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科技廳圍繞省委省政府關于發展十大農牧業特色優勢產業的部署,聚焦建設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于2023年啟動“帥才科學家負責制”項目“高原馬鈴薯育種能力創新體系及種業生產能力提升”,作為全省農村科技領域的首批試點項目,安排省級財政科技專項資金合計2500萬元,滾動實施5年支持青海省農林科學院王艦團隊,立足青海特色高原地理稟賦和馬鈴薯產業優勢,加大馬鈴薯優異資源引進及評價,加快特異資源創制和專用型新品種選育,提升高原馬鈴薯育種能力及種業生產能力。
一是開展馬鈴薯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和評價,引進國內外馬鈴薯種質資源135份,建成西北地區最大的馬鈴薯基因庫,保存資源1200余份。建立馬鈴薯試管苗、資源圃、莖尖超低溫多重保存體系,每年資源圃保存規模超過500份。二是開展馬鈴薯種質資源精準鑒定評價體系構建與應用,通過基因組選擇育種,加速早世代評價,篩選出9份優異雜交后代。分析馬鈴薯產量、品質及抗逆性等重要性狀形成機理,提供靶位點加快資源定向改良,已創制特異資源10余份。三是加快馬鈴薯高效育種體系建立和新品種選育,利用優異核心親本,加大群體規模,年度創制雜種后代實生種子約10萬粒。建立3個不同生態區育種基地,綜合評價雜交后代農藝性狀,篩選出優異品系20余份,育成新品種青薯15號、青薯16號和青薯彩1號,實現多元化品種選育,為馬鈴薯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四是著力提升馬鈴薯種薯繁育及應用能力,開展新品種種薯高效繁育綜合配套技術研究,組建馬鈴薯種薯繁育商業化聯合體,擴大優質種薯應用范圍,已聯合貴州、福建、云南、廣西等地科研單位開啟“南薯北繁”種薯生產模式,為推動馬鈴薯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助力鄉村振興貢獻青海科技力量。
日期:2025-04-25
一是開展馬鈴薯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和評價,引進國內外馬鈴薯種質資源135份,建成西北地區最大的馬鈴薯基因庫,保存資源1200余份。建立馬鈴薯試管苗、資源圃、莖尖超低溫多重保存體系,每年資源圃保存規模超過500份。二是開展馬鈴薯種質資源精準鑒定評價體系構建與應用,通過基因組選擇育種,加速早世代評價,篩選出9份優異雜交后代。分析馬鈴薯產量、品質及抗逆性等重要性狀形成機理,提供靶位點加快資源定向改良,已創制特異資源10余份。三是加快馬鈴薯高效育種體系建立和新品種選育,利用優異核心親本,加大群體規模,年度創制雜種后代實生種子約10萬粒。建立3個不同生態區育種基地,綜合評價雜交后代農藝性狀,篩選出優異品系20余份,育成新品種青薯15號、青薯16號和青薯彩1號,實現多元化品種選育,為馬鈴薯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四是著力提升馬鈴薯種薯繁育及應用能力,開展新品種種薯高效繁育綜合配套技術研究,組建馬鈴薯種薯繁育商業化聯合體,擴大優質種薯應用范圍,已聯合貴州、福建、云南、廣西等地科研單位開啟“南薯北繁”種薯生產模式,為推動馬鈴薯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助力鄉村振興貢獻青海科技力量。
日期: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