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生產管理的重點,值得收藏!

   2022-08-02 食品質量管理公眾號516
核心提示:生產管理的重點,值得收藏!……(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生產管理重點是品質高,成本低,交期快,即通常所說的QCD ,無論是ISO精神,還是PDCA或目標管理,最重要的是決定好的事一定要遵守。 
  控制生產成本,降低報廢率,是每個公司首要任務,也是管理的壓力所在。為了做到這一點,公司推行QCD管理體系,也就是要求以優異的質量(Quality)、最低的成本(Cost)、最快的速度(Delivery)向用戶提供最好的產品。
 
  QCD管理體系:
 
  從狹義上講,是對具體產品的質量、成本、交貨期進行管控,而從廣義上而言,實際上是整個公司管理的持續改善。各部門、各工序、各崗位、各員工都需要各司其職,規范操作,第一次就將產品做好,不能將問題遺留下去,導致最后需處理的問題太多,從而最終影響質量、成本及準時交貨。
 
  公司業務,既要保證有利潤,又要滿足客戶各種要求,實質上綜合而言就是質量保證,也就是QCD管理系統的基本方針,具體到基層管理者身上就是過程管理了。過程管理是最基礎的管理,作為公司的中階層管理人員,過程管理的執行都在身上。
 
  過程管理:
 
  過程管理最實質的工作體現在日常管理中,我們必須優先做好,管好日常的基本事務,管該管的事,管對的事,做對每一件細小的事,分工下去,各負其責,井然有序,這樣就不會瞎忙。作為過程管理,必須有標準化的體系,持續化的管理技術,以及專業化的教育與培訓。
 
  過程管理包含過程設計及過程管制與改善,我們經常說產品是生產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事實上我們還要說產品是設計出來的。過程管理作為TQPM管理(綜合質量利潤經營體系,也稱為全面質量管理)的基石,其實踐力和貫徹力是試金石。
 
  我們都知道,過程管理最重要的一環是PDCA(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Action--行動)。我們在目標管理的基礎上將操作標準化,才能不斷改善,快速提升水準,以便更好地滿足客戶。
 
  為了達成好的結果,我們必須在4M1E管理基礎上確保好的過程,其包括人(Manpower, 操作者按標準化作業操作,使工作經驗提升,專業技術提升,管理經驗提升);設備(Machine, 設備部門保證好的設備給到生產);方法(Method, 工程師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SOP,其做出的產品一定是能符合要求的);材料(Material, 通過工程評估驗證確保符合要求的原材料給到產線)和環境(Environment, 公司通過7S管理途徑提升環境質量)。
 
  過程管理體系必須在各個階層、各個部門得以貫徹,從產品的設計,到生產的管控,從質量的控制,到最終顧客需求的滿足。我們每一個工作單元都是因果相關的,我們不能讓任何魔鬼藏在過程中,每一個細小工作單元的每一項細小的工作都必須展開過程管理,通過采用各種標準書的管制來穩定生產,針對異常追尋根源以便不斷消除異常。
 
  我們還需要通過QCC(QualityControl Circle,即質量管理圈)等活動,由IPQC監督,最終確保產品特性正常,從而達到我們過程管理的最終目的,即確保產品是長久性的、穩定的、有效的符合要求的產品。
 
  同時,我們還必須熟練掌握過程管理常用的QC七大工具(特性要因圖、查檢表、柏拉圖、直方圖、控制圖、散布圖、層別法)。我們利用好這些工具做好日常管理,如果依SOP不能做好的話,就必須要檢討過程設計及其它相關因素。工程、維修、設計、計劃、物料、QA等部門都應全力幫助生產排除一切障礙,以便生產能順利進展。
 
  下面是一些工廠管理心得,分享與大家一起討論學習!
 
  經營企業并非作慈善事業,企業不賺錢是一種罪惡,企業追求的目標是創造利潤。而為達成此目標,非得有高效率的團隊,高品質的產品,低成本的進料。
 
  團隊成員需有:
 
  ① 經營企業要有不是第一,第二就要關閉的危機感;
 
  ② 企業成員要有不畏艱難,不畏縮,不達目標,不罷休之精神。
 
  一、品質管理
 
  外部市場的竟爭不外乎是品質,價格,服務三要項。誰要主宰市場就必需要取得品質,價格,服務的絕對領先。
 
  經歷過一些公司,皆有以下問題,為了達成產值,產量目標,從而投入大批人力,工時,反而造成新進人員低品質,多任務時,低效率。
 
  從品質管理來看:
 
  1、大量新進員工缺乏品質管制意識。
 
  2、基層干部缺乏工作教導實務經驗。
 
  3、整體忙于目標產值追求,問題盲點即不斷發生。
 
  4、雖然問題有分析,但是落實度很差,執行力度欠缺(說話一流,文章二流,做事三流)
 
  5、人的品質待教育,生產制程要改善,產品良率須提升。
 
  內部品質管理:
 
  1. 內部品質管理包函三個層面:現品,現場,現人。(即產品的品質,過程的品質和人的品質)。只有高素質的人在最佳過程中,從事研發生產,才可能制造出優良的產品。
 
  2. 產品品質好壞必是決定于生產過程中4MIE(人,機,料,法,環)尤其人的品質是決定產品品質的關鍵。
 
  3. 品質異常處理:要以QC手法(層別法,查檢表,管制圖,散布圖,魚骨圖,直方圖,柏拉圖)依不良因素分析,但最重要的是對矯正對策及預防措施方案之執行,一般工廠不良因素主要是人為管理,物料異常最多,而人為管理疏失往往是產品重工及客訴的最大要因。
 
  4. 對策:以教育訓練提升人的品質,并落實改善品質措施。
 
  A:短期(立即執行)用QC手法對問題進行探討,認真實施對策,依循PDCA(PLAN,DO,CHECK,ACTION)時時從不同角度考量如何改善。
 
  B:中期(有效訓練措施)實施班QCC活動(每周兩小時)針對每個崗位一周以來報表反應出來的品質狀況(當然最起碼報表必須是真實的)讓作業員對品質管理提出看法與問題,使其有參與感,進而加重其責任心,品管圈活動中可運用腦力激蕩,QC手法,品質改善提案,QCC竟賽等各類管理訓練措施。
 
  C:長期(積極教育訓練)
 
  1、不定期或按計劃全面實施職前,在職,重點,機會品質教育。
 
  2、公司舉辦年度品管圈竟賽,品質征文,征圖,品質標語,并品質演講等意識教育,用來凝聚形成公司全體品質意識,從而提升全員無形中的品質觀念。
 
  3、落實ISO9000之精神,教導全員ISO是平時的作業規范,而并非是應用一時審查稽核,ISO精神在公司內作橫向及縱向全面展開,則公司全員皆為審查員。
 
  二、生產管理
 
  管理是讓過去的問題不再重演,想出辦法并實行改善;是對將來的問題先作預測。并作出對策方法。萬一發生了問題,要想出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正確并能把問題發生控制在最小范圍內的方法,并立即實行。
 
  生產管理重點是品質高,成本低,交期快,即通常所說的QCD (QUALITY COST DELIVERY DATE)無論是ISO精神,還是PDCA或目標管理最重要的是決定好的事一定要遵守。
 
  生產管理要對總體生產力進行管理,總體生產力=品質良率*生產效率*機臺架動率*目標達標率*周轉率。
 
  如何提升總體生產力?
 
  1.實施中,基層干部實務教育訓練,主要內容工作教導,工作方法,工作改善,工作安全四項基礎訓練,(巡線并立即指導改善是最常用一種方法)
 
  2. 探討效率改善:
 
  A. 制程平衡
 
  B. 源頭管理
 
  C. 突破制程瓶頸(針對制程中的瓶頸,必須能回答以下問題):
 
  a. 問題點:什幺是當前的瓶頸?
 
  b. 要因:應該要改變什幺事情?
 
  c. 目標:要改變成什幺樣子?
 
  d. 方案:要如何改變?
 
  3. 機臺架動率提升采用輪班制etc.
 
  4. 目標達標率的完成是通過節報(每二小時)對生產計劃及時追蹤,修正并實施追加等以達到目標。
 
  成本(COST)控制成本是料,工,費三方面支出的總和。
 
  如何控制成本?
 
  1. 材料方面
 
  A. 采購單價:要求廠商降價,尋找新廠商。
 
  B. 技朮改善:制程改善,尋找替代新廠商。
 
  C. 損耗管理:人為原因采用記缺點扣薪處分;制程采用要因矯正預防。
 
  D. 呆料預防要求BOM表100%準確,設計變更依實物落實進行。
 
  2. 直接人工
 
  A. 產量提升:追求生產績效。
 
  B. 人員調節:實施人力支持制度。
 
  C. 技朮品質:實施人員多能工訓練,QCC改善活動。
 
  3. 制造費用
 
  A. 用人費用:定員定額,加班要因改善對策。
 
  B. 合理利用資源:考慮是否一條流水線人員可以增加(以減少多流水線本身固定耗電,流水線磨損etc費用)。
 
  C. 事務雜費:定額預算制度。
 
  D. 能源費用:教導員工養成隨手關水電的習慣。
 
  結語身為公司管理人員,要時時以公司經營績效為已任,努力為公司創造利潤,伴隨公司成長而成長。抓好過程管理,推行QCD體系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管理者從細微事情抓起,從而進一步持久實施。

 
標簽: 生產管理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sc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