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轉基因作物黃金大米通過首個亞洲國家菲律賓的生物安全評估 獲準上市

   2020-01-08 世界農化網914
核心提示:黃金大米是一種富含營養、呈現出淡黃色的轉基因作物。近日,它通過了菲律賓嚴格的生物安全評估,并將很快在菲律賓進行銷售,以應
黃金大米是一種富含營養、呈現出淡黃色的轉基因作物。近日,它通過了菲律賓嚴格的生物安全評估,并將很快在菲律賓進行銷售,以應對該國普遍存在的維生素A缺乏癥。通過在普通大米中轉入β-胡蘿卜素合成所需要的外源基因,使原本不能合成β-胡蘿卜素的水稻胚乳可以合成β-胡蘿卜素,β-胡蘿卜素在體內很容易轉化成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物質維生素A。
 
  2019年12月,菲律賓農業部宣布“黃金大米與傳統大米一樣安全,現在可以合法食用和加工黃金大米。黃金大米監管批準的通過使其成為低收入國家抗擊公共健康問題的第一種轉基因作物。
 
  菲律賓是少數幾個普遍缺乏維生素A的低收入國家之一,長期缺乏維生素A可能會導致失明并損害免疫系統。每年約有超過一百萬的兒童死于這種缺乏癥,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沒有攝入足夠的β-胡蘿卜素,而β-胡蘿卜素在大米等主要谷物中的含量很少。
 
  盡管維生素A補充劑已進入許多受此問題困擾的國家,但大約有20% 5歲以下的菲律賓兒童仍然缺乏維生素A。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研究人員推動引入富含β-胡蘿卜素的低成本農作物。
 
  1999年首次推出了黃金大米的雛形,它完全符合這樣的要求:在孩子的飲食中添加不到一杯的谷物就可以滿足其一半的日常需求。但是到了2018年底,距該種植物進入科學界將近二十年之久時,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和美國,這些都是幾乎沒有維生素A問題的高收入國家)認為兒童可以安全食用、健康成長,這些國家和其它一些國家的抵制行為來源于反轉基因團體,他們宣稱轉基因作物會對健康帶來負面影響。
 
  據報道,黃金大米在菲律賓的通過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隨著安全評估的繼續,孟加拉國可能會緊隨其后),尤其是在不斷有謠言稱β-胡蘿卜素會在體內分解成致癌化學物質的菲律賓。但是最近也仍然不斷的有反對消息: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呼吁農業部推翻該決定,理由是批準過程缺乏數據支持和透明度。黃金大米人道主義委員會高管Adrian Dubock在采訪中對這一說法提出了異議,他表示他們已詳細審核了菲律賓水稻研究所和國際水稻研究所提交的所有證據,發現以黃金大米作為食物或動物飼料(包括加工后的形式)食用不存在潛在的危害。
 
  長期以來,科學共識一直認為,黃金大米以及市場上的其它轉基因食品都是可以安全種植、加工和食用的。官員們希望,該作物生物安全審核的通過將有助于平息爭議。Dubock在聲明中說到:”我們正在努力消除關于商業生產的生物強化產品均具有潛在危險這樣的觀念。“
 
  食品安全中心科學政策分析師Bill Freese表示,黃金大米雖然有用,但也不應被視為靈丹妙藥。在患有缺乏癥的這些國家,首先應保證人們的飲食多樣化,多吃水果和蔬菜。但是,這種思想轉變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并且可能需要更大的文化變革。
 
  盡管黃金大米可在菲律賓上市食用,但是還未獲得商業推廣的綠燈,這是農民可在田間種植的必要步驟。菲律賓國際水稻研究所研發的黃金大米計劃于今年初提交批準申請。



日期:2020-01-08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