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乳品加工與品質調控創新團隊采用Bray-Curtis相似性指數,首次從分子層面系統解析了母乳磷脂與七種市售磷脂配料的差異特征。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食品科學領域頂級期刊《Food Chemistry》(JCR一區,IF=8.5)。2022級中比聯合培養博士生朱輝權為論文第一作者,逄曉陽研究員和呂加平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21YFD2100700)和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CARS-36)等資助。
母乳磷脂作為嬰兒生長發育的關鍵營養素,在促進大腦和神經系統發育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僅為嬰兒提供必需的膽堿、多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物質,還參與多種生理功能的調控。然而,由于母乳中磷脂含量較低且結構復雜,目前嬰幼兒配方奶粉中的磷脂添加主要停留在總量控制層面,缺乏對分子結構的精準模擬。基于此,本團隊開發了母乳磷脂相似性評價模型。通過對母乳及七種常見磷脂原料(牛乳、羊乳、駝乳、馬乳、雞蛋磷脂、大豆磷脂、葵花磷脂)進行系統的脂肪酸和磷脂組學分析,共鑒定出37種磷脂脂肪酸和139種磷脂分子。研究發現,不同原料在磷脂種類、脂肪酸組成及分子結構相似性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其中駝乳磷脂表現最為優異,其綜合相似性得分達0.75,顯著高于大豆磷脂的0.22。
該研究多維度解析了不同磷脂原料與母乳的相似程度,不僅為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精準研發提供了科學依據,也為實現母乳脂肪的全面模擬奠定了理論基礎。這一突破性發現將有力推動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品質升級,對提升嬰幼兒營養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4.140556
日期:2025-07-01
母乳磷脂作為嬰兒生長發育的關鍵營養素,在促進大腦和神經系統發育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僅為嬰兒提供必需的膽堿、多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物質,還參與多種生理功能的調控。然而,由于母乳中磷脂含量較低且結構復雜,目前嬰幼兒配方奶粉中的磷脂添加主要停留在總量控制層面,缺乏對分子結構的精準模擬。基于此,本團隊開發了母乳磷脂相似性評價模型。通過對母乳及七種常見磷脂原料(牛乳、羊乳、駝乳、馬乳、雞蛋磷脂、大豆磷脂、葵花磷脂)進行系統的脂肪酸和磷脂組學分析,共鑒定出37種磷脂脂肪酸和139種磷脂分子。研究發現,不同原料在磷脂種類、脂肪酸組成及分子結構相似性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其中駝乳磷脂表現最為優異,其綜合相似性得分達0.75,顯著高于大豆磷脂的0.22。
該研究多維度解析了不同磷脂原料與母乳的相似程度,不僅為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精準研發提供了科學依據,也為實現母乳脂肪的全面模擬奠定了理論基礎。這一突破性發現將有力推動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品質升級,對提升嬰幼兒營養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4.140556
日期: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