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國際研究稱,澳洲蜂蜜是世界上受污染最嚴重的,所含的有毒物質可能引發包括癌癥在內的慢性疾病。
專家稱,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尤其要小心,因為胎兒和母乳喂養的嬰兒更容易因為攝入此類有害物質而造成器官損傷。
這個消息預計會影響超市在售的眾多著名品牌的蜂蜜。雖然這些產品都符合澳洲較松懈的食品安全標準,但根據刊登在《食品添加劑與污染物》(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期刊上的研究結果,在接受檢測的澳洲蜂蜜中,有五種所含的污染物超出歐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認為安全或可接受的水平。
《澳洲食品法》禁止使用在人類食品中使用藍薊(Paterson's curse,又稱救贖草)和火龍草(Fireweed)等有毒植物,它們的花朵含有一種稱為吡咯里西啶生物堿的化學物,這種物質被視為導致全球人類和牲畜中毒的最普遍原因。
德國聯邦風險評估所(Federal Institute for Risk Assessment)在十月份的時候發現,即使少量攝入吡咯里西啶生物堿也可能導致與長期肺病及癌癥相關的基因突變。但澳新食品標準局(FSANZ)允許從這類禁止作物中提取蜂蜜,只要將其與其他蜂蜜混合稀釋。
聯合國注冊專家、澳洲毒理學家埃德加(John Edgar)博士說,在飲食中接觸這種毒物可能是癌癥的一個重大誘因。他呼吁更好地監控這類毒物,讓消費者在購買食品的時候有更多知情權。
澳大利亞蜜蜂產業協會(Australian Honeybee Industry Association)表示,報道夸大了中毒的可能性,稱過去十年由于現代農業技術改進,從雜草提取的蜂蜜已經大大減少。
一位發言人說:“行業充分了解藍薊蜂蜜和生物堿的問題。在澳洲,這種蜂蜜并不是以商業數量生產。至今沒有任何一個關于人類攝入極少量這類生物堿而產生健康問題的案例。食用澳洲蜂蜜的消費者無需擔心,他們應該繼續享用我們偉大的澳洲蜂蜜。”
《時代報》/本報記者徐小燕
日期:2016-01-21
專家稱,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尤其要小心,因為胎兒和母乳喂養的嬰兒更容易因為攝入此類有害物質而造成器官損傷。
這個消息預計會影響超市在售的眾多著名品牌的蜂蜜。雖然這些產品都符合澳洲較松懈的食品安全標準,但根據刊登在《食品添加劑與污染物》(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期刊上的研究結果,在接受檢測的澳洲蜂蜜中,有五種所含的污染物超出歐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認為安全或可接受的水平。
《澳洲食品法》禁止使用在人類食品中使用藍薊(Paterson's curse,又稱救贖草)和火龍草(Fireweed)等有毒植物,它們的花朵含有一種稱為吡咯里西啶生物堿的化學物,這種物質被視為導致全球人類和牲畜中毒的最普遍原因。
德國聯邦風險評估所(Federal Institute for Risk Assessment)在十月份的時候發現,即使少量攝入吡咯里西啶生物堿也可能導致與長期肺病及癌癥相關的基因突變。但澳新食品標準局(FSANZ)允許從這類禁止作物中提取蜂蜜,只要將其與其他蜂蜜混合稀釋。
聯合國注冊專家、澳洲毒理學家埃德加(John Edgar)博士說,在飲食中接觸這種毒物可能是癌癥的一個重大誘因。他呼吁更好地監控這類毒物,讓消費者在購買食品的時候有更多知情權。
澳大利亞蜜蜂產業協會(Australian Honeybee Industry Association)表示,報道夸大了中毒的可能性,稱過去十年由于現代農業技術改進,從雜草提取的蜂蜜已經大大減少。
一位發言人說:“行業充分了解藍薊蜂蜜和生物堿的問題。在澳洲,這種蜂蜜并不是以商業數量生產。至今沒有任何一個關于人類攝入極少量這類生物堿而產生健康問題的案例。食用澳洲蜂蜜的消費者無需擔心,他們應該繼續享用我們偉大的澳洲蜂蜜。”
《時代報》/本報記者徐小燕
日期:2016-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