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26號〕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發現蜂產品、肉制品2類食品4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等問題。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市場監管總局已責成相關省級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處置工作,查清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處理;及時將企業采取的風險防控措施和核查處置情況向社會公開,并向總局報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2019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的通知(國衛辦食品函〔2019〕671號)
各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最嚴謹的標準”要求,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我們制定了《2019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落實。有關要求如下:一、做好標準起草工作。標準起草應當以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為依據,以保障健康為宗旨,充分考慮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客觀實際需要,可參考相關國際標準和風險評估結果,深入調查研究,確保標準嚴謹,指標設置科學合理。(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海關總署關于防止塞爾維亞非洲豬瘟傳入的警示通報
2019年8月11日,塞爾維亞官方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緊急通報,該國境內近期發生4起非洲豬瘟疫情。為保護我國畜牧業安全,防止疫情傳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發布本警示通報。涉及產品有豬、野豬及其相關產品。(海關總署)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3029號建議的答復
劉文新代表:您提出的“關于大力扶持龍頭茶企、打造‘茶葉國家隊’的建議”收悉。經商財政部,現答復如下。一、關于選優選強組建“茶葉國家隊”。為抓住機遇做強茶產業,2017年5月,成立中國茶產業聯盟,以164家大型茶葉企業集團和33家科研單位為主體,聚力技術創新、品牌創建、市場拓展和行業自律,探索農科企結合、產加銷融合的現代茶產業發展之路。聯盟成立以來,始終堅持“聯謀發展、聯促創新、聯創品牌、聯拓市場、聯合維權”,對接政策資源,團結各大茶企,搭建商貿交流平臺,加快推進中國茶“走出去”。特別是聯盟在承辦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等一些重要活動、推動設立“國際飲茶日”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引領能力持續增強,業界影響不斷擴大。(農業農村部)
2、食品安全·曝光臺
銷售不合規保健品被判刑并罰金 江西樂平法院宣判一起非法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近日,江西樂平市人民法院對一起非法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作出一審宣判,以非法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被告人張某枝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禁止其在緩刑考驗期內從事保健品銷售業務,在省級以上公開發行的報紙上賠禮道歉,向公益訴訟起訴人支付懲罰性賠償金人民幣一千元。(法制新報)
點評:被告人張某枝為謀取非法利益,銷售含有禁止添加的西地那非成分的保健用品,其行為已構成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張某枝歸案后能如實供述所犯事實,當庭自愿認罪,可依法從輕處罰。被告人張某枝在未取得《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和產品檢驗合格證的情況下,在其性保健品店內向不特定消費者銷售含有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的禁止添加的“西地那非”性保健品,其違法行為已侵害不特定消費者生命安全權,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應立即停止銷售上述保健品,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故對公益訴訟起訴人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
梅州搗毀一月餅制假窩點 涉案金額逾500萬元
日前,梅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隊會同當地警方在梅州市興寧市水口鎮彭洞村一農場內查獲一條無牌證月餅生產線,現場抓獲6人,繳獲假冒香港品牌月餅成品和半成品一批,涉案金額逾500萬元,成功打響了全省打擊假冒偽劣月餅專項行動第一槍,保障了重大節慶期間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南方日報)
點評:該偽劣月餅制造窩點于今年7月中旬開工,正打算趁著即將到來的中秋節大賺一筆,沒想到錢沒賺到,就被警方一鍋端了。目前,制假人員歐某、蔡某等四人已被公安機關以“假冒注冊商標罪”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古樹普洱茶也檢出禁用物質農藥!7批次有機茶被撤銷有機產品證書
號稱有機的古樹普洱茶,也檢出了禁用物質農藥。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2019年有機茶葉產品(網售)認證有效性抽查結果的通告”,7批次抽樣產品被檢出有機產品國家標準禁用的物質,同時這些有機產品的認證證書被撤銷。其中,陜西鵬翔茶葉、貴州陽春白雪、勐海雨林古茶坊、江西井岡山茶廠等生產企業被點名。(南方都市報)
點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市場監管總局近期組織對主要電商平臺銷售的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的茶葉產品實施了認證有效性抽查,共計抽查40家生產企業的60批次產品。經檢查,7批次抽樣產品被檢出有機產品國家標準禁用的物質,不符合有機產品認證的相關要求,不合格檢出率為11.67%。
過期酸奶粉改日期賣給加盟店 青島一餐飲公司從總經理到庫管員共四人被判刑
將已過保質期的乳制品冒充合格產品進行銷售,青島一餐飲公司四名被告日前分別被市南法院判處罰金、有期徒刑一年兩個月至十個月不等刑期。(齊魯晚報)
點評:上述被告人的行為均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均應當以銷售偽劣產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你的“減肥神器”也許是“毒藥”!
在減肥路上,一些不想運動,又難以舍棄美食的人就把希望寄托于傳說中“不運動,不節食,月瘦30斤”的減肥廣告,比如,光靠一粒藥就能瘦。愛美的你可要當心了,你手中的“減肥神器”也許是“三無產品”,更可怕的是,可能還含有國家明令禁止添加的成分。8月11日,紹興市越城區人民檢察院就以涉嫌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對葛某某等18人提起公訴。(浙江檢察網)
點評: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減肥之計切莫心急,要通過健康科學的方式來減肥塑形,不要盲信一些非正規渠道不良賣家的鼓吹,因為這些商品很多都是“三無產品”,有的為了快速達到減肥效果還添加違禁成分,成為危害人體健康的“毒藥”。
杭州男子疑購買清酒來源有問題 索賠10倍價款被駁回
近日,杭州市蕭山法院對消費者高某懷疑商家清酒產自核污染區一案審理后判決,餐飲公司返還高某3瓶清酒的價款1740元;高某將涉案清酒退還餐飲公司;駁回高某的其他訴訟請求。高某因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杭州中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人民法治網)
點評:餐飲公司表示所售清酒是從國內正規商貿公司采購,不存在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事實,并稱高某不是真正的消費者,而是為了獲取高額賠償故意購買清酒;清酒標簽所標注的制造商公司注冊地與清酒實際產地并非同一概念,雖然制造商公司注冊地原是核污染區,但清酒在日本其他地區或我國國內生產灌裝也十分正常。
陜西一茶企被撤銷有機認證 當地監管部門回應產品不涉食品安全
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通告,陜西鵬翔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網絡平臺銷售的兩批次漢中仙毫不符合有機茶標準,相關獲證產品被撤銷國家有機產品認證證書,且5年內不可再認證。(西部網)
點評:經初步調查,因鵬翔茶業公司日常管理不善造成兩批次有機茶原料中混入非有機茶原料,致使產品檢測值不符合有機產品國家標準。按照目前國家食品安全認證體系標準從低到高依次為: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本次鵬翔茶業公司兩批次產品檢測值雖不符合有機產品國家標準,但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6)之規定,不涉及食品安全問題,非有機產品可正常生產銷售。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非洲豬瘟不是食品安全問題!院士陳君石:誤導性信息造成負面輿情
“非洲豬瘟不是食品安全問題,也不是公共衛生問題。”8月11日,在廣東潮州舉行的首屆粵港澳食品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做了題為“食品安全交流的新理念”的分享。(南方都市報)
點評:謠言和誤導性信息仍不斷困惑著廣大消費者,這些謠言給社會帶來的危害,已經超過食品本身不安全因素導致的健康危害。
已造成157億損失的“利奇馬”又殺向山東,壽光蔬菜大棚告急…
每經小編注意到,受強降水影響,全國的蔬菜之鄉山東壽光的一些低洼地區的大棚已經出現了進水現象。在網絡流傳的視頻中,當地菜農感嘆,大棚煙消云滅,種植的蔬菜又淹沒了。(每日經濟新聞)
點評:壽光大棚大多是冬暖式的,為了保溫,一般采取下挖方式。也就是說,大棚半個是“埋在”地面以下的。一旦出現大水,而外圍排水系統不暢的話,很容易灌進大棚。這是大棚設計方面的缺陷。至于此次“利奇馬”對蔬菜價格是否會產生影響,現在還不好判斷,但總體上說,因為整修水利,出現去年那種慘景的幾率小多了。
漢堡王“人造肉”巨無霸漢堡開售中國“人造肉”也將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快餐品牌漢堡王日前在美國推出“人造肉”制作的巨無霸漢堡,從工藝上看,它與傳統肉食漢堡接近,外觀和口感也與傳統肉食漢堡十分接近。與此同時,我國“人造肉”也將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央廣網)
點評:考慮到未來我國居民肉類消耗的增長、消費理念的變化等原因,不排除“人造肉”會在未來的餐桌上占據一席之地。
調和油如何吃的安全明白? “食用調和油國標”征求意見出臺
備受關注的“食用調和油國標”落地進程近日又前進了一步。8月9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布了“關于公開征求《食用調和油》國家標準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該《征求意見》明確了包裝及散裝食用油產品應該在包裝上明確原料油的名稱和比例,以及是否使用了轉基因原料。另外,還標明了食用調和油比例一致性檢驗方法。(中國經濟網)
點評:《食用植物調和油》國家標準起草組認為,制定《食用調和油》標準有益于規范國內食用調和油商品市場,保護國家、消費者和生產經營廠商的利益,提升品質和改善公眾營養,聚焦突出食用油的營養特征,引導加工業生產出富有營養的食用調和油產品,提升油脂行業整體水平。
迪士尼回應“不能帶食品”:與迪士尼在亞洲其他目的地一致、并非針對上海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近日,上海迪士尼禁止自帶食品被起訴一事引發關注。迪士尼對此回應稱,亞洲地區的迪士尼樂園都不允許帶食品進入,并非單獨針對上海。不僅是迪士尼,其他一些國內外的游樂園也有禁止攜帶食品入園的要求。(央廣網)
點評:類似這樣的禁止攜帶食品和飲料的規定,限制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涉嫌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相關規定。對于迪士尼等主題樂園在游客入園時進行的翻包檢查是否自帶食品的行為,同樣涉嫌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經營者不得搜查消費者的身體及其隨身攜帶的物品。
安全隱患致傷人事件多發 “自熱食品”亟須國標“緊箍咒”
自熱食品因其方便、快捷成為很多家庭暑期出游的必備品。近日,記者調查發現,這樣一款有望替代方便面的食品“新寵”卻暗藏安全隱患——近年來,多地曾發生自熱食品傷人事件。有專家直言,自熱食品行業并無統一的國家標準。(金羊網)
點評:目前自熱食品尚無國標,發展十分粗放,主流廠家雖然有企業標準,但也良莠不齊,消費者確實需考慮此類產品的安全性。消費者在選購自熱食品時,需特別注意加熱包是否有破損,盡量選擇大品牌的產品,且不能讓身邊小孩自行接觸使用。
特價但快要過期的商品你會買嗎?
1升裝的啤酒20元2桶、日本進口麥片50元兩大袋、原價149元的德國進口牛奶只要99元……因為產品臨近保質期,原本市場價格較為昂貴的一些進口食品,在臨期食品折扣店里“搖身一變”成了物美價廉的搶手貨,吸引了許多消費者。近年來,不論是線下悄然涌現的進口商品折扣超市,還是線上網店乃至購物APP,銷售臨期商品已經成為一個熱門生意。有的商家甚至直接打出了“越臨期越便宜”的口號,用剩余的保質期限來決定商品價格。(工人日報)
點評:近年來,將過期食品重新包裝再印上生產日期的案件時有發生。食品安全問題也受到許多臨期食品消費者的重視。呼吁有關部門還應制定臨期食品回收、交易規范,及時檢查臨期食品商店的經營資質、標注情況和進貨渠道,防止出現過期食品回收經二次加工后繼續上市銷售。
二、國際熱聞
1、 國際預警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19年第32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19年第32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7例。(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不使用歐盟未授權物質,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食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澳大利亞禁止銷售尺寸較小含蒟蒻的迷你果凍杯
2019年8月12日,澳大利亞農業部發布IFN13-19號通知,根據澳大利亞消費者法,禁止銷售高度或寬度小于/等于45mm含有蒟蒻的迷你果凍杯。(食品伙伴網)
點評:迷你果凍杯是小糖果產品,通常以一包多件商品的包裝形式出售。禁止銷售的原因為這種商品可能存在窒息而導致嚴重傷害或死亡的風險。根據1992年澳大利亞進口食品控制法,含有蒟蒻的迷你果凍杯會被認為是不合格食品。
被禁!俄羅斯對我國南方某水產企業產品實施臨時進口禁令
俄羅斯聯邦獸醫和植物檢疫監督局13日官網報道:據該局8月12日發布的第ФС-АР-7/2995-7號指令內容,自8月27日起對我國南方某水產企業產品實施臨時進口禁令。(食品伙伴網)
點評:因該水產企業產品在強化實驗室檢測期間被測發現有害微生物含量超標,因此俄方臨時禁止進口該企業相關產品。
2019年7月中國出口韓國食品違反情況(7月匯總)
2019年7月以來,我國出口韓國食品違反情況涉及食品有洋蔥粉、冷凍煮玉米和荸薺淀粉等。(食品伙伴網)
點評:出口階段違反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均作返回出口國或廢棄處理。
美國對我國出口蘑菇產品實施自動扣留
2019年8月14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alert),其中,對我國一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出口企業,注意食品中的農藥殘留,保證食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的風險。
2、國際食品
俄羅斯拒絕中國疑似含非洲豬瘟的食品入境
據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和猶太自治區獸醫和植物檢疫監督分局披露:8月13日,俄羅斯Amurzet邊境檢查站在對過境人員行李進行檢查時,發現某中國公民攜帶的0.6公斤香腸和鴨蛋缺少產品檢驗檢疫證明。(食品伙伴網)
點評:根據歐亞經濟聯盟統一獸醫和衛生要求及防止非洲豬瘟進入俄羅斯,海關官員作出將上述疑似危險產品退回中國的決定。
國外迪士尼讓不讓帶食品入園?
近日,上海迪士尼樂園因禁止外帶食品入園登上輿論的風口浪尖。人民網發布《四問上海迪士尼:翻包、“雙標”,憑什么?!》一文,引起網友們的高度關注。那么,國外的迪士尼樂園及大型主題公園是否允許攜帶食物入園?安檢翻包時,游客的隱私權如何得到保障?禁帶食物究竟為哪般?霸王條款有沒有人管?小編帶你了解外國游樂園在管理規定與人性化服務中如何抉擇。(人民網微信號)
點評:日本迪士尼:多位迪士尼樂園工作人員向人民網記者表示,原則上不含酒精的塑料包裝飲料及獨立包裝的壽司卷、小零食等食品可以帶入園內。巴黎迪士尼:人性化管理 少量自帶食物可帶入園內。美國迪士尼:允許游客們攜帶零食、飲料以及不需加熱的食品入園。澳大利亞迪士尼:不同的主題樂園要求不盡相同。位于知名旅游城市黃金海岸的夢幻世界游樂園是澳大利亞最大的主題公園。該園網站上的官方提示也指出,任何食物或飲料不得帶入園內。然而同一公司旗下的白水世界游樂園則允許游客攜帶水、果汁和一些自備的食物,商業食品除外。
在法銷量超白葡萄酒桃紅酒因何成為年輕人新寵?
在法國,桃紅葡萄酒銷售量現已超過白葡萄酒;在美國,產自法國的桃紅葡萄酒進口量十年激增30%;在中國,近10年來桃紅葡萄酒整體銷售量翻番。如何來解釋現在年輕人對于桃紅葡萄酒的偏愛?這份追捧又是否會帶來新的葡萄酒業發展契機?這些正是現在法國桃紅葡萄酒廠家和相關專家學者在思考的問題。(歐洲時報網)
點評:桃紅葡萄酒多由紅葡萄品種釀成,顏色介于紅葡萄酒與白葡萄酒之間,常呈桃紅、淡紅和玫瑰紅等,口感清新鮮美,且一般需要低溫飲用。在夏季可以成為一種爽口的主打飲品,在冬季也可以作為小酌酒類優選。而這款“高顏值”的酒類全球范圍內也在千禧一代(18-35歲)里刮起一陣風潮,受到后者的熱烈追捧。對于他們來說,選擇桃紅葡萄酒而不是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在打破慣有社交規則的同時,也是彰顯自身有別于更年長一輩的某種行為標志。
越南繳獲大批量中國走私月餅
越南媒體報道: 2019年8月3日,越南河內市市場監管隊,對銷售甜點商家進行安全檢查。檢查時發現:在店內有大批量源自中國的走私月餅。檢察人員收集15800個質量不合格的月餅。檢查過程中商家未能提供此批貨物的任何相關憑證,同時商家也承認此批月餅是源自中國。因進價比國內月餅要便宜許多,因此商家為牟取利益從中國走私購買質量不達標的月餅在國內出售。(食品伙伴網)
點評:日前,此批違反貨物已被檢察人員沒收。并且,對上述違反行為,相關部門將會給予相應的罰款處理。
樂天回收有害健康的含乳成分巧克力,目前受害者已達7人
8月7日,樂天宣布,由于售賣的巧克力中含有的過敏性物質“乳成分”已超過公司標準值,故自主回收兩種巧克力,分別為“多酚巧克力70%”和“乳酸菌巧克力可可70”,共計約40萬件商品。目前,受害者已達7人。(日本通)
點評:自2018年11月起,樂天巧克力就收到了7位“出現乳過敏癥狀”的顧客投訴信。2019年4月,樂天在定期檢查巧克力產品的過程中,發現乳成分超標。樂天表示,原材料中原是不包含乳成分的,但是由于在工廠加工的過程中,使用了與含有乳成分商品的相同生產線,導致商品含有乳成分。
三、食品科技
吃黃色食物心情最愉悅
最近發表在希臘《地鐵》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人類能夠本能地將黃色與喜悅的感情聯系在一起,吃黃色食物時,身體會釋放出高水平的幸福激素,從而產生幸福感。心理學家認為,人的大腦從嬰幼兒時期就與顏色產生了聯系,其中,黃色可以刺激大腦左側,即邏輯層面,因此左腦往往會將黃色理解為溫暖而快樂的東西。對此,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在1000位不同年齡段的志愿者面前擺放數十種食物,測定他們大腦的反應。結果發現,70%的參試者很自然地將黃色食物與明快的心情聯系在了一起。神經心理學家戴維·劉易斯博士認為,在飲食領域,黃色食品甚至可以成為強有力的抗抑郁藥。(中國婦女報)
美媒:新技術令牛奶保質期大大延長鮮奶可保質40余天
美媒稱,多虧了始于蘇聯并在美國珀杜大學得到完善的一種理念,乳品行業現在獲得了一種既有助于保持鮮奶口味、又能將其保質期延長近三倍的技術。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8月8日報道,這標志著幾十年來乳品巴氏滅菌工藝方面最大的進步之一。它已經對波多黎各的乳品市場產生影響。該市場由兩家相互爭奪市場份額的企業支配。這種新技術由美國“毫秒”技術公司首倡。現在,波多黎各“特蕾莎修女”食品公司正利用這種方法制造鮮奶。該公司引進了一條新的鮮奶生產線。它宣稱,這種鮮奶的保質期將從13天延長到40余天。(參考消息網)
中國首款人造肉月餅下月面市你想嘗嘗嗎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肉當然是吃貨們不懈追求的食物。近日,北京工商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李健實驗室團隊宣布,該團隊與植物肉品牌Starfield合作研發的中國第一代“人造肉”產品——仿老上海鮮肉月餅的植物“人造肉”月餅預計9月面市。消息一出,“人造肉”概念股延續漲勢,幾家公司均出現漲停行情。據了解,人造肉分為兩種,其中一種人造肉主要靠大豆蛋白制成,另一種則是利用動物干細胞制造出的人造肉,而目前植物肉是目前國內人造肉研究的主要方向。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目前人造肉的成本并不低,甚至高于普通肉類產品,“但成本是動態變化的,隨著量產規模的逐步增大,以及人造肉概念和消費氛圍越來越濃烈,成本是會回落的,只是還需要一段過程。”(重慶晨報)
水稻基因組有了更清晰的三維圖譜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李興旺和李國亮團隊合作,繪制了水稻活躍基因以及異染色質參與的高分辨率三維基因組圖譜,揭示了水稻三維基因組結構對基因的轉錄調控,以及遺傳變異對三維基因組結構及基因表達的影響。8月13日,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自然—通訊》。研究人員揭示了功能性遺傳變異對水稻染色質拓撲結構及基因轉錄調控的影響,并通過整合已發表的eQTL數據,提出了染色質空間鄰近為eQTLs-etraits遺傳關系提供了三維基礎。(中國科學報)
日期:2019-08-17
1、通知·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26號〕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發現蜂產品、肉制品2類食品4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等問題。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市場監管總局已責成相關省級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處置工作,查清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處理;及時將企業采取的風險防控措施和核查處置情況向社會公開,并向總局報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2019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的通知(國衛辦食品函〔2019〕671號)
各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最嚴謹的標準”要求,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我們制定了《2019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落實。有關要求如下:一、做好標準起草工作。標準起草應當以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為依據,以保障健康為宗旨,充分考慮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客觀實際需要,可參考相關國際標準和風險評估結果,深入調查研究,確保標準嚴謹,指標設置科學合理。(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海關總署關于防止塞爾維亞非洲豬瘟傳入的警示通報
2019年8月11日,塞爾維亞官方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緊急通報,該國境內近期發生4起非洲豬瘟疫情。為保護我國畜牧業安全,防止疫情傳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發布本警示通報。涉及產品有豬、野豬及其相關產品。(海關總署)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3029號建議的答復
劉文新代表:您提出的“關于大力扶持龍頭茶企、打造‘茶葉國家隊’的建議”收悉。經商財政部,現答復如下。一、關于選優選強組建“茶葉國家隊”。為抓住機遇做強茶產業,2017年5月,成立中國茶產業聯盟,以164家大型茶葉企業集團和33家科研單位為主體,聚力技術創新、品牌創建、市場拓展和行業自律,探索農科企結合、產加銷融合的現代茶產業發展之路。聯盟成立以來,始終堅持“聯謀發展、聯促創新、聯創品牌、聯拓市場、聯合維權”,對接政策資源,團結各大茶企,搭建商貿交流平臺,加快推進中國茶“走出去”。特別是聯盟在承辦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等一些重要活動、推動設立“國際飲茶日”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引領能力持續增強,業界影響不斷擴大。(農業農村部)
2、食品安全·曝光臺
銷售不合規保健品被判刑并罰金 江西樂平法院宣判一起非法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近日,江西樂平市人民法院對一起非法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作出一審宣判,以非法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被告人張某枝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禁止其在緩刑考驗期內從事保健品銷售業務,在省級以上公開發行的報紙上賠禮道歉,向公益訴訟起訴人支付懲罰性賠償金人民幣一千元。(法制新報)
點評:被告人張某枝為謀取非法利益,銷售含有禁止添加的西地那非成分的保健用品,其行為已構成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張某枝歸案后能如實供述所犯事實,當庭自愿認罪,可依法從輕處罰。被告人張某枝在未取得《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和產品檢驗合格證的情況下,在其性保健品店內向不特定消費者銷售含有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的禁止添加的“西地那非”性保健品,其違法行為已侵害不特定消費者生命安全權,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應立即停止銷售上述保健品,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故對公益訴訟起訴人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
梅州搗毀一月餅制假窩點 涉案金額逾500萬元
日前,梅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隊會同當地警方在梅州市興寧市水口鎮彭洞村一農場內查獲一條無牌證月餅生產線,現場抓獲6人,繳獲假冒香港品牌月餅成品和半成品一批,涉案金額逾500萬元,成功打響了全省打擊假冒偽劣月餅專項行動第一槍,保障了重大節慶期間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南方日報)
點評:該偽劣月餅制造窩點于今年7月中旬開工,正打算趁著即將到來的中秋節大賺一筆,沒想到錢沒賺到,就被警方一鍋端了。目前,制假人員歐某、蔡某等四人已被公安機關以“假冒注冊商標罪”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古樹普洱茶也檢出禁用物質農藥!7批次有機茶被撤銷有機產品證書
號稱有機的古樹普洱茶,也檢出了禁用物質農藥。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2019年有機茶葉產品(網售)認證有效性抽查結果的通告”,7批次抽樣產品被檢出有機產品國家標準禁用的物質,同時這些有機產品的認證證書被撤銷。其中,陜西鵬翔茶葉、貴州陽春白雪、勐海雨林古茶坊、江西井岡山茶廠等生產企業被點名。(南方都市報)
點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市場監管總局近期組織對主要電商平臺銷售的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的茶葉產品實施了認證有效性抽查,共計抽查40家生產企業的60批次產品。經檢查,7批次抽樣產品被檢出有機產品國家標準禁用的物質,不符合有機產品認證的相關要求,不合格檢出率為11.67%。
過期酸奶粉改日期賣給加盟店 青島一餐飲公司從總經理到庫管員共四人被判刑
將已過保質期的乳制品冒充合格產品進行銷售,青島一餐飲公司四名被告日前分別被市南法院判處罰金、有期徒刑一年兩個月至十個月不等刑期。(齊魯晚報)
點評:上述被告人的行為均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均應當以銷售偽劣產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你的“減肥神器”也許是“毒藥”!
在減肥路上,一些不想運動,又難以舍棄美食的人就把希望寄托于傳說中“不運動,不節食,月瘦30斤”的減肥廣告,比如,光靠一粒藥就能瘦。愛美的你可要當心了,你手中的“減肥神器”也許是“三無產品”,更可怕的是,可能還含有國家明令禁止添加的成分。8月11日,紹興市越城區人民檢察院就以涉嫌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對葛某某等18人提起公訴。(浙江檢察網)
點評: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減肥之計切莫心急,要通過健康科學的方式來減肥塑形,不要盲信一些非正規渠道不良賣家的鼓吹,因為這些商品很多都是“三無產品”,有的為了快速達到減肥效果還添加違禁成分,成為危害人體健康的“毒藥”。
杭州男子疑購買清酒來源有問題 索賠10倍價款被駁回
近日,杭州市蕭山法院對消費者高某懷疑商家清酒產自核污染區一案審理后判決,餐飲公司返還高某3瓶清酒的價款1740元;高某將涉案清酒退還餐飲公司;駁回高某的其他訴訟請求。高某因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杭州中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人民法治網)
點評:餐飲公司表示所售清酒是從國內正規商貿公司采購,不存在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事實,并稱高某不是真正的消費者,而是為了獲取高額賠償故意購買清酒;清酒標簽所標注的制造商公司注冊地與清酒實際產地并非同一概念,雖然制造商公司注冊地原是核污染區,但清酒在日本其他地區或我國國內生產灌裝也十分正常。
陜西一茶企被撤銷有機認證 當地監管部門回應產品不涉食品安全
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通告,陜西鵬翔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網絡平臺銷售的兩批次漢中仙毫不符合有機茶標準,相關獲證產品被撤銷國家有機產品認證證書,且5年內不可再認證。(西部網)
點評:經初步調查,因鵬翔茶業公司日常管理不善造成兩批次有機茶原料中混入非有機茶原料,致使產品檢測值不符合有機產品國家標準。按照目前國家食品安全認證體系標準從低到高依次為: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本次鵬翔茶業公司兩批次產品檢測值雖不符合有機產品國家標準,但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6)之規定,不涉及食品安全問題,非有機產品可正常生產銷售。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非洲豬瘟不是食品安全問題!院士陳君石:誤導性信息造成負面輿情
“非洲豬瘟不是食品安全問題,也不是公共衛生問題。”8月11日,在廣東潮州舉行的首屆粵港澳食品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做了題為“食品安全交流的新理念”的分享。(南方都市報)
點評:謠言和誤導性信息仍不斷困惑著廣大消費者,這些謠言給社會帶來的危害,已經超過食品本身不安全因素導致的健康危害。
已造成157億損失的“利奇馬”又殺向山東,壽光蔬菜大棚告急…
每經小編注意到,受強降水影響,全國的蔬菜之鄉山東壽光的一些低洼地區的大棚已經出現了進水現象。在網絡流傳的視頻中,當地菜農感嘆,大棚煙消云滅,種植的蔬菜又淹沒了。(每日經濟新聞)
點評:壽光大棚大多是冬暖式的,為了保溫,一般采取下挖方式。也就是說,大棚半個是“埋在”地面以下的。一旦出現大水,而外圍排水系統不暢的話,很容易灌進大棚。這是大棚設計方面的缺陷。至于此次“利奇馬”對蔬菜價格是否會產生影響,現在還不好判斷,但總體上說,因為整修水利,出現去年那種慘景的幾率小多了。
漢堡王“人造肉”巨無霸漢堡開售中國“人造肉”也將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快餐品牌漢堡王日前在美國推出“人造肉”制作的巨無霸漢堡,從工藝上看,它與傳統肉食漢堡接近,外觀和口感也與傳統肉食漢堡十分接近。與此同時,我國“人造肉”也將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央廣網)
點評:考慮到未來我國居民肉類消耗的增長、消費理念的變化等原因,不排除“人造肉”會在未來的餐桌上占據一席之地。
調和油如何吃的安全明白? “食用調和油國標”征求意見出臺
備受關注的“食用調和油國標”落地進程近日又前進了一步。8月9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布了“關于公開征求《食用調和油》國家標準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該《征求意見》明確了包裝及散裝食用油產品應該在包裝上明確原料油的名稱和比例,以及是否使用了轉基因原料。另外,還標明了食用調和油比例一致性檢驗方法。(中國經濟網)
點評:《食用植物調和油》國家標準起草組認為,制定《食用調和油》標準有益于規范國內食用調和油商品市場,保護國家、消費者和生產經營廠商的利益,提升品質和改善公眾營養,聚焦突出食用油的營養特征,引導加工業生產出富有營養的食用調和油產品,提升油脂行業整體水平。
迪士尼回應“不能帶食品”:與迪士尼在亞洲其他目的地一致、并非針對上海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近日,上海迪士尼禁止自帶食品被起訴一事引發關注。迪士尼對此回應稱,亞洲地區的迪士尼樂園都不允許帶食品進入,并非單獨針對上海。不僅是迪士尼,其他一些國內外的游樂園也有禁止攜帶食品入園的要求。(央廣網)
點評:類似這樣的禁止攜帶食品和飲料的規定,限制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涉嫌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相關規定。對于迪士尼等主題樂園在游客入園時進行的翻包檢查是否自帶食品的行為,同樣涉嫌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經營者不得搜查消費者的身體及其隨身攜帶的物品。
安全隱患致傷人事件多發 “自熱食品”亟須國標“緊箍咒”
自熱食品因其方便、快捷成為很多家庭暑期出游的必備品。近日,記者調查發現,這樣一款有望替代方便面的食品“新寵”卻暗藏安全隱患——近年來,多地曾發生自熱食品傷人事件。有專家直言,自熱食品行業并無統一的國家標準。(金羊網)
點評:目前自熱食品尚無國標,發展十分粗放,主流廠家雖然有企業標準,但也良莠不齊,消費者確實需考慮此類產品的安全性。消費者在選購自熱食品時,需特別注意加熱包是否有破損,盡量選擇大品牌的產品,且不能讓身邊小孩自行接觸使用。
特價但快要過期的商品你會買嗎?
1升裝的啤酒20元2桶、日本進口麥片50元兩大袋、原價149元的德國進口牛奶只要99元……因為產品臨近保質期,原本市場價格較為昂貴的一些進口食品,在臨期食品折扣店里“搖身一變”成了物美價廉的搶手貨,吸引了許多消費者。近年來,不論是線下悄然涌現的進口商品折扣超市,還是線上網店乃至購物APP,銷售臨期商品已經成為一個熱門生意。有的商家甚至直接打出了“越臨期越便宜”的口號,用剩余的保質期限來決定商品價格。(工人日報)
點評:近年來,將過期食品重新包裝再印上生產日期的案件時有發生。食品安全問題也受到許多臨期食品消費者的重視。呼吁有關部門還應制定臨期食品回收、交易規范,及時檢查臨期食品商店的經營資質、標注情況和進貨渠道,防止出現過期食品回收經二次加工后繼續上市銷售。
二、國際熱聞
1、 國際預警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19年第32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19年第32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7例。(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不使用歐盟未授權物質,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食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澳大利亞禁止銷售尺寸較小含蒟蒻的迷你果凍杯
2019年8月12日,澳大利亞農業部發布IFN13-19號通知,根據澳大利亞消費者法,禁止銷售高度或寬度小于/等于45mm含有蒟蒻的迷你果凍杯。(食品伙伴網)
點評:迷你果凍杯是小糖果產品,通常以一包多件商品的包裝形式出售。禁止銷售的原因為這種商品可能存在窒息而導致嚴重傷害或死亡的風險。根據1992年澳大利亞進口食品控制法,含有蒟蒻的迷你果凍杯會被認為是不合格食品。
被禁!俄羅斯對我國南方某水產企業產品實施臨時進口禁令
俄羅斯聯邦獸醫和植物檢疫監督局13日官網報道:據該局8月12日發布的第ФС-АР-7/2995-7號指令內容,自8月27日起對我國南方某水產企業產品實施臨時進口禁令。(食品伙伴網)
點評:因該水產企業產品在強化實驗室檢測期間被測發現有害微生物含量超標,因此俄方臨時禁止進口該企業相關產品。
2019年7月中國出口韓國食品違反情況(7月匯總)
2019年7月以來,我國出口韓國食品違反情況涉及食品有洋蔥粉、冷凍煮玉米和荸薺淀粉等。(食品伙伴網)
點評:出口階段違反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均作返回出口國或廢棄處理。
美國對我國出口蘑菇產品實施自動扣留
2019年8月14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alert),其中,對我國一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出口企業,注意食品中的農藥殘留,保證食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的風險。
2、國際食品
俄羅斯拒絕中國疑似含非洲豬瘟的食品入境
據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和猶太自治區獸醫和植物檢疫監督分局披露:8月13日,俄羅斯Amurzet邊境檢查站在對過境人員行李進行檢查時,發現某中國公民攜帶的0.6公斤香腸和鴨蛋缺少產品檢驗檢疫證明。(食品伙伴網)
點評:根據歐亞經濟聯盟統一獸醫和衛生要求及防止非洲豬瘟進入俄羅斯,海關官員作出將上述疑似危險產品退回中國的決定。
國外迪士尼讓不讓帶食品入園?
近日,上海迪士尼樂園因禁止外帶食品入園登上輿論的風口浪尖。人民網發布《四問上海迪士尼:翻包、“雙標”,憑什么?!》一文,引起網友們的高度關注。那么,國外的迪士尼樂園及大型主題公園是否允許攜帶食物入園?安檢翻包時,游客的隱私權如何得到保障?禁帶食物究竟為哪般?霸王條款有沒有人管?小編帶你了解外國游樂園在管理規定與人性化服務中如何抉擇。(人民網微信號)
點評:日本迪士尼:多位迪士尼樂園工作人員向人民網記者表示,原則上不含酒精的塑料包裝飲料及獨立包裝的壽司卷、小零食等食品可以帶入園內。巴黎迪士尼:人性化管理 少量自帶食物可帶入園內。美國迪士尼:允許游客們攜帶零食、飲料以及不需加熱的食品入園。澳大利亞迪士尼:不同的主題樂園要求不盡相同。位于知名旅游城市黃金海岸的夢幻世界游樂園是澳大利亞最大的主題公園。該園網站上的官方提示也指出,任何食物或飲料不得帶入園內。然而同一公司旗下的白水世界游樂園則允許游客攜帶水、果汁和一些自備的食物,商業食品除外。
在法銷量超白葡萄酒桃紅酒因何成為年輕人新寵?
在法國,桃紅葡萄酒銷售量現已超過白葡萄酒;在美國,產自法國的桃紅葡萄酒進口量十年激增30%;在中國,近10年來桃紅葡萄酒整體銷售量翻番。如何來解釋現在年輕人對于桃紅葡萄酒的偏愛?這份追捧又是否會帶來新的葡萄酒業發展契機?這些正是現在法國桃紅葡萄酒廠家和相關專家學者在思考的問題。(歐洲時報網)
點評:桃紅葡萄酒多由紅葡萄品種釀成,顏色介于紅葡萄酒與白葡萄酒之間,常呈桃紅、淡紅和玫瑰紅等,口感清新鮮美,且一般需要低溫飲用。在夏季可以成為一種爽口的主打飲品,在冬季也可以作為小酌酒類優選。而這款“高顏值”的酒類全球范圍內也在千禧一代(18-35歲)里刮起一陣風潮,受到后者的熱烈追捧。對于他們來說,選擇桃紅葡萄酒而不是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在打破慣有社交規則的同時,也是彰顯自身有別于更年長一輩的某種行為標志。
越南繳獲大批量中國走私月餅
越南媒體報道: 2019年8月3日,越南河內市市場監管隊,對銷售甜點商家進行安全檢查。檢查時發現:在店內有大批量源自中國的走私月餅。檢察人員收集15800個質量不合格的月餅。檢查過程中商家未能提供此批貨物的任何相關憑證,同時商家也承認此批月餅是源自中國。因進價比國內月餅要便宜許多,因此商家為牟取利益從中國走私購買質量不達標的月餅在國內出售。(食品伙伴網)
點評:日前,此批違反貨物已被檢察人員沒收。并且,對上述違反行為,相關部門將會給予相應的罰款處理。
樂天回收有害健康的含乳成分巧克力,目前受害者已達7人
8月7日,樂天宣布,由于售賣的巧克力中含有的過敏性物質“乳成分”已超過公司標準值,故自主回收兩種巧克力,分別為“多酚巧克力70%”和“乳酸菌巧克力可可70”,共計約40萬件商品。目前,受害者已達7人。(日本通)
點評:自2018年11月起,樂天巧克力就收到了7位“出現乳過敏癥狀”的顧客投訴信。2019年4月,樂天在定期檢查巧克力產品的過程中,發現乳成分超標。樂天表示,原材料中原是不包含乳成分的,但是由于在工廠加工的過程中,使用了與含有乳成分商品的相同生產線,導致商品含有乳成分。
三、食品科技
吃黃色食物心情最愉悅
最近發表在希臘《地鐵》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人類能夠本能地將黃色與喜悅的感情聯系在一起,吃黃色食物時,身體會釋放出高水平的幸福激素,從而產生幸福感。心理學家認為,人的大腦從嬰幼兒時期就與顏色產生了聯系,其中,黃色可以刺激大腦左側,即邏輯層面,因此左腦往往會將黃色理解為溫暖而快樂的東西。對此,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在1000位不同年齡段的志愿者面前擺放數十種食物,測定他們大腦的反應。結果發現,70%的參試者很自然地將黃色食物與明快的心情聯系在了一起。神經心理學家戴維·劉易斯博士認為,在飲食領域,黃色食品甚至可以成為強有力的抗抑郁藥。(中國婦女報)
美媒:新技術令牛奶保質期大大延長鮮奶可保質40余天
美媒稱,多虧了始于蘇聯并在美國珀杜大學得到完善的一種理念,乳品行業現在獲得了一種既有助于保持鮮奶口味、又能將其保質期延長近三倍的技術。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8月8日報道,這標志著幾十年來乳品巴氏滅菌工藝方面最大的進步之一。它已經對波多黎各的乳品市場產生影響。該市場由兩家相互爭奪市場份額的企業支配。這種新技術由美國“毫秒”技術公司首倡。現在,波多黎各“特蕾莎修女”食品公司正利用這種方法制造鮮奶。該公司引進了一條新的鮮奶生產線。它宣稱,這種鮮奶的保質期將從13天延長到40余天。(參考消息網)
中國首款人造肉月餅下月面市你想嘗嘗嗎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肉當然是吃貨們不懈追求的食物。近日,北京工商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李健實驗室團隊宣布,該團隊與植物肉品牌Starfield合作研發的中國第一代“人造肉”產品——仿老上海鮮肉月餅的植物“人造肉”月餅預計9月面市。消息一出,“人造肉”概念股延續漲勢,幾家公司均出現漲停行情。據了解,人造肉分為兩種,其中一種人造肉主要靠大豆蛋白制成,另一種則是利用動物干細胞制造出的人造肉,而目前植物肉是目前國內人造肉研究的主要方向。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目前人造肉的成本并不低,甚至高于普通肉類產品,“但成本是動態變化的,隨著量產規模的逐步增大,以及人造肉概念和消費氛圍越來越濃烈,成本是會回落的,只是還需要一段過程。”(重慶晨報)
水稻基因組有了更清晰的三維圖譜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李興旺和李國亮團隊合作,繪制了水稻活躍基因以及異染色質參與的高分辨率三維基因組圖譜,揭示了水稻三維基因組結構對基因的轉錄調控,以及遺傳變異對三維基因組結構及基因表達的影響。8月13日,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自然—通訊》。研究人員揭示了功能性遺傳變異對水稻染色質拓撲結構及基因轉錄調控的影響,并通過整合已發表的eQTL數據,提出了染色質空間鄰近為eQTLs-etraits遺傳關系提供了三維基礎。(中國科學報)
日期:2019-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