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甘肅省食藥監局關于2018年5月份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分析情況的公告

   2018-06-06 甘肅省食藥監局366
核心提示:  根據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年度計劃,2018年4月21日至2018年5月20日,我局對全省范圍內生產經營的23大類8392批次食品進行了抽檢監
   根據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年度計劃,2018年4月21日至2018年5月20日,我局對全省范圍內生產經營的23大類8392批次食品進行了抽檢監測,現將分析情況公告如下: 
  一、總體情況
 
  在抽檢的8392批次樣品中,合格7854批次,不合格538批次,樣品不合格率6.41%。
 
  二、監督抽檢結果分析
 
  從樣品檢測的總體情況來看,本月所抽檢的糧食加工品、肉制品、餅干、罐頭、速凍食品、糖果制品、茶葉及相關制品、蛋制品、糕點、蜂產品安全狀況良好,合格率為100%。通過對抽檢數據的分析,此次抽檢的食品中豆制品、水果制品、蔬菜制品、炒貨及堅果制品、方便食品、餐飲食品、飲料、淀粉及淀粉制品、酒類、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食用農產品檢出不合格,不合格率分別為43.33%、36.36%、20.83%、16.18%、12.50%、10.85%、10.67%、6.45%、11.89%、4.94%、4.26%、1.12%(詳見下表)
 
  各類食品監督抽檢情況

序號 食品類別1 監督抽檢樣品
總量2(批次)
不合格樣品
數量3(批次)
不合格率4 備注
1 糧食加工品 176 0 0
2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 81 4 4.94%
3 調味品 94 4 4.26%
4 肉制品 8 0 0
5 乳制品 / /
6 飲料 258 28 10.85%
7 方便食品 16 2 12.50%
8 餅干 11 0 0
9 罐頭 4 0 0
10 冷凍飲品 / /
11 速凍食品 1 0
12 薯類和膨化食品 / /
13 糖果制品 3 0
14 茶葉及相關制品 87 0 0
15 酒類 93 6 6.45%
16 蔬菜制品 72 15 20.83%
17 水果制品 132 48 36.36%
18 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 68 11 16.18%
19 蛋制品 2 0 0
20 可可及焙烤咖啡產品 / /
21 食糖 / /
22 水產制品 / /
23 淀粉及淀粉制品 178 19 10.67%
24 糕點 101 0 0
25 豆制品 60 26 43.33%
26 蜂產品 3 0 0
27 保健食品 / /
28 特殊膳食食品 / /
29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 / /
30 嬰幼兒配方食品 / /
31 餐飲食品 2758 328 11.89%
32 食品添加劑 / /
33 食用農產品 4186 47 1.12%
34 其他5(請在備注標注類別) / / /
合計 8392 538 6.41%

  三、抽檢食品主要不合格及問題項目危害分析
 
  (一)2018年5份抽檢食品主要不合格項目(詳見下表)
 
  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監測不合格項目分布表


食品品種
不合格項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
酸值(3),過氧化值(1)
調味品
谷氨酸鈉(2),呈味核苷酸二鈉(2),菌落總數(1)
飲料
茶多酚(2),咖啡因(2)、甜蜜素(4)、菌落總數(2)、銅綠假單胞菌(25),感官(1)
方便食品
脫氫乙酸(2)
酒類
酒精度(3),甜蜜素(4)
蔬菜制品
二氧化硫殘留量(14),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1)
水果制品
二氧化硫殘留量(44),甜蜜素(4),莧菜紅(3),菌落總數(6)防腐劑各自用量占比之和(1)
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
二氧化硫殘留量(2),過氧化值(以脂肪計)(8),糖精鈉(1)
淀粉及淀粉制品
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19)
豆制品
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2),菌落總數(24)
糕點
脫氫乙酸及其鈉鹽(2),丙酸鈣劑其鈉鹽、鈣鹽(2),菌落總數(1)
餐飲食品
大腸菌群(181),那可丁(1),蒂巴因(1),罌粟堿(1),亞硝酸鹽(以亞硝酸鈉計)(6),嗎啡(2),二氧化硫(1),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77),鋁的殘留量(以干基計)(8),可待因(1),N-二甲基亞硝胺(2),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9),硼砂(3),苯并花(1),檸檬黃(1),過氧化值(以脂肪計)(1)
食用農產品
克百威(17),孔雀石綠(1),氧樂果(1),氯唑磷(1),甲胺磷(2),喹乙醇代謝物(3-甲基喹噁啉-2-羧酸)(1),聯苯菊酯(1),恩諾沙星(1),恩諾沙星(以恩諾沙星與環丙沙星之和計)(2),毒死蜱(3),4-氯苯氧乙酸鈉(10),甲拌磷(1),氧氟沙星(4)

  (二)主要不合格項目危害分析
 
  1、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糧食、魚類、蛋類、蔬菜、肉類中都含有較低的亞硝酸鹽,在各種食品的加工制作中,亞硝酸鈉的使用相當普遍,它具有優良的呈色作用和抗氧化作用,可以延緩食物變質,以及改善風味,人體通過食物攝入少量的亞硝酸鹽能夠通過尿液排出,不會在體內蓄積,但是食入過量亞硝酸鹽會引起中毒
 
  2、二氧化硫殘留量:二氧化硫、焦亞硫酸鉀、亞硫酸鈉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劑和防腐劑,使用后產生二氧化硫殘留。《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014)中規定蜜餞涼果類二氧化硫殘留量不得超過0.35g/kg。二氧化硫進入人體后最終轉化為硫酸鹽并隨尿液排出體外,少量二氧化硫進入人體不會對身體帶來健康危害,但若過量食用可能引起如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
 
  3、菌落總數: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菌落總數超標說明個別企業可能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4、脫氫乙酸及其鈉鹽: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作為食品添加劑,廣泛用作防腐劑,對霉菌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果、蔬汁飲料中不得使用脫氫乙酸及其鈉鹽。長期大量食用脫氫乙酸及其鈉鹽超標產品,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一定影響。
 
  5、銅綠假單胞菌:銅綠假單胞菌原稱綠膿桿菌,屬于非發酵革蘭氏陰性桿菌,是一種水源性致病菌,廣泛存在于各類型水中,該菌抗性強、營養要求低、會形成生物膜,容易造成持續性污染。正常情況下一般不致病,當機體抵抗力低下時可致病。GB 19298-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中規定:銅綠假單胞菌檢樣n=5,c=0,m=0 CFU/250ml。銅綠假單胞菌生長不僅可以產生異味致使感官異常,還可以改變瓶裝水的理化指標,如直接影響亞硝酸鹽的含量。銅綠假單胞菌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一是中間流通環節、存放時間的影響,特別是水桶的循環使用增加了二次污染的風險,二是部分企業對衛生管理認識不到位,操作不夠規范,生產過程中交叉污染;三是回收桶未配備自動刷洗消毒設備,僅手工刷洗或灌裝前在灌裝機上短暫沖洗桶內壁,增加二次污染的機會;四是生產車間內濕度大,易滋生微生物。
 
  四、不合格原因分析
 
  (一)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防腐劑(苯甲酸)、增色劑(檸檬黃)、甜味劑(甜蜜素)為限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檢驗結果顯示超過國家標準限量要求,主要是生產經營者對法規、標準認知度不夠或者存在主觀故意,為延長保質期或提升產品感官品相口感,違反規定濫用食品添加劑。
 
  (二)食品加工過程造成的污染。因加工設備、加工工序與加工技術落后,生產加工企業未能嚴格按照工藝要求、食品安全標準操作(例如:微生物殺滅不完全導致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超量使用、濫用食品添加劑或在食品中非法使用非食品添加劑等),以及加工場地環境的嚴重污染等等都將產生加工過程的污染,影響食品安全。
 
  (三)農獸藥殘留超過標準限量。一是我國現有農藥結構不合理,產品質量不高;二是施藥技術不到位,藥械落后,施藥中跑、冒、滴、漏問題突出,污染作物和環境;三是農民缺乏安排合理使用農藥的意識和基本知識,任意加大或減少用藥量,長期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四是不按照安全間隔期收獲農作物。





日期:2018-06-06
 
地區: 甘肅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