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16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15號〕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食鹽、食糖、茶葉及其相關制品、乳制品、飲料、酒類、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餅干、淀粉及淀粉制品、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蛋制品、豆制品、蜂產品、罐頭、蔬菜制品、水果制品、肉制品、水產制品、調味品、冷凍飲品、速凍食品、糖果制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30大類食品1775批次樣品,檢出其中食用農產品、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蜂產品、肉制品等8大類食品16批次樣品不合格。發現的主要問題是,微生物污染、農獸藥殘留超標、重金屬污染、質量指標不達標等。(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發布2020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
2020年,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1號文件、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目標,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新形勢,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國家將繼續加大支農投入,強化項目統籌整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為便于廣大農民和社會各界了解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發揮政策引導的作用,現將2020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實施的重點支農政策發布如下。(農業農村部)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于廢止部分規章的決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9號)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于廢止部分規章的決定》已于2020年7月7日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2020年第5次局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海關總署農業農村部公告2020年第83號(關于防止盧旺達口蹄疫傳入我國的公告)
據盧旺達農業和動物資源部聲明,該國東部省Kayonza區發生牛口蹄疫疫情。為保護我國畜牧業安全,防止疫情傳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現公告如下。(海關總署 )
2、食品安全·曝光臺
用“瘦肉精”喂牛吉林永吉一養殖戶獲刑六個月
食品安全是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基礎,然而總有人“蠢蠢欲動”,為了一時經濟利益,不惜鋌而走險、以身試法。近日,吉林省永吉縣人民法院依法審理了一起關于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的案件。(中國法院網 )
點評:商家應自覺遵守法律和行業規定,肩負應有的社會責任,誠信經營。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不要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而步入歧途,失去長久發展的機會。
3·15晚會曝光丨漢堡王用過期面包做漢堡,雞腿排保質期隨意改
漢堡王是全球大型連鎖企業,漢堡王宣稱“味道為王、食物新鮮”“現點現做、料多味足”“每一個皇堡都符合漢堡王的皇冠標準”,然而3·15晚會接到內幕人士舉報,漢堡王的標準在實際執行中,存在嚴重問題。(央視財經微信號 )
點評:為了保證食物的溫度和安全,待用的熟食會被放到產品存放柜里,這些不同顏色的小燈,有著不同的要求,亮綠燈表示食物可以出售,綠燈閃爍表示食物即將過期,紅燈閃爍則表示食物已經過期,按照漢堡王的標準,應該被丟棄。
制售地溝油的行為有多嚴重?法律界人士:最高可判死刑
近日,陜西榆林榆陽區法院一份判決書再次將“小龍坎”火鍋送上熱搜。據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連鎖火鍋小龍坎在陜西榆林的一家加盟店,在2017年至2019年間,用地溝油制成火鍋鍋底銷售給顧客食用,涉案地溝油2噸多。2020年4月23日,法院一審宣判涉案5人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均獲刑罰。(中國新聞網 )
點評:消費者在生活中發現地溝油或者商家疑似使用地溝油,要第一時間采取拍照、錄像、用容器取樣保存地溝油、相關食品食材等方式進行取證,同時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舉報,或者直接向公安機關報案。
面莊醋瓶驚現蛆蟲蠕動!嚴查!
“紅星村這邊有一個面莊真的好惡心,桌子上面的醋瓶子里面都有蛆,還在爬。”近日,聽友杜先生向“市民熱線”反映了自己就餐時的遭遇。(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
點評:執法人員根據現場檢查情況進行了立案調查,并要求商戶嚴格按照《餐飲服務操作規范》進行操作,完善“三防”設施,進一步排查食品安全隱患。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廣東通報13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劑超范圍使用、其他指標問題
7月13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26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糧食加工品、飲料、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酒類、蔬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食糖、糕點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11類食品1324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311批次、不合格樣品13批次,檢出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劑超范圍使用及其他指標問題。(食品伙伴網 )
點評: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要求轄區市場監管部門及時對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產經營者進行調查處理,責令企業查清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并分析原因進行整改。
中儲糧公布儲備玉米有關問題核查情況:質量數量沒問題人員有違規
7月14日,中儲糧通過官方網站和微博公布了《關于肇東市青岡榮昌收儲庫點拍賣銷售一次性儲備玉米有關問題初步核查情況的說明》(以下簡稱《說明》)。(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
點評:關于視頻中反映外租收儲庫點青岡榮昌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人員違規額外收取裝車費等問題,經查基本屬實,下一步將依法進行處理。
6月183批次食品化妝品未準入境,檢出動物疫病、標簽不合格、感官檢驗不合格居前三
7月15日,海關總署發布2020年6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據統計,2020年6月全國海關檢出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并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183批次,其中,食品174批次,化妝品9批次。(食品伙伴網)
點評:海關總署表示,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均已在口岸依法做退運或銷毀處理。
重慶一冷庫進口凍南美白蝦部分外包裝檢測新冠核酸呈陽性
中新網重慶7月15日電 重慶市沙坪壩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15日發布消息稱,該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14日在重慶西部物流園一冷凍倉庫檢測發現部分產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呈陽性。(中國新聞網)
點評:沙坪壩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時間對配送點、門店、消費者及相關接觸人員進行全面排查;對物品進行封存,對接觸人員進行隔離觀察,并嚴格開展環境、物品和接觸人員的核酸檢測。同時還加強對冷凍冷藏肉品的風險排查,切實保障食品安全。目前,相關防控工作正按要求規范有序開展。
統計局:生豬生產逐步恢復下半年物價將繼續保持平穩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16日表示,從二季度末情況看,生豬存欄數已經持續三個季度環比增長,生豬生產在逐步恢復。她同時指出,下半年食品價格盡管短期可能局部出現一定的波動,但總體上穩中有降的態勢不會發生改變,整個物價態勢會繼續保持平穩。(中國新聞網)
點評:目前食品中的鮮果價格仍在下降,水產品的價格也比較穩定。從這些方面來看,下半年食品價格盡管短期可能局部出現一定的波動,但總體上穩中有降的態勢不會發生改變,整個物價態勢會繼續保持平穩。
匯總|2020年上半年836批次不合格食品未準入境同比減少4.7%
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2020年1月-6月的未準入境的食品化妝品信息,食品伙伴網統計了2020年上半年未準入境食品情況。2020年上半年,全國海關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并未準入境的食品有836批次,較2019年上半年的877批次減少4.7%。(食品伙伴網)
點評:海關總署表示,這些未準入境的食品均已在口岸退運或銷毀。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公布食品藥品安全違法典型案例(第六批)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出臺《關于在食品藥品執法辦案中落實“四個最嚴”要求若干問題的意見》,要求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堅定不移落實“四個最嚴”,堅決打擊各類食品藥品違法行為,加大典型案件曝光,以敢于擔當盡責、嚴格監管執法的實際行動,向全社會釋放市場監管部門有案必查、查案必嚴的強烈信號。各地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按照《意見》要求,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對違法行為堅持“零容忍”,做到露頭就打、重拳出擊、絕不手軟,從嚴從快從重查處違法案件。現公布第六批典型案例。(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點評: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廣大消費者,發現食品藥品安全相關違法行為,請撥打當地12345熱線進行舉報,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法依規及時查處。
福建曝光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飲料
7月10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24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本次公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24大類食品339批次,包括:糧食加工品、食用油(含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肉制品、飲料、方便食品、餅干、罐頭、薯類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茶葉及相關制品、酒類、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蛋制品、食糖、水產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點、豆制品、蜂產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合格332批次,不合格7批次。(食品伙伴網)
點評: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要求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對不合格食品生產經營者進行調查處置,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督促生產經營者履行法定義務,防控食品安全風險。
廣西曝光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糕點、飲料、酒類、淀粉及淀粉制品
7月1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82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淀粉及淀粉制品、糕點、飲料和酒類4類食品111批次樣品,不合格產品11批次,其中,淀粉及淀粉制品不合格1批次,糕點不合格2批次,飲料不合格2批次,酒類不合格2批次。(食品伙伴網)
點評:南寧、崇左市市場監管局已責令食品經營環節有關單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2020年7月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7月13日更新)
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多批次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控制產品質量,保證產品的安全性和合規性,規避出口風險。
馬其頓兩地區發生藍舌病疫情
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消息,2020年7月10日,馬其頓食品獸醫局向OIE報告稱,馬其頓基切沃區和布羅德區發生藍舌病疫情。(食品伙伴網)
點評:兩次疫情均于7月9日得到確認。疫情發生地為基切沃區和布羅德區。疫情源頭未知。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0年第28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0年第28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3例。(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充分了解進口國對產品的要求,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保證產品的安全性和合規性,規避出口風險。
檢出農藥殘留我國出口紫薯在愛爾蘭被召回
2020年7月10日,愛爾蘭食品安全局發布2020.38號預警通報,因檢測到農藥殘留超過限量標準以及其他歐盟未授權使用的農藥殘留,我國出口的一批紫薯被召回。(食品伙伴網)
點評:據通報,受召回產品的批號為DX20019和DX20031。愛爾蘭食品標準局提醒消費者必須在購買地進行檢查,以確定他們是否有相關的批次。
歐盟通報我國出口紅辣椒粉和餐具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0年7月15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紅辣椒粉和餐具不合格。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充分了解進口國對產品的要求,注意產品中各種致病菌的存在,同時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產品的安全性和合規性,規避出口風險。
加拿大擬修訂滅螨醌等3種農藥在部分食品中的最大殘留限量
2020年7月15日,加拿大衛生部發布 PMRL2020-06、PMRL2020-07和 PMRL2020-08號通知,有害生物管理局擬修訂滅螨醌( Acequinocyl)、草銨膦( Glufosinate-Ammonium)和肟菌酯( Trifloxystrobin)在部分食品中的最大殘留限量。
點評:據了解,征求稿評議期為2020年7月15日到2020年9月28日。
2.國際食品
日本強化對中國產馬鈴薯中蓋草能的監控檢查
2020年7月14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藥生食輸發0714第3號通知,強化對中國產馬鈴薯中蓋草能的監控檢查。(食品伙伴網)
點評:厚生勞動省在對中國產冷凍馬鈴薯實施進口監控檢查時,發現該類產品違反了日本食品衛生法制定的農藥殘留限量標準,因此將中國產馬鈴薯中蓋草能的監控檢查頻率提高30%。
歐亞經濟聯盟《食品安全技術法規》修正案內容自7月11日起生效
歐亞經濟委員會新聞中心7月10日官網報道:歐亞經濟聯盟《食品安全技術法規》修正案(2019年8月8日歐亞經濟委員會理事會N.115號決議通過)內容自2020年7月11日起正式生效。(食品伙伴網)
點評:據2020年5月26日歐亞經濟委員會理事會發布通過的N.69號決議,《食品安全技術法規》修正案的過渡期為12個月(2020年7月11日-2021年7月10日)。在過渡期內,允許按照原技術法規要求生產和銷售食品;在技術法規修正案正式生效之前生產的食品,在其有效期內允許正常流通。
俄羅斯通報進境植物產品檢疫性有害生物最新信息
俄羅斯聯邦獸植局7月14日報道:2020年7月6日至12日期間,該局在對進口到俄聯邦境內的植物產品進行植物檢疫控制過程中,共檢出12種俄限制傳播的檢疫性有害生物。(食品伙伴網)
點評:為防止上述檢疫性有害生物的傳播對俄羅斯造成危害,所有受侵染產品均被禁止入境。
越南河內市查獲大批量不合格食品以及食品原料
越南工商部官方于7月1日發布了食品違法相關信息。據此,近期,河內市市場監管局同警方聯合執法,對兩個食品商店進行了食品衛生安全檢查,并發現許多違法行為。(食品伙伴網)
點評:上述兩家企業分別涉嫌使用來歷不明食品原料來生產食品和銷售來歷不明食品原料。因此,檢察人員決定沒收全部違反貨物。對商家的走私食品不法行為,河內市相關機構將給予相應的罰款。
三、食品科技
華中農大10項科技成果通過云推介轉化
“‘柑橘院士’的柑橘全果深度加工技術”“攻克豬鏈球菌的新型疫苗技術”“一次完成小麥、油菜等農作物種植所有工序的精量聯合播種機技術”……近日,華中農業大學攜10項成熟技術亮相湖北省科技廳高校科技成果云推介科惠網直播間。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介紹,學校搭乘“科惠行動”的東風,給大家帶來了460多項科技成果,在直播間重點推介其中10項,涵蓋糧油加工、生物技術、智能制造、動植物疫病防控等多個領域,各位企業家、投資人、技術經紀人可以積極關注、踴躍下單,為復工復產、新冠肺炎疫情后重振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動力。(農民日報)
遺傳發育所玉米細胞質雄性不育研究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陳化榜研究組鑒定了玉米S型細胞質雄性不育(CMS-S)系的不育基因orf355,并進一步鑒定出一個在花藥中特異表達的轉錄因子ZmDREB1.7。 植物細胞質雄性不育是廣泛存在并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的生物學現象。在雄性不育材料中,花粉粒敗育但其他組織的生長發育不受影響,因此細胞質雄性不育被廣泛應用于雜交種生產。細胞質雄性不育也是研究細胞核與線粒體相互作用的利器,不育基因由線粒體基因組編碼,而大部分恢復基因由核基因組編碼。兩套不同的基因組如何協同調控花粉粒的育性,甚至植物生長發育,其中分子機制還有待進一步探明。(中國科學院)
中國三所高校聯合攻關玉米、大豆間作新農藝機械裝備
四川農業大學、江蘇大學、石河子大學13日在成都簽署合作協議。三所高校將開展聯合科技攻關,開發適用于玉米、大豆帶狀間作大規模種植的播種機械、植保機械和收獲機械。玉米、大豆間作新農藝機械化智能化裝備開發合作項目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石河子大學陳學庚教授領銜,四川農業大學、江蘇大學、石河子大學開展聯合科技攻關,以滿足玉米、大豆間作新農藝要求的全程機械化智能化農機裝備開發為目標,完成適用于玉米、大豆帶狀間作大規模種植的播種機械、植保機械和收獲機械開發,并進行示范和推廣應用。(中國新聞網 )
中國農業科學院領導和團隊首席會商加快推進小麥重大科研任務措施
7月7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張合成到作物科學研究所調研小麥“藏糧于技”重大科研任務實施進展,強調要深入探討集成創新機制,支撐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吳孔明陪同調研。張合成聽取小麥“藏糧于技”重大科研任務項目實施進展匯報和建議后,對小麥“藏糧于技”重大科研任務實施成效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強調要以實施“藏糧于技”重大科研任務為契機,深入探討集成創新機制,力爭在學科體系、能力建設、產出目標等方面形成合力,支撐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并對任務實施提出3點要求,一是要搶占科技制高點,以明確的科學問題為導向設置目標任務;二是要突破核心技術,解決小麥產量提升中的重大技術問題;三是要提高成果轉化效率。(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
日期:2020-07-18
1、通知·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16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15號〕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食鹽、食糖、茶葉及其相關制品、乳制品、飲料、酒類、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餅干、淀粉及淀粉制品、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蛋制品、豆制品、蜂產品、罐頭、蔬菜制品、水果制品、肉制品、水產制品、調味品、冷凍飲品、速凍食品、糖果制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30大類食品1775批次樣品,檢出其中食用農產品、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蜂產品、肉制品等8大類食品16批次樣品不合格。發現的主要問題是,微生物污染、農獸藥殘留超標、重金屬污染、質量指標不達標等。(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發布2020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
2020年,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1號文件、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目標,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新形勢,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國家將繼續加大支農投入,強化項目統籌整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為便于廣大農民和社會各界了解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發揮政策引導的作用,現將2020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實施的重點支農政策發布如下。(農業農村部)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于廢止部分規章的決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9號)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于廢止部分規章的決定》已于2020年7月7日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2020年第5次局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海關總署農業農村部公告2020年第83號(關于防止盧旺達口蹄疫傳入我國的公告)
據盧旺達農業和動物資源部聲明,該國東部省Kayonza區發生牛口蹄疫疫情。為保護我國畜牧業安全,防止疫情傳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現公告如下。(海關總署 )
2、食品安全·曝光臺
用“瘦肉精”喂牛吉林永吉一養殖戶獲刑六個月
食品安全是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基礎,然而總有人“蠢蠢欲動”,為了一時經濟利益,不惜鋌而走險、以身試法。近日,吉林省永吉縣人民法院依法審理了一起關于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的案件。(中國法院網 )
點評:商家應自覺遵守法律和行業規定,肩負應有的社會責任,誠信經營。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不要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而步入歧途,失去長久發展的機會。
3·15晚會曝光丨漢堡王用過期面包做漢堡,雞腿排保質期隨意改
漢堡王是全球大型連鎖企業,漢堡王宣稱“味道為王、食物新鮮”“現點現做、料多味足”“每一個皇堡都符合漢堡王的皇冠標準”,然而3·15晚會接到內幕人士舉報,漢堡王的標準在實際執行中,存在嚴重問題。(央視財經微信號 )
點評:為了保證食物的溫度和安全,待用的熟食會被放到產品存放柜里,這些不同顏色的小燈,有著不同的要求,亮綠燈表示食物可以出售,綠燈閃爍表示食物即將過期,紅燈閃爍則表示食物已經過期,按照漢堡王的標準,應該被丟棄。
制售地溝油的行為有多嚴重?法律界人士:最高可判死刑
近日,陜西榆林榆陽區法院一份判決書再次將“小龍坎”火鍋送上熱搜。據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連鎖火鍋小龍坎在陜西榆林的一家加盟店,在2017年至2019年間,用地溝油制成火鍋鍋底銷售給顧客食用,涉案地溝油2噸多。2020年4月23日,法院一審宣判涉案5人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均獲刑罰。(中國新聞網 )
點評:消費者在生活中發現地溝油或者商家疑似使用地溝油,要第一時間采取拍照、錄像、用容器取樣保存地溝油、相關食品食材等方式進行取證,同時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舉報,或者直接向公安機關報案。
面莊醋瓶驚現蛆蟲蠕動!嚴查!
“紅星村這邊有一個面莊真的好惡心,桌子上面的醋瓶子里面都有蛆,還在爬。”近日,聽友杜先生向“市民熱線”反映了自己就餐時的遭遇。(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
點評:執法人員根據現場檢查情況進行了立案調查,并要求商戶嚴格按照《餐飲服務操作規范》進行操作,完善“三防”設施,進一步排查食品安全隱患。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廣東通報13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劑超范圍使用、其他指標問題
7月13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26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糧食加工品、飲料、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酒類、蔬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食糖、糕點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11類食品1324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311批次、不合格樣品13批次,檢出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劑超范圍使用及其他指標問題。(食品伙伴網 )
點評: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要求轄區市場監管部門及時對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產經營者進行調查處理,責令企業查清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并分析原因進行整改。
中儲糧公布儲備玉米有關問題核查情況:質量數量沒問題人員有違規
7月14日,中儲糧通過官方網站和微博公布了《關于肇東市青岡榮昌收儲庫點拍賣銷售一次性儲備玉米有關問題初步核查情況的說明》(以下簡稱《說明》)。(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
點評:關于視頻中反映外租收儲庫點青岡榮昌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人員違規額外收取裝車費等問題,經查基本屬實,下一步將依法進行處理。
6月183批次食品化妝品未準入境,檢出動物疫病、標簽不合格、感官檢驗不合格居前三
7月15日,海關總署發布2020年6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據統計,2020年6月全國海關檢出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并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183批次,其中,食品174批次,化妝品9批次。(食品伙伴網)
點評:海關總署表示,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均已在口岸依法做退運或銷毀處理。
重慶一冷庫進口凍南美白蝦部分外包裝檢測新冠核酸呈陽性
中新網重慶7月15日電 重慶市沙坪壩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15日發布消息稱,該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14日在重慶西部物流園一冷凍倉庫檢測發現部分產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呈陽性。(中國新聞網)
點評:沙坪壩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時間對配送點、門店、消費者及相關接觸人員進行全面排查;對物品進行封存,對接觸人員進行隔離觀察,并嚴格開展環境、物品和接觸人員的核酸檢測。同時還加強對冷凍冷藏肉品的風險排查,切實保障食品安全。目前,相關防控工作正按要求規范有序開展。
統計局:生豬生產逐步恢復下半年物價將繼續保持平穩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16日表示,從二季度末情況看,生豬存欄數已經持續三個季度環比增長,生豬生產在逐步恢復。她同時指出,下半年食品價格盡管短期可能局部出現一定的波動,但總體上穩中有降的態勢不會發生改變,整個物價態勢會繼續保持平穩。(中國新聞網)
點評:目前食品中的鮮果價格仍在下降,水產品的價格也比較穩定。從這些方面來看,下半年食品價格盡管短期可能局部出現一定的波動,但總體上穩中有降的態勢不會發生改變,整個物價態勢會繼續保持平穩。
匯總|2020年上半年836批次不合格食品未準入境同比減少4.7%
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2020年1月-6月的未準入境的食品化妝品信息,食品伙伴網統計了2020年上半年未準入境食品情況。2020年上半年,全國海關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并未準入境的食品有836批次,較2019年上半年的877批次減少4.7%。(食品伙伴網)
點評:海關總署表示,這些未準入境的食品均已在口岸退運或銷毀。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公布食品藥品安全違法典型案例(第六批)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出臺《關于在食品藥品執法辦案中落實“四個最嚴”要求若干問題的意見》,要求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堅定不移落實“四個最嚴”,堅決打擊各類食品藥品違法行為,加大典型案件曝光,以敢于擔當盡責、嚴格監管執法的實際行動,向全社會釋放市場監管部門有案必查、查案必嚴的強烈信號。各地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按照《意見》要求,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對違法行為堅持“零容忍”,做到露頭就打、重拳出擊、絕不手軟,從嚴從快從重查處違法案件。現公布第六批典型案例。(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點評: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廣大消費者,發現食品藥品安全相關違法行為,請撥打當地12345熱線進行舉報,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法依規及時查處。
福建曝光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飲料
7月10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24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本次公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24大類食品339批次,包括:糧食加工品、食用油(含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肉制品、飲料、方便食品、餅干、罐頭、薯類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茶葉及相關制品、酒類、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蛋制品、食糖、水產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點、豆制品、蜂產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合格332批次,不合格7批次。(食品伙伴網)
點評: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要求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對不合格食品生產經營者進行調查處置,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督促生產經營者履行法定義務,防控食品安全風險。
廣西曝光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糕點、飲料、酒類、淀粉及淀粉制品
7月1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82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淀粉及淀粉制品、糕點、飲料和酒類4類食品111批次樣品,不合格產品11批次,其中,淀粉及淀粉制品不合格1批次,糕點不合格2批次,飲料不合格2批次,酒類不合格2批次。(食品伙伴網)
點評:南寧、崇左市市場監管局已責令食品經營環節有關單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2020年7月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7月13日更新)
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多批次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控制產品質量,保證產品的安全性和合規性,規避出口風險。
馬其頓兩地區發生藍舌病疫情
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消息,2020年7月10日,馬其頓食品獸醫局向OIE報告稱,馬其頓基切沃區和布羅德區發生藍舌病疫情。(食品伙伴網)
點評:兩次疫情均于7月9日得到確認。疫情發生地為基切沃區和布羅德區。疫情源頭未知。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0年第28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0年第28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3例。(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充分了解進口國對產品的要求,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保證產品的安全性和合規性,規避出口風險。
檢出農藥殘留我國出口紫薯在愛爾蘭被召回
2020年7月10日,愛爾蘭食品安全局發布2020.38號預警通報,因檢測到農藥殘留超過限量標準以及其他歐盟未授權使用的農藥殘留,我國出口的一批紫薯被召回。(食品伙伴網)
點評:據通報,受召回產品的批號為DX20019和DX20031。愛爾蘭食品標準局提醒消費者必須在購買地進行檢查,以確定他們是否有相關的批次。
歐盟通報我國出口紅辣椒粉和餐具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0年7月15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紅辣椒粉和餐具不合格。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充分了解進口國對產品的要求,注意產品中各種致病菌的存在,同時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產品的安全性和合規性,規避出口風險。
加拿大擬修訂滅螨醌等3種農藥在部分食品中的最大殘留限量
2020年7月15日,加拿大衛生部發布 PMRL2020-06、PMRL2020-07和 PMRL2020-08號通知,有害生物管理局擬修訂滅螨醌( Acequinocyl)、草銨膦( Glufosinate-Ammonium)和肟菌酯( Trifloxystrobin)在部分食品中的最大殘留限量。
點評:據了解,征求稿評議期為2020年7月15日到2020年9月28日。
2.國際食品
日本強化對中國產馬鈴薯中蓋草能的監控檢查
2020年7月14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藥生食輸發0714第3號通知,強化對中國產馬鈴薯中蓋草能的監控檢查。(食品伙伴網)
點評:厚生勞動省在對中國產冷凍馬鈴薯實施進口監控檢查時,發現該類產品違反了日本食品衛生法制定的農藥殘留限量標準,因此將中國產馬鈴薯中蓋草能的監控檢查頻率提高30%。
歐亞經濟聯盟《食品安全技術法規》修正案內容自7月11日起生效
歐亞經濟委員會新聞中心7月10日官網報道:歐亞經濟聯盟《食品安全技術法規》修正案(2019年8月8日歐亞經濟委員會理事會N.115號決議通過)內容自2020年7月11日起正式生效。(食品伙伴網)
點評:據2020年5月26日歐亞經濟委員會理事會發布通過的N.69號決議,《食品安全技術法規》修正案的過渡期為12個月(2020年7月11日-2021年7月10日)。在過渡期內,允許按照原技術法規要求生產和銷售食品;在技術法規修正案正式生效之前生產的食品,在其有效期內允許正常流通。
俄羅斯通報進境植物產品檢疫性有害生物最新信息
俄羅斯聯邦獸植局7月14日報道:2020年7月6日至12日期間,該局在對進口到俄聯邦境內的植物產品進行植物檢疫控制過程中,共檢出12種俄限制傳播的檢疫性有害生物。(食品伙伴網)
點評:為防止上述檢疫性有害生物的傳播對俄羅斯造成危害,所有受侵染產品均被禁止入境。
越南河內市查獲大批量不合格食品以及食品原料
越南工商部官方于7月1日發布了食品違法相關信息。據此,近期,河內市市場監管局同警方聯合執法,對兩個食品商店進行了食品衛生安全檢查,并發現許多違法行為。(食品伙伴網)
點評:上述兩家企業分別涉嫌使用來歷不明食品原料來生產食品和銷售來歷不明食品原料。因此,檢察人員決定沒收全部違反貨物。對商家的走私食品不法行為,河內市相關機構將給予相應的罰款。
三、食品科技
華中農大10項科技成果通過云推介轉化
“‘柑橘院士’的柑橘全果深度加工技術”“攻克豬鏈球菌的新型疫苗技術”“一次完成小麥、油菜等農作物種植所有工序的精量聯合播種機技術”……近日,華中農業大學攜10項成熟技術亮相湖北省科技廳高校科技成果云推介科惠網直播間。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介紹,學校搭乘“科惠行動”的東風,給大家帶來了460多項科技成果,在直播間重點推介其中10項,涵蓋糧油加工、生物技術、智能制造、動植物疫病防控等多個領域,各位企業家、投資人、技術經紀人可以積極關注、踴躍下單,為復工復產、新冠肺炎疫情后重振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動力。(農民日報)
遺傳發育所玉米細胞質雄性不育研究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陳化榜研究組鑒定了玉米S型細胞質雄性不育(CMS-S)系的不育基因orf355,并進一步鑒定出一個在花藥中特異表達的轉錄因子ZmDREB1.7。 植物細胞質雄性不育是廣泛存在并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的生物學現象。在雄性不育材料中,花粉粒敗育但其他組織的生長發育不受影響,因此細胞質雄性不育被廣泛應用于雜交種生產。細胞質雄性不育也是研究細胞核與線粒體相互作用的利器,不育基因由線粒體基因組編碼,而大部分恢復基因由核基因組編碼。兩套不同的基因組如何協同調控花粉粒的育性,甚至植物生長發育,其中分子機制還有待進一步探明。(中國科學院)
中國三所高校聯合攻關玉米、大豆間作新農藝機械裝備
四川農業大學、江蘇大學、石河子大學13日在成都簽署合作協議。三所高校將開展聯合科技攻關,開發適用于玉米、大豆帶狀間作大規模種植的播種機械、植保機械和收獲機械。玉米、大豆間作新農藝機械化智能化裝備開發合作項目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石河子大學陳學庚教授領銜,四川農業大學、江蘇大學、石河子大學開展聯合科技攻關,以滿足玉米、大豆間作新農藝要求的全程機械化智能化農機裝備開發為目標,完成適用于玉米、大豆帶狀間作大規模種植的播種機械、植保機械和收獲機械開發,并進行示范和推廣應用。(中國新聞網 )
中國農業科學院領導和團隊首席會商加快推進小麥重大科研任務措施
7月7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張合成到作物科學研究所調研小麥“藏糧于技”重大科研任務實施進展,強調要深入探討集成創新機制,支撐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吳孔明陪同調研。張合成聽取小麥“藏糧于技”重大科研任務項目實施進展匯報和建議后,對小麥“藏糧于技”重大科研任務實施成效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強調要以實施“藏糧于技”重大科研任務為契機,深入探討集成創新機制,力爭在學科體系、能力建設、產出目標等方面形成合力,支撐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并對任務實施提出3點要求,一是要搶占科技制高點,以明確的科學問題為導向設置目標任務;二是要突破核心技術,解決小麥產量提升中的重大技術問題;三是要提高成果轉化效率。(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
日期:20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