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網紅”帶貨竟是“毒”藥?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管局聯手警方破獲非法銷售有毒有害“減肥藥”犯罪網

   2025-02-24 市監聲音微信號812
核心提示:日前,海淀區市場監管局聯手警方破獲一起食品安全領域違法案件,多名擁有數百萬粉絲的“網紅”主播銷售的“減肥神藥”竟含有非法添加違禁成分“布噻嗪”。……(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日前,海淀區市場監管局聯手警方破獲一起食品安全領域違法案件,多名擁有數百萬粉絲的“網紅”主播銷售的“減肥神藥”竟含有非法添加違禁成分“布噻嗪”。
 
  前期,海淀區市場監管局接到消費者舉報,稱某平臺多名主播銷售“魔芋魔法豆草本果蔬壓片糖果”等聲稱具有減肥功效的食品,消費者網購食用后出現口干、嘔吐、小便增多、腸胃痙攣等不適癥狀。隨后,海淀區市場監管局在北京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總隊的指導下,對相關帶貨主播展開調查,并將產品送檢。
 
  經調查發現,這些所謂的“減肥神藥”均含有“布噻嗪”成分。作為一種噻嗪類利尿藥物,“布噻嗪”常用于治療高血壓和水腫,但不當服用會造成大量脫水,長期服用更會導致嚴重健康問題,如電解質紊亂、脂質代謝紊亂、抑制胰島素分泌等不良反應,這些不法商家正是利用利尿劑短期內大量脫水的特性,制造“快速減肥”的假象。
 
  根據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食品中不允許添加藥品,但國家公布的食品違法添加物質名錄中并沒有“布噻嗪”,也就是說,對這種新型添加物,不能僅靠對藥物成分副作用的推理,還需要客觀專業的論證,認定其性質及對人體的危害,才能追究嫌疑人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刑事責任。對此,北京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總隊組織相關專家對“布噻嗪”的性質及危害性進行論證。最終,將“布噻嗪”定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相關“網紅”主播的行為亦涉嫌構成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固定相關證據后,海淀區市場監管局將案件移交至海淀警方,并成立聯合專案組展開偵查。
 
  經偵查發現,這是一個以“網紅”主播為銷售核心,通過直播平臺夸大宣傳,與上游非法生產廠家勾結,面向全國廣泛銷售有毒有害減肥食品以謀取巨額非法利潤的犯罪組織。該組織以王某某為首,與三四個老鄉經營著一家無實體店的空殼食品公司,由他們提供原料找工廠代加工生產低成本減肥食品,再借助“網紅”主播的流量進行銷售。這種低成本、高利潤的模式吸引了十幾個直播間的“網紅”主播參與其中,他們有的低價批發銷售,有的則為王某某的公司代銷。這十幾個直播間的粉絲量總計超過1500萬,影響力巨大。
 
  根據偵查情況,專案組在江蘇、廣州、安徽、湖北、山東、天津等8省11市同步收網,警方對包括多名百萬級粉絲“網紅”主播在內的32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關停直播間15個,查扣問題減肥產品7萬余粒。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這是海淀區市場監管局聯合警方破獲的第二起同類案件。2024年7月,一名擁有500多萬粉絲的“網紅”主播徐某某銷售含有利尿劑“芐氟噻嗪”的“小粉豆”減肥產品。該案件中,商家將有“藍帽子”認證的減肥保健品,搭配幾顆散裝的“小粉豆”一起捆綁銷售,讓不少“粉絲”爭相搶購。經聯合調查發現,徐某某銷售的“藍帽”認證保健品確實是正規廠家生產的,但捆綁銷售的“小粉豆”卻沒有廠家名稱、沒有生產地址、沒有成分說明,是典型的“三無”產品。目前,該主播已被提起公訴。
 
  根據國家衛健委公布的《肥胖癥診療指南(2024年版)》,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的超重率為34.3%,肥胖率為16.4%。面對龐大的市場需求,“無需節食,無需運動,不頭暈,不惡心,給產品一次機會,三天讓你瘦五斤!”這類減肥、醫美話題頻上熱搜,在不知不覺中加深了人們的容貌焦慮和身材焦慮,也給了一些不法商家可乘之機,他們利用消費者追求速效的心理,大肆宣揚“減肥捷徑”,甚至不惜在產品中非法添加違禁成分,嚴重危害消費者健康。
 
  海淀區市場監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健康減肥應以科學飲食和適度運動為基礎。如需減肥類食品、保健品,應選擇正規渠道購買,避免購買“三無”產品;在網購時要警惕宣稱“快速減肥”“神奇療效”的產品,切勿聽信不法商家對食品功效的虛假宣傳。如出現異常反應要立即停用并及時就醫;如發現違法線索,要及時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或公安部門投訴舉報,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海淀區市場監管局將貫徹落實“鐵拳”執法行動各項要求,持續聚焦食品安全領域突出問題,依托行刑銜接機制,對違法違規行為保持高壓嚴打態勢,為人民群眾營造安全、健康、和諧的消費環境。
 
  來源:綜合執法大隊執法五隊、宣傳科(研究室)




日期:2025-02-24
 
地區: 北京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