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全市米線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中,宜良縣局精心部署、分步實施,對全縣米線生產、流通、消費環節開展集中整治。目前,宜良縣完成米線生產小作坊備案22家,QS認證2家;共取締不合格米線生產企業4家,米線等鮮糧制品生產、流通、餐飲服務等環節基本實現了有包裝、有標簽上市的要求。
一是整合力量,精心組織。成立米線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副縣長任組長,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縣紀委副書記、縣政府目督辦主任任副組長,相關單位分管領導任成員,進一步明確了各相關單位及鄉鎮工作職責和分工,并成立了“零點行動”小組。開展為期一年的米線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禁止不合格的米線進入超市、商場、餐飲服務單位、食堂、標準化農貿市場。
二是摸清底數,夯實基礎。出動執法人員對宜良縣7個鄉鎮米線生產加工企業及小作坊進行摸底,我縣共有米線生產獲證企業2家和無證小作坊21家。對米線生產企業、小作坊從原料到成品全過程進行全面排查,一是嚴格遵守保密紀律,不打招呼、不提前通知,直插企業生產加工現場,對企業進行突擊檢查。二是詳細核查企業相關記錄,對生產加工過程中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情況進行重點檢查。三是對生產加工場所、倉庫進行全面清查,對發現的可疑物料仔細核對,并對2家有證生產企業和4家作坊進行了抽樣,送昆明市食品藥品檢驗所進行檢驗。通過摸底,對轄區內的米線生產企業、小作坊進行登記,掌握新的變化情況,認真核對企業數量、產量、聯系人、生產地址和生產規律等信息,匯總形成本轄區米線生產企業、小作坊信息表,梳理分析基本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基本掌握了我縣米線生產加工的詳細情況,為整治行動打好基礎。
三是分類指導,堵疏結合。充分考慮客觀實際,切實把握米線的生產的許可標準和備案標準,加強幫扶指導,主動上門服務。堅持分類管理,既嚴格執法,堅決取締一批認識不到位、整改效果不明顯、違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米線生產加工點,又要幫助絕大多數生產加工點達到辦證或備案要求,維護米線市場的和諧穩定。一是先后召開5次專項整治工作推進會,對我縣米線等鮮糧制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整改工作進行安排布置,并采取邊整改邊辦證的原則,先行建立了個體登記臺賬,未取得《備案證》的小作坊全部停產改造。二是通過會議培訓和上門指導相結合,到米線小作坊現場指導產房改造工作,根據各個小作坊情況,因地制宜,在生產流程和加工間布局方面給予指導,并督促作坊負責人建立完善原料購進和產品銷售臺賬,使小作坊逐步規范化和制度化,以達到發放《昆明市米線加工小作坊食品安全備案證》的要求。三是食藥監局聯合縣公安局等部門,并通過宜良電視臺,對1家臟、亂、差的米線生產加工點進行了依法取締和曝光,對該作坊的原料、成品進行了扣押,并現場查封了用于生產的設備。同時對3家通過整改仍然達不到備案條件的米線生產加工點進行了勸退。
日期:201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