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央社”消息,國際母乳周今天開啟,臺“衛福部國健署”表示,哺喂母乳有助降低孩子過敏、腸胃道、呼吸道問題,孩子成年后血壓、膽固醇也比沒喝母乳的孩子表現好。
今年國際母乳周(8月1日至8月7日)主題為“母乳哺育是永續發展之鑰”,臺“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響應國際母乳周,支持媽媽哺喂母乳,關懷母嬰的健康。
臺國健署婦幼健康組長陳妙心受訪表示,依國健署2015年全國母乳哺育率調查顯示,臺灣6個月以下純母乳哺育率45.4%,高于全球平均值38%,并已接近世界衛生組織(WHO)設定的全球目標值在2025年達到50%。
她說,根據多項國外研究顯示,哺乳寶寶的腸胃道、呼吸道、中耳炎發炎機會較非母乳寶寶少,且兒童糖尿病、過敏也比較少;在校學習、智力測驗的表現也都比較優。等孩子成年后,血壓、膽固醇的表現也比非母乳寶寶好。
臺國健署調查也發現,產婦停止哺喂母乳主要原因為57.1%奶水不足,其次21.9%因為工作環境或性質不方便;產婦對母乳哺育親善環境的滿意度,不滿意7.5%、滿意65.3%、無反應27.2%,以及產婦的工作場所是否支持喂母乳或集乳的比率,不支持8.3%、支持78.1%、無反應13.5%。
良好的職場環境有助提升母乳哺喂率,陳妙心說,國健署推廣健康職場認證及進行職場母乳哺育衛教宣導,并持續結合勞動部推展補助企業設置職場哺乳室及落實性別工作平等法,每日2次每次30分鐘哺集乳時間、加班超過1小時再加30分鐘,及100人以上職場設置哺集乳室規定。
日期:2016-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