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泰國曼谷的到岸價(CFR)已突破每噸1600美元,并可能進一步攀升至1700美元;菲律賓桑托斯將軍城的同類價格則率先觸及1700美元高位。相比之下,東太平洋厄瓜多爾曼塔港的離岸價(Ex-vessel)仍穩定在1650美元/噸。這一波動背后,折射出全球漁業資源分布、供應鏈策略及區域需求的復雜博弈?! ?br> 亞太市場:捕撈放緩與貿易商策略推高價格
西太平洋自巴布亞新幾內亞至基里巴斯海域的捕撈活動持續低迷,成為推高價格的主因。泰國貿易商透露,當前曼谷CFR價格已達1600美元/噸,但因“運輸船舶尚未滿載,貿易商不急于簽約”,短期內可能快速跟漲至1700美元。菲律賓市場則因歐盟免稅資格的鰹魚與非免稅品種同步上漲,成為區域價格標桿。
亞洲大型貿易商的定價策略進一步加劇漲勢。據行業人士稱,2月底以來,這些貿易商以高于上月1550美元/噸的水平收購船上交貨(FOB)漁獲,并試圖將罐頭加工廠的采購價推高至1600-1650美元區間。
東太平洋:厄瓜多爾價格堅挺,秘魯捕獲結構生變
盡管亞太市場波動,厄瓜多爾曼塔港的鰹魚離岸價仍穩定在1650美元/噸。當地消息稱,未來幾周價格或進一步走強,但當前捕撈量“既不豐沛也不短缺”。秘魯海域近期雖捕獲部分巨型鰹魚,但過去兩周整體捕撈節奏放緩,且黃鰭金槍魚占比升至50%,打破原有魚種平衡。
數據還顯示,2023年東太平洋金槍魚總捕獲量創下96.89萬噸紀錄,其中鰹魚貢獻顯著。這一高產背景與當前價格韌性形成反差,或反映區域供應鏈的緩沖能力。
歐洲與大西洋:需求轉移與認證溢價分化
西班牙罐頭廠對整條鰹魚的興趣初現端倪。由于亞洲進口魚柳庫存減少,其試探性報價已達1500-1550歐元/噸,但尚未達成實質交易。MSC認證鰹魚價格穩定在1450歐元/噸,較非認證品種溢價約50歐元。黃鰭金槍魚方面,西班牙CFR價維持在2400歐元/噸,而來自大西洋的-18°C優質貨則高達3200-3300歐元。
大西洋海域捕撈持續低迷,利比里亞與塞拉利昂沿岸多艘漁船連續多日“零收獲”,導致科特迪瓦阿比讓的鰹魚FOB價格徘徊于1400歐元/噸。印度洋則因法國與西班牙船隊轉戰莫桑比克海峽,黃鰭捕獲量下降抑制西班牙、意大利市場價格,但鰹魚供應的小幅改善緩解了罐頭廠對短期缺貨的擔憂。
區域差異背后的邏輯
當前價格波動凸顯三大因素:
1、資源分布不均:西太平洋捕撈疲軟直接沖擊亞太供應鏈,而東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局部恢復尚未形成全局平衡。
2、貿易博弈:貿易商通過控制運輸節奏影響定價權,歐盟免稅政策則加劇菲律賓的價格領漲優勢。
3、認證與品質分層:MSC認證溢價、黃鰭規格及冷凍技術差異,進一步分割歐洲市場定價體系。
未來幾周,泰國、菲律賓價格能否突破1700美元關口,將取決于捕撈復蘇進度與歐洲需求的實質性啟動。而厄瓜多爾的穩定態勢或為全球買家提供替代選項,但秘魯黃鰭占比上升可能間接影響鰹魚加工產業鏈。
日期:2025-03-07
西太平洋自巴布亞新幾內亞至基里巴斯海域的捕撈活動持續低迷,成為推高價格的主因。泰國貿易商透露,當前曼谷CFR價格已達1600美元/噸,但因“運輸船舶尚未滿載,貿易商不急于簽約”,短期內可能快速跟漲至1700美元。菲律賓市場則因歐盟免稅資格的鰹魚與非免稅品種同步上漲,成為區域價格標桿。
亞洲大型貿易商的定價策略進一步加劇漲勢。據行業人士稱,2月底以來,這些貿易商以高于上月1550美元/噸的水平收購船上交貨(FOB)漁獲,并試圖將罐頭加工廠的采購價推高至1600-1650美元區間。
東太平洋:厄瓜多爾價格堅挺,秘魯捕獲結構生變
盡管亞太市場波動,厄瓜多爾曼塔港的鰹魚離岸價仍穩定在1650美元/噸。當地消息稱,未來幾周價格或進一步走強,但當前捕撈量“既不豐沛也不短缺”。秘魯海域近期雖捕獲部分巨型鰹魚,但過去兩周整體捕撈節奏放緩,且黃鰭金槍魚占比升至50%,打破原有魚種平衡。
數據還顯示,2023年東太平洋金槍魚總捕獲量創下96.89萬噸紀錄,其中鰹魚貢獻顯著。這一高產背景與當前價格韌性形成反差,或反映區域供應鏈的緩沖能力。
歐洲與大西洋:需求轉移與認證溢價分化
西班牙罐頭廠對整條鰹魚的興趣初現端倪。由于亞洲進口魚柳庫存減少,其試探性報價已達1500-1550歐元/噸,但尚未達成實質交易。MSC認證鰹魚價格穩定在1450歐元/噸,較非認證品種溢價約50歐元。黃鰭金槍魚方面,西班牙CFR價維持在2400歐元/噸,而來自大西洋的-18°C優質貨則高達3200-3300歐元。
大西洋海域捕撈持續低迷,利比里亞與塞拉利昂沿岸多艘漁船連續多日“零收獲”,導致科特迪瓦阿比讓的鰹魚FOB價格徘徊于1400歐元/噸。印度洋則因法國與西班牙船隊轉戰莫桑比克海峽,黃鰭捕獲量下降抑制西班牙、意大利市場價格,但鰹魚供應的小幅改善緩解了罐頭廠對短期缺貨的擔憂。
區域差異背后的邏輯
當前價格波動凸顯三大因素:
1、資源分布不均:西太平洋捕撈疲軟直接沖擊亞太供應鏈,而東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局部恢復尚未形成全局平衡。
2、貿易博弈:貿易商通過控制運輸節奏影響定價權,歐盟免稅政策則加劇菲律賓的價格領漲優勢。
3、認證與品質分層:MSC認證溢價、黃鰭規格及冷凍技術差異,進一步分割歐洲市場定價體系。
未來幾周,泰國、菲律賓價格能否突破1700美元關口,將取決于捕撈復蘇進度與歐洲需求的實質性啟動。而厄瓜多爾的穩定態勢或為全球買家提供替代選項,但秘魯黃鰭占比上升可能間接影響鰹魚加工產業鏈。
日期: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