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來自植物的這些成分,正在占領著千億抗衰市場

   2025-07-15 食品伙伴網832
核心提示:植物中富含植物化學物質,具有多種生物活性。植物化學物質抗衰老的途徑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增強抗氧化能力、平衡營養感應、激活端粒酶活性、修復線粒體功能、清除衰老細胞、誘導干細胞增殖和分化、增強抗炎活性等。……(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衰老是慢性疾病的最大危險因素之一,包括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和各種惡性腫瘤等。衰老是一種不可逆的生理過程,人們無法改變,但是可以延緩或減慢衰老的進程。近些年來抗衰一直是行業研究熱點。
 
  在全球老齡化趨勢日益嚴峻的背景下,抗衰老不僅成為個人追求健康生活的熱點,也成為了國家戰略層面的迫切需求。據悉,全球抗衰老市場規模已超過2000億美元,年增長率穩定在10%。
 
  目前用于評估植物化學物質抗衰老效果及研究其作用機制的模式生物主要涉及酵母、秀麗隱桿線蟲、果蠅、嚙齒類動物(包括小鼠、大鼠)。秀麗隱桿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作為模式動物,全基因組約20 000個編碼基因,其中有60%~80%的基因組與人基因組具有同源性[1]。小鼠與人類基因組具有99%同源基因“[2]。D-半乳糖誘導的亞急性衰老小鼠模型常被國內外學者用于衰老相關研究,其衰老表型也與人類衰老表型高度一致。
 
  植物中富含植物化學物質,具有多種生物活性。植物化學物質抗衰老的途徑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增強抗氧化能力、平衡營養感應、激活端粒酶活性、修復線粒體功能、清除衰老細胞、誘導干細胞增殖和分化、增強抗炎活性等[6]。
 
  抗氧化是抗衰老過程中重要的一環,是目前預防年齡相關疾病的主要策略。ROS過量積累是細胞老化的主要誘因之一。過量ROS會誘導脂肪酸和蛋白質氧化,引起DNA氧化損傷,導致細胞衰老[3]。
 
  麥角硫因
 
  據功能食品圈&魔鏡洞察統計,在淘寶、天貓、京東、抖音平臺,類目涉及傳統滋補營養品,咖啡/麥片/沖飲,保健食品/膳食營養補充食品等,2025年1月至5月,麥角硫因類產品銷量逐月上漲,銷售額合計7億多,其中僅2025年5月銷售額就高達2億多。逐月攀升的良好態勢預示著麥角硫因市場規模正處于快速擴張期。


  數據來源:功能食品圈&魔鏡洞察
 
  麥角硫因是一種天然的非常罕見的氨基酸,是法國的一位藥劑師查爾斯。塔瑞特于1909年在研究麥角真菌的時候首次發現的。麥角硫因在很多菌類中都有發現,比如平菇、香菇、金頂側耳(榆黃蘑)。金頂側耳(英名:金牡蠣蘑菇),為名貴的食用菌,歷來有”真菌之花“的美稱。麥角硫因的制備方法有化學合成法、生物提取法和生物發酵法。相比于較化學合成和天然生物提取法采用生物發酵法生產麥角硫因,具有成本低,原料易獲取產量易擴大,雜質含量低等特點,拓寬了麥角硫因的應用空間。目前生物合成已實現規模化生產,并應用在跨境產品中。有研究表明,麥角硫因治療可改善D-半乳糖誘導的氧化應激、神經炎癥和線粒體功能[4]。德國萊布尼茨分析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Cell metabolism 上發表了Ergothioneine improves healthspan of aged animals by enhancing cGPDH activity through CSE-dependent persulfidation 的研究論文。結果表明麥角硫因能夠提高老年動物的壽命和健康壽命。

  圖源:Food & Function
 
  槲皮素
 
  據功能食品圈&魔鏡洞察統計,在淘寶、天貓、京東、抖音平臺,類目涉及傳統滋補營養品,咖啡/麥片/沖飲,保健食品/膳食營養補充食品等,2025年1月至5月,槲皮素類產品銷售趨勢趨于平穩。整體看,2 - 3 月銷售表現突出,4 - 5 月有所下滑,但月平均銷售額仍有7200余萬元。槲皮素作為天然黃酮類化合物,未來有望在保健品市場進一步擴張。


  數據來源:功能食品圈&魔鏡洞察
 
  槲皮素,又名櫟精、槲皮黃素,是一種多羥基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性。天然槲皮素廣泛存在于許多植物的莖皮、花、葉、芽、種子、果實中,多以糖苷的形式存在,如蘆丁、槲皮苷、金絲桃苷等,經酸水解可得到槲皮素。槲皮素是槐米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作為一種黃酮類物質,槲皮素的抗氧化作用主要通過清除活性氧自由基、鰲合金屬離子以及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損傷等方式實現[8]。二氫槲皮素是槲皮素的還原形式。槲皮素能在一定濃度范圍內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抑制細胞衰老[9]。研究表明,D-半乳糖誘導小鼠經皮下注射槲皮素連續8周后,小鼠海馬神經元細胞形態的改變和凋亡得到緩解,Nrf2、HO-1干HSOD的表達量提高,小鼠的學習和記憶得到顯著改善。因此,槲皮素可通過激活Nrf2/ARE信號通路對D-半乳糖誘導的小鼠認知功能損傷和神經細胞凋亡產生保護作用[10]。槲皮素和達沙替尼的混合物已被用于小鼠細胞或組織清除衰老細胞的測試,成效良好[11]。槲皮素可通過負向調節作用影響血清和腦中IL一1B、IL一6、TNF—Cc的分泌,顯著改善因衰老帶來的腦組織和肝組織的形態學變化,從而減輕衰老機體產生相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12]。
 
  原花青素
 
  據功能食品圈&魔鏡洞察統計,在淘寶、天貓、京東、抖音平臺,類目涉及傳統滋補營養品,咖啡/麥片/沖飲,保健食品/膳食營養補充食品等,2025年1月至5月,原花青素類產品 銷量與銷售額走勢高度關聯 ,呈現 ”增長→短暫回調→修復“ 的小周期。整體看,原花青素品類具備一定市場韌性。
 


  數據來源:功能食品圈&魔鏡洞察
 
  葡萄籽提取物(GSE)是從葡萄籽中提取分離得到的一類多酚類物質,主要由原花青素、兒茶素、表兒茶素、沒食子酸、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等多酚類物質組成。其中,原花青素的含量和純度最高。有研究證實葡萄籽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注入老年小鼠體內后,它可選擇性和特異性地誘導衰老細胞的凋亡,健康壽命可延長[5]。早在2021年,湯臣倍健攜手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梅奧診所、巴克衰老研究所等多家專業科研機構合作研究成果在《Nature metabolism》上發表。據悉,該項目篩選了近千種天然產物,鎖定了包括不同種類葡萄籽提取物在內的46種植物來源提取物,最終從某種特定的葡萄籽提取物中發現能夠”精準清除衰老細胞“的物質PCC1(原花青素C1)。
 
  抗老的關鍵在于抗氧化,通過減少自由基的滋生并加速其清除,以此延緩身體的衰老進程。酚類物質具有直接清除ROS的作用,這一特性主要歸因于它們分子結構上的酚羥基、羥基和取代基,還有自身的糖基化。一般來說,羥基較多的酚類物質具有較強的抗氧化能力。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SPE)可以促進NAMPT轉移酶的活性,從而增加體內的NMN水平,進而提升NAD+水平,延緩細胞衰老[7]。NAD+被身體所利用后會轉化為NAM(煙酰胺),NAM經過NAMPT轉移酶的催化合成NMN(煙酰胺單核苷酸),進而通過NMNAT轉移酶轉化為NAD+被再度利用。原花青素等抗氧化成分,不僅有助于激活NAMPT轉移酶,也能增強NMNAT轉移酶的活性,在NAD+循環利用途徑中起著重要作用。

  圖源:Journal of Inflammation Research


  姜黃素
 
  據功能食品圈&魔鏡洞察統計,在淘寶、天貓、京東、抖音平臺,類目涉及傳統滋補營養品,咖啡/麥片/沖飲,保健食品/膳食營養補充食品等,2025年1月至5月,姜黃素類產品整體呈現 ”先穩、3月爆發、4月回調、5月回暖“ 的波動特征。隨著姜黃素市場的發展,相關行業規范和標準不斷完善,只有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信任度提高,才能更愿意購買姜黃素類產品,從而有利于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


  數據來源:功能食品圈&魔鏡洞察
 
  姜黃素是從姜科植物姜黃、莪術、芥末、咖哩、郁金等根莖中提取的一種天然的酚類抗氧化劑。1815年,Vogel和Pelletier首次從姜黃的根莖中分離提取出了姜黃素類化合物。姜黃素長期以來就作為一種常用的天然色素被廣泛地應用在食品工業中。在2006年,美國諾特丹大學的Brianne Suckow首次發現,在果蠅培養基中添加1.0mg/g姜黃素后,可以將果蠅的平均壽命從64天延長至80天[13]。姜黃素在體內的吸收效率較低,研究表明,胡椒堿能提高姜黃素的吸收。姜黃素具有多種生理功能,這些功能相互協同,共同發揮抗衰作用。


  圖源:Medical Research
 
  另外,其他酚類及黃酮類物質如白藜蘆醇、綠原酸、EGCG,提高抗氧化能力,減少脂褐素沉積,延長壽命。大蒜素增強抗氧化活性,改善記憶能力。
 
  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植物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在抗衰老領域的應用前景將更加廣闊。發掘植物世界里蘊藏著的抗衰智慧和草本力量,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資料


  1.MATSUNAMI K, Frailty and Caenorhabditis elegans as a benchtopanimal model for sereening drugs including natural herbs[J]. Frontiersin Nutrition,2018,5: 111.DOl:10.3389/fnut.2018.00111.


  2.ZHU F, NAIR R R, FISHER E M C, et al. Humanising the mousegenome piece by piece[I].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10:1845.DOI:10.1038/s41467-019-09716-7.


  3.ANIK M I, MAHMUD N, MASUD A A, et al. Role of reactive oxygenspecies in aging and age-related diseases: a review[J]. ACS AppliedBio Materials,2022:5(9):4028-4054.DOI:10.1021/acsabm.2c00411.


  4.https://doi.org/10.1039/D4FO02321H


  5.ZHU Y, TCHKonIA T, PIRTSKHALAVA T, et al. The Achilles' heelof senescent cells: from transcriptome to senolytie drugs[J]. AgingCell,2015.14(4):644-658.DOI:10.1111/acel.12344.


  6.朱珍珠,姚明江,廖柳月,等。植物化學物質抗衰老活性研究進展[J].Shipin Kexue/ Food Science, 2024, 45(17)。DOI:10.7506/spkx1002-6630-20231128-230.


  7.Jing Yu ,Wencui Wan, et al. 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 Extract Moderated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CellularSenescence Through NAMPT/SIRT1/NLRP3 Pathway. J Inflamm Res. 2021; 14:3129–3143.


  8.鄭建仙:植物活性成分開發,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167-181.


  9.薛文斌,盧正君,董長青槲皮素、白藜蘆醇、維生素E抗衰功效研究[J].中國化妝品,2022(11):10l—105


  10.DONG FX,WANG s,WANG Y W,et al  Quercetin ameliorates learning and memory via the Nrf2-ARE signaling pathway in D-galactose—induced neurotoxicity in mice[J]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2017,49l(3):636—641.DOI:10 1016巧。bbrc 2017 07.151


  11.KIRKLAND JL, TCHKonIA T, ZHU Y, et al. The clinical potential of senolytic drug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2017, 65(10): 2297-2301.DOI:10.1111/jgs.14969.


  12.CHEN Z, ZHU Y P, LU M T, et al. Effects of Rosa roxburghii Tratt glycosides and quercetin on D-galactose-induced aging mice model[J].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2022,46(12):e14425.DOI:10.1111/jfbc.14425.


  13.Suckow BK, Suckow MA. Lifespan extension by the antioxidant curcumin in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Int J Biomed Sci. 2006;2(4):402-405.


  文章來源:Joyce,食品專業碩士,現從事食品法規與研發工作



日期:2025-07-15
 
行業: 添加劑配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