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僑報網編譯王晗12月22日報道】據巴西《環球報》12月21日報道,最近在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消息,在中國市場上有一些欺騙消費者的“塑料大米”,而現在這些“塑料大米”將流入巴西。這到底是真還是假?
12月份,在巴西的社交網絡中流傳著一篇文章,提醒大家注意危險的到來,因為中國的“塑料大米”將會出現在巴西人的餐桌上。文章中稱,中國政府正在對“塑料大米”事件進行調查,因為許多消費者投訴他們錯誤地購買了“塑料大米”。
這篇文章在多個博客和網站進行了轉載。文章中解釋,這種假的大米外表和天然大米類似,但卻是由紅薯粉和工業樹脂混合制作的,具有毒性。假的大米有一種化學物質的味道,在高溫加熱時會融化。
文章中稱,這種假大米混合在真的大米中,已經銷往亞洲各國,很可能會銷售至西方國家和巴西。那么,這一切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盡管這則消息是在今年12月份開始流傳的,但其實很早就在其他的地方出現過。比如在2011年2月份,新聞網站Raw Story就發表過類似的文章,但是文章中沒有任何真實性的證據,只是引用了兩個已經不存在的網站中的信息。另外,也沒有證據證明巴西已經存在這種合成大米。
另一家網站Asia News也發表了相關信息,但是也沒有提到任何信息來源,只是和多年前消費者指控商人在大米中摻雜混合物質的消息進行了對比。
和上述的例子相同,在數百家轉載信息的網站中,沒有一個網站對當事人進行采訪,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新聞的真實性。
據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這則新聞是真的。馬來西亞外貿部部長Hasan Malek也表示,現在并不確定新聞的是真是假,但是外貿部目前還沒有收到任何這方面的投訴和警告。
新聞稱印尼警方搜查了雅加達東郊的一個商店,發現該店出售的大米摻雜了合成米。但印尼多方對這個消息表示懷疑,因為塑料米的生產費用照理比普通米更貴,因此要深入調查,新聞是真是假。
一位2004年至2013年在中國工作的化學工程師Lake Kubilius說,生產這種“塑料大米”的人工成本比普通米要高,而且在中國糧食非常便宜,生產合成米似乎并不符合邏輯。
總的來說,也許中國存在這種所謂的“塑料大米”,但是沒有任何證據消息的真實性,更沒有證據證明這種米已經流入巴西,因此大家不必過于驚慌。
日期:2015-12-23
12月份,在巴西的社交網絡中流傳著一篇文章,提醒大家注意危險的到來,因為中國的“塑料大米”將會出現在巴西人的餐桌上。文章中稱,中國政府正在對“塑料大米”事件進行調查,因為許多消費者投訴他們錯誤地購買了“塑料大米”。
這篇文章在多個博客和網站進行了轉載。文章中解釋,這種假的大米外表和天然大米類似,但卻是由紅薯粉和工業樹脂混合制作的,具有毒性。假的大米有一種化學物質的味道,在高溫加熱時會融化。
文章中稱,這種假大米混合在真的大米中,已經銷往亞洲各國,很可能會銷售至西方國家和巴西。那么,這一切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盡管這則消息是在今年12月份開始流傳的,但其實很早就在其他的地方出現過。比如在2011年2月份,新聞網站Raw Story就發表過類似的文章,但是文章中沒有任何真實性的證據,只是引用了兩個已經不存在的網站中的信息。另外,也沒有證據證明巴西已經存在這種合成大米。
另一家網站Asia News也發表了相關信息,但是也沒有提到任何信息來源,只是和多年前消費者指控商人在大米中摻雜混合物質的消息進行了對比。
和上述的例子相同,在數百家轉載信息的網站中,沒有一個網站對當事人進行采訪,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新聞的真實性。
據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這則新聞是真的。馬來西亞外貿部部長Hasan Malek也表示,現在并不確定新聞的是真是假,但是外貿部目前還沒有收到任何這方面的投訴和警告。
新聞稱印尼警方搜查了雅加達東郊的一個商店,發現該店出售的大米摻雜了合成米。但印尼多方對這個消息表示懷疑,因為塑料米的生產費用照理比普通米更貴,因此要深入調查,新聞是真是假。
一位2004年至2013年在中國工作的化學工程師Lake Kubilius說,生產這種“塑料大米”的人工成本比普通米要高,而且在中國糧食非常便宜,生產合成米似乎并不符合邏輯。
總的來說,也許中國存在這種所謂的“塑料大米”,但是沒有任何證據消息的真實性,更沒有證據證明這種米已經流入巴西,因此大家不必過于驚慌。
日期: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