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食品資訊一周熱聞(3.1—3.7)

   2020-03-07 食品伙伴網可心544
核心提示:一、國內熱聞1、通知公告農業農村部關于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革除濫食野生動物決定的通知【農漁發〔2020〕3號】各省、自治區、
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農業農村部關于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革除濫食野生動物決定的通知【農漁發〔2020〕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水產局:為貫徹落實好《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進一步加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農業農村部)
 
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37號(關于進口美國油桃植物檢疫要求的公告)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與美利堅合眾國農業部關于美國油桃輸華植物檢疫要求的議定書》規定,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允許符合相關要求的美國油桃進口。現將進口美國油桃植物檢疫要求予以公布。(海關總署)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對食鹽定點生產企業核發食品生產許可證的通知(市監食生〔2020〕15號)
為加強食鹽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保證食鹽質量安全,根據《食品安全法》《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食鹽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總局決定對食鹽定點生產企業核發食品生產許可證。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申請企業應為鹽業主管部門已頒發《食鹽定點生產企業證書》(以下簡稱《證書》),并具備《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條和《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第十二條規定條件的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農業農村部關于印發《非洲豬瘟疫情應急實施方案(2020年版)》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農業農村(農牧、畜牧獸醫)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部屬有關事業單位:為進一步做好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工作,指導各地科學規范處置疫情,我部在總結防控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組織制定了《非洲豬瘟疫情應急實施方案(2020年版)》,現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非洲豬瘟疫情應急實施方案(2019年版)》同時廢止。(農業農村部)
 
2、食品安全·曝光臺


“黑作坊”豆芽屢禁不止如何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職?
2019年10月,山東省青島市檢察院聯合青島電視臺對青島市部分農貿市場和豆芽加工作坊進行暗訪,發現了與青島市黃島區扒山批發市場一墻之隔的豆芽加工作坊。這里存在生產環境臟亂差、在豆芽生產過程中違規使用添加劑,并將違法加工的豆芽拿到扒山批發市場對外銷售等違法行為,嚴重損害到不特定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危害了社會公共利益。青島市黃島區檢察院掌握上述情況后,迅速成立專案組展開調查,固定關鍵證據,明確監管主體,依法發出檢察建議,督促有關部門依法履職,取締非法加工在全區范圍內開展豆芽安全全面排查整治工作。(正義網)
點評:黑作坊豆芽從生產環節轉換到銷售環節的監管空隙是導致多頭監管的問題所在,因此明晰監管責任、強化部門銜接是解決多頭監管的關鍵。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相關規定,處于生產環節的豆芽由農業相關部門監管,處于流通環節的豆芽就應該由市場監管部門監管,職責劃分清晰,部門執法銜接到位,監管自然就不會缺位。但是如何保證豆芽在不同環節轉換過程中的監管到位,需要相關職能部門探索建立銜接協作監管機制,切實形成豆芽監管的整體合力,不給監管留下死角和盲區。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消費提醒:謹防誤食野生毒蘑菇引起食物中毒
目前,廣東省已進入春季,氣溫回暖、濕度回升,各種菌類進入生長旺盛期,且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響應由一級調整為二級,郊游、踏青等戶外活動也被廣大群眾列入了生活日程,因此當前進入了因誤采誤食有毒野生蘑菇引起食物中毒事故的高發期。為此,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此提醒:為預防野生毒蘑菇中毒事故的發生,請廣大群眾以及餐飲單位不要自行采摘、食用、制售野生蘑菇等菌類。(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點評:各類餐飲單位、食堂等食品經營者要落實主體責任,加強自我管理,嚴格把好原料進貨關,進貨渠道要正規,并做好原料進貨登記臺賬。各類單位食堂,尤其是學校食堂嚴禁采摘、采購野生蘑菇,嚴禁使用野生蘑菇作為食品原料;對可食用的蘑菇要嚴格挑選,避免有毒有害物質混入其中。
 
一個白蘿卜賣8元一個鮮玉米賣10元武漢一公司被“頂格”罰款
3月3日,湖北省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出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擬對武漢土家二妹餐飲服務有限公司哄抬價格違法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等法律法規規定,“頂格”罰款300萬元。經查,2020年2月4日至2020年2月29日,該公司在電商平臺上銷售蔬菜,訂單量共計6630份。其中,網售西紅柿價格22元/公斤、四季豆價格36元/公斤、胡蘿卜價格25元/公斤。武漢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有限公司提供的同期上述蔬菜價格分別為:西紅柿7.5元/公斤,四季豆16元/公斤,胡蘿卜4元/公斤。另查明,該公司還在其網上店鋪信息欄中標明:茄子7元/個,鮮玉米10元/個,白蘿卜6-8元/個。(中國質量新聞網)
點評:《告知書》稱,這種銷售方式客觀上造成了消費者的恐慌情緒,推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蔬菜價格過快上漲,情節極其嚴重,性質極其惡劣,影響極壞,且經市場監管部門約談和告誡仍拒不改正,遂依法作出上述決定。
 
拿著合法的證,干著非法的事——這樣的野生動物養殖場必須涼涼
近日,國家林草局發文要求,全面整頓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和經營利用從業機構。早在幾年前,我國野生動物養殖產業產值,每年就已達5000多億元人民幣,現在規模可能更加龐大,但其中魚龍混雜,亟待規范。(科技日報)
點評:新冠肺炎肆虐期間,國家接連出臺了禁止野生動物交易的政策。國家林草局實施了最為嚴格的野生動物管控系列措施。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的《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既貫徹體現了全面、從嚴禁食野生動物的精神,又從實際出發,不至對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規范發展帶來很大影響。
 
海關破獲一起走私野生動物制品大案 去年全國立案偵辦走私瀕危物種案件467起
3月5日凌晨,海關總署統一指揮廣州、合肥、成都等海關緝私局開展打擊野生動物走私“護衛2020”專項行動,破獲一起走私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制品大案,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12名,現場查扣“干制蛤蚧”等野生動物制品20.3噸。(人民日報)
點評:近年來,全國海關持續深入開展國門利劍系列專項行動,全力以赴嚴打瀕危物種及其制品走私。2019年,全國海關立案偵辦走私瀕危物種案件467起,查獲瀕危物種1237.6噸,分別增長2.2倍、8.6倍,其中偵辦走私象牙制品案件170起,查獲象牙制品9.2噸,分別增長3.5倍、10倍。先后9次精準情報指引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海關查獲走私穿山甲鱗片59.78噸、象牙11.04噸、犀牛角90.5千克。
 
“老鄉雞”南京一門店違規開堂食被查店內無防疫措施
3月4日,南京餐飲企業有序恢復堂食的消息讓很多市民喜出望外。恢復堂食是好事,但是必須按照相關的規定去執行。獲得許可后,落實好防疫措施,才能正常開展堂食業務。3月5日中午十二點多,在“老鄉雞”餐廳南京三山街店門口,透過玻璃窗就可以看到,幾位顧客正面對面坐著吃飯,彼此間距離很近。餐廳內,四五位顧客正在柜臺前排隊點餐,餐廳桌椅正常擺放,沒有留出間隔。顧客陸續取餐后,端著餐盤找位置坐下吃飯,現場并未見到量體溫等措施。餐廳工作人員說,目前他們這里以打包和外賣為主,顧客在出示“寧歸來”綠色二維碼后,就可以在店內堂食。(荔枝網)
點評:從市場監管部門了解到,已經向這家餐廳下發了復工企業防疫工作整改通知,責令其停業整頓3天,待復查審核通過后,方可復工。餐廳負責人表示,服從監管要求,認真抓好整改,嚴格落實規定。
 
江蘇公布一批涉疫違法案例 經銷商宣傳喝奶抗病毒被罰20萬
疫情發生以來,江蘇嚴厲打擊疫情防控期間侵害消費者權益、發布虛假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4日,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公布一批疫情防控期間違法典型案例。其中,宿遷一公司使用宣傳用語涉及“抗病毒”“提免疫”“增強抵抗力”等用語,被罰20萬元。2月2日,宿遷市洋河新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市場巡查中發現轄區內倉集片區普天瑪特、家潤發等多家超市的牛奶專售區擺設標有“全民飲奶抵抗病毒”“多喝牛奶提免疫、預防疾病來侵襲”“在這里推薦大家每日飲用優質牛奶可有效增強抵抗力”等宣傳用語的展板。(中國新聞網)
點評:經查,該宣傳展板系某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區域代理商宿遷市某食品有限公司為推廣牛奶,吸引消費者關注度擅自在超市內發布的,宣傳中所使用的涉及“抗病毒”“提免疫”“增強抵抗力”等用語來自網絡摘抄,無法提供合法有效證明文件。宿遷市洋河新區市場監管局于當日立案調查,并對其作出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標準|3月166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新增標準占八成
據食品伙伴網不完全統計,3月166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其中新增標準134項,代替標準32項,新增標準占標準總數的80.7%。(食品伙伴網)
點評:3月起正式實施的標準中,國家標準37項,地方標準47項,行業標準49項,團體標準16項,其他17項。這些標準涉及產品或原料的標準,規程規范標準,檢測方法標準等,其中,行業標準涉及供銷合作標準,出入境檢驗檢疫行業標準,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等。

2019年食品行業十大熱門詞匯揭曉 “豬肉價格飛漲”居榜首
2020年2月17日,由食品伙伴網發起的“2019年食品行業十大熱門詞匯”評選活動結束。按照以往的慣例,本次活動首先由食品論壇的熱心網友針對2019年熱門事件概括成一個關鍵詞提交,后經過整理篩選出20個候選詞匯,并于2020年1月13日-2月16日在食品論壇投票。期間共有494位經過審核認證的注冊網友參與投票,最終選出“豬肉價格飛漲”、“食安法實施條例”、“垃圾分類”等十大熱門詞匯。(食品伙伴網)
點評:投票結果顯示,“豬肉價格飛漲”高居“2019年食品行業熱門詞匯”榜首,“食安法實施條例”、“垃圾分類”分別列第二位、第三位。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應急實施方案》印發,明確疫情響應分四級
3月3日,農業農村部印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應急實施方案(2020年版)》,方案要求,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禽類出現發病急、傳播迅速、死亡率高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向當地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或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第一財經)
點評:在應急處置方面,方案指出,對發生可疑和疑似疫情的相關場點(劃定同疫點)實施嚴格的隔離、監控,并對該場點及有流行病學關聯的養殖場(戶)進行采樣檢測。禁止易感動物及其產品、飼料及墊料、廢棄物、運載工具、有關設施設備等移動,并對其內外環境進行嚴格消毒。必要時可采取封鎖、撲殺等措施。
 
廣州吃野生動物最高罰2萬,人工飼養的也不可以!餐飲協會:對餐企影響不大
3月2日晚間,廣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發出公告,發布《廣州市禁止濫食野生動物規定(草案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擬于2020年3月中旬進行審議,即日起至3月9日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21世紀經濟報道)
點評:根據《征求意見稿》,在廣州市行政區域內,將禁止食用以下野生動物及其制品:一是野外環境中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和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二是國家重點保護的水生野生動物;三是本省重點保護的水生野生動物;四是國家、省有關規定禁止食用的其他野生動物。
 
新冠疫情下中國餐飲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報告
疫情發生以來,餐飲企業面臨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困難,中國飯店協會一直在高度關注行業的損失情況以及面臨的困難和訴求。2020年2月21日至23日,中國飯店協會開展了第二輪行業調查,共收集典型餐企問卷309份,主要聚焦于疫情至今的行業全面損失情況、復市情況、政策扶持有效性等情況,以期能夠反映行業訴求,為幫助餐企渡過難關以及疫后行業振興計劃提供基礎。(新華網)
點評:2019年外賣市場收入占到餐飲市場收入的15%左右,疫情之后外賣市場將迎來更多機會。除此之外,疫情之后餐飲行業將迎來新的全渠道營銷時代,通過線上、線下的商品主數據打通、消費者數據打通、服務打通、營銷促銷策略打通,實現上下游品牌商、渠道商共建共享的全渠道營銷生態圈。
 
鴿子能吃鵪鶉不能吃?33名政協委員建議加快地方立法,探索禁食野生動物黑白名單制度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的立法保障。許多市民在舉雙手贊同這一決定的同時,一時間也產生很多困惑。野生的不能吃、保護動物不能吃,這些大家都知道,但按照現有文件規范,為什么同是人工養殖的,鴿子可以吃,鵪鶉不能吃?到底哪些算野生動物,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作為普通市民,產生了類似去年“到底是什么垃圾”的迷之困惑。(上觀新聞)
點評:來自民建的33名上海政協委員聯名提交提案,建議上海及時回應全國以及上海人民的需求,對標對表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的精神和內容,盡快出臺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的地方性法規,探索建立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黑名單和白名單制度、實施全方位立法制裁等具體規則措施。
 
農業農村部:牛蛙、部分龜鱉按水生物種管理,不禁食
3月4日,記者了解到,農業農村部緊急印發通知,中華鱉、烏龜、牛蛙等列入兩個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按水生物種管理,這也意味著,它們不列入禁食野生動物名錄。(南方都市報客戶端)
點評:《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有166個物種,其中包括黃鱔、鱉、烏龜。水生野生動物中,列入保護動物相關名錄的,按現行法律法規,是需要保護的。記者看到,《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中,爬行綱的十多種龜鱉被列入,包括龜科、鱉科;《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水生動物物種核準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也有多種龜鱉類被列入。列入保護的水生野生動物,已有一部分是人工繁育技術較為成熟,被《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摘出,可以進行一定利用,該目錄目前公布了兩批、共24種,包括多種龜、鱉、鱷等。
 
全年糧食目標能實現嗎?生豬生產形勢如何?官方回應
當前我國重大動物疫病形勢如何?農資企業開工率如何?能否保障重點地區春耕用肥用藥需要?全年糧食目標能實現嗎?當前生豬生產形勢怎么樣?中華鱉、烏龜、牛蛙等動物能否食用?5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不失時機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你關心的問題都講到了!(中新經緯)
點評:在政策推動和市場拉動下,生豬生產已經連續恢復。據監測,能繁母豬存欄連續四個月恢復增長,累計比去年9月份增長了8%,已基本實現了到去年底生豬生產止降回升的目標。就“中華鱉、烏龜、牛蛙,鱷魚等動物是否可食用”的問題,回應稱,《決定》出臺后,為進一步界定兩棲爬行動物的管理,農業農村部與國家林草局協商,以《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以及農業農村部公布推廣的水產新品種等作為劃分依據,將列入上述名錄的兩棲爬行動物明確由農業農村部按照水生動物管理。也就是說,包括中華鱉、烏龜在內的絕大多數養殖龜鱉和蛙類中的牛蛙、美國青蛙兩個引進種可以養殖食用。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0年第9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0年第9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5例。(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食品中農藥殘留的存在以及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020年2月份美國FDA拒絕進口我國食品情況(2月匯總)
2020年2月份,美國FDA拒絕進口我國多批次食品,全部或部分含有污穢的、腐爛的、分解的物質或其它不適合食用的物質和疑含三聚氰胺和/或三聚氰胺類似物為本次拒絕進口我國產品的主要原因。(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注意食品安全,保證產品的安全性和合規性,避免出口產品被通報。
 
2020年2月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3月3日更新)
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多批次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日本農林水產省強化對中國進口食品原料替代情況的標示監管
3月3日,日本農林水產省發布消息稱,由于中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擴大,中國產進口原材料供應不足,與消費者廳聯名,對于使用中國產并需要標示原料原產地的商品,與實際使用的原料原產地不一致的情況下,要通過店鋪內部的告示、公司報告、網站的公告等渠道告知一般消費者,只有在該商品的正確原料原產地相關的準確信息傳達的情況下,才能夠做到靈活運用《食品標示標準》,并于2020年3月3日通知了相關機構。(食品伙伴網)
點評:本次運用是為了使食品的生產及流通順利化而采取的措施,將繼續嚴格執行欺騙消費者的惡意違法行為。


2.國際食品
 
兒童奶有蟲?達能否認生產污染
上個星期,法國西北圣馬洛(Saint-Malo)地區一警察局向媒體確認,當地一對夫婦報案投訴佳麗雅,他們3個月大的孩子回奶時吐出了數厘米長的寄生蟲。佳麗雅(Gallia)奶粉的東家達能集團(Danone)2日發表聲明,保證生產線沒有任何問題。(歐洲時報網)
點評:達能承諾,所有信息將通過消費者服務部門與父母共享,并將在佳麗雅官網和臉書公開。達能要求發現問題的消費者將奶粉罐返還,“因為這是調查的關鍵因素”。
 
非洲豬瘟最新動態:羅馬尼亞4.2萬頭豬被撲殺
近日,因羅馬尼亞某農場中發現了非洲豬瘟疫情,該農場中的近4.2萬頭豬都被撲殺。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報道,該農場的非洲豬瘟疫情是2月16日確認的,在總數為41786的豬群中,有23只豬檢測出非洲豬瘟陽性。(國際畜牧網)
點評:自2017年羅馬尼亞首次爆發非洲豬瘟以來,羅馬尼亞共撲殺生豬60萬頭。
 
俄羅斯聯邦發布《食品質量與安全》法修正案
2020年3月1日,俄羅斯聯邦在法律法規匯集官網中發布了有關聯邦食品安全監管領域大法《食品質量與安全》法的修正案,對該法文本中的部分定義、監管措施以及違規食品、教育機構提供熱食等內容進行了增補、刪減及修正等。(食品伙伴網)
點評:該法律依據其具體內容分別規定了各條款的生效實施日期,分別如下: 2020年9月1日-2023年9月1日止:對教育機構提供熱食等要求進行3年期的階段性管理;2020年9月1日-法律第1.2條:健康食品的管理規范要求;2020年5月1日-剩余法律全部條款。
 
韓國國內銷售的水產品中平均每克檢出0.47個微塑料
3月3日,據韓媒報道,韓國食品藥品安全處(MFDS)食品藥品安全評估院自2017年~2019年對其國內流通的水產品中的微塑料污染情況進行了研究,其中對高消費的14個物種66品類的水產品的調查結果顯示:平均每1克產品中大約檢測到0.47個微塑料。(食品伙伴網)
點評:韓國食品藥品安全處稱:“此次微塑料的檢測結果,是以新毒性信息和世界糧農組織(FAO)的公布的內容為基礎進行評估,目前,韓國水產品中的微塑危害人體的可能性較低。”
 
三、食品科技


非洲豬瘟疫苗創制成功
《中國科學:生命科學》英文版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國家非洲豬瘟專業實驗室最新研究成果。該實驗室創制了一種非洲豬瘟弱毒活疫苗。經系統實驗室研究評價,該疫苗對家豬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人員表示,該疫苗是截至目前最有望實現產業化應用的疫苗,將為我國及有關國家非洲豬瘟疫情的有效防控提供重要技術手段。(中國科學報)
 
北方首個國家級水稻重大科研平臺轉入建設階段
近日,中國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重大建設項目初步設計和概算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農業農村部批復,這標志著中國農業科學院在北方布局的第一個國家級水稻重大科研平臺全面轉入建設階段。項目建設地點位于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寶清縣,項目總投資約9000萬元。該項目聚焦國家糧食安全重大戰略,發揮科技創新第一驅動力重要作用,有力保障和進一步提升黑龍江省“北大倉”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行動實施,將重點圍繞我國北方水稻種質資源創新、新品種選育、生理生態研究以及栽培技術創新、土壤培肥及修復研究等6大領域以及北方水稻產業發展中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研發等開展科研攻關。項目建成后,將顯著提升科技在我國北方水稻產業中的貢獻率,促進我國北方水稻產業升級換擋和高質量發展。(科學網)
 
印度欲研究奶牛糞便科學家呼吁叫停
上個月,印度科技部及傳統醫學部公開征集意見,欲開展奶牛尿液、糞便及牛奶藥用價值研究。如今該提議遭到500多位科學家的公開反對。該項目的主要目標是“科學調查印度原生奶牛的獨特性”,涵蓋的主題有:奶牛制品在醫療上的應用(包括抗癌和糖尿病),奶制品的農業用途(如作為農藥使用),洗發水、護發油和地板清潔劑等奶牛制品的開發,牛奶的營養價值研究等。據《科學》報道,科研人員在公開信中指出,在科學研究面臨財務緊縮之際,此類項目并不科學,涉嫌不當使用公共資金。(中國科學報)
 
科學家首創抗除草劑甘藍型油菜新種質
近日,《植物生物技術雜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線發表揚州大學教授王幼平團隊最新成果,首次報道在油菜中實現單堿基編輯,并成功對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ALS)進行編輯,創制出抗苯磺隆除草劑的油菜新種質。該研究還開發了該抗除草劑位點的特異功能分子標記,可用于油菜抗除草劑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中國科學報) 


日期:2020-03-07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