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倫敦11月17日電---周三公布的小麥和玉米價格路透調查顯示,有關新一波糧價危機的猜測可能有些過火了,這意味著2015年以前平均價格料只是溫和上漲,不會達到今年的高點。
此外,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FAO)周三發布的有關農業前景最新報告稱,新作小麥可能會彌補今年小麥產量的減少,但糧食短缺仍將是個威脅。
該項調查以五年作為預估的時間期限,以便在動蕩的市場中把握較長期的趨勢。調查顯示,2015年經通脹調整的玉米和小麥價格料低于今年高位,不過大豆價格將會走高。調查結果并不支持普遍預期的價格飆升局面。
油價跳漲,部分歸因于2007/2008年度一些國家出現了食品危機。今天俄羅斯小麥產量欠佳,加之中國需求大漲,從而引發食品安全的擔憂,推動谷物價格升至數年高位。
調查顯示,農產品價格升勢或將落後油價。油價2008年7月曾觸及每桶147美元上方的紀錄高點,今年11月抵達2010年高點88.63美元。
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農產品研究主管Emmanuel Jayet表示,“我預計2015年主要且合理的情況是產量增長,價格跌破目前水準。”他亦估計今後農產品價格會頻繁出現更多漲勢。
對2015年13種農產品的路透調查結果凸顯了價格不確定性。玉米和小麥的預估中值低于2010年高點,不過大豆預估高約12%,三種谷物價格料每蒲式耳分別為5.5美元、7美元及14.9美元。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玉米期貨價格在11月9日觸及峰值每蒲式耳6.05美元,是2008年8月以來的近月最高水準,而小麥期貨今年8月6日創下的8.41美元水準,為2008年8月以來近月的最高。
大豆期貨價格11月12日高達3.37-3/4美元,為2008年9月以來的近月最高。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FAO)周三削減2010年全球谷物產量預估,部分歸因于俄羅斯遭遇一百多年來的嚴重旱情,氣候科學家稱這是今後將更加頻繁出現極端氣候的一個例子。
中國對谷物和油籽的需求大漲,盡管因中國當局釋放庫存來抑制價格,過去一周價格回撤。
美國分析機構AgResource周三表示,主要來自中國谷物需求在不斷增長,或將提振美國谷物期貨價格在未來數月遠超當前水準。
**油價將大幅上漲**
要想抑制更為長期的食品價格上漲,需要增加產量。產量的增加可以來自單位產量的提高,比如說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也可以通過擴大種植面積得到,比如說巴西。
油價與農產品存在關聯性,因石油制品是農用燃料,且天然氣被用于生產肥料。
一項調查中16份油價預估的中值顯示,2015年油價為113.5美元,較2010年高點升28%,亦高于國際能源署(IEA)上周公布的2015年名義油價預估值每桶101-108美元。
德意志銀行首席能源分析師Adam Sieminski認為,這樣的價格在2015年“從經濟角度來看是可持續的”.
MF Global的Edward Meir說,油價前景部分取決于全球向低碳經濟的轉變。他的油價預估值最低,只有55美元,遠低于當前水準。
“需求正在開始某種結構性的轉變,能效在不斷提高,中國就在這樣做。人們在建立預測模型時并沒有考慮這一點。”他提到中國的2020年低碳能源計劃,亦談及伊拉克和巴西的新發現油田。
15位作答的分析師中只有一位預期全球石油產量會在2015年之前觸頂。
日期:201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