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向各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地理標志保護工作的通知》,在全區部署開展地理標志保護工作,強化五項舉措,進一步加強地理標志保護工作。重點加強對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的地理標志的保護監管與執法指導,重點針對糧油、水產、瓜果、蔬菜、畜禽、茶葉、中藥材等地理標志類別開展相關工作。
深入開展地理標志保護和指導
各盟市局要以地理標志產品和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的地理標志為重點,強化保護監管和執法指導,建立地理標志保護工作機制,聯合相關執法部門開展聯動保護。針對涉農產品、特色產品,以生產集中地、銷售集散地為重點,加強線上線下、區域內外協同監管執法,加大對地理標志侵權假冒案件的監管和查辦案件力度。嚴格規范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不定期開展普查和清理,及時發現、制止、查處擅自使用專用標志或近似標志,以及偽造、冒用或未按規定印制專用標志等行為,切實維護地理標志產品的聲譽和品牌價值,提高地理標志保護效能和水平。
加強資源普查,深入發掘、培育特色產品
各盟市局結合區局轉發《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關于開展地理標志保護資源普查的通知》要求,準確核實全區已獲批準保護的地理標志產品和作為集體商標和證明商標注冊的地理標志相關數據,全面掌握地理標志數量、結構和分布狀況,了解市場主體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情況。同時,深入地理標志行業組織和相關企業,指導其規范使用地理標志,了解是否存在被侵權的案件,并依法為其提供維權保護,有效保障地理標志行業組織和相關企業的合法權益。組織專家對特色產品的歷史文化淵源、產品獨特作用、產業發展前景等進行充分論證,從中挖掘符合地理標志保護條件的產品資源,建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資源庫,有計劃地申報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對具備申報條件的,成熟一個,申報一個;對申報條件尚不成熟的,積極組織力量,充分挖掘整理,做好培育工作。
強化對重點市場和展會地理標志產品的聯動監管
各盟市局要針對社會普遍重點關注的陽澄湖大閘蟹、五常大米、贛南臍橙、琯溪蜜柚、武夷巖茶、吉林長白山人參、金華火腿、龍口粉絲、金鄉大蒜、陜西蘋果、庫爾勒香梨、興安大米、錫林郭勒羊肉、烏蘭察布馬鈴薯、商都西芹等地理標志產品、商品,依據相關產品標準,依法加強地理標志產品質量特色的監管。生產地、銷售地以及流通環節涉及的地方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要密切配合,形成生產地、銷售地、流通地聯動查處地理標志侵權違法行為的工作格局。
大力推進“互聯網+地理標志保護工作”
各盟市局要注重在地理標志保護與電商平臺監管的有機結合上下功夫。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平臺執法維權協作調度機制作用,切實加大對線上地理標志侵權假冒行動的打擊力度,探索建立“互聯網+地理標志保護”模式。同時,將地理標志保護工作融合到精準扶貧工作中,高度重視保護地理標志產品的特色優勢和原有本質,緊密結合新型電商市場產業需求,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嚴格按照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質量技術要求和標準規范生產,使地理標志產品在更多層面、更大范圍贏得市場的認同和消費者的口碑。
強化推廣使用,加強社會共治
各盟市局要逐步建立、完善有效的協調機制和保護體系,擴大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的企業數量,對符合要求的企業,引導其申請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力爭所有保護產品都能實現加貼專用標志的目標。加強對專用標志使用企業和組織的質量監管,發揮行業協會、線下集散市場和電子商務平臺等市場主體優勢,在業務指導、信息交換、線索發現、舉報投訴等方面開展有效合作,重點加強對專業化市場和電子商務平臺的工作指導和信息對接,增強地理標志保護成效。暢通公眾投訴舉報渠道,積極回應民生關切的問題,匯集形成廣泛的社會監督力量。
日期:2019-10-22
深入開展地理標志保護和指導
各盟市局要以地理標志產品和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的地理標志為重點,強化保護監管和執法指導,建立地理標志保護工作機制,聯合相關執法部門開展聯動保護。針對涉農產品、特色產品,以生產集中地、銷售集散地為重點,加強線上線下、區域內外協同監管執法,加大對地理標志侵權假冒案件的監管和查辦案件力度。嚴格規范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不定期開展普查和清理,及時發現、制止、查處擅自使用專用標志或近似標志,以及偽造、冒用或未按規定印制專用標志等行為,切實維護地理標志產品的聲譽和品牌價值,提高地理標志保護效能和水平。
加強資源普查,深入發掘、培育特色產品
各盟市局結合區局轉發《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關于開展地理標志保護資源普查的通知》要求,準確核實全區已獲批準保護的地理標志產品和作為集體商標和證明商標注冊的地理標志相關數據,全面掌握地理標志數量、結構和分布狀況,了解市場主體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情況。同時,深入地理標志行業組織和相關企業,指導其規范使用地理標志,了解是否存在被侵權的案件,并依法為其提供維權保護,有效保障地理標志行業組織和相關企業的合法權益。組織專家對特色產品的歷史文化淵源、產品獨特作用、產業發展前景等進行充分論證,從中挖掘符合地理標志保護條件的產品資源,建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資源庫,有計劃地申報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對具備申報條件的,成熟一個,申報一個;對申報條件尚不成熟的,積極組織力量,充分挖掘整理,做好培育工作。
強化對重點市場和展會地理標志產品的聯動監管
各盟市局要針對社會普遍重點關注的陽澄湖大閘蟹、五常大米、贛南臍橙、琯溪蜜柚、武夷巖茶、吉林長白山人參、金華火腿、龍口粉絲、金鄉大蒜、陜西蘋果、庫爾勒香梨、興安大米、錫林郭勒羊肉、烏蘭察布馬鈴薯、商都西芹等地理標志產品、商品,依據相關產品標準,依法加強地理標志產品質量特色的監管。生產地、銷售地以及流通環節涉及的地方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要密切配合,形成生產地、銷售地、流通地聯動查處地理標志侵權違法行為的工作格局。
大力推進“互聯網+地理標志保護工作”
各盟市局要注重在地理標志保護與電商平臺監管的有機結合上下功夫。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平臺執法維權協作調度機制作用,切實加大對線上地理標志侵權假冒行動的打擊力度,探索建立“互聯網+地理標志保護”模式。同時,將地理標志保護工作融合到精準扶貧工作中,高度重視保護地理標志產品的特色優勢和原有本質,緊密結合新型電商市場產業需求,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嚴格按照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質量技術要求和標準規范生產,使地理標志產品在更多層面、更大范圍贏得市場的認同和消費者的口碑。
強化推廣使用,加強社會共治
各盟市局要逐步建立、完善有效的協調機制和保護體系,擴大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的企業數量,對符合要求的企業,引導其申請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力爭所有保護產品都能實現加貼專用標志的目標。加強對專用標志使用企業和組織的質量監管,發揮行業協會、線下集散市場和電子商務平臺等市場主體優勢,在業務指導、信息交換、線索發現、舉報投訴等方面開展有效合作,重點加強對專業化市場和電子商務平臺的工作指導和信息對接,增強地理標志保護成效。暢通公眾投訴舉報渠道,積極回應民生關切的問題,匯集形成廣泛的社會監督力量。
日期:201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