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過程質量檢驗員不但應該按照規定的檢驗周期抽查半成品質量,還應該對以下工作內容進行督促與檢查:
1、檢查操作人員的資質是否符合崗位要求
針對有上崗資質要求的崗位,核查當天的操作人員上崗條件是否滿足崗位的資質要求,防止出現無資質或資質不滿足要求的人員操作,給產品質量的穩定性與合格帶來隱患。
2、檢查確認設備的工藝技術參數是否與工藝文件相一致
設備的工藝技術參數是過程產品質量保證的重要措施,必須按照工藝文件的要求調整且與工藝文件保持一致,不允許有任何的偏離。
3、檢查過程物料的使用是否滿足要求
物料的使用包括用量、種類、投料順序都必須嚴格按照工藝文件的要求執行,且與當天的生產安排相一致,不允許出現任何的偏離,否則必然會給產品的質量穩定與合格帶來隱患。
4、檢查現場產品標識是否符合要求
作為過程質量檢驗人員同樣具有檢查與督促現場產品標識(包括產品本身的標識與產品質量狀態的標識)是否清晰、是否正確、是否能加以區分等方面的權力;若標識不正確、不清晰、不醒目,必然就有可能導致產品錯用、誤用,繼而導致質量事故的發生。
5、檢查現場產品的擺放是否符合要求
不同的產品應該有相應的擺放位置,嚴禁出現混放的情況,尤其是能相互發生反應、串味等產品,必須具有相應的隔離措施。
6、檢查現場產品的防護是否符合要求
過程質量檢驗員在現場還要檢查各產品的防護措施是否與其外包裝上的防護要求相一致比如避光、溫度、防水、堆放層數、密閉存放等等,若防護措施不當,必然影響產品的質量;一旦發現防護措施不當,應立即要求責任人及時改正。
7、檢查員工的操作是否符合作業指導書的要求
作業指導書的作用就是統一、規范員工的操作,確保過程產品的質量穩定與合格,若不按照作業指導書的要求操作,就會給產品質量的穩定性與合格帶來隱患。一旦發現沒有按照作業指導書的要求操作,應立即要求責任人員及時改正。
8、檢查首件質量確認是否進行
對很多制造業來說,每次開機都需要調整技術工藝參數,必然就要對產出的第一個或第一次產品進行質量確認是否滿足要求,若不滿足則需要再次調整技術工藝參數,直至產出的第一個或第一次產品質量滿足要求,方可開始批量生產。作為過程質量檢驗(IPQC)員到現場應該抽查各機臺是否開展了首件質量確認,是否保留了首件質量確認的記錄。
9、檢查機臺是否開展了自我檢查
10、檢查上下生產工序是否開展產品質量互檢
上工序流通到下工序的產品,下工序在投入使用前,務必要查看質量是否滿足要求,若不滿足,及時挑揀出來擺放到指定的框子或容器里面,且醒目標識,防止被錯用或誤用。
11、檢查過程記錄的填寫
過程記錄是作為生產過程滿足要求的證據,所以過程記錄填寫必須及時、準確、完整、真實、清晰易辨認,同時也是為實現后續可追溯性的證據。
12、檢查當天用的作業指導書或批記錄文件是否正確
檢查機臺上當天用的作業指導書或批記錄文件是否與機臺上的生產計劃相一致,防止出現不一致的情況導致質量事故的發生。
13、檢查現場管理人員是否開展了巡查
14、異常處理
(1)凡是過程質量檢驗員發現上述項目不符合要求的情況,有權利要求責任人立即予以糾正并跟蹤驗證直至符合要求;對于拒絕糾正的情況,可以按照公司的質量管理獎懲條例給予處罰、警告,且納入班組的質量績效考核中。
(2)過程質量檢驗員每天檢查完畢應進行匯總統計,結果提交生產部門和質量管理部門負責人的同時在公司的質量管理看板上公示當天的過程巡查結果。
(3)當天過程巡查發現的異常情況可以作為第二天過程巡查的重點關注內容,以確保這些異常得到徹底的整改。
(4)當月的過程巡查結果務必要納入生產班組的當月質量績效考核中,以提高生產班組的質量與責任意識。
1、檢查操作人員的資質是否符合崗位要求
針對有上崗資質要求的崗位,核查當天的操作人員上崗條件是否滿足崗位的資質要求,防止出現無資質或資質不滿足要求的人員操作,給產品質量的穩定性與合格帶來隱患。
2、檢查確認設備的工藝技術參數是否與工藝文件相一致
設備的工藝技術參數是過程產品質量保證的重要措施,必須按照工藝文件的要求調整且與工藝文件保持一致,不允許有任何的偏離。
3、檢查過程物料的使用是否滿足要求
物料的使用包括用量、種類、投料順序都必須嚴格按照工藝文件的要求執行,且與當天的生產安排相一致,不允許出現任何的偏離,否則必然會給產品的質量穩定與合格帶來隱患。
4、檢查現場產品標識是否符合要求
作為過程質量檢驗人員同樣具有檢查與督促現場產品標識(包括產品本身的標識與產品質量狀態的標識)是否清晰、是否正確、是否能加以區分等方面的權力;若標識不正確、不清晰、不醒目,必然就有可能導致產品錯用、誤用,繼而導致質量事故的發生。
5、檢查現場產品的擺放是否符合要求
不同的產品應該有相應的擺放位置,嚴禁出現混放的情況,尤其是能相互發生反應、串味等產品,必須具有相應的隔離措施。
6、檢查現場產品的防護是否符合要求
過程質量檢驗員在現場還要檢查各產品的防護措施是否與其外包裝上的防護要求相一致比如避光、溫度、防水、堆放層數、密閉存放等等,若防護措施不當,必然影響產品的質量;一旦發現防護措施不當,應立即要求責任人及時改正。
7、檢查員工的操作是否符合作業指導書的要求
作業指導書的作用就是統一、規范員工的操作,確保過程產品的質量穩定與合格,若不按照作業指導書的要求操作,就會給產品質量的穩定性與合格帶來隱患。一旦發現沒有按照作業指導書的要求操作,應立即要求責任人員及時改正。
8、檢查首件質量確認是否進行
對很多制造業來說,每次開機都需要調整技術工藝參數,必然就要對產出的第一個或第一次產品進行質量確認是否滿足要求,若不滿足則需要再次調整技術工藝參數,直至產出的第一個或第一次產品質量滿足要求,方可開始批量生產。作為過程質量檢驗(IPQC)員到現場應該抽查各機臺是否開展了首件質量確認,是否保留了首件質量確認的記錄。
9、檢查機臺是否開展了自我檢查
10、檢查上下生產工序是否開展產品質量互檢
上工序流通到下工序的產品,下工序在投入使用前,務必要查看質量是否滿足要求,若不滿足,及時挑揀出來擺放到指定的框子或容器里面,且醒目標識,防止被錯用或誤用。
11、檢查過程記錄的填寫
過程記錄是作為生產過程滿足要求的證據,所以過程記錄填寫必須及時、準確、完整、真實、清晰易辨認,同時也是為實現后續可追溯性的證據。
12、檢查當天用的作業指導書或批記錄文件是否正確
檢查機臺上當天用的作業指導書或批記錄文件是否與機臺上的生產計劃相一致,防止出現不一致的情況導致質量事故的發生。
13、檢查現場管理人員是否開展了巡查
14、異常處理
(1)凡是過程質量檢驗員發現上述項目不符合要求的情況,有權利要求責任人立即予以糾正并跟蹤驗證直至符合要求;對于拒絕糾正的情況,可以按照公司的質量管理獎懲條例給予處罰、警告,且納入班組的質量績效考核中。
(2)過程質量檢驗員每天檢查完畢應進行匯總統計,結果提交生產部門和質量管理部門負責人的同時在公司的質量管理看板上公示當天的過程巡查結果。
(3)當天過程巡查發現的異常情況可以作為第二天過程巡查的重點關注內容,以確保這些異常得到徹底的整改。
(4)當月的過程巡查結果務必要納入生產班組的當月質量績效考核中,以提高生產班組的質量與責任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