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溫州市平陽縣“四大組合拳”打好食品安全保衛戰

   2015-01-09 浙江省食藥監局911
核心提示:為全面提高食品質量安全水平,維護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平陽縣食安辦不斷加強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組織協調市場監管、公安、

    為全面提高食品質量安全水平,維護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平陽縣食安辦不斷加強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組織協調市場監管、公安、農業、質監、衛生、城管執法等部門,開展食品安全執法大行動,穩步推進食品安全生產整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一是打好食品安全“百日”攻堅戰。根據省市統一安排,平陽縣于去年3月1日至6月10日,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食品安全百日嚴打行動,圍繞確定的重點品種,以及消費者投訴舉報多、銷售量大的食品進行嚴厲打擊。據統計,全縣出動執法人員3122人次,抽檢品種166個,1474批次,約談違規企業225家,行政處罰立案55起,公安部門受理涉嫌犯罪案件5起,打掉黑窩點3個。其中,在肉類及肉制品檢查執法行動中,共出動執法人員305人次,檢查重點場所757戶,查處問題肉及肉制品2059公斤,立案12起,整改7起。 此次行動中問題肉及肉制品成為查處中的一個工作重點。查處的2059公斤問題肉及肉制品中,冷凍制品為主要部分。這些肉類并沒有檢驗檢疫證,無法確保肉的來貨渠道正常,肉質安全,最終被全部銷毀。

    二是開展自制食品“清源”行動。從去年8月份開始,平陽縣開展為期五個月的農貿市場自制食品“清源”專項行動,對市場及周邊自制食品經營戶做到底數基本摸清,渠道基本掌握。在此次行動中,整治的重點問題是自制食品來源不明,渠道混亂;自制食品加工場所衛生條件臟亂差;自制食品使用問題原料,如使用病死豬肉、腐敗變質大米、過期食品原料等;加工過程非法使用非食用物質或者濫用食品添加劑,如使用二氧化硫、吊白塊、工業用染料等非食用物質。據統計,截至去年11月30日,全縣共出動執法人員7470人次,檢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12105家,查處各類違法行為401起,行政處罰立案146起,吊銷證照44家,罰沒款164.81356萬元,公安部門受理涉嫌犯罪案件26起,打掉黑窩點8個,極大整頓了食品市場秩序。 此次行動對自家制作的產品追源溯流,一經查處,即刻銷毀。在銷毀不合格自制食品的同時,還會發布即時消息,以便于市民們了解縣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對市場中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的監管力度。

    三是公布食品安全黑名單制度,建立打造誠信、統一、高效曝光平臺。2014年,平陽縣出臺了《平陽縣食品安全黑名單制度管理試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有不良行為記錄的食品生產經營者將被列入“黑名單”,并通過食品安全“曝光臺”向社會公布。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將對被列入“黑名單”的食品生產經營者實施定期報告、重點監管、追蹤整改等監管措施。每季度至少進行一次檢查,直至整改達標。據統計,2014年平陽縣公布三批食品安全黑名單。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黑名單已分別于6月20日、10月31日、12月31日在《新平陽》上予以公告曝光。第一、二批黑名單中,有多家商家涉及油條含鋁量超標,而第三批黑名單中,不再出現油條含鋁量超標的情況,但還有3家早餐店中的面點出現了含鋁殘留量超標的情況。這三批食品安全黑名單共計19家商家被“拉黑”,它們最少要接受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一年監管。 在黑名單制度的推動下,不但增強了市民對食品安全的信心,還大大推動了商家日后的誠信經營。

    四是加強網格化管理,不讓問題食品成漏“網”之魚 。2014年,平陽縣在2013年推出《平陽縣食品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網格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制定出臺《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基層責任網絡建設的實施意見》,對人員配備要求更為具體、明確和提高,對協管員條件更為細化要求,并規定鄉鎮食安辦實體化,實體運作,專人專職,負責統籌協調轄區內食品安全工作和食安委日常工作。為了深入把握信息源,各鎮(鄉)將設立食安委,并按常住人口配備專(兼)職人員;縣市場監管局將派出基層市場監管機構,強化一線監管執法;各社區(村)將推行網格化管理,實現網格全覆蓋,并按要求設網格協管員。 這些“網格”充分發揮身在基層、發現問題早、收集信息快的優勢,履行好信息員、聯絡員、監督員職責,通過巡查、接受群眾舉報、協助監管部門執法檢查,收集管轄網格內食品生產經營網點的基本信息,建立基礎臺賬,并開展違法情況舉報工作。目前,全縣設了703個網格、703個食品安全協管員,實現全覆蓋,問題食品不再是漏“網”之魚。“網格化”管理,令食品安全相關部門把握即時全面信息,對問題食品作出最快反應,為及時處理好食品問題提供堅實保障。




日期:2015-01-09
 
地區: 浙江 溫州市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