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哪些食品行業動態值得重點關注?食品伙伴網食品資訊春節假期熱聞(2025.01.26—02.08)帶您了解食品行業熱點。
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印發市場監管行政違法行為首違不罰、輕微免罰清單(一)的通知
為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規范和監督罰款設定與實施的指導意見》(國發〔2024〕5號)要求,深入踐行監管為民理念,積極推行服務型執法,規范涉企執法行為,激發經營主體活力,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法律法規,市場監管總局制定了市場監管行政違法行為首違不罰、輕微免罰清單(一),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中國糧油學會關于發布《燕麥麩》等10項團體標準的公告
根據《中國糧油學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現批準《燕麥麩》等10項標準為中國糧油學會團體標準。自2025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中國糧油學會)
農業農村部關于印發2025年獸藥質量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等3個計劃的通知
為加強獸藥質量監管、畜禽產品獸藥殘留監控和動物源細菌耐藥性監測工作,維護畜牧養殖生產安全、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和生物安全,我部組織制定了《2025年獸藥質量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計劃》、《2025年畜禽產品獸藥殘留監控計劃》、《2025年動物源細菌耐藥性監測計劃》(以下簡稱“3個計劃”),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農業農村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 第876號
根據《獸藥管理條例》和《獸藥注冊辦法》規定,經審查,批準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等16家單位申報的次氯酸溶液等3種獸藥產品為新獸藥,核發《新獸藥注冊證書》,發布產品質量標準、工藝規程、說明書和標簽,自發布之日起執行。(農業農村部)
2、食品安全·曝光臺
關于車厘子“長期保鮮”、“反季水果”、“泡藥水”的傳言屬實嗎?
近日,一則“狂炫三斤車厘子后進了ICU”的短視頻沖上各大平臺熱搜榜,引發大家的關注與討論。視頻中一位女士臉部浮腫、呼吸困難,醫生診斷結果竟為“藥物過敏”。無獨有偶,其他網民朋友亦接連反饋“食用大量車厘子后,出現了胃痛、腹瀉癥狀”。短短數日,脆甜多汁的車厘子跌落“神壇”,難道車厘子中真的添加了某種“科技與狠活”嗎?針對近期的焦點,發現大家的疑問主要存在于以下幾點。(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微信號)
【法院說法】制售有毒有害商品,姐弟二人均被判刑
制售有毒有害商品的違法犯罪行為,不僅侵犯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甚至還會危害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必須嚴厲予以打擊。近日,浚縣法院審結一起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二被告均被判刑。(浚縣法院微信號)
香菇嘌呤引發熱議:是健康飲食中的“寶藏”還是痛風患者的“隱患”?
香菇,這種餐桌上的常客,因其豐富的營養和獨特的口感備受喜愛。然而,近年來,香菇中的一種特殊成分——香菇嘌呤(Eritadenine),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爭議。它究竟是健康飲食中的“營養寶藏”,還是痛風患者的“隱患”?今天,我們將結合權威專家的觀點和最新研究,為你揭開香菇嘌呤的真相。(中國食用菌協會微信號)
【以案釋法】火鍋里添加罌粟殼粉,真“刑”!
為“提味增鮮”吸引顧客,火鍋店經營者張某某將罌粟殼粉當秘方加進火鍋底料,最終因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處刑罰。(石屏法院微信號)
【以案說法】消費者主張的懲罰性賠償,如何得到支持?
食品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為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專門規定了懲罰性賠償規則,高昂的違法成本有效遏制了食品領域的違法行為,促使生產者、經營者依法生產經營,以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近期,鎮平縣人民法院民二庭審結一起因商家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而引發的訴訟,并依法支持原告的懲罰性賠償請求。(鎮平法院微信號)
以案說法丨對“職業打假”獲取高額賠償說“不”
一周后,范某以程某經營的養生保健館違反了食品安全法關于禁止銷售過期食品的法律規定為由提起訴訟,要求其返還10盒茶葉款8000元,并支付十倍賠償款80000元,共計88000元。程某在庭審中辯稱,范某一直在用手機記錄而且表示“有多少要多少”的行為明顯是“知假買假”,不同意“退一賠十”。(吉林省長春林區中級法院微信號)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年度盤點|2024年食品行業典型處罰案例
2024年食品行業發生了一系列輿情事件引發廣泛關注,最終處罰結果如何,我們一起來看。(食品伙伴網)
“食安早知道” 第1期:“脫氫乙酸鈉”,和糕點說再見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24)將于2025年2月8日開始實施,新標準中刪除了脫氫乙酸及其鈉鹽在淀粉制品、面包、糕點、焙烤食品餡料等食品中的使用規定,同時降低了它在腌漬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由原先的1克/千克調整為0.3克/千克。(寧海縣市場監管微信號)
2025年1月食品行業輿情盤點
2025年1月食品行業輿情信息如下:知名茶飲品牌“冰勃朗”事件;“網紅帶貨原切牛肉卷被質疑是合成肉”事件;國泰航空多人食物中毒事件;食品安全事件頻發;連鎖餃子店捏造聊天記錄刪差評事件;聽花酒母公司被罰120萬元;知名直播間帶貨產品頻遭質疑;夫婦為延長保質期豆腐里加土霉素被判刑;“鳴鳴很忙”被罰;市監局介入網紅帶貨寬粉疑造假事件。(食品伙伴網)
2025年2月共有60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這項標準需要特別關注
據不完全統計,2025年2月共有60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其中,代替標準4項,新增標準56項,新增標準占標準總數的93.33%。2025年2月實施的標準中,國家標準5項、地方標準35項、團體標準20項。這些標準涉及產品或原料標準、規范規程標準、檢測方法標準等。地方標準涉及山西、內蒙古、遼寧、上海、安徽、湖北、湖南、重慶、四川、甘肅、青海、新疆、黑龍江、山東。(食品伙伴網)
食品行業一周輿情信息匯總(2025.01.20-01.26)
2025年01月20日-01月26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知名直播間“阿膠茶被指無驢成分”引關注;上海一奶茶店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被罰;知名超市被曝違規賣狗肉 市監局回應;網店牦牛肉干年銷百萬全是豬肉制品,店主被判刑;以“手打渣男檸檬茶”為噱頭 餐飲公司被罰2萬;知名品牌門店回應售賣喝過的咖啡;知名超市回應“預制肉品冒充鮮肉”;知名鹵味品牌回應產品生產日期晚于發貨日期;知名超市回應“買10斤車厘子3斤為壞果”。(食品伙伴網)
2025年1月食品行業監管政策概述
2025年1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海關總署、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等部門發布了一系列食品行業監管政策,食品伙伴網整理匯總如下: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特殊醫學用途全營養配方食品注冊指南》;國務院食安辦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橄欖果多酚等2種新食品原料公開征求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注冊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等。(食品伙伴網)
年度盤點|2024年食品行業監管政策概述
2024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商務部等監管部門發布了一系列食品行業監管政策,食品伙伴網匯總整理了2024年食品行業一些值得關注的監管政策如下:最高法發布食品藥品懲罰性賠償司法解釋;市場監管總局公布《食品經營許可審查通則》;市場監管總局建成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庫;市場監管總局鼓勵食品企業優化預包裝食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標簽標識;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發文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等。(食品伙伴網)
食品人看食品事——2024年食品行業十大熱門詞匯候選詞匯(5)熏硫枸杞
2024年12月4日-31日,我們在食品論壇向廣大網友征集了2024年食品行業熱門詞匯,在各位網友的積極參與下,共提出100多個詞匯,根據提名次數和在食品資訊頻道出現的熱度,我們從這些詞匯中篩選出16個推薦詞匯進行了整理,請網友投票,評選出2024年給您印象最深刻的十個詞匯,投票結束后,我們將請資深網友進行點評。以這十個代表性的詞匯,對食品行業的2024年做一個概括和總結。(食品伙伴網)
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強制性國標2月1日起正式實施
2月1日起,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的強制性國家標準GB 44917-2024《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衛生要求》正式實施該標準界定了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的術語,規定了散裝運輸容器基本要求、清潔、維護和管理,運輸作業,記錄等衛生要求。(食品伙伴網)
@食品生產企業注意了,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有這些新變化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24)將于2025年2月8日實施。請全省各食品生產企業嚴格按照新國標使用食品添加劑,及時調整相關產品原料工藝、產品配方、標簽標識等內容,確保依規生產、合規經營。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都有哪些變化,一起來看看吧。(浙里好市監微信號)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食品
“百年魚丸世家”海欣食品預告2024年業績暴跌
近日,海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002702)發布2024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全年凈利潤虧損2,800萬至4,200萬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27萬元盈利,降幅高達1,333.43%至1,950.1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更是深陷虧損區間,達3,200萬至4,400萬元。 (凍品攻略微信號)
中國首次獨立檢測福島核污染水:無異常
在2025年1月23日的記者會上,有媒體詢問檢測結果是否會促使中國恢復日本水產品進口。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稱,中國政府始終堅持科學原則和人民至上的理念,將人民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她強調,首次檢測結果只是排海問題監督工作的一部分,恢復日本水產品進口需基于長期獨立監測的科學數據,同時日本必須采取切實措施保障輸華水產品的質量安全。(凍品攻略微信號)
春節水產市場全面升溫,海鮮年貨購銷兩旺
隨著春節臨近,全國各地的水產市場進入一年中最熱鬧的時段。無論是鮮活的帝王蟹、澳洲龍蝦,還是冰鮮的帶魚、鯧魚,各類水產品琳瑯滿目,滿足了人們春節餐桌的多樣化需求。今年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穩中有降,吸引了大量消費者選購年貨,為年節增添一份“鮮味”。(凍品攻略微信號)
俄羅斯高附加值魚類對中國出口飆升150%
2024年,俄羅斯對中國的高附加值魚類出口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根據中國海關數據,俄羅斯出口的魚片和其他加工魚肉總額同比大漲150%,達到8610萬美元(約合8190萬歐元),創下自2015年中國開始統計相關數據以來的最高紀錄。其中,冷凍鱈魚片和魚肉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占出口總額的98%,金額高達8400萬美元(約合7990萬歐元)。這一亮眼表現表明,中國市場對優質加工魚類產品的需求持續上升,俄羅斯也在深加工領域取得了顯著突破。(凍品攻略微信號)
美國關稅2月4日生效,運途中集裝箱不受影響
美國總統特朗普2月1日簽署行政命令(EO),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進口商品分別征收25%、25%和10%關稅,對加拿大能源產品征收10%關稅,美國東部時間2月4日12:01 am起生效。由于關稅生效時間非常緊迫,海產行業并沒有充足時間做好準備,美國政府也沒有給任何機會聽取社會意見。(UCN國際海產資訊微信號)
泰國榴蓮出口開始恢復,越南仍卡在檢測環節,榴蓮價格暴跌50%
1月10日開始,海關總署要求進口榴蓮附帶堿性嫩黃和重金屬鎘檢測報告,并在口岸進行100%查驗。由于缺少報告,來自泰國和越南的大批榴蓮陸續被口岸退回。(國際果蔬報道 )
2、國際預警
【盤點】2024年我國食品被國外召回典型案例
食品召回是指食品生產者按照規定程序,對于問題食品采取換貨、退貨、補充或修正消費說明等方式,及時消除或減少食品安全危害的活動。2024年,美國、韓國和澳大利亞等國發布了針對我國食品的召回通報,召回原因包括漏標過敏原、農藥殘留超標、檢出致病菌等。其中,多數為漏標過敏原。(食品伙伴網)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5年第4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5年第4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3例。(食品伙伴網)
2025年1月美國FDA自動扣留我國食品情況(1月匯總)
1月份以來,美國FDA對我國多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詳情如下。(食品伙伴網)
我國兩家企業被列入FDA紅名單,涉及產品有烘焙馬鈴薯和蔬菜小吃
近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對我國兩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詳情如下。(食品伙伴網)
日本通報我國出口生鮮胡蘿卜和冷凍西蘭花等產品不合格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消息,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通報顯示我國11批次食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5年第5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5年第5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5例。(食品伙伴網)
二、食品科技
華中農業大學學者在數字化免擴增常溫條件下檢測多種食源性致病菌研究上取得新進展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團隊在Nature Food期刊上發表了題為“Multiplexed food-borne pathogen detection using an argonaute-mediated digital sensor based on a magnetic-bead-assisted imaging transcoding system”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通過構建一種數字化免DNA擴增的核酸檢測方法,實現對三種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和超靈敏檢測。(南湖新聞網)
中國農業大學動科學院張毅教授團隊在牛基因組研究中取得進展:解析奶水牛的群體基因組特征與重要功能基因
近日,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張毅課題組在國際出版集團Wiley旗下知名學術期刊《前沿科學》(Advanced Science)在線發表了題為《完整基因組景觀揭示亞洲水牛隱藏的進化歷史和選擇信號》(Complete Genomic Landscape Reveals Hidden 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Selection Signature in Asian Water Buffaloes (Bubalus bubali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利用多組學手段,揭示了在自然和人工選擇驅動下,水牛在產奶性能和外貌形態方面的演化機制。(中國農業大學)
2025年度河南省國際科技合作項目擬立項公示 食品領域有17項
1月24日,河南省科學技術廳公示了2025年度河南省國際科技合作項目擬立項項目,食品領域有17項,包括重點項目4項,培育項目13項,公示期5個工作日(2025年1月24日—2月6日)。(食品伙伴網)
Nature Plants發表小麥研究中心與合作者關于植物大片段DNA操縱和染色體編輯領域的重要進展
1月13日,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小麥研究中心與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合作于Nature Plants期刊上(DOI: 10.1038/s41477-024-01898-3)在線發表了題為“Precise deletion, replacement, and inversion of large DNA fragments in plants using dual prime editing”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開發了一種高效精準的植物大片段DNA操縱和染色體編輯技術,拓展了植物精準基因組編輯的尺度,為復雜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創制提供了新策略。同時為生物育種技術的創新、植物合成生物學研究以及植物新性狀乃至新型植物的創制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中國農業大學)
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印發市場監管行政違法行為首違不罰、輕微免罰清單(一)的通知
為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規范和監督罰款設定與實施的指導意見》(國發〔2024〕5號)要求,深入踐行監管為民理念,積極推行服務型執法,規范涉企執法行為,激發經營主體活力,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法律法規,市場監管總局制定了市場監管行政違法行為首違不罰、輕微免罰清單(一),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中國糧油學會關于發布《燕麥麩》等10項團體標準的公告
根據《中國糧油學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現批準《燕麥麩》等10項標準為中國糧油學會團體標準。自2025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中國糧油學會)
農業農村部關于印發2025年獸藥質量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等3個計劃的通知
為加強獸藥質量監管、畜禽產品獸藥殘留監控和動物源細菌耐藥性監測工作,維護畜牧養殖生產安全、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和生物安全,我部組織制定了《2025年獸藥質量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計劃》、《2025年畜禽產品獸藥殘留監控計劃》、《2025年動物源細菌耐藥性監測計劃》(以下簡稱“3個計劃”),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農業農村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 第876號
根據《獸藥管理條例》和《獸藥注冊辦法》規定,經審查,批準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等16家單位申報的次氯酸溶液等3種獸藥產品為新獸藥,核發《新獸藥注冊證書》,發布產品質量標準、工藝規程、說明書和標簽,自發布之日起執行。(農業農村部)
2、食品安全·曝光臺
關于車厘子“長期保鮮”、“反季水果”、“泡藥水”的傳言屬實嗎?
近日,一則“狂炫三斤車厘子后進了ICU”的短視頻沖上各大平臺熱搜榜,引發大家的關注與討論。視頻中一位女士臉部浮腫、呼吸困難,醫生診斷結果竟為“藥物過敏”。無獨有偶,其他網民朋友亦接連反饋“食用大量車厘子后,出現了胃痛、腹瀉癥狀”。短短數日,脆甜多汁的車厘子跌落“神壇”,難道車厘子中真的添加了某種“科技與狠活”嗎?針對近期的焦點,發現大家的疑問主要存在于以下幾點。(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微信號)
【法院說法】制售有毒有害商品,姐弟二人均被判刑
制售有毒有害商品的違法犯罪行為,不僅侵犯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甚至還會危害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必須嚴厲予以打擊。近日,浚縣法院審結一起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二被告均被判刑。(浚縣法院微信號)
香菇嘌呤引發熱議:是健康飲食中的“寶藏”還是痛風患者的“隱患”?
香菇,這種餐桌上的常客,因其豐富的營養和獨特的口感備受喜愛。然而,近年來,香菇中的一種特殊成分——香菇嘌呤(Eritadenine),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爭議。它究竟是健康飲食中的“營養寶藏”,還是痛風患者的“隱患”?今天,我們將結合權威專家的觀點和最新研究,為你揭開香菇嘌呤的真相。(中國食用菌協會微信號)
【以案釋法】火鍋里添加罌粟殼粉,真“刑”!
為“提味增鮮”吸引顧客,火鍋店經營者張某某將罌粟殼粉當秘方加進火鍋底料,最終因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處刑罰。(石屏法院微信號)
【以案說法】消費者主張的懲罰性賠償,如何得到支持?
食品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為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專門規定了懲罰性賠償規則,高昂的違法成本有效遏制了食品領域的違法行為,促使生產者、經營者依法生產經營,以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近期,鎮平縣人民法院民二庭審結一起因商家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而引發的訴訟,并依法支持原告的懲罰性賠償請求。(鎮平法院微信號)
以案說法丨對“職業打假”獲取高額賠償說“不”
一周后,范某以程某經營的養生保健館違反了食品安全法關于禁止銷售過期食品的法律規定為由提起訴訟,要求其返還10盒茶葉款8000元,并支付十倍賠償款80000元,共計88000元。程某在庭審中辯稱,范某一直在用手機記錄而且表示“有多少要多少”的行為明顯是“知假買假”,不同意“退一賠十”。(吉林省長春林區中級法院微信號)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年度盤點|2024年食品行業典型處罰案例
2024年食品行業發生了一系列輿情事件引發廣泛關注,最終處罰結果如何,我們一起來看。(食品伙伴網)
“食安早知道” 第1期:“脫氫乙酸鈉”,和糕點說再見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24)將于2025年2月8日開始實施,新標準中刪除了脫氫乙酸及其鈉鹽在淀粉制品、面包、糕點、焙烤食品餡料等食品中的使用規定,同時降低了它在腌漬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由原先的1克/千克調整為0.3克/千克。(寧海縣市場監管微信號)
2025年1月食品行業輿情盤點
2025年1月食品行業輿情信息如下:知名茶飲品牌“冰勃朗”事件;“網紅帶貨原切牛肉卷被質疑是合成肉”事件;國泰航空多人食物中毒事件;食品安全事件頻發;連鎖餃子店捏造聊天記錄刪差評事件;聽花酒母公司被罰120萬元;知名直播間帶貨產品頻遭質疑;夫婦為延長保質期豆腐里加土霉素被判刑;“鳴鳴很忙”被罰;市監局介入網紅帶貨寬粉疑造假事件。(食品伙伴網)
2025年2月共有60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這項標準需要特別關注
據不完全統計,2025年2月共有60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其中,代替標準4項,新增標準56項,新增標準占標準總數的93.33%。2025年2月實施的標準中,國家標準5項、地方標準35項、團體標準20項。這些標準涉及產品或原料標準、規范規程標準、檢測方法標準等。地方標準涉及山西、內蒙古、遼寧、上海、安徽、湖北、湖南、重慶、四川、甘肅、青海、新疆、黑龍江、山東。(食品伙伴網)
食品行業一周輿情信息匯總(2025.01.20-01.26)
2025年01月20日-01月26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知名直播間“阿膠茶被指無驢成分”引關注;上海一奶茶店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被罰;知名超市被曝違規賣狗肉 市監局回應;網店牦牛肉干年銷百萬全是豬肉制品,店主被判刑;以“手打渣男檸檬茶”為噱頭 餐飲公司被罰2萬;知名品牌門店回應售賣喝過的咖啡;知名超市回應“預制肉品冒充鮮肉”;知名鹵味品牌回應產品生產日期晚于發貨日期;知名超市回應“買10斤車厘子3斤為壞果”。(食品伙伴網)
2025年1月食品行業監管政策概述
2025年1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海關總署、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等部門發布了一系列食品行業監管政策,食品伙伴網整理匯總如下: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特殊醫學用途全營養配方食品注冊指南》;國務院食安辦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橄欖果多酚等2種新食品原料公開征求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注冊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等。(食品伙伴網)
年度盤點|2024年食品行業監管政策概述
2024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商務部等監管部門發布了一系列食品行業監管政策,食品伙伴網匯總整理了2024年食品行業一些值得關注的監管政策如下:最高法發布食品藥品懲罰性賠償司法解釋;市場監管總局公布《食品經營許可審查通則》;市場監管總局建成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庫;市場監管總局鼓勵食品企業優化預包裝食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標簽標識;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發文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等。(食品伙伴網)
食品人看食品事——2024年食品行業十大熱門詞匯候選詞匯(5)熏硫枸杞
2024年12月4日-31日,我們在食品論壇向廣大網友征集了2024年食品行業熱門詞匯,在各位網友的積極參與下,共提出100多個詞匯,根據提名次數和在食品資訊頻道出現的熱度,我們從這些詞匯中篩選出16個推薦詞匯進行了整理,請網友投票,評選出2024年給您印象最深刻的十個詞匯,投票結束后,我們將請資深網友進行點評。以這十個代表性的詞匯,對食品行業的2024年做一個概括和總結。(食品伙伴網)
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強制性國標2月1日起正式實施
2月1日起,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的強制性國家標準GB 44917-2024《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衛生要求》正式實施該標準界定了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的術語,規定了散裝運輸容器基本要求、清潔、維護和管理,運輸作業,記錄等衛生要求。(食品伙伴網)
@食品生產企業注意了,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有這些新變化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24)將于2025年2月8日實施。請全省各食品生產企業嚴格按照新國標使用食品添加劑,及時調整相關產品原料工藝、產品配方、標簽標識等內容,確保依規生產、合規經營。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都有哪些變化,一起來看看吧。(浙里好市監微信號)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食品
“百年魚丸世家”海欣食品預告2024年業績暴跌
近日,海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002702)發布2024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全年凈利潤虧損2,800萬至4,200萬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27萬元盈利,降幅高達1,333.43%至1,950.1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更是深陷虧損區間,達3,200萬至4,400萬元。 (凍品攻略微信號)
中國首次獨立檢測福島核污染水:無異常
在2025年1月23日的記者會上,有媒體詢問檢測結果是否會促使中國恢復日本水產品進口。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稱,中國政府始終堅持科學原則和人民至上的理念,將人民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她強調,首次檢測結果只是排海問題監督工作的一部分,恢復日本水產品進口需基于長期獨立監測的科學數據,同時日本必須采取切實措施保障輸華水產品的質量安全。(凍品攻略微信號)
春節水產市場全面升溫,海鮮年貨購銷兩旺
隨著春節臨近,全國各地的水產市場進入一年中最熱鬧的時段。無論是鮮活的帝王蟹、澳洲龍蝦,還是冰鮮的帶魚、鯧魚,各類水產品琳瑯滿目,滿足了人們春節餐桌的多樣化需求。今年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穩中有降,吸引了大量消費者選購年貨,為年節增添一份“鮮味”。(凍品攻略微信號)
俄羅斯高附加值魚類對中國出口飆升150%
2024年,俄羅斯對中國的高附加值魚類出口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根據中國海關數據,俄羅斯出口的魚片和其他加工魚肉總額同比大漲150%,達到8610萬美元(約合8190萬歐元),創下自2015年中國開始統計相關數據以來的最高紀錄。其中,冷凍鱈魚片和魚肉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占出口總額的98%,金額高達8400萬美元(約合7990萬歐元)。這一亮眼表現表明,中國市場對優質加工魚類產品的需求持續上升,俄羅斯也在深加工領域取得了顯著突破。(凍品攻略微信號)
美國關稅2月4日生效,運途中集裝箱不受影響
美國總統特朗普2月1日簽署行政命令(EO),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進口商品分別征收25%、25%和10%關稅,對加拿大能源產品征收10%關稅,美國東部時間2月4日12:01 am起生效。由于關稅生效時間非常緊迫,海產行業并沒有充足時間做好準備,美國政府也沒有給任何機會聽取社會意見。(UCN國際海產資訊微信號)
泰國榴蓮出口開始恢復,越南仍卡在檢測環節,榴蓮價格暴跌50%
1月10日開始,海關總署要求進口榴蓮附帶堿性嫩黃和重金屬鎘檢測報告,并在口岸進行100%查驗。由于缺少報告,來自泰國和越南的大批榴蓮陸續被口岸退回。(國際果蔬報道 )
2、國際預警
【盤點】2024年我國食品被國外召回典型案例
食品召回是指食品生產者按照規定程序,對于問題食品采取換貨、退貨、補充或修正消費說明等方式,及時消除或減少食品安全危害的活動。2024年,美國、韓國和澳大利亞等國發布了針對我國食品的召回通報,召回原因包括漏標過敏原、農藥殘留超標、檢出致病菌等。其中,多數為漏標過敏原。(食品伙伴網)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5年第4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5年第4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3例。(食品伙伴網)
2025年1月美國FDA自動扣留我國食品情況(1月匯總)
1月份以來,美國FDA對我國多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詳情如下。(食品伙伴網)
我國兩家企業被列入FDA紅名單,涉及產品有烘焙馬鈴薯和蔬菜小吃
近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對我國兩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詳情如下。(食品伙伴網)
日本通報我國出口生鮮胡蘿卜和冷凍西蘭花等產品不合格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消息,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通報顯示我國11批次食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5年第5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5年第5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5例。(食品伙伴網)
二、食品科技
華中農業大學學者在數字化免擴增常溫條件下檢測多種食源性致病菌研究上取得新進展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團隊在Nature Food期刊上發表了題為“Multiplexed food-borne pathogen detection using an argonaute-mediated digital sensor based on a magnetic-bead-assisted imaging transcoding system”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通過構建一種數字化免DNA擴增的核酸檢測方法,實現對三種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和超靈敏檢測。(南湖新聞網)
中國農業大學動科學院張毅教授團隊在牛基因組研究中取得進展:解析奶水牛的群體基因組特征與重要功能基因
近日,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張毅課題組在國際出版集團Wiley旗下知名學術期刊《前沿科學》(Advanced Science)在線發表了題為《完整基因組景觀揭示亞洲水牛隱藏的進化歷史和選擇信號》(Complete Genomic Landscape Reveals Hidden 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Selection Signature in Asian Water Buffaloes (Bubalus bubali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利用多組學手段,揭示了在自然和人工選擇驅動下,水牛在產奶性能和外貌形態方面的演化機制。(中國農業大學)
2025年度河南省國際科技合作項目擬立項公示 食品領域有17項
1月24日,河南省科學技術廳公示了2025年度河南省國際科技合作項目擬立項項目,食品領域有17項,包括重點項目4項,培育項目13項,公示期5個工作日(2025年1月24日—2月6日)。(食品伙伴網)
Nature Plants發表小麥研究中心與合作者關于植物大片段DNA操縱和染色體編輯領域的重要進展
1月13日,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小麥研究中心與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合作于Nature Plants期刊上(DOI: 10.1038/s41477-024-01898-3)在線發表了題為“Precise deletion, replacement, and inversion of large DNA fragments in plants using dual prime editing”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開發了一種高效精準的植物大片段DNA操縱和染色體編輯技術,拓展了植物精準基因組編輯的尺度,為復雜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創制提供了新策略。同時為生物育種技術的創新、植物合成生物學研究以及植物新性狀乃至新型植物的創制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中國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