程沖洗。沖洗方法包括空氣吹掃和食用油清洗兩種方法。
5.3空氣吹掃要求
5.3.1空氣吹掃應盡量利用系統內的空氣壓縮機和氣體貯罐蓄壓,對管道系統進行間斷性的吹掃,灌裝車間每一次吹掃排放間隔一般為10~15min,從躉船至油灌區管道應不少于30min。
5.3.2吹掃壓力不得大于輸油管道的設計壓力,吹掃流速不宜小于20m/s。
5.3.3吹掃過程中,應在出口處目測是否存在殘油、塵土、水分及其它雜物為合格。
5.4油清洗要求
5.4.1灌裝車間(包括中包裝和小包裝車間)生產同品種、同等級食用油時,可不必沖洗管道;但前后起卸和生產不同品種、不同等級食用油時,必須按本規程沖洗。
5.4.2管道油清洗前,應檢查管道、密封圈、控制閥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滲漏情況,沖洗油是否直接連接到專儲灌。嚴禁沖洗油循環流入其他油灌,防止發生混灌。
5.4.3沖洗油一律采用后步生產的食用油進行沖洗(如前段生產非轉一級菜油,后步生產轉基因一級大豆油時,則使用轉基因一級大豆油沖洗管道)。每次沖洗油量不得少于500公斤。
5.4.4油清洗合格后,應放盡循環油至專儲灌內,防止沖洗油污染,并在試運轉前再充裝合格的工作油。
5.4.5沖洗過程中,應在出口處目測是否沖洗干凈,由品控部門現場檢測合格為止。
6.沖洗管道食用油處置
沖洗后食用油必須專灌存貯,不得與其他品種油混灌,此油經檢驗合格后可根據混合油種的不同,處理為不同品種的調和油。
7.相關記錄
《輸油管道沖洗記錄》
為確保輸油管道系統吹掃與清洗的順利進行,進一步加強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保證產品質量,防止轉基因和非轉基因食用油混淆,特制定本作業指導書。
2.適用范圍
本指導書適用于倉儲部、灌裝車間所有輸油管道的空氣吹掃、油沖洗等內容。
3.引用文件
3.1《輸油管道設計規范》(GB50253-2014);
3.2《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GB/T5009.37);
3.3《生產過程安全衛生要求總則》(GB/T12801-2008)。
3.4《食用植物油及其制品生產衛生規范》(GB/T8955-2016);
3.5《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生產企業要求》(T/CCAA0003-20144(CNCA/CTS0008-2008A);
3.6《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規范》(GB/T30354-2013);
3.7《糧油加工環境要求》(GB/T26433-2010);
3.8《食用油運載容器技術條件》(GB/T37509-2019);
3.9《消費品安全物理危害風險評估通則》(GB/T40981-2021);
4.職責與權限
4.1倉儲部負責躉船至油灌區、收發油中心和油灌區所有輸油管道的吹洗作業和生產過程的控制及服務;
4.2生產部所屬灌裝車間負責中小包裝油生產車間輸油管道的吹洗作業和生產過程的控制及服務;
4.3品控部負責對倉儲部、生產部輸油生產過程質量控制點檢驗及服務。
4.4生產部所屬機修車間負責輸油管道系統相關設備的完好率,確保輸油管道無滲漏。
4.5倉儲部、生產部生產操作人員負責按本指導書進行操作。
4.6員工有義務參與生產安生和食品安生管理,對生產有良好建議權。
4.7員工有權獲得勞動保護用品的權利。
5.作業要點
5.1管道材料要求
5.1.1用于建造管道鋼管、堵板、法蘭、螺栓、閥門各種型鋼等材料,均應具有制造廠提供的質量說明書,其質量不得低于國家現行標準的規定,并經外觀檢驗合格。
5.1.2用于管道連接的墊圈均應采用質地良好,外觀無缺陷的銅質材料或惰性材料,惰性材料不得含有塑化劑成分。
5.1.3管道連接處使用的橡膠墊片(圈)應符合《食品用橡膠墊片(圈)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GB/T5009.64-2003)要求;
5.2一般要求
5.2.1管道強度試驗合格后,分系統、分介質、分階段進行吹掃與清洗。
5.2.2吹洗的原則,應先主管后支管,再疏排管依次進行,保證全部參與吹洗的管道吹洗干凈。吹出的殘油應專用油灌存貯,不得進入已吹掃與清洗合格的管道和其他儲油灌。
5.2.3吹洗前應將的儀表、噴嘴、濾網、節流閥、調節閥、安全閥、止回閥等管道組成件打開,待管道吹洗合格后重新復位。
5.2.4管道吹掃與清洗前應仔細檢查管道聯接閥門的是否牢固程度,對有異議的部位應進行加固。
5.2.5連續起卸和生產不同品種、不同等級食用油時,必須按本規程沖洗。沖洗方法包括空氣吹掃和食用油清洗兩種方法。
5.3空氣吹掃要求
5.3.1空氣吹掃應盡量利用系統內的空氣壓縮機和氣體貯罐蓄壓,對管道系統進行間斷性的吹掃,灌裝車間每一次吹掃排放間隔一般為10~15min,從躉船至油灌區管道應不少于30min。
5.3.2吹掃壓力不得大于輸油管道的設計壓力,吹掃流速不宜小于20m/s。
5.3.3吹掃過程中,應在出口處目測是否存在殘油、塵土、水分及其它雜物為合格。
5.4油清洗要求
5.4.1灌裝車間(包括中包裝和小包裝車間)生產同品種、同等級食用油時,可不必沖洗管道;但前后起卸和生產不同品種、不同等級食用油時,必須按本規程沖洗。
5.4.2管道油清洗前,應檢查管道、密封圈、控制閥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滲漏情況,沖洗油是否直接連接到專儲灌。嚴禁沖洗油循環流入其他油灌,防止發生混灌。
5.4.3沖洗油一律采用后步生產的食用油進行沖洗(如前段生產非轉一級菜油,后步生產轉基因一級大豆油時,則使用轉基因一級大豆油沖洗管道)。每次沖洗油量不得少于500公斤。
5.4.4油清洗合格后,應放盡循環油至專儲灌內,防止沖洗油污染,并在試運轉前再充裝合格的工作油。
5.4.5沖洗過程中,應在出口處目測是否沖洗干凈,由品控部門現場檢測合格為止。
6.沖洗管道食用油處置
沖洗后食用油必須專灌存貯,不得與其他品種油混灌,此油經檢驗合格后可根據混合油種的不同,處理為不同品種的調和油。
7.相關記錄
《輸油管道沖洗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