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布新一期食品抽檢信息,近期,該局組織抽檢了肉制品、豆制品、糧食加工品、蔬菜制品、糖果制品和食用農產品等6類食品1553批次樣品,魚、蛋、菜等11批次問題食品上了本次通報的不合格名單。
不合格食品中,有9批次為食用農產品。其中3批次為雞蛋,分別為:河北保龍倉家樂福商業有限公司柏林店銷售的標稱河南省安陽天鑫種養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五谷蛋(雞蛋)、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九普家禽店銷售的雞蛋檢出氟苯尼考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河北省北國商城股份有限公司超市天河店銷售的來自河北省石家莊久合商貿有限公司的雞蛋檢出氟苯尼考和氧氟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氟苯尼考又稱氟甲砜霉素,是農業部批準使用的動物專用抗菌藥,主要用于敏感細菌所致的豬、雞、魚的細菌性疾病。《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農業部公告第235號)中規定,氟苯尼考在產蛋雞中禁用(雞蛋中不得檢出)。氧氟沙星屬于氟喹諾酮類藥物,因抗菌譜廣、抗菌活性強等曾被廣泛用于畜禽細菌性疾病的治療和預防。《發布在食品動物中停止使用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諾氟沙星4種獸藥的決定》(農業部公告第2292號)中規定,在食品動物中停止使用氧氟沙星(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
另外,有5批次為蔬菜,均檢出農藥殘留超標。其中,由江西省南昌市灣里區幸福路南客隆生活超市、江西省南昌青山湖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茶生蔬菜攤3家銷售的韭菜檢出腐霉利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江西省南昌市灣里區大順發超市八號店銷售的長豆角(豇豆)、河北保龍倉家樂福商業有限公司柏林店銷售的芹菜檢出克百威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腐霉利是一種低毒內吸性殺菌劑,具有保護和治療雙重作用,主要用于蔬菜及果樹的灰霉病防治。《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6)中規定,腐霉利在韭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2mg/kg。克百威是一種廣譜、高效、低殘留、高毒性的氨基甲酸酯類殺蟲、殺螨、殺線蟲劑,具有內吸、觸殺、胃毒作用,并有一定的殺卵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6)中規定,克百威在豆類蔬菜和葉菜類蔬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均為0.02mg/kg。
另外,由河北北國先天下廣場有限責任公司銷售的來自河北省石家莊市長安蒸蒸魚行的鱸魚檢出恩諾沙星(以恩諾沙星與環丙沙星之和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恩諾沙星屬于氟喹諾酮類藥物,是一類人工合成的廣譜抗菌藥,用于治療動物的皮膚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動物專屬用藥。《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農業部公告第235號)中規定,恩諾沙星(以恩諾沙星和環丙沙星之和計)可用于牛、羊、豬、兔、禽等食用畜禽及其他動物,在牛、禽和其他動物的肌肉及脂肪中的最高殘留限量為100μg/kg,在產蛋雞中禁用(雞蛋中不得檢出)。
除食用農產品外,還有1批次肉制品和1批次豆制品檢出不合格。不合格肉制品為:蘇果超市(安徽)有限公司合肥徽州大道購物廣場銷售的標稱江蘇寧富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鹵味鴨翅(醬鹵肉制品),該批次產品檢出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熟肉制品》(GB2726-2016)中規定,熟肉制品(除發酵肉制品外)一個樣品的5次檢測結果均不得超過105CFU/g,且至少3次檢測結果不超過104 CFU/g。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企業所使用的原輔料初始菌數較高,又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不合格豆制品為:湖南溫爾登商貿管理有限公司長沙縣星配店銷售的標稱湖南省武岡市美人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醉鹵湘(武岡鹵豆腐),該批次產品檢出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苯甲酸及其鈉鹽是食品工業中常見的一種防腐劑,對霉菌、酵母和細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豆干類食品中不得使用苯甲酸。苯甲酸及其鈉鹽的安全性較高,少量苯甲酸對人體無毒害,可隨尿液排出體外,在人體內不會蓄積。但若長期過量食入苯甲酸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對肝臟功能產生一定影響。苯甲酸及其鈉鹽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為延長產品保質期,或者彌補產品生產過程衛生條件不佳而超范圍使用。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市場監管總局已責成相關省級市場監管部門依法予以查處。河北、江蘇、河南、湖南等省市場監管部門已督促食品生產企業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分析原因進行整改;河北、安徽、江西、湖南等省市場監管部門已督促食品經營環節有關單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安徽、江西等省市場監管部門已督促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查清進貨渠道、產地等信息并向相關部門報告,食用農產品銷售者對不合格產品立即采取停止銷售等措施控制風險。
相關報道: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11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8年 第47號〕
本文由食品伙伴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供網友參考,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有任何疑問,請聯系news@foodmate.net。
日期:2018-12-25
不合格食品中,有9批次為食用農產品。其中3批次為雞蛋,分別為:河北保龍倉家樂福商業有限公司柏林店銷售的標稱河南省安陽天鑫種養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五谷蛋(雞蛋)、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九普家禽店銷售的雞蛋檢出氟苯尼考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河北省北國商城股份有限公司超市天河店銷售的來自河北省石家莊久合商貿有限公司的雞蛋檢出氟苯尼考和氧氟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氟苯尼考又稱氟甲砜霉素,是農業部批準使用的動物專用抗菌藥,主要用于敏感細菌所致的豬、雞、魚的細菌性疾病。《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農業部公告第235號)中規定,氟苯尼考在產蛋雞中禁用(雞蛋中不得檢出)。氧氟沙星屬于氟喹諾酮類藥物,因抗菌譜廣、抗菌活性強等曾被廣泛用于畜禽細菌性疾病的治療和預防。《發布在食品動物中停止使用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諾氟沙星4種獸藥的決定》(農業部公告第2292號)中規定,在食品動物中停止使用氧氟沙星(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
另外,有5批次為蔬菜,均檢出農藥殘留超標。其中,由江西省南昌市灣里區幸福路南客隆生活超市、江西省南昌青山湖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茶生蔬菜攤3家銷售的韭菜檢出腐霉利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江西省南昌市灣里區大順發超市八號店銷售的長豆角(豇豆)、河北保龍倉家樂福商業有限公司柏林店銷售的芹菜檢出克百威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腐霉利是一種低毒內吸性殺菌劑,具有保護和治療雙重作用,主要用于蔬菜及果樹的灰霉病防治。《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6)中規定,腐霉利在韭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2mg/kg。克百威是一種廣譜、高效、低殘留、高毒性的氨基甲酸酯類殺蟲、殺螨、殺線蟲劑,具有內吸、觸殺、胃毒作用,并有一定的殺卵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6)中規定,克百威在豆類蔬菜和葉菜類蔬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均為0.02mg/kg。
另外,由河北北國先天下廣場有限責任公司銷售的來自河北省石家莊市長安蒸蒸魚行的鱸魚檢出恩諾沙星(以恩諾沙星與環丙沙星之和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恩諾沙星屬于氟喹諾酮類藥物,是一類人工合成的廣譜抗菌藥,用于治療動物的皮膚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動物專屬用藥。《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農業部公告第235號)中規定,恩諾沙星(以恩諾沙星和環丙沙星之和計)可用于牛、羊、豬、兔、禽等食用畜禽及其他動物,在牛、禽和其他動物的肌肉及脂肪中的最高殘留限量為100μg/kg,在產蛋雞中禁用(雞蛋中不得檢出)。
除食用農產品外,還有1批次肉制品和1批次豆制品檢出不合格。不合格肉制品為:蘇果超市(安徽)有限公司合肥徽州大道購物廣場銷售的標稱江蘇寧富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鹵味鴨翅(醬鹵肉制品),該批次產品檢出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熟肉制品》(GB2726-2016)中規定,熟肉制品(除發酵肉制品外)一個樣品的5次檢測結果均不得超過105CFU/g,且至少3次檢測結果不超過104 CFU/g。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企業所使用的原輔料初始菌數較高,又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不合格豆制品為:湖南溫爾登商貿管理有限公司長沙縣星配店銷售的標稱湖南省武岡市美人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醉鹵湘(武岡鹵豆腐),該批次產品檢出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苯甲酸及其鈉鹽是食品工業中常見的一種防腐劑,對霉菌、酵母和細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豆干類食品中不得使用苯甲酸。苯甲酸及其鈉鹽的安全性較高,少量苯甲酸對人體無毒害,可隨尿液排出體外,在人體內不會蓄積。但若長期過量食入苯甲酸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對肝臟功能產生一定影響。苯甲酸及其鈉鹽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為延長產品保質期,或者彌補產品生產過程衛生條件不佳而超范圍使用。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市場監管總局已責成相關省級市場監管部門依法予以查處。河北、江蘇、河南、湖南等省市場監管部門已督促食品生產企業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分析原因進行整改;河北、安徽、江西、湖南等省市場監管部門已督促食品經營環節有關單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安徽、江西等省市場監管部門已督促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查清進貨渠道、產地等信息并向相關部門報告,食用農產品銷售者對不合格產品立即采取停止銷售等措施控制風險。
相關報道: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11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8年 第47號〕
本文由食品伙伴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供網友參考,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有任何疑問,請聯系news@foodmate.net。
日期:2018-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