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關區市場監管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監管總局、公安部、教育部、農業農村部《關于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開展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的通知》要求,全面實現本市農村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和風險隱患治理工作目標,凈化農村食品生產經營環境,切實提高農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現將有關農村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的
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牢把握“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總要求,落實農村食品安全工作屬地管理責任,圍繞農村食品突出問題和風險隱患等重點,扎實推進并深入開展本市農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完善食品經營主體資格清理,強化風險隱患排摸,努力形成全方位、全覆蓋的農村食品安全治理長效機制,構建農村食品安全共治格局。
二、時間安排
農村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工作為期2個月,各相關區市場監管局要在全面排查、集中整治、督查整改的基礎上,于11月20日前制定完成本地區農村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清單及監管情況報告,并書面報告市局。
三、工作重點
(一)農村食品經營行為全過程監管
1.掌握行政區域內農村食品經營者的基本情況,摸清小食雜店、小商店、小攤點、小餐館、小商販等食品經營主體和農村集市、食品批發市場底數,開展主體資格清理,建立相應的監管檔案。
2.農村集市和廟會等農民群眾臨時性消費場所監管;校園及其周邊和農村集體聚餐活動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農村地區食品流動攤販或向農村食品經營者供貨的游商監管。
3.督促食品經營者履行進貨查驗和查驗記錄及索證索票義務,依法查處從非正規渠道采購食品或食品原料的食品經營主體,涉及其他地區或監管部門的依法及時通報或移送。
4.無證無照經營食品的違法行為查處,其中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
(二)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1.食品和食用農產品農獸藥殘留超標和違規使用高毒禁限用農藥治理。
2.違規使用禁用農藥獸藥、高劇毒農藥、濫用抗生素、非法使用“瘦肉精”、非法收購屠宰病死畜禽和畜禽肉類注水等違法違規行為查處。
(三)農村食品安全“凈流”行動
1.開展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行動。
2.農村食品市場虛假違法廣告查處。
3.食品經營者經營商標假冒、侵權,仿冒知名商品名稱、包裝裝潢、廠名、廠址,偽造或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虛假表示等類型食品的查處。
(四)農村食品安全“掃雷”行動
1.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違法行為查處。
2.銷售使用無合法來源食品和原料,經營腐敗變質或超過保質期食品的違法行為查處。
3.明確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重點品種,針對假冒和仿冒知名品牌、制售“五無”食品違法行為查處。
(五)打擊食品違法犯罪“利劍”行動
1.食品違法犯罪案件中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工作銜接、切實形成打擊合力。
2.涉嫌食品安全犯罪的案件,移交公安機關以及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六)農村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和風險隱患排查
1.針對重點品種、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開展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工作。
2.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中發現問題的核查處置情況,問題食品再次流入市場防控。
3.發現農村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制定問題解決措施清單,措施實施和隱患消除工作。
(七)農村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構建和宣傳教育工作
1.暢通投訴舉報渠道,落實專項資金獎勵有獎舉報,以及發動農村消費者參與食品安全工作。
2.推動農村食品行業自律和誠信體系建設。
3.與新聞媒體合作曝光農村食品安全違法典型案例。
4.對食品經營者開展教育宣傳和政策引導,采取貼近廣大農民生活和消費的渠道和方式,以通俗、形象、生動的形式,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以及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
(八)農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的創新舉措
針對農村食品安全難點,薄弱環節以及新問題、新業態采取的治理措施和成效,試點開展農村 地區食品統一配送以及在農村食品安全治理長效機制建設方面的做法和經驗。
四、工作要求
(一)各相關區市場監管局要充分認識排查工作的重要意義,始終堅持問題導向,認真查找和梳理農村食品問題多發、易發等重點區域的食品經營突出違法違規問題和陋習頑疾,主動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嚴格按照工作方案的總體要求,認真安排部署,精心組織實施,切實抓緊抓好,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二)各相關區市場監管局要嚴格按照排查工作有關要求,組織力量深入基層、深入食品經營戶開展檢查,做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通過排查工作,進一步深化和推進農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三)各相關區市場監管局要及時匯總經驗成效和存在的問題,梳理突出問題和風險隱患,提煉推廣有效的經驗和做法,形成本地區農村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清單及監管情況報告,并書面報告市局。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2019年9月26日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監管總局、公安部、教育部、農業農村部《關于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開展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的通知》要求,全面實現本市農村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和風險隱患治理工作目標,凈化農村食品生產經營環境,切實提高農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現將有關農村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的
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牢把握“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總要求,落實農村食品安全工作屬地管理責任,圍繞農村食品突出問題和風險隱患等重點,扎實推進并深入開展本市農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完善食品經營主體資格清理,強化風險隱患排摸,努力形成全方位、全覆蓋的農村食品安全治理長效機制,構建農村食品安全共治格局。
二、時間安排
農村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工作為期2個月,各相關區市場監管局要在全面排查、集中整治、督查整改的基礎上,于11月20日前制定完成本地區農村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清單及監管情況報告,并書面報告市局。
三、工作重點
(一)農村食品經營行為全過程監管
1.掌握行政區域內農村食品經營者的基本情況,摸清小食雜店、小商店、小攤點、小餐館、小商販等食品經營主體和農村集市、食品批發市場底數,開展主體資格清理,建立相應的監管檔案。
2.農村集市和廟會等農民群眾臨時性消費場所監管;校園及其周邊和農村集體聚餐活動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農村地區食品流動攤販或向農村食品經營者供貨的游商監管。
3.督促食品經營者履行進貨查驗和查驗記錄及索證索票義務,依法查處從非正規渠道采購食品或食品原料的食品經營主體,涉及其他地區或監管部門的依法及時通報或移送。
4.無證無照經營食品的違法行為查處,其中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
(二)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1.食品和食用農產品農獸藥殘留超標和違規使用高毒禁限用農藥治理。
2.違規使用禁用農藥獸藥、高劇毒農藥、濫用抗生素、非法使用“瘦肉精”、非法收購屠宰病死畜禽和畜禽肉類注水等違法違規行為查處。
(三)農村食品安全“凈流”行動
1.開展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行動。
2.農村食品市場虛假違法廣告查處。
3.食品經營者經營商標假冒、侵權,仿冒知名商品名稱、包裝裝潢、廠名、廠址,偽造或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虛假表示等類型食品的查處。
(四)農村食品安全“掃雷”行動
1.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違法行為查處。
2.銷售使用無合法來源食品和原料,經營腐敗變質或超過保質期食品的違法行為查處。
3.明確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重點品種,針對假冒和仿冒知名品牌、制售“五無”食品違法行為查處。
(五)打擊食品違法犯罪“利劍”行動
1.食品違法犯罪案件中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工作銜接、切實形成打擊合力。
2.涉嫌食品安全犯罪的案件,移交公安機關以及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六)農村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和風險隱患排查
1.針對重點品種、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開展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工作。
2.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中發現問題的核查處置情況,問題食品再次流入市場防控。
3.發現農村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制定問題解決措施清單,措施實施和隱患消除工作。
(七)農村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構建和宣傳教育工作
1.暢通投訴舉報渠道,落實專項資金獎勵有獎舉報,以及發動農村消費者參與食品安全工作。
2.推動農村食品行業自律和誠信體系建設。
3.與新聞媒體合作曝光農村食品安全違法典型案例。
4.對食品經營者開展教育宣傳和政策引導,采取貼近廣大農民生活和消費的渠道和方式,以通俗、形象、生動的形式,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以及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
(八)農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的創新舉措
針對農村食品安全難點,薄弱環節以及新問題、新業態采取的治理措施和成效,試點開展農村 地區食品統一配送以及在農村食品安全治理長效機制建設方面的做法和經驗。
四、工作要求
(一)各相關區市場監管局要充分認識排查工作的重要意義,始終堅持問題導向,認真查找和梳理農村食品問題多發、易發等重點區域的食品經營突出違法違規問題和陋習頑疾,主動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嚴格按照工作方案的總體要求,認真安排部署,精心組織實施,切實抓緊抓好,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二)各相關區市場監管局要嚴格按照排查工作有關要求,組織力量深入基層、深入食品經營戶開展檢查,做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通過排查工作,進一步深化和推進農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三)各相關區市場監管局要及時匯總經驗成效和存在的問題,梳理突出問題和風險隱患,提煉推廣有效的經驗和做法,形成本地區農村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清單及監管情況報告,并書面報告市局。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2019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