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食品資訊一周熱聞(3.31—4.6)

   2019-04-06 食品伙伴網文雯744
核心提示:一、國內熱聞1、通知公告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公開征求輔酶Q10等5種保健食品原料目錄意見的公告按照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要求,為規范保
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公開征求輔酶Q10等5種保健食品原料目錄意見的公告
按照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要求,為規范保健食品原料目錄管理,依法推進保健食品備案管理工作,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組織研究起草了輔酶Q10等5種保健食品原料目錄、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及起草說明,現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和建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在加工流通環節開展非洲豬瘟病毒檢測的公告
為進一步加強非洲豬瘟防控,嚴防染疫生豬產品進入食品加工流通環節,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保障生豬產業健康發展,按照國務院非洲豬瘟防控工作部署,現就非洲豬瘟疫情防控應急響應期間在加工流通環節開展非洲豬瘟病毒檢測有關事項公告。(農業農村部)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下達第一批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的通知(國標委發【2019】11號)
經研究,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決定下達2019年第一批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見附件)。本批計劃共計507項,其中制定294項、修訂213項,推薦性標準506項、指導性技術文件1項。(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關于《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大米》征求意見函
受全國法制計量管理計量技術委員會的委托,由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等單位作為《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 大米》主要起草單位,負責制訂《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 大米》,(以下簡稱《規則》)已完成征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征求意見。(中國計量協會)
 
2、食品安全·曝光臺
 
市場監管總局3月公布71批次不合格食品近半數涉及農獸藥殘留問題
近日,食品伙伴網統計了3月國家市場監管管理總局公布的食品抽檢信息情況。3月,國家市場監管管理總局發布了3期食品抽檢信息,公布了6719批次樣品的抽檢情況,不合格樣品71批次。不合格樣品中,近半數涉及農獸藥殘留問題。(食品伙伴網)
點評:不合格原因多集中在農獸藥殘留問題、微生物指標問題、重金屬污染問題上,還有小部分的產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有機污染物問題以及其他指標不合格問題。其中,農獸藥殘留問題嚴重,有34批次,占了約所有不合格樣品的一半。
 
男子商場買到240桶不達標食用油,將商家告上法院獲賠30余萬元
武漢男子余某花3萬余元購買了240瓶食用油后,發現商品不達標,將商家告上法院請求十倍懲罰性賠償。商家以余某買油“動機不純”拒絕賠償,為此,雙方在法庭上展開激烈辯論,相互舉證。法院認為,涉案商品確屬不達標,判令商家賠償余某30余萬。(楚天都市報)
點評:根據“食藥法”規定,消費者主張的十倍懲罰性賠償,并不以造成消費者人身權益損害為前提。另外,商家提出余某并不是以生活消費為目的購買涉案產品,于法無據。涉案食用油確屬不達標產品。法官認為,食品安全標準是強制性標準,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消費者購買不達標食品后可以向商家索賠,而且商家對索賠不可推諉。
 
元祖啟蒙樂園給小朋友做蛋糕用的果醬全都過期 元祖:總部沒有監管責任 | 情況說明并致歉  |  停業整改
3月27日,徐涇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在春游的過程中,卻遭遇了這樣一件事:在元祖啟蒙樂園做手工蛋糕的果醬居然是過期食品,當家長發現時,小朋友們的蛋糕已經制作完成,不少小朋友還邊做邊吃,所幸目前沒有人出現不良反應。(周到上海)
點評:上海元祖食品有限公司公關部的負責人說道:“元祖啟蒙樂園并不是元祖上市公司體系內的公司,對于過期果醬包裝上顯示的‘元祖食品’字樣,是對其授權使用的商標,元祖總部是沒有監管責任的,另外,啟蒙樂園的果醬沒有在元祖門店內用到。”目前上海青浦區有關部門已立案調查,依法依規進行查處,同時加強后續跟蹤監管力度,防范類似事件發生,確保市民食品安全。
 
進口紅酒無中文標簽 青島中院明確支持“知假買假”10倍賠償
在超市購買的進口紅酒無中文標簽,購買者遂訴至法院,要求超市退還貨款,并支付十倍賠償金。2019年3月6日,青島中院所作的(2019)魯02民終263號民事判決書,再次旗幟鮮明地支持群眾“知假買假”,運用“懲罰性賠償”法律武器對問題食品實施民事打假。(中國質量報)
點評:如果不準知情的消費者打假,就會造成這樣的結果:不知情的消費者不可能打假,而知情的消費者又不準打假,則制假售假行為可以堂而皇之大行其道了,如果這種荒謬的觀點能夠成立,那么《消法》的立法宗旨可以改為制假售假的護身符了。
 
四特酒的“甜蜜麻煩” 白酒被檢出甜蜜素再度引發社會關注
最近,四特酒“攤上事”了,還是一件“甜蜜”的麻煩事兒。3月19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的《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019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顯示,由福建大利家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為四特酒有限責任公司2015年4月生產的四特酒,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不合格,按規定甜蜜素不可用到白酒中。隨后,四特酒相關負責人向媒體表示,公司正在緊急排查。(北京晚報)
點評:甜蜜素是國家允許使用的甜味劑,但是使用范圍并沒有白酒。按照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規定,甜蜜素屬于合法的食品添加劑,但禁止在白酒中使用,只能用于配制酒。在白酒中使用甜蜜素就屬于超范圍添加,屬于違法行為。白酒中不能用的原因是,沒有工藝必要性。不過假如消費者不小心喝到了添加甜蜜素的白酒,也不需要過度驚慌,因為通常添加的量很少,正常飲用并不會帶來安全危害。
 
用腸衣鹽腌制牛肉碰“高壓線” 一個體戶獲職業禁止令
為了節約成本,南通海安一鹵菜銷售個體戶竟然利用腸衣鹽來腌制牛肉,并向客戶廣泛銷售。3月29日,隨著上訴期的結束,海安市人民法院對該案的判決正式生效。被告人魏某被判處拘役三個月、緩刑四個月,并處罰金3000元;法院同時禁止魏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食品生產、銷售活動。(南通網)
點評:被告人魏某明知腸衣鹽不符合食用鹽標準,仍使用腸衣鹽加工食品出售,足以造成嚴重食源性疾病,其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魏某犯罪后主動投案,如實供述犯罪事實,系自首,依法可以從輕處罰。綜合考量被告人魏某的犯罪情節、悔罪表現及監管條件等,可對其適用緩刑。同時,依照法律規定應對其適用職業禁止令。
 
廣東中山一餐飲店疑似多人食物中毒 1人搶救無效死亡
據廣東中山市橫欄鎮人民政府官網消息,3日,橫欄鎮某餐飲店發生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出現1人搶救無效死亡,多人身體不適并送往醫院接受治療。患者癥狀均為嘴唇和指甲發紺,惡心發嘔,肢體麻木。(中國新聞網)
點評:該餐飲店負責人等已被控制并帶回派出所調查。市鎮已啟動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響應,相關部門正積極開展救治和調查處置工作,事件具體原因正在調查核實中。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江小白酒業有限公司被指搶注商標終審敗訴
3月30日,重慶江小白酒業有限公司針對近日“江湖再無江小白”“江小白商標被宣告無效”的消息發布聲明稱,公司在中國已注冊百余件“江小白”商標,暫時無效的商標僅為公司名下注冊的其中一枚商標。目前,該公司所有江小白產品均正常銷售。(南方都市報)
點評:近幾年,依靠純粹的文案、簡單的包裝,江小白成功在年輕群體中獲得了一定的口碑。在打造IP的同時,江小白公司也因“江小白”商標陷入了司法糾紛。
 
外婆家遭20倍頂格罰款
3月30日,因“3·15”曝光的南京水平方店后廚現衛生亂象,外婆家被南京市秦淮區市場監管局頂格處罰417858元,目前該局已經下達處罰行政書。罰款397960元是按照《食品安全法》最高20倍的罰款,屬于頂格處罰。(北京商報)
點評:頂格處罰是指行政機關適用法定罰款幅度上限做出行政處罰,是一種較重的行政處罰措施,對行政相對人的利益影響較大。
 
保健食品功能大調整 如新“待論證功能”產品最多
日前南都保健品合規研究中心留意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原有可申報的保健食品27項功能作出大調整并征求意見,3項功能被取消6項功能待論證。據南都保健品合規研究中心記者了解,保健食品系目前直銷企業營收的拳頭品類,那么此次功能調整后對其影響幾何?對此南都記者梳理目前廣東市場上份額較大的直銷保健品企業發現,如新公司“待論證功能”的產品數最多。(南方都市報)
點評:若該“征求意見稿”落地,保健食品行業可能迎來“變天”,其中待論證功能實質上等于“判死緩”。
 
“安吉白茶”滬上維權一茶行因商標侵權判賠1.45萬元
上海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審理的兩起侵害商標權糾紛案件中,一家茶行在淘寶店上賣“西湖龍井”、在實體店里賣“安吉白茶”,均被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權利人起訴侵權。其中,涉安吉白茶商標侵權案已經判決,該茶行被判停止侵權,賠償1.45萬元,目前該判決已經生效。(勞動報)
點評:本案所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經合法注冊,現均處于注冊有效期內,原告所享有的注冊商標專用權依法應受保護。由于原告的實際損失和被告銷售侵權商品的獲利均難以確定,法院基于在案證據,考慮原告商標知名度、被告侵權規模等因素,酌定了上述賠償數額,并駁回原告其余訴訟請求。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絡餐飲專項檢查取締無證經營9375家
記者2日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獲悉,在近期開展的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專項檢查中,下線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18.5萬家,取締無證經營9375家。(新華網)
點評: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從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開展,其中立案查處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及其分支機構違法行為583件,立案查處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違法行為14153件,累計罰沒金額7929余萬元。
 
3克可致死、腌制品中常見,幼師投毒的亞硝酸鈉究竟是個啥?
據媒體報道,河南焦作一王姓老師向食物中投放亞硝酸鈉,致幼兒園內23名幼兒中毒。消息一出,引得無數民眾極為憤慨,紛紛譴責王某太狠心。憤慨之余,很多人更是疑惑,亞硝酸鈉究竟為何物,怎么就會導致孩子們中毒了呢?亞硝酸鈉是食品添加劑的一種,主要是加入肉類制品中防腐,用于抑制肉毒梭狀芽孢桿菌的增殖(該菌會產生天下第一毒——肉毒素),同時起到發色作用,順便還增加點火腿風味。(科技日報微信號)
點評: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量都很小,每公斤食品含幾十毫克而已。但投毒的話,數量就會很大了。一般來講,亞硝酸鹽是劇毒物質,成人攝入0.2-0.5克即可引起中毒, 3克即可致死,但因每個人對毒性的敏感程度不同,中毒量也會有差異。
 
稱“周黑鴨”商標被擅用,“湖北周黑鴨”起訴食品店索賠10萬
因認為北京解饞鴨食品店在店鋪的招牌、支付方式上使用涉嫌與“周黑鴨”相同或近似的標識,湖北周黑鴨企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侵害商標權為由,將北京解饞鴨食品店訴至法院,要求其立即停止侵權并賠償損失10萬元。日前,海淀法院受理了此案。(海淀法院網)
點評:湖北周黑鴨企業發展有限公司認為,北京解饞鴨食品店在相同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容易使消費者對產品的來源產生混淆和誤認,侵害了其注冊的商標專用權,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未貼中文標簽,進口食品誰敢吃?
今年1月,顧女士在一家進口商品超市買奶粉時發現,幾款知名品牌奶粉罐身全是英文,沒有任何中文標識或說明。這讓她感到擔憂:“孩子吃的奶粉可不是兒戲,萬一沒有經過檢測,或者是走私的呢?”于是,顧女士將這一情況,通過公益損害隨手拍平臺反映到了檢察機關。定海區檢察院接到該線索后,迅速展開調查。承辦檢察官通過多次調查取證發現,這家開在定海鬧市區的進口商品超市不僅有些奶粉沒有中文標識,在貨架上擺放、銷售的20余款食品、保健品等均沒有中文標簽。(檢察日報)
點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等相關產品應當有中文標簽,詳細載明食品的產地及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信息。而涉案進口商品超市出售的20余款食品均無中文標簽,無法確定商品正規來源,不僅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且具有危及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的危險,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黃酒“改頭換面”實行新國標
4月3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自4月起,新版“黃酒國家標準”正式實施。其中,新國標將黃酒的英譯名正式改為黃酒的拼音“Huangjiu”。(北京商報網)
點評:新國標還對酒齡標注進行了修改。與2008年版相比,新定義取消了“所標注酒齡的基酒不低于50%”的要求。新國標還增加了“原酒”、“勾調”、“抑制發酵”術語和定義。
 
三部門要求加強流通環節非洲豬瘟病毒檢測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三部門3日聯合發布關于在加工流通環節開展非洲豬瘟病毒檢測的公告,要求進一步加強非洲豬瘟防控,嚴防染疫生豬產品進入食品加工流通環節。(新華網)
點評: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對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銷售企業和餐飲企業的監督檢查,對“兩證”不全、來源不明、無法提供非洲豬瘟病毒檢測合格報告的生豬產品進行重點排查,發現可疑的生豬產品及時實施抽檢,防止帶病生豬產品流入市場。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畜牧獸醫部門要加強對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產品的溯源調查,對負有責任的養殖場、屠宰廠、豬肉制品加工企業、生豬產品經營者從嚴懲處。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2019年3月美國FDA自動扣留我國食品情況(3月匯總)
據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消息,3月份以來,美國對我國多家企業產品實施自動扣留。(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對于出口產品要嚴格按照出口國的要求進行產品出口,嚴格控制出口產品中的農獸藥殘留量,保證食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的風險。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19年第13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19年第13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18例(不含港澳臺地區)。(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不使用歐盟未授權物質,注意產品中各種致病菌的存在以及過敏原和黃曲霉毒素,保證食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019年3月份美國FDA拒絕進口我國食品情況(3月匯總)
2019年3月份,美國FDA拒絕進口我國多批次食品,農殘為本次拒絕進口我國產品的主要原因。(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歐盟通報我國出口綠茶和腐竹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19年4月1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綠茶和腐竹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不使用歐盟未授權物質,注意食品中致病菌的存在,保證食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原產于德國的嬰幼兒水果泥被檢出黃曲霉毒素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19年4月2日,奧地利通過RASFF通報原產于德國的嬰幼兒水果泥不合格,因為這些產品中檢出了黃曲霉毒素。(食品伙伴網)
點評:不合格產品已銷至奧地利、捷克共和國和匈牙利。
 
歐盟通報我國出口糖果等產品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19年4月1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糖果等產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確保各類手續齊全,同時注意食品中的農藥殘留以及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食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澳新擬批準甜菊糖苷混合物用作強力甜味劑
據澳新食品標準局(FSANZ)消息,2019年4月2日,澳新食品標準局發布76-19號通知,擬批準使用來自一種轉基因釀酒酵母菌株產生的的甜菊糖苷混合物(steviol glycoside)作為強力甜味劑。(食品伙伴網)
點評:甜菊糖苷混合物是由瑞鮑迪苷M和D組成。此次申請是由Cargill, Incorporated提出,預計2019年6月-8月,澳新食品標準局就該申請征求有關意見。2019年12月4/5日,此申請得到全面批準,若無其他評審要求,預計2020年12月份刊登在澳新公報上。
 
2、國際食品
 
日本從中國訪日游客攜帶香腸中發現非洲豬瘟活病毒
日本農林水產省4月2日發布消息稱,該省從來自中國旅客攜帶的2根香腸中發現了非洲豬瘟的活病毒。這是首次獲悉具有傳染性的病毒被帶入。日本農水省還稱,對于違法畜產品的帶入,擬加強根據《家畜傳染病預防法》舉報等應對措施。(環球網)
點評:根據日本《家畜傳染病預防法》,帶入違法畜產品將被處以1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萬元)以下罰金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不過,迄今適用罰則的僅限于違法帶入并銷售等惡性案例。日本政府今后將匯總違反案例,加強若多次帶入則進行舉報等應對措施。
 
新加坡幼兒園中毒事件受影響幼兒園增至13家
據聯合早報網報道,2019年4月1日,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社區基金會發布了有關Sparkletots幼兒園食物中毒事件的最新情況。據了解,截至3月29日,共有224名孩童出現食物中毒現象,其中有31名孩童住院治療,30人已出院,剩下的一人目前情況穩定,12名受影響的幼兒園職員無需入院,目前情況良好。受影響的Sparkletots幼兒園達到13家。(食品伙伴網)
點評:新加坡相關機構將會密切關注全部356所幼兒園的衛生條件。
 
俄烏蘇里海關查獲大批進口自中國的假冒軟飲料
俄羅斯遠東總署新聞中心3月29日消息,逾13.5噸來自中國的半升裝假冒軟飲料在俄中國界(波爾塔夫卡)被烏蘇里海關查獲。(食品伙伴網)
點評:烏蘇里海關根據《俄羅斯行政法》第14.10條規定已對該批侵權的假冒偽劣產品實施立案調查。
 
歐亞經濟委員會擬修訂《牛奶及乳制品技術安全性》技術法規
據俄羅斯Milknews4月3日消息,近日歐亞經濟委員會代表提出用“飲用奶及復原乳”代替TR TS 033《牛奶及乳制品技術安全性》技術法規中原“飲用奶”定義,這意味著復原乳的營養價值得到了認同。(食品伙伴網)
點評:根據現行的TR TS 033《牛奶及乳制品技術安全性》技術法規, 復原乳未被列入牛奶加工產品清單中,它被描述為:已被包裝的乳制品,或者是作為加工乳制品的原料,但不是由濃縮或煉乳、干奶制品和水制成的飲用牛奶。根據歐亞經濟委員聲明,為保持TR TS《牛奶及乳制品技術安全性》的定義保持一致,目前“飲用奶”一詞的定義范圍正在商討中。
 
日媒:日本新年號“令和”在中國已被注冊為酒類商標
日本共同社4月2日從中國相關網站獲悉,1日公布的日本新年號“令和”,2018年10月在中國已被作為酒類商品名稱進行了商標注冊。中國商標局運營的網站顯示,“令和”2017年由河北省的個人作為清酒、葡萄酒及威士忌等的商品名稱申請注冊。商標的專用權期限為2018年10月至2028年10月。
點評:共同社稱,雖然不清楚注冊的意圖,但該人除此之外還注冊了大量由2個漢字組成的商標。日本原則上禁止使用新年號作為商品和品牌名稱進行商標注冊。
 
英國或“硬脫歐” 食品貿易進出口問題成隱憂
據外媒30日報道,英國脫歐大限一拖再拖,而英歐之間的食物輸送問題成為一大隱憂。目前仍無人知曉脫歐后,英國食物等貿易進出口應何去何從。有食品供貨商指出,若硬脫歐發生,他們將不知如何是好。(中國新聞網)
點評:英國有近三分之一食品供應來自歐盟,當中對新鮮蔬果需求尤甚。英國政府目前對于海關關口未來檢查貨品的政策上并無新建樹,同時沒為進出口商提供任何與歐盟以外國家的貿易協議制度,事件更令不少全球大型食品商束手無策。
 
三、食品科技


實驗室里長出“人造肉”,你敢吃嗎?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英國巴斯大學的科研人員正在葉片上培育動物細胞,加入在實驗室培育人造肉的行列。如果這一過程能夠實現工業化規模生產,肉食愛好者將來就有可能吃到不需要“殺生”的人造肉。(科技日報)
 
美國心臟病專家:酒精與咖啡因為房顫常見誘因
美國知名心臟病學雜志《Heart Rhythm》最新一項研究報告表明,心房纖顫(AFib)是引發中風的頭號殺手,而房顫的最大誘因則可以通過人為避免,如控制飲酒或喝咖啡。(環球網)
 
準媽媽注意了!孕期飲食不均衡或導致孩子得多動癥
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28日報道,一項最新的研究顯示,孕期媽媽的飲食可能會增加寶寶患注意力缺陷型多動癥(ADHD)的風險。過去,人們常常推薦孕期婦女食用堅果、大豆等富含ω-3和ω-6脂肪酸的食物,但是這項最近的研究結果顯示,這些食物過猶不及,會使得寶寶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動的幾率增加至少13%。(環球網)
 
一瓶葡萄酒或等于半包煙適度飲酒也有致癌風險
英國研究人員3月29日說,每周喝一瓶葡萄酒相當于每周抽5到10根煙,適度飲酒同樣有致癌風險。(新華網)




日期:2019-04-06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