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2011年國際食品安全論壇”在京成功舉辦

   2011-04-26 食品伙伴網568
核心提示:2011國際食品安全論壇--食品伙伴網報道在衛生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部的全力支持下,由國際食品科技聯盟和中國食品科

2011國際食品安全論壇--食品伙伴網報道

    在衛生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部的全力支持下,由國際食品科技聯盟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聯合主辦的"2011國際食品安全論壇暨食品安全技術及設備展覽會"于2011年4月21日上午在北京舉行了隆重的開幕式。來自35個國家和地區的400余名代表參會。

    開幕式由CIFST副理事長賈志忍教授和IUFOST秘書長Judith Meech女士共同支持。CIFST理事長潘蓓蕾教授、IFUoST主席Georrrey Campbell-Platt教授分別代表主辦方致辭。

    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衛生部、農業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世界衛生組織(WTO)等單位的領導及相關負責人出席了開幕式。本次會議由兩個大會報告、六個技術專題和一個討論會議組成。來自國內外的40余位專家學者就當前全球共同面臨的食品安全問題進行專題發言。衛生部部長陳竺、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程東紅、工業和信息化部司長王黎明、科技部副司長王喆、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藍睿明博士等在開幕式上講話。

衛生部部長陳竺發言

    衛生部部長陳竺:我們將加強食品安全風險交流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風險交流工作機制,培養一批有經驗的專業人員。也希望中國媒體能夠形成有能力的輿論導向。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潘蓓蕾:2011年是中國《食品安全法》公布的第2年,而此時美國的《食品和藥品法》已經公布了105年,差異和責任使我們必須加快腳步。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書記處書記程東紅:集合全國科技工作者的力量,為中國食品安全工作的科學解決提供智慧,科學家肩負重要使命。

    工業和信息化部王黎明司長: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必須標本兼治。在加強監管和立法的同時,要加強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意識的培育,增強企業誠信意識,加強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的建設和生產企業的誠信體系建設。

    科學技術部王喆副司長:貿易全球化的背景,迫使我們與全球先進的食品安全科研與管理水平的對接加速。中國食品安全的科技攻關之路依然漫長,科技界責任重大。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藍睿明博士:食品安全管理非常復雜,是我們目前面臨最大的挑戰。中國在不同部門之間開展工作,存在不足;在監管系統中,各部門之間信息的共同分享還需加強。

    4月21日進行了三個技術專題議題分別為:食品安全標準與技術、從危機應對到風險預防、食品安全問題的國際觀點(丙烯酰胺、反式脂肪酸、過敏原等)。 晚6點進行了大會晚宴。

    4月22日上午9點進行了三個分會場會議,會議專題分別為:新技術與新配料、風險交流、產業鏈的安全管理。下午2點開始對六個分會場進行總結。最后大會討論:如何實現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與溝通?

    會議涵蓋了政府、工業和學術等多方的融合,完善的會程設計,使得此次會議展覽與眾不同。會議涉及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專業人士、食品安全風險經理、食品安全檢測與診斷、食品安全工程、食品安全咨詢與服務、政府食品安全管理、食品制造商、食品技術專家、食品微生物專家、食品化學專家、食品物流和分銷、食品貿易、食品物流、食品質量控制、食品標準與法規、HACCP和GMP、市場研究、公共健康等領域。50余位來自國內外食品安全領域的專家和企業代表針對食品安全領域的諸多內容發表了精彩演講,深入評析國內外食品安全熱點話題,并提供全球性的經驗分享。

    食品伙伴網作為合作媒體參與展會現場,利用會議現場與茶歇時間與行業內的專業人士就食品安全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世界衛生組織(WHO)食品污染監測合作中心(中國)主任——吳永寧先生正在接受采訪

國外參會人員在食品伙伴網展位前

    附件: 新聞通稿.doc


    相關鏈接:

    2011國際食品安全論壇暨食品安全技術及設備展覽會

    2011國際食品安全論壇--食品伙伴網食品論壇報道詳情   




日期:2011-04-26
 
地區: 北京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