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食品資訊一周熱聞(6.14—6.20)

   2020-06-20 食品伙伴網沐夕236
核心提示:一、國內熱聞1、通知公告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于廢止部分規章的決定(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為
 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于廢止部分規章的決定(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為進一步深化機構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監管效能,市場監管總局起草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于廢止部分規章的決定(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涉及食品的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實施細則(試行)》、《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食品召回管理規定》、《食品添加劑生產監督管理規定》、《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等。(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印發《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宣傳冊》的通知
為指導餐飲服務提供者全面落實《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要求,推動《規范》更加準確、有效實施,市場監管總局編制了《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宣傳冊》,以漫畫圖解的方式對《規范》進行解讀。《宣傳冊》既可以作為餐飲服務提供者的自學教材,也可以作為市場監管部門開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培訓的輔助教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2020年5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
2020年5月全國海關檢出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并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174批次,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均已在口岸依法做退運或銷毀處理。(海關總署)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關于《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條關于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進行調整的有關規定,經組織科學評估,林草、農業農村兩部門共同形成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農業農村部)
 
2、食品安全·曝光臺
 
菌落總數超標11倍!南京喜茶食用冰、果茶存安全風險被約談【最新回應】
夏日來臨,冰淇淋雪糕、果茶、奶茶等冷飲消費市場火爆,喜茶、奈雪、一點點等網紅品牌更是受到大家的喜愛。這些知名品牌,在食品安全上把關會不會更嚴格呢?近期,南京市玄武區市場監管局啟動了專項檢測。抽檢發現,喜茶的一款食用冰,四款現制現售飲料均檢出微生物,也就是細菌,存在一定安全風險。(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
點評:出現菌落總數超標,可能是因為制冰機的設施設備或者餐飲制作場所原因,還有人員操作不規范等問題,都可能會造成這樣的微生物污染。目前,對于抽檢發現的問題,市場監管部門已經第一時間通報喜茶管理方,并約談相關負責人,要求加強環境衛生的洗消和人員管理。接下來,企業整改到位,要向市場監管部門提交整改報告,監管部門會隨機的現場檢查,如果有必要的話還會再開展一次檢測。喜茶通過官方微博發布關于喜茶南京門店飲品及冰塊抽檢的說明,說明中稱,抽檢菌落超標系門店操作不規范所致,已第一時間對涉事兩家門店進行整改。
 
南京大廠一豆制品作坊被處理 現場污漬斑斑蒼蠅橫飛|解憂幫
近期,有知情人反映南京大廠地區某豆制品作坊環境衛生問題比較嚴重。記者立刻跟隨執法人員前往調查核實。執法人員表示,這個名為南京市六合區“七彩豆腐店”的豆制品作坊,2019年剛剛取得小作坊登記證,驗收時硬件設施和衛生環境都符合要求。沒想到,開業不到一年,衛生安全意識就松懈了。生產現場封閉不到位,晾干豆腐干的這個房間還有一部分是露天的,更加不符合衛生要求。環境衛生和操作人員防護不到位,現場操作空間未封閉,違反了《江蘇省食品作坊和小攤販管理條例》。(荔枝網)
點評:執法人員現場下達了整改通知,要求作坊當天立即整改,如果第二天仍然達不到相關規范,會要求它停業整頓。制作的豆干將安排專人來進行一次抽樣檢測。
 
5月174批次食品化妝品未準入境涉及標簽不合格、檢出動物疫病、含有雜質等問題
6月16日,海關總署公布2020年5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2020年5月全國海關檢出174批次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并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其中食品173批次,化妝品1批次。(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未準入境原因中標簽不合格問題最多,此外,檢出動物疫病、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含有雜質、感官檢驗不合格、微生物污染問題也比較多。另外,還有少部分食品檢出超范圍或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超范圍或超限量使用營養強化劑、貨證不符、未獲檢驗檢疫準入、污穢腐敗等問題。
 
海關總署:5月29.64噸不合格進口酒類未準入境,涉及葡萄酒、白蘭地、啤酒等
6月16日,海關總署發布2020年5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據食品伙伴網不完全統計,有7批次不合格進口酒類未準入境,重量共計29.64噸。這些未準入境的不合格酒類涉及葡萄酒、白蘭地、威士忌和啤酒。其中,威士忌最多,有3批次。(食品伙伴網)
點評:這些酒類未準入境的原因主要為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有6批次。此外,還有1批次產品檢出標簽不合格。海關總署表示,這些未準入境食品均已在口岸依法做退運或銷毀處理。
 
銷售有毒粽子 廣東一早餐店老板獲刑
近日,廣東省韶關市湞江區人民法院審結一宗生產、銷售有毒、有害粽子案。經營早餐店的黃某為使售賣的粽子口感更佳、粽葉與粽子不粘連,遂在蒸煮粽子的水中加入非食用物質硼砂。2019年5月,韶關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在對該店的粽子抽檢時發現,粽子中含有硼砂,不符合SB/T10377-2004《粽子》標準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5月27日,韶關市湞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該店進行現場檢查,當場查扣全部粽子及白色物質(硼砂)1袋。(中國新聞網)
點評:法院認為,被告人黃某無視國家法律,在蒸煮粽子的水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硼砂,制成含有硼砂的粽子出售給他人食用,其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依法應追究其刑事責任。鑒于被告人黃某歸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并自愿認罪認罰,可從輕處罰,且其就附帶民事公益訴訟達成調解協議,并履行了公開道歉和賠付的義務,可酌情從輕處罰,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五千元。
 
買了兩箱假茅臺 湖北石首法院判商鋪“退一賠三”
本想購買高檔白酒招待客人,開封品嘗后卻發現味道不對勁,買家表示很“鬧心”。近日,湖北省石首市人民法院就審理了這樣一起關于“真假茅臺酒”的銷售者責任糾紛案件。(人民法治網)
點評:在交易價值較高的煙酒等商品時,消費者應注意向商家索要發貨清單并注明每件商品的編號或者編碼,加蓋真實有效的公章,防止商品被掉包。賣家也應該及時留存商品流通憑據,以便發生糾紛時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刑事處罰附帶10倍懲罰性賠償重慶一商販用工業原料處理食品遭重罰
6月17日,由重慶璧山區檢察院提起的一起食品安全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璧山區法院公開審理并當庭宣判,被告人陳某健在承擔刑事責任的同時,還要付出10倍懲罰性賠償金的代價,并在省級以上媒體公開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2019年2月至2019年7月,被告人陳某健為降低成本,在明知不能使用非食品脫毛劑的情況下,仍在自己經營的位于璧山區某鎮的屠宰場,將脂松香(工業松香)與松香甘油酯混同使用給鮮鴨脫毛,并將使用脂松香脫毛加工后的鮮鴨銷售到璧山轄區農貿市場或直接銷售給消費者。(央廣網)
點評:陳某健將工業松香脫毛加工的鮮鴨銷售到璧山轄區農貿市場或直接銷售給消費者,侵害了眾多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應承擔民事侵權責任。璧山區檢察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規定,向法庭提出“賠償價款10倍的懲罰性賠償金、省級媒體登報道歉、召回不合格食品”的訴訟請求。經審理,璧山區法院當庭宣判,支持檢察機關提出的全部訴訟請求。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從《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看我國進口食品監管可能的變化趨勢
海關總署擬對現行進出口食品管理制度進行優化完善,修訂形成了《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2020年6月11日開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0年7月11日。食品伙伴網結合《意見稿》,對我國未來進口食品監管可能的變化趨勢作出解讀。(食品伙伴網)
點評:《意見稿》擬對我國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的一般要求、食品進口和食品出口管理以及相應的監督管理措施和法律責任做出規定。倘若《意見稿》正式發布實施,我國的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將會發生較大的變化。
 
國家衛健委發文:生肉別用水龍頭直接沖
國家衛健委發布了《低風險地區夏季重點地區重點單位重點場所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相關防護指南》,其中增加了食品消費者、食品從業人員等人群的防護要求,特別提出食品消費者在處理生的肉、禽、水產品等之后,要使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至少20秒。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沖洗生的肉制品,防止濺灑污染。(北京日報客戶端)
點評:該防護指南適用于低風險地區,從整體上對公眾日常防護、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員防護措施提出指導意見。類別由原來的50類增加到65類,增加了展覽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健身運動場所、旅游景點、游泳場所、公共浴室、進口物資轉運、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機構等場所,以及影劇院、游藝廳、歌舞廳(KTV)等密閉式娛樂休閑場所的防護要求,另增加了售貨員、食品消費者、食品從業人員、傷殘人士、教師的個人防護指南。
 
市場監管總局召開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6月17日上午,市場監管總局召開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孫梅君出席會議并講話,食品安全總監王鐵漢主持會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點評:會議要求,著力排查農貿市場等重點場所食品安全風險,督促食品經營者嚴格落實進貨查驗、索證索票責任,主動配合衛生防疫機構開展環境衛生消殺,滅除疫情傳播風險,防止食品被污染,保證市場銷售食品安全。著力抓好餐飲質量安全監管,督促餐飲服務單位履行主體責任,加強從業人員健康管理,規范加工操作,生熟分開、燒熟煮透,倡導餐桌文明。著力加強校園食品安全管理,督促落實校長負責制和校外供餐單位主體責任,防范化解學校食源性疾病風險隱患。著力抓好固體飲料、壓片糖果、代用茶及保健食品等重點品種專項整治,嚴厲打擊虛假宣傳、消費欺詐等違法違規行為。著力保障“菜籃子”價格穩定和市場供應,依法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不法行為。
 
簡愛公布蟲卵事件調查結果:酸奶無質量問題
6月14日,簡愛公布蟲卵事件調查結果,證實“異物”并非蟲卵,而是杯子邊緣或蓋膜上粘連的酸奶,目前簡愛已與消費者達成和解。5月25日,合肥肥東市場監督管理局就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無問題。(北京商報網)
點評:乳業專家宋亮介紹,酸奶粘連在杯子邊緣或蓋膜上屬于酸奶工業化生產的正常現象,俗稱“舔奶蓋”,其本質仍然只是杯中的酸奶,“奶蓋”水分含量較少,粘稠度更高、更厚實,但營養沒有差異。
 
1.3元進的土豆賣6元/斤,北京擬對一商戶重罰10萬元
6月15日,東城區市場監管局依據群眾舉報線索,對位于北京日易晶盛菜市場內個體工商戶郭某某的價格違法行為立案調查。經查,郭某某于2020年6月10日以1.3元/斤的價格購入土豆1100斤。6月11日至14日,分別以5元/4斤、2元/斤、2.5元/斤的價格將土豆分等級進行銷售。6月15日,將剩余150斤土豆價格提高至3元/斤和6元/斤分等級進行銷售,進銷差價率分別達到130.77%和361.54%,該行為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列行為,涉嫌構成哄抬價格。(北京日報客戶端)
點評:疫情期間,郭某某以較高進銷差價率銷售土豆,推動價格過高上漲,性質惡劣,情節嚴重。東城區市場監管局依據《價格法》第四十條第一款、《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六條第一款第(三)項及第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對郭某某哄抬價格的價格違法行為,擬作出10萬元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目前,案件相關程序正在進行中。
 
中疾控:沒有證據表明三文魚是新冠病毒的宿主或中間宿主
中國疾控中心應急中心副主任、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專家施國慶6月16日晚在發布會上表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三文魚是新冠病毒的宿主或中間宿主。(中國新聞網)
點評:在這次新發地聚集性疫情相關的被污染的局部場所,通過檢測確實發現三文魚有被污染的情況,但是進入到污染場所之前的三文魚,并沒有檢測出新冠肺炎病毒。但是,無論食用三文魚或者其他食品,都應該清洗干凈,進行必要的加工食用。
 
海關總署暫停德國1豬肉企業產品輸華
自6月17日起,中國海關暫停德國1家豬肉屠宰及其分割、冷藏企業的產品輸華。(海關總署)
點評:海關總署已更新《符合評估要求的國家或地區輸華肉類產品名單》,暫停來自該企業的產品進口。對于已到港或即將到港的來自上述企業的產品,海關部門全部予以暫扣。
 
小仙燉佳明佳“互撕” 燕窩代工路難走
6月15日,就佳明佳(北京)綠色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明佳”)發表聲明稱小仙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長期冒用佳明佳生產資質一事,小仙燉回應稱,該文章所述內容嚴重失實,小仙燉與佳明佳存在委托生產合作關系。目前,小仙燉已起訴佳明佳及其控股股東侵權,案件正在審理中。(北京商報網)
點評:業內人士認為,燕窩行業普遍存在委托生產關系,這有利于企業初期快速發展,但也會因難以把控的因素造成雙方矛盾,進而影響品牌發展。
 
5年了,杭州“最好的炒貨店”案終審宣判

2015年,新《廣告法》實施后,杭州一炒貨店因“最”被罰20萬元備受關注。近日,該案又有最新進展。浙江省高院駁回杭州市西湖區方林富炒貨店的再審申請,維持西湖區人民法院的10萬元罰款的判決。(市監沙龍微信號)
點評:浙江省高院認為,本案主要爭議焦點為西湖市監局所作的處罰決定認定事實是否清楚,適用法律是否正確,行政程序是否合法,量罰是否適當。經綜合考慮,方林富炒貨店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九十一條規定的情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一十六條第二款之規定,駁回杭州市西湖區方林富炒貨店的再審申請。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歐盟通報我國出口辣椒和漏勺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0年6月17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辣椒和漏勺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注意食品中真菌毒素的存在以及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產品的安全性和合規性,避免出口產品被通報。
 
澳新食品標準局召回一款pH異常的醬產品
2020年6月15日,澳新食品標準局(FSANZ)發布召回通告,Simplot Australia Pty Ltd正在召回一款醬產品,因為產品pH數值異常。(食品伙伴網)
點評:澳新食品標準局建議消費者不要食用該產品,可以將產品退回購買地點獲取全額退款。
 
歐盟修訂環蟲酰肼等6種農藥在某些產品中的最大殘留限量
據歐盟官方公報消息,2020年6月16日,歐盟委員會發布(EU)2020/785號條例,修訂環蟲酰肼(chromafenozide)、伏草隆( fluometuron)、戊菌隆(Pencycuron)、氟唑環菌胺( Sedaxane)、氟胺氰菊酯( tau-fluvalinate)和咪唑嗪( triazoxide)在某些產品中的最大殘留限量。(食品伙伴網)
點評:本法規自2021年1月6日起適用。
 
日本解除對中國產3種食品的監控檢查
2020年6月15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藥生食輸發0615第2號通知,解除對中國產辣椒中三唑磷、荔枝中4-氯苯氧乙酸的監控檢查,另外中國產胡蘿卜中的三唑醇已作為命令檢查的對象,解除對其的監控檢查。(食品伙伴網)
點評:按照厚生勞動省2020年3月30日發布的藥生食輸發0330第2號(最終修正:2020年6月11日發布的藥生食輸發0611第3號)通知,基于截止目前為止的檢查結果,解除對中國產辣椒中三唑磷的監控檢查;基于過去1年間的檢查結果,解除荔枝中4-氯苯氧乙酸的監控檢查;另外中國產胡蘿卜中的三唑醇已作為檢查命令的對象,解除對其的監控檢查。
 
疑似遭到大腸桿菌污染 美國召回近19噸牛肉產品
據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檢驗局(FSIS)消息,2020年6月13日,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檢驗局發布召回通告,Lakeside Refrigerated Services 正在召回大約42922磅的牛肉產品,因為這些產品可能受到了大腸桿菌(E.coli O157:H7)的污染。(食品伙伴網)
點評:大腸桿菌O157:H7是一種潛在的致命細菌,感染后會引起脫水,出血性腹瀉和腹部絞痛。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檢驗局建議消費者不要食用以上召回產品,應將其扔掉或退回購買地點。
 
2020年5月美國FDA自動扣留我國食品情況(5月匯總)
5月份,美國FDA對我國兩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出口企業,嚴格按照要求進行食品生產加工,保證食品的合規性和安全性,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的風險。
 
2、國際食品


《2020全球糧食政策報告》發布
近日,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發布《2020全球糧食政策報告》中文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快速擴散和對此采取的各種防疫措施,加劇了食品安全、營養不良和貧困等問題。報告指出,為了抵御類似沖擊,我們需要建立更有抗逆能力、更適應氣候變化、更健康和具有包容性的食物系統。(農民日報)
點評:報告強調,食物系統在滿足全球發展目標的核心作用在于消除貧窮、饑餓和營養不良。建議政府通過制定法律、法規和政策,提供基本的基礎設施,建立正確的市場激勵機制,促進包容的農業綜合企業模式,并利用數字技術的潛力,實現包容性的食物系統。
 
韓國一幼兒園發生集體食物中毒事件
據韓媒《中央日報》報道,6月17日,位于京畿道安山市的一家幼兒園發生集體食物中毒事件。187名幼兒園生中共有19人出現了腹痛和腹瀉癥狀,大部分已入院接受治療。(人民網)
點評:防疫當局已介入該事件并展開流行病學調查。
 
法國多家超市下架三文魚:遭致命病菌感染食用后會突然發熱
據法國《費加羅報》15日報道,在發現部分三文魚商品遭到李斯特菌感染后,家樂福等多家法國大型超市自12日起下架了相關商品。商家還提醒已經購買的消費者不要食用,稱會導致“發燒”和“頭疼”。(海外網)
點評:食用了遭到李斯特菌感染三文魚的消費者,可能會出現發熱和頭疼癥狀,需要立即就醫,尤其是孕婦和老年人等免疫力較差的群體。該病菌的易感者為新生兒、孕婦、40歲以上的成人,免疫功能缺陷者。健康成人可出現輕微類似流感癥狀,易感者則會突然發熱,劇烈頭痛、惡心、嘔吐、腹瀉、敗血癥、腦膜炎、孕婦出現流產。
 
智利就新冠肺炎疫情新形態下對華出口三文魚產品發布重要聲明
智利三文魚工業協會6月15日發表聲明:針對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部分地區,尤其是批發市場再次爆發的形勢,協會聲明對所有出口的三文魚產品均已實行嚴格的衛生及質量管控,暫未收到中方有關暫停進口智利三文魚產品的通知。(食品伙伴網)
點評:目前尚無確鑿科學證據證明新冠肺炎病毒會在魚體內繁殖,且通過高標準管控下的三文魚養殖工廠養殖的魚類完全符合產品的衛生及流行病學標準。
 
越南食品安全局2020年6月發布近期食品安全違規信息
2020年6月11日,越南食品安全局在官網發布食品安全執法檢查結果,公示相關企業產品的不合格信息。此次檢查于2020年3月5日至2020年6月9日進行,本次檢查主要涉及16家食品生產以及銷售企業,涉及的產品為保健食品。(食品伙伴網)
點評:不合格原因主要包括:廣告內容含有誤導性內容,宣稱產品具有藥物治療作用;保健品的廣告內容未經過國家機構認證而進行廣告;出售已過期保健食品等。

三、食品科技 
 
豬肉品質好不好,這些蛋白來決定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豬遺傳育種創新團隊發現了豬肉品質靶標蛋白,為宰后肉質性狀分子調控機制的解析,肉質性狀的遺傳改良及研究飼料營養組分對鈣平衡及肉質性狀的影響提供參考。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食品化學》。(中國科學報)
 
北京市專家找到西瓜變甜關鍵基因
北京市農科院蔬菜中心許勇研究員團隊近日在植物學國際知名期刊《新植物學家》(New Phytologist)在線發表最新論文,揭示了新型糖轉運蛋白ClVST1是調節西瓜果實糖分卸載的關鍵因子,從分子層面揭示了西瓜變甜的秘密,為選育高品質西瓜提供了有力支持。(北京日報)
 
浙大研發糖尿病人專用稻米讓糖友“吃飽飯”
6月16日,浙江大學農學院核農所所長葉慶富教授介紹,近年來,以吳殿星、舒小麗、張寧為主要成員的教授團隊,專注研發糖尿病人專用稻米等農作物新品種,并在多地進行了鄉村振興和創業創新的有益實踐。(中國新聞網)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科所篩選出小麥抗旱耐熱材料110余份
6月9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舉辦“小麥藏糧于技計劃優異抗逆種質資源田間展示暨研討會”,展示了小麥基因資源發掘與利用創新團隊篩選出的455份表型多樣的抗旱耐熱小麥種質。(中國農業科學院)




日期:2020-06-20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