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甘肅省食藥監局發布《10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2016年第47期總第79期)》,通報了10批次食品不合格,其中5批次水果制品二氧化硫超標。
5批次水果制品二氧化硫超標
抽檢水果制品87批次,5批次不合格,分別為:甘肅新一代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新一代牌吊死杏干(原味)(規格210克/瓶 生產日期2016/6/4),甘肅興發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太平果干(規格200克/袋 生產日期2016/8/5)、鮮桃干(規格200克/袋 生產日期2016/8/5),甘肅省大鵬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甘草杏(規格238克/袋 生產日期2016/9/26),甘肅鎮原縣新星果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甘草杏(規格450克/袋 生產日期2016/9/6),檢出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
二氧化硫(以及焦亞硫酸鉀、亞硫酸鈉等添加劑)對食品有漂白和防腐作用,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劑和防腐劑,使用后均可能二氧化硫的殘留。除GB2760規定使用的范圍和限量外,均無超范圍和超量使用該食品添加劑。不合規定使用二氧化硫也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經口攝入二氧化硫的主要毒性表現為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此外,也會影響鈣吸收,造成機體鈣丟失。二氧化硫易被濕潤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亞硫酸、硫酸。對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長期低濃度接觸,可有頭痛、頭昏、乏力等全身癥狀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氣管炎、嗅覺及味覺減退等。二氧化硫可被吸收進入血液,對全身產生毒副作用,它能破壞酶的活力,從而明顯地影響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的代謝,對肝臟有一定的損害。動物試驗證明,二氧化硫慢性中毒后,機體的免疫受到明顯抑制。
1批次食用油過氧化值超標
抽檢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105批次,1批次不合格,為:景泰縣三福糧油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三福菜籽油(規格5L/桶 生產日期2016-07-17),檢出過氧化值超標。
過氧化值表示油脂被氧化的程度,過氧化值越高說明樣品被氧化而變質的程度越大。造成過氧化值超標原因可能是企業使用油脂及其他原輔料質量不合格或原輔料、成品貯存條件不當,使油脂氧化加劇導致超標。
2批次調味品苯甲酸超標
抽檢調味品20批次,2批次不合格,分別為:甘肅慶陽華池縣盛力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南梁牌蕎麥香醋(規格2.5L/瓶 生產日期2016/3/18)、南梁牌蕎麥香醋(規格1.2L/瓶生產日期2016/7/28),檢出苯甲酸超標。
苯甲酸及其鹽是食品工業中常見的一種防腐保鮮劑。可能的污染途徑是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防腐工藝階段超范圍、超量使用。可能的健康危害:一般情況下,苯甲酸被認為是安全的,但過量食入苯甲酸會引起腹瀉、肚痛、心跳快等癥狀,長期使用可能引起肝腎臟的慢性損害。
1批次蔬菜制品不合格
抽檢蔬菜制品177批次,1批次不合格,為:甘肅省康縣興源土特產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康耳牌真姬菇(規格200g/袋 生產日期2016-07-20),檢出總汞、總砷超標。
造成干制食用菌總汞超標的原因很多,比如菌種受空氣、水質和土壤的污染,或者生產過程中使用含汞的化學消毒劑等都有可能造成食用菌中的汞含量超標,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總砷是指無機和有機化合物中砷的總量。如果長期低劑量攝入砷化物達一定程度,會導致慢性砷中毒,可能引起神經衰弱綜合征,皮膚色素異常,多發性末梢神經炎,支氣管、肺部疾患以及末梢血管循環障礙等。
1批次罐頭不合格
抽檢罐頭1批次不合格,為:岷縣綠怡清真食品廠生產的岷山牌野生草莓罐頭(草莓)(規格300克/瓶 生產日期2016/6/18),檢出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超標。
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為具有增加產品甜味作用的食品添加劑,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相關產品標準的規定,不允許超范圍或超限量使用添加劑。罐頭甜蜜素超標原因可能是企業為了增加產品的甜味、降低生產成本而超范圍使用。
針對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已對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產經營企業依法查處,并責令違法生產經營企業及時采取措施下架、召回不合格食品,督促企業認真落實主體責任,查找問題原因并整改,防控食品安全風險。
日期:2016-12-23
5批次水果制品二氧化硫超標
抽檢水果制品87批次,5批次不合格,分別為:甘肅新一代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新一代牌吊死杏干(原味)(規格210克/瓶 生產日期2016/6/4),甘肅興發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太平果干(規格200克/袋 生產日期2016/8/5)、鮮桃干(規格200克/袋 生產日期2016/8/5),甘肅省大鵬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甘草杏(規格238克/袋 生產日期2016/9/26),甘肅鎮原縣新星果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甘草杏(規格450克/袋 生產日期2016/9/6),檢出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
二氧化硫(以及焦亞硫酸鉀、亞硫酸鈉等添加劑)對食品有漂白和防腐作用,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劑和防腐劑,使用后均可能二氧化硫的殘留。除GB2760規定使用的范圍和限量外,均無超范圍和超量使用該食品添加劑。不合規定使用二氧化硫也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經口攝入二氧化硫的主要毒性表現為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此外,也會影響鈣吸收,造成機體鈣丟失。二氧化硫易被濕潤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亞硫酸、硫酸。對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長期低濃度接觸,可有頭痛、頭昏、乏力等全身癥狀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氣管炎、嗅覺及味覺減退等。二氧化硫可被吸收進入血液,對全身產生毒副作用,它能破壞酶的活力,從而明顯地影響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的代謝,對肝臟有一定的損害。動物試驗證明,二氧化硫慢性中毒后,機體的免疫受到明顯抑制。
1批次食用油過氧化值超標
抽檢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105批次,1批次不合格,為:景泰縣三福糧油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三福菜籽油(規格5L/桶 生產日期2016-07-17),檢出過氧化值超標。
過氧化值表示油脂被氧化的程度,過氧化值越高說明樣品被氧化而變質的程度越大。造成過氧化值超標原因可能是企業使用油脂及其他原輔料質量不合格或原輔料、成品貯存條件不當,使油脂氧化加劇導致超標。
2批次調味品苯甲酸超標
抽檢調味品20批次,2批次不合格,分別為:甘肅慶陽華池縣盛力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南梁牌蕎麥香醋(規格2.5L/瓶 生產日期2016/3/18)、南梁牌蕎麥香醋(規格1.2L/瓶生產日期2016/7/28),檢出苯甲酸超標。
苯甲酸及其鹽是食品工業中常見的一種防腐保鮮劑。可能的污染途徑是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防腐工藝階段超范圍、超量使用。可能的健康危害:一般情況下,苯甲酸被認為是安全的,但過量食入苯甲酸會引起腹瀉、肚痛、心跳快等癥狀,長期使用可能引起肝腎臟的慢性損害。
1批次蔬菜制品不合格
抽檢蔬菜制品177批次,1批次不合格,為:甘肅省康縣興源土特產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康耳牌真姬菇(規格200g/袋 生產日期2016-07-20),檢出總汞、總砷超標。
造成干制食用菌總汞超標的原因很多,比如菌種受空氣、水質和土壤的污染,或者生產過程中使用含汞的化學消毒劑等都有可能造成食用菌中的汞含量超標,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總砷是指無機和有機化合物中砷的總量。如果長期低劑量攝入砷化物達一定程度,會導致慢性砷中毒,可能引起神經衰弱綜合征,皮膚色素異常,多發性末梢神經炎,支氣管、肺部疾患以及末梢血管循環障礙等。
1批次罐頭不合格
抽檢罐頭1批次不合格,為:岷縣綠怡清真食品廠生產的岷山牌野生草莓罐頭(草莓)(規格300克/瓶 生產日期2016/6/18),檢出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超標。
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為具有增加產品甜味作用的食品添加劑,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相關產品標準的規定,不允許超范圍或超限量使用添加劑。罐頭甜蜜素超標原因可能是企業為了增加產品的甜味、降低生產成本而超范圍使用。
針對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已對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產經營企業依法查處,并責令違法生產經營企業及時采取措施下架、召回不合格食品,督促企業認真落實主體責任,查找問題原因并整改,防控食品安全風險。
日期:20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