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產工藝及衛生控制 2 方面):
1.產品產生霉變,主要是因為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生長造成。
2.微生物生長所需要的條件:空氣(氧氣)、營養基及適宜的溫度,破壞其一則可控制、避免微生物的繁殖與存在。
3.水分活度偏高易促進微生物的繁殖,嚴格按操作工藝執行,確保產品水分及水分活度控制在工藝參數范圍內。
生產工藝方面
一、 原輔料配制:
重點在于原輔料配制中對防腐劑的認識,配制與使用。常見的防腐劑有:脫氫乙酸鈉、丙酸鈣、脫氫醋酸鈉等。
要求:
1、計量必須準確:
在實際生產操作中,防腐劑在面料中使用量極少,一般以“g”為單位。所以,計量操作中必須精確到“0.1g”,甚至精確到“0.01g”。
2、 防腐劑配制操作注意事項:
(1)防腐劑(脫氫乙酸鈉、丙酸鈣)與其他小料必須分開配制。
(2)防腐劑(如:脫氫乙酸鈉、丙酸鈣)在投入前需充分溶解、勻速添加)。
在投入前需取適量的溫度(50℃左右)的蒸餾水充分溶解。在生產工藝確定的時間內投入面料中攪拌,要求投入時干凈無殘留,不漏投(每一鍋料必須下)
★為什么必須使用 50℃左右的溫水?
水溫太高可能會破壞防腐劑的內部結構及成分,致其失去效用。水溫太低則溶解不均勻, 殘存粉狀或顆粒狀,投入面料中攪打后分布不均勻。
(3)脫氫乙酸鈉的配制與添加使用:
a.一次的配制量使用不得超過 2 小時
b.配制好的 脫氫乙酸鈉 存放時必須加蓋,防止因酒精揮發導致其成分不穩定。
c.配制好的 脫氫乙酸鈉 存放時易產生沉淀,配制計量前要攪勻。
★重點強調:對防腐劑的領用,車間要控制領用量,少量多次。
蒸餾水領取到車間后必須冷卻到常溫(25℃±)后才能使用。
3、規范小料盛裝容器的大小及盛裝量,要求員工在添加新的小料時,容器內必須清空,避免新料壓陳料,避免小料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致功效降低或喪失。
4、車間所有使用代號的小料必須嚴格、規范管理,明確標識,定點存放,車間內部安排專人負責對各類原材料的收發管理,避免誤領、誤放、誤用;防腐劑存放及盛裝容器必須定點、作明確標識,防止誤配誤用。
5、蛋液使用的注意:
(1) 蛋液的作用:改善面包產品口感,保持產品疏松、柔軟的組織結構;
(2) 蛋液在綜合組已經攪打后的蛋液運至車間后,遠離暖排、空調出風口及熱源,保持存儲區域衛生干凈,溫度保持在 20℃±2℃,在車間存放時間不得超過 2 小時。
6、原料的領用原則:
(1)應遵循“先入庫先使用”的原則,合理備用。不可庫存過久,造成原料變質,影響產品質量。
(2)破損的原料,應優先使用,并手工用篩鑼過篩,有異物及時挑選處理,防止破損包裝物混入產品中。
(3)打奶油料的原料若外包裝破損,應調整到其它崗位使用,防止原料受污染。
二、打料崗位:打料即物料的混合
重點思考:打料后面料中小料有沒有均勻分布到面料的每一個點?
面料的攪打:面料中面粉、糖、油脂料、水料等在工藝要求時間內充分混合、摩擦,致每一種料分布均勻。
對配料崗位要求:面粉中小料與面粉必須經過規定的程序拌勻。
面團打料要求:
1、規范糖粒、奶粉與水的投料及攪打程序;
糖粒、奶粉在投入前,先將糖粒與奶粉預拌均勻;。
在水料攪打過程中,做好人工輔助,確保料桶底部糖粒能充分溶解,且不存在奶粉顆粒。
2、規范人員投料操作,所有原輔材料投入干凈,無殘留;
水料投入時:水料中的食用鹽、脫氫乙酸鈉 及糖漿投入干凈,無殘留;。 面粉在投入前,先檢查是否存在小料沒有攪拌的情況,及時反映糾正;
油脂料在投入前,全部捏散攪拌均勻,投入面料中間,均勻涂抹在面料上;
脫氫乙酸鈉水溶液在投料前,先攪拌均勻,確保量杯內底部無顆粒狀殘留,投入時間控制(面料旋轉兩圈以上)
3、打料機立柱上、鍋邊不得殘留干粉、油脂,纏在立柱上的面料要及時手工輔助拉開。
4、打料后面料不宜放置于空氣中時間過長,防止表皮水分散發發硬,應在面團上放置一塊濕布防護;
5、打料機立柱上粉料要及時清理,若粉料殘留時間太長,遇水變硬后掉入面料中,打料攪不散則烘烤不透,可能導致產品發霉。
6、打料工藝參數:
主料 | 輔料 | |||||
900#面包小麥粉/紅鐵人96小麥粉 | 柔軟酶 | |||||
白砂糖 | 酵母 | |||||
冰水 | 食用鹽 | |||||
蛋液 | 全脂奶粉 | |||||
山梨糖醇液 | 防腐劑 | |||||
麥芽糖醇液 | 黃奶油、起酥油 | |||||
甘油 | 香精 | |||||
玉米淀粉 | β-胡蘿卜素 | |||||
加油前速度(低速/高速) | 打料時間(S) | 添加輔料情況 | ||||
慢速 | 1#機 | 180 | 2#機 | 面團溫度 | 27.0-29.0℃ | |
快速 | 1#機 | 240 | 2#機 | 打完后加黃奶油、起酥油、香精 | ||
加油后速度(低速/高速) | 打料時間(S) | |||||
慢速 | 1#機 | 120 | 2#機 | 打料完成后檢查面團的筋度和油光程度,拉伸后面團無毛刺。 | ||
快速 | 1#機 | 180 | 2#機 |
三、醒發崗位:
1. 醒發室內溫度控制:35~37℃,濕度控制:78%RH,偏高或偏低醒發都會對產品內部組織、口感有影響、產品水分不穩定、發酸機率較高。
2. 醒發室內地面殘留水及時清理(每次空箱后清理),保持醒發室內清潔,無異味。
3. 每個烤架頂部都必須放置一個空盤,防止醒發室頂部有水珠滴落于產品表面,造成產品水分過高,烘烤不熟產生霉變;
4. 烤架放置于醒發室要注意噴汽口位置,防止噴汽時噴到面包胚上,導致面包胚水分過多烘烤不熟,產生霉變;
5. 烤架損壞時,需要及時維修,防止烤盤疊加污染產品。
6. 面包胚出醒發室后,不能長時間在空氣中存放,防止面包胚表面風干硬化
7. 醒發工藝設定:
醒發溫度(℃) | 醒發濕度(%RH) | 醒發時間(H) |
36.0-40.0 | 70.0-80.0 | 2.0 |
面包烘烤選用的烤爐:隧道爐 (用天然氣燃燒)
1、烤爐區的控制重點:餅胚水分、烘烤后的色澤、烘烤后餅胚的中心溫度。
2、隧道爐的升溫速度:烤爐的升溫速度決定烘烤后餅胚的中心溫度,進爐后要保持爐內有足夠的面包,面包進爐不能相隔太遠,避免烤爐內出現虛溫現象,導致產品烤焦或未烤透現象,保持爐內溫度,避免爐溫不夠影響面包的脹發。
3、面包胚的烘烤時間按工藝要求是絕對不允許更改的,烘烤溫度依據固定的時間內烘烤出的面包胚色澤做具體調整。(面包烘烤 10.0-22.0分 鐘)
4、面包胚的水分應嚴格按本產品的規定要求執行。
5、面包胚烘烤后色澤:一般由烘烤溫度與烘烤時間調控,但不排除其他原因素(如面料攪打后的質量、面包胚成型個體的重量、或軟面包涂層料的比重及涂層的覆蓋面均勻性)的影響,面包胚色澤不一,直接影響到餅胚的水分不穩定,色澤太淺,則水分含量可能偏高,產品易發生霉變現象。
6、烘烤工藝參數:
產品類型 | 上下火 | 1區溫度 | 2區溫度 | 3區溫度 | 烘烤時間 |
牛乳棒面包 | 上火 | 200.0℃ | 215.0℃ | 220.0-225.0℃ | 10.0-11.0min |
下火 | 235.0℃ | 240.0℃ | 245.0-250.0℃ | ||
紅棗面包 | 上火 | 220.0℃ | 230.0℃ | 235.0-240.0℃ | 12.0-13.0min |
下火 | 230.0℃ | 240.0℃ | 245.0-250.0℃ | ||
牛油排包 | 上火 | 190.0℃ | 195.0℃ | 195.0-200.0℃ | 21.0-22.0min |
下火 | 175.0℃ | 176.0℃ | 175.0-195.0℃ | ||
大理石面包 | 上火 | ||||
下火 |
五、吸盤、冷卻、殺菌區(冷卻區、紫外線冷卻殺菌輸送)
1、冷卻:降低面包胚的整體溫度、散發水分,便于包裝后充氣包內氮氣留存、不易收縮,不易產生水蒸汽殘留。
2、面包脫盤使用自動吸盤機:對設備衛生清潔要求較高,保持設備衛生的潔凈,避免對產品造成污染;
設備消毒:保持設備整體衛生清潔,每 2 小時用 75%消毒酒精全面噴灑消毒(注意:不要接觸電子元件);
面包粘盤挑選時,規范操作人員手部及一次性用品(手套、口罩、套袖等)的消毒;紫外線殺菌燈的使用及更換:區域內殺菌燈每班至少開啟 1 小時(利用交接班時間段開啟)對區域空氣消毒,殺菌輸送防護罩內的殺菌燈常開,2個月更換1次。
吸餅機設備的消毒:至少每 2 小時全面清理消毒一遍(采用 75%消毒酒精全面噴灑消毒)。面包脫盤使用自動吸盤機,吸盤機的吸頭要定時更換清洗及在機消毒
3、面包烘烤出爐后,嚴格按冷卻軌道順序排放、敲盤,不可堵車明顯,避免面包在空氣中暴露時間長受污染。面包敲盤時面包不能出現疊放現象,應均勻攤平,確保殺菌均勻有效。
4、面包冷卻平衡區屬于高潔凈區,損壞的烤架及烤盤不能堵放在冷卻平衡區內,應及時清理到維修區維護備用。
5、紫外線殺菌冷卻輸送:
冷卻輸送殺菌的時間必須控制在 28 分鐘以上(一般為 28-30 分鐘)。
當出現包裝機故障等異常情況需關閉冷卻輸送時,紫外線殺菌燈必須接著關閉(紫外線殺菌燈的光線有一種特殊的氣味會滲透到餅胚中)。
當出現包裝機故障等異常情況時,如果來不及包裝,就直接將餅胚停放在輸送帶上,關閉紫外線殺菌燈,不可接到不銹鋼盆中堆放。盡量減少餅胚與其他物體的接觸,造成二次污染。
經紫外線殺菌后的餅胚盡量減少與無關物品的接觸、摩擦、盡量避免在空氣中作過長時間的停留。
★注意:冷卻區制冷空調的出風口絕對不允許對著紫外線外罩上直吹(產生冷凝水滴落到餅胚上,可致餅胚霉變)。
六、包裝機操作區:
1、嚴格檢測餅胚包裝時的中心溫度 30-40℃。
2、保鮮劑配制時,要對照《酒精溫度濃度對照表》核算有效濃度在 75%,做好配制過程的防護措施,杜絕酒精暴露在空氣中揮發。
★蒸餾水領取到車間后必須冷卻到常溫(25℃±)后才能使用。確保配制后的消毒酒精溫度在 19-21℃
3、嚴格監控保鮮劑的噴量(0.25-0.3g/枚)及噴的面積(面包胚表面 100%)。
4、勤測獨立包的密封效果,發現漏氣現象,務必停機檢修正常后方能進行后續生產。
★更換包裝膜后,要檢測一次生產日期打印及密封效果,10分鐘后測一次,30分鐘后測一次。
(防止一捆袋子里有多個接頭)
5、包裝操作時應避免袖子、端盤時工作服與產品直接接觸。
6、認真、如實填寫《包裝機操作記錄表》。
7、認真、有效的填寫《生產日期審核表》,更換字粒后,要連續取 5 個獨立包查看生產日期, 并對連續 2 個獨立包的生產日期剪貼審核。
8、包裝機斬碎面包的處理:
重新調試包裝機到正常,方可開機生產。
斬面包產品及時收集至內包裝,拿至內包裝時框子不能在地面拖著;斬面包由專人負責跟蹤處理,及時重新包裝,盡量減少在空氣中的暴露時間。
斬面包(除去包裝袋后)重新殺菌時必須與好的產品嚴格區分,不重噴保鮮劑;二次包裝的產品,應放在專門的消毒柜內消毒 5 分鐘,注意產品放于托盤時應平鋪于盤子上,不得層疊。
包裝操作時,出現斷料時切勿將未噴過保鮮劑的產品補于噴嘴后,導致產品出現漏噴現象。
噴過保鮮劑的產品應與未噴過保鮮劑的產品進行區分開,防止產品出現漏噴或復噴。
9、面包產品必須進行充氣包裝:目前使用高純氮氣(99.9%以上)
充氣的目的:通過氮氣將面包包裝前,包裝袋內的空氣置換出來,包裝后的獨立空間內沒有氧氣存在。
產品檢測中有一個指標:含氧量。如果含氧量越高,說明在氮氣置換時效果不好,獨立包內殘留氧氣成分,氧氣是霉菌繁殖的必備條件。
如果獨立包出現折角漏氣,造成氧氣進入獨立包中或糕點攜帶的霉菌細胞會進行繁殖生長。所有包裝機長及包餅操作工作重點要監控好獨立包的密封性。
七、片油充填機的清洗
1、每次清洗時必須清干凈鍋里面的存料。
2、必須使用熱潔凈水(80℃以上)清洗,吹凈鍋中殘留的水。
3、每次洗鍋時必須注意檢查夾層是否存在破漏。
衛生方面控制
(一)生產人員衛生:
1、車間衛生監督員嚴格按配制程序,認真配制消毒劑。定期更換洗手池中的消毒液。確保洗手池中消毒液干凈及濃度達標。
2、通過會議及相關培訓,增強員工食品衛生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澡、勤換洗工作服,保持工作服、鞋的清潔,進入車間生產區域必須更換工作服、鞋。
3、潔凈區員工每兩個小時洗手消毒一次,必須嚴格監督、執行到位。
4、潔凈區員工洗手消毒后進入潔凈區工作崗位途中,雙手不得碰觸門簾、門把手等不潔凈物體。衛生監控員必須每小時對這些門簾、門把手用75%消毒酒精進行噴灑消毒,在工作時間允許的前提下,應主動為(進入潔凈區的)員工開門及掀開門簾。
5、配合化驗室人員對車間生產人員、特別是潔凈區人員手的衛生進行檢測。
6、禁止生產人員在車間內使用手機,如遇特殊情況需接(打)電話,必須到消毒池區進行。接(打)電話完畢后重新洗手消毒后方可進入生產區域,員工到洗手消毒池區喝水后,也必須重新洗手消毒后方可進入生產區域。
7、車間拖洗地板的用水應及時更換,拖洗后要用濃度為6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進行消毒。
(二)生產機械、 設備及輔助工器具衛生:
在此重點強調潔凈區生產機械、 設備及工器具的衛生。
1、保持包裝機整體衛生清潔,每班至少兩次徹底清理包裝機內殘留的餅渣(包括包裝機下地面的衛生),時刻保持操作臺面的清潔與衛生,無餅渣、污物殘留,輸送鏈條( 放餅鏈條)至少每天清洗、消毒一次。包裝機上方打字機至少每周清理一次,保持清潔。
★包裝機鏈條清洗、消毒程序:(特別注意包裝機前后鏈輪的清洗、消毒。)
拆下來用熱水( 80℃以上)、清洗劑徹底清洗鏈條上殘留的餅渣、油脂 → 用熱蒸餾水浸泡反復沖洗5-10遍 → 浸泡在75%消毒酒精中殺菌20分鐘 →取出裝機 →開機慢運轉鏈條,用消毒酒精噴灑消毒至少2遍( 2轉)以上(禁止用保鮮劑噴灑消毒包裝機鏈條)
2、冷卻殺菌輸送帶、鏟餅輸送帶、冷輸上殺菌罩。
(1)每班至少清理一次輸送帶內殘留的餅渣、油漬。
(2)每班至少用75%消毒酒精擦拭各輸送帶表面兩次。徹底清潔輸送帶表面的餅渣及油漬,擦拭完后用75%消毒酒精全面噴灑消毒(嚴禁往輸送帶上進行酒精潑灑消毒),杜絕輸送帶上病菌及有害細菌滋生。
★備注:用酒精潑灑清洗,造成操作區域內空氣中的酒精濃度高,當酒精濃度超過一個臨界點時,操作區域內高溫或機臺摩擦產生的一個火花都會造成操作區域著火
(3)定期檢查各殺菌燈的工作狀態。每半個月更換一次紫外線殺菌燈,替換下的舊燈管妥善處理。更換時紫外線殺菌燈要作標識,并作更換記錄。
3、 輸送帶下刮刀的安裝及清潔消毒:
(1)刮刀安裝時,要注意方向,避免餅渣、油垢在刮刀板上積存,最少每2小時要清理消毒一次。
(2)停機后:輸送帶用溫水清洗后,刮刀放松,將刮刀正反兩面用潔凈毛巾擦試干凈,消毒后鎖緊固定。
(3)輸送帶下托輥:(與輸送帶表面直接接觸)輸送帶用溫水清洗消毒后, 必須用潔凈毛巾擦試表面殘留的水漬及污垢, 噴75%酒精后才能生產。連續生產中要求每2小時檢查清理一次。
(4)刮刀的正確安裝:要求刮刀的切口與輸送帶傳動的方向相反,若輸送帶上的餅渣,經刮刀剝落后,積存在刮刀表面較少,能自然脫落。
(5)錯誤的安裝方法及造成的不良后果:餅渣在刮刀上積存,輸送帶運轉時磨擦,如果清理不及時,會造成細菌生產,造成輸送帶表面污染,最終影響產品的質量。
(6)消毒毛巾、酒精壺、不銹鋼料盆、料鏟、鏟刀
a.消毒毛巾、酒精壺:
作為清潔、消毒用工器具,首先必須保持自身的衛生清潔度,領取來的新毛巾需經過清洗、消毒后才能使用。
①新毛巾的清洗消毒方法:
先用清洗劑清理表面的毛線及污物 在蒸汽鍋內 ( 80℃以上)熱水燙煮15分鐘 冷卻后擰干,在75%消毒酒精浸泡20分鐘 擰干后放置殺菌燈下殺菌備用
②舊毛巾的清洗消毒方法:
先用清洗劑、溫水洗凈毛巾上污物及油漬 在蒸汽鍋內( 80℃以上)熱水燙煮15分鐘 冷卻后擰干,在75%消毒酒精浸泡20分鐘 擰干后放置殺菌燈下殺菌備用
③酒精壺:保持酒精壺表面清潔衛生,表面無油漬及污物
b.料盆、料鏟、鏟刀
①保持不銹鋼料盆、料鏟清潔衛生,表面無過多油漬及污物殘留。至少每個小時對所有不銹鋼盆、料鏟徹底清潔一次(用消毒毛巾擦拭),然后用75%消毒酒精全面噴灑消毒。
②根據鏟刀用途對各鏟刀作明確標識,定點存放。保持各鏟刀表面清潔衛生,無過多油漬及污物殘留,至少每小時用75%消毒酒精全面噴灑消毒一次。
4、潔凈區內專用的拖把、掃把
(1)潔凈區使用的新拖把、新掃把在使用前先拿到車間外拍打幾下,打掉上面可能存在的雜質及過多灰塵。
(2)潔凈區內使用的拖把、掃把必須與其他崗位(特別是消毒池區)使用的嚴格區分,作明顯標識、定點存放。使用完畢后至存放點,懸掛放置。
(三)消毒:包括空氣、設備及生產人員的消毒
1、空氣消毒:
(1)每小時用75%消毒酒精對潔凈區內空氣實施噴霧消毒,潔凈區制冷空調進風口處安裝紫外線殺菌燈、濾網,并定期清洗、更換。
(2)在生產安排允許的前提下,每次交接班停機清洗消毒時,用4000ppm的施特白溶液對空氣噴灑消毒。
2、空調機濾網:每班至少清洗、消毒一次。空調機濾網清洗步驟:拆卸、拍打清灰塵、清洗、烘干、消毒、安裝。(注意:不能直接在生產區域清理。)
3、內包裝區空氣濕度的控制:車間要合理配套除濕機,濕度控制在45%RH以下,除濕機的過濾網、冷凝器每班要清理、消毒一次
4、 紫外線殺菌燈:燈管表面每班擦拭,每半個月更換一次。如果表面有油漬,紫外線穿透性差,降低殺菌效果。
5、設備消毒:主要指包裝機、理料輸送帶。至少每半個小時對操作臺面用消毒毛巾清理、擦拭干凈(無餅渣及油漬殘留),然后用75%消毒酒精噴灑消毒。
6、人員消毒:潔凈區人員每兩個小時必須對手進行全面洗手消毒一次,進入內包裝工作前,必須噴消毒酒精。需接觸機臺及產品時,戴一次性手套并噴灑酒精消毒。
(四)包裝袋使用前嚴格消毒
1、除去外紙箱和塑料包裝,經過紫外線燈殺菌至少兩小時以上。殺菌后包裝袋拿到包裝機操作區時,不能直接放置不銹鋼架及地板上,務必直接放在機臺上或指定的存放位置。
2、不銹鋼架:是潔凈區內人員進出的主要通道,若工作鞋消毒不到位會造成不銹鋼架受大腸桿菌污染,包裝袋放在不銹鋼架上,受到交叉污染,最終導致包裝機臺、機長手部受污染,最終產品受污染。
3、包裝袋殺菌后,機長不能將包裝袋一次性搬到內包裝區放在不銹鋼架下,應根據生產用量合理取用。
4、 不銹鋼走架底部:包餅人員從外包裝區將斬餅、封口效果不好的獨立包遞入內包裝給機長處理,有部分會掉在地板上,機長或清潔工應不定時清理一次不銹鋼架底部的衛生,潔凈區空氣消毒時,作為重點區域消毒。
嚴禁其它崗位人員往潔凈區竄崗。
不能從低潔凈區走進高潔凈區。
常見物理性投訴及造成物理性投訴主要原因分析:
1、原材料內有雜物,投料前沒有過篩挑選直接使用;
2、車間的“6S管理”沒有執行落實,造成雜物進入生產流程中,所以要加強現場的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等管理工作監控;
3、常見的物理性投訴:
螺絲、螺帽、鐵絲、玻璃、纖維繩、雞蛋殼、線頭、頭發、蚊蠅、包裝膜碎屑等
一、 關于原料過篩、過濾(控制線頭、纖維繩、雞蛋殼等):
1、 以目前生產工藝要求,所有的原料必須經過篩網過篩(白糖、面粉、奶粉、淀粉、雞蛋液、液態油脂等),篩粉崗位接班后先檢查篩網是否破損,篩網上的雜物是否及時清理,機臺帶班每班要檢查篩網是否破損,并登記。篩網破損要及時更換,防止雜物進入。
2、 原料袋子拆線時,不能用剪刀,統一要求用手拆線頭,封袋線放在指定的桶內,班后送垃圾場。
3、 破損的原料,應優先使用,并手工用篩鑼過篩,有異物及時挑選處理,防止破損包裝物(纖維繩)混入產品中。
4、 雞蛋液領到車間后,配制前要再次過濾,防止雞蛋殼沉淀或雞蛋液出現臭蟲。
5、 原料過篩后要做好防護,防止雜物掉入造成二次污染。
6、 白糖過篩(常見雜物有線頭、木屑、黑點等)
二、 毛線的控制:
1、 使用的毛巾損壞嚴重,毛巾起毛球明顯,擦試機臺時毛球脫落,掉產品中。(注:毛巾損壞合理更換)
2、 有個別崗位沒有配備毛巾,員工用“原料袋封口線”捆扎后清理,易造成線頭掉產品中。(注:不能使用原料袋封口線作代替毛巾清理機臺 )
三、 人員頭發的控制:
1、要求員工勤理發、洗頭,男工不留長頭好,女工長發進入車間時必須將頭發盤好,進入機臺及內包裝區(除外包裝區外),所有人員必須佩戴一次性頭罩后再戴工作帽。
2、人員進入車間前必須用氣槍吹拂工作服表面的粉塵及毛發,或由衛生監督員用粘輥檢查工作服表面的毛發,避免工作服服表的頭發掉入產品中。
3、生產中,員工頭發外漏,不能在崗位上整理工作帽、工作服,必須在衛生監督崗位重新整理。
4、員工進入生產區域后,不能擅自將工作帽脫掉、放松或用手弄頭發,這些行為都會造成頭發掉產品中,現場帶班發現異常要及時引導糾正。
5、衛生監督員每2小時要進入生產區域,用粘輥檢查工作服上的頭發。
6、員工不能在消毒通道儀容鏡前整理頭發(應在更衣室內),杜絕頭發掉地板上,被鞋帶入車間。
四、 螺絲、螺帽、鐵絲的控制:
1、交接班后,要檢查一次機臺的表面的螺絲、螺帽是否松動,出現異常及時搶修后生產。
2、機臺上的螺絲螺帽脫落丟失,一定要及時采取措施對成品、半成品隔離,用磁鐵檢查。
3、設備搶修后,要將現場所有的金屬零配件全部檢查回收好,清理現場后才開機生產。
4、軸承如果沒有防護好,出現異響時,要及時停機更換,避免軸承滾珠爆裂,掉產品中。
五、玻璃渣、瓷磚、砂子的控制:
1、玻璃破碎:要及時停機,現場帶班要組織人員將破玻璃清理干凈,不得殘留玻璃碎片,并根據玻璃破裂影響的操作區面積,將可能受污染的產品隔離,作廢品處理。
2、操作區內的瓷磚:要做好防護工作,用不銹鋼板防護或用槽鋼做擋軌,并張貼黃色黑相間警示條提醒,瓷磚破裂產生產的瓷磚碎片及砂子,很大可能性掉在原料中,混入成品,發現瓷磚破損,要及時查找原因,采取相應措施彌補,并修補瓷磚。
3、停機后對車間進行瓷磚修補,周邊機臺要用塑料模防護,事后一定要進行徹底的清理。
六、包裝膜碎屑的控制:
主要是在切餅返工時,撕包裝膜要小心,機長要戴一次性手套,餅胚放在潔凈不銹鋼板內,注意檢查包裝膜碎屑。
七、蒼蠅、蚊蟲的控制:
1、車間前后入口要做好紗窗防護,烤爐頂上區域沒有吊頂,要在烤爐頂上區域前后加裝紗網。
2、車間的空調管孔、氣管孔檢查,有孔洞要堵塞。
3、生產中,不能打開窗戶。車間生產區域外的窗戶必須不銹鋼紗窗,以40目不銹鋼網為宜。車間停機清潔衛生打開窗戶通風透氣,事先要檢查紗窗的密封性。
4、若車間防護不利造成個別蒼蠅、蚊子飛入操作區,車間要準備蒼蠅拍,并明確各區域的滅蠅責任人,發現蒼蠅直接撲殺。
5、在潔凈區以外,可以適應考慮加裝一些滅蠅紙。
6、車間通道入口的滅蚊燈,要每班檢查、清潔,保持滅蚊燈的有效使用。(應明確維護責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