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俄羅斯對來自法國、丹麥和愛沙尼亞的五家水產加工廠突然“關上了大門”。
一紙“暫停進口令”,直接將這五家歐盟企業排除在俄羅斯及其經濟聯盟市場之外。
諷刺的是,被封禁的企業中,有的連禁令都還沒聽說;而歐盟方面則選擇“沉默以對”。
這場表面上的食品安全監管,實則暗藏地緣政治的角力:誰在借監管之名,行貿易之實?
俄羅斯聯邦獸醫與植物衛生監督局(Rosselkhoznadzor)于5月12日正式宣布:
暫停進口以下五家歐盟企業的水產品:
理由是什么?
俄方稱,曾多次向歐盟提出希望在2024年5月對這些企業開展現場檢查,以確保其符合歐亞經濟聯盟(EAEU)與俄羅斯本國的食品安全標準。但歐盟未給予明確回應,也未組織檢查。
歐亞經濟聯盟包括: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亞美尼亞和吉爾吉斯斯坦。是俄羅斯主導下的重要貿易同盟。
Rosselkhoznadzor 表示:
“我們理解為這是對檢查請求的拒絕,因此,為防止不安全商品流入,決定暫停進口。”
目前尚無公開說明禁令將持續多久。
Vimida 是唯一一家回應媒體的企業,其發言人坦言:“我們完全不知情,也未接到任何正式通知。”
表面看,這是一次“監管合規”行動;
但深挖下去,這是一場精準、帶有暗示性的貿易信號釋放。
近年來,歐盟與俄羅斯之間的貿易通道本就脆弱,能源、農產品、水產領域的摩擦頻頻升級。而這次“暫停進口”的觸發點,正是圍繞監管主權與透明度的博弈**。
一方面,俄羅斯通過“EAEU合規”這一理由,強化其對聯盟成員國市場的主導權與安全控制;
另一方面,歐盟企業則陷入尷尬:是否配合俄羅斯主導的檢查?是否接受其標準體系?
這場看似針對五家企業的行動,實際上是俄羅斯對歐盟釋放的一個清晰信號:
“如果你不配合我設置的規則,那你將失去我主導的市場。”
這并非終點,而是開端。
未來,類似的“監管性封鎖”還可能發生在其他敏感領域——水產只是第一張牌。
而對全球水產貿易商與供應鏈決策者來說,市場合規風險和地緣政治波動,將成為判斷出口路徑時不可忽視的硬性指標。
.xgxw p a{color:#0000FF;}.xgxw{padding-left:40px;}.xgxw h1{font-size:16px;margin:5px 0px;}相關報道
日期:2025-05-19
一紙“暫停進口令”,直接將這五家歐盟企業排除在俄羅斯及其經濟聯盟市場之外。
諷刺的是,被封禁的企業中,有的連禁令都還沒聽說;而歐盟方面則選擇“沉默以對”。
這場表面上的食品安全監管,實則暗藏地緣政治的角力:誰在借監管之名,行貿易之實?
俄羅斯聯邦獸醫與植物衛生監督局(Rosselkhoznadzor)于5月12日正式宣布:
暫停進口以下五家歐盟企業的水產品:
國家 | 企業名稱 |
法國 | Valofish |
丹麥 | Hav Line Processing |
丹麥 | Skagerak Processing |
愛沙尼亞 | Vimida |
愛沙尼亞 | Avektra |
理由是什么?
俄方稱,曾多次向歐盟提出希望在2024年5月對這些企業開展現場檢查,以確保其符合歐亞經濟聯盟(EAEU)與俄羅斯本國的食品安全標準。但歐盟未給予明確回應,也未組織檢查。
歐亞經濟聯盟包括: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亞美尼亞和吉爾吉斯斯坦。是俄羅斯主導下的重要貿易同盟。
Rosselkhoznadzor 表示:
“我們理解為這是對檢查請求的拒絕,因此,為防止不安全商品流入,決定暫停進口。”
目前尚無公開說明禁令將持續多久。
Vimida 是唯一一家回應媒體的企業,其發言人坦言:“我們完全不知情,也未接到任何正式通知。”
表面看,這是一次“監管合規”行動;
但深挖下去,這是一場精準、帶有暗示性的貿易信號釋放。
近年來,歐盟與俄羅斯之間的貿易通道本就脆弱,能源、農產品、水產領域的摩擦頻頻升級。而這次“暫停進口”的觸發點,正是圍繞監管主權與透明度的博弈**。
一方面,俄羅斯通過“EAEU合規”這一理由,強化其對聯盟成員國市場的主導權與安全控制;
另一方面,歐盟企業則陷入尷尬:是否配合俄羅斯主導的檢查?是否接受其標準體系?
這場看似針對五家企業的行動,實際上是俄羅斯對歐盟釋放的一個清晰信號:
“如果你不配合我設置的規則,那你將失去我主導的市場。”
這并非終點,而是開端。
未來,類似的“監管性封鎖”還可能發生在其他敏感領域——水產只是第一張牌。
而對全球水產貿易商與供應鏈決策者來說,市場合規風險和地緣政治波動,將成為判斷出口路徑時不可忽視的硬性指標。
歐盟食品快速預警系統知多少
日期:202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