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ISSF:太平洋金槍魚漁業回暖,印度洋金槍魚仍陷困境

   2024-12-05 凍品攻略微信號907
核心提示:根據國際海鮮可持續性基金會(ISSF)2024年11月發布的《全球金槍魚種群狀況報告》,全球金槍魚漁業的可持續性情況有所改善。盡管太平洋區域的金槍魚種群表現出較為積極的回升跡象,但印度洋的金槍魚種群依舊面臨著過度捕撈的困境,亟待國際社會采取更有效的管理措施。……(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根據國際海鮮可持續性基金會(ISSF)2024年11月發布的《全球金槍魚種群狀況報告》,全球金槍魚漁業的可持續性情況有所改善。盡管太平洋區域的金槍魚種群表現出較為積極的回升跡象,但印度洋的金槍魚種群依舊面臨著過度捕撈的困境,亟待國際社會采取更有效的管理措施。
  
  全球金槍魚漁業回升:健康種群占比提升
  
  報告顯示,全球商業金槍魚捕撈中,來自健康種群的捕撈量占比已經提升至88%,較今年3月的86%有所增加。健康種群的比例提升,表明金槍魚種群的管理工作正逐漸取得成效,特別是在太平洋地區和一些大西洋區域,金槍魚的可持續性狀況有所改善。
  
  ISSF的最新分析指出,當前全球金槍魚種群的狀況相較以往有所好轉。過度捕撈的種群占比僅為10%,較上次報告減少了2個百分點。同時,屬于中等水平的種群占比降至2%,相比3月時的4%也有了明顯下降。這一趨勢顯示出全球范圍內,尤其是太平洋地區的金槍魚種群正在逐步恢復。
  
  太平洋金槍魚種群回升,印度洋依舊艱難
  
  根據報告,東太平洋的黃鰭金槍魚和大西洋/地中海的長鰭金槍魚(又稱阿爾巴科)均表現出了顯著的改善。這些種群的可持續性評級從黃燈升至綠燈,反映出捕撈率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太平洋藍鰭金槍魚依然被評為過度捕撈,并未發生任何實質性變化。
  
  盡管太平洋部分地區的金槍魚種群呈現回升態勢,但印度洋的情況則相對嚴峻。報告指出,印度洋的大眼金槍魚和黃鰭金槍魚種群依舊處于過度捕撈的狀態,面臨著種群資源的嚴重枯竭。特別是印度洋的黃鰭金槍魚和大眼金槍魚,依舊未能達到可持續捕撈的標準。
  
  “我們看到了金槍魚管理方面的積極變化,尤其是在印度洋金槍魚管理委員會(IOTC)對鰹魚的管理措施有所加強,同時也改善了漁業聚集器(FADs)的使用規定。” ISSF在報告中提到。
  
  捕撈量和捕撈方式的變化
  
  在捕撈量方面,全球金槍魚捕撈總量在2022年達到了520萬噸,較2021年增長了2%。其中,長鰭金槍魚占比57%,其次是黃鰭金槍魚占30%,大眼金槍魚占7%,長鰭占5%。藍鰭金槍魚的捕撈量則相對較少,占全球捕撈總量的1%。
  
  在捕撈方式上,圍網作業依然是全球金槍魚捕撈的主要方式,占全球捕撈量的66%。延繩釣占9%,刺網占3%,其他漁具占14%。
  
  盡管全球金槍魚漁業在部分地區取得了一定的恢復進展,但整個行業的可持續性仍面臨諸多挑戰。ISSF報告指出,目前65%的金槍魚種群處于健康的豐度水平,較3月時的61%有所提升,而87%的種群未出現過度捕撈情況,這一數據較去年同期有了顯著改善。然而,印度洋金槍魚種群的困境依然未能得到有效解決,急需國際合作加強管理與監控,避免過度捕撈導致生態失衡。
  
  在國際社會對金槍魚漁業的管理日益重視的背景下,改善和恢復金槍魚種群的可持續性已經成為全球漁業管理的迫切任務。未來,隨著全球范圍內更多地區采納和落實更嚴格的漁業管理措施,金槍魚種群的健康狀況或許能迎來更加積極的變化。
  
  通過更為科學、合理的捕撈配額和漁業資源保護措施,全球金槍魚漁業的可持續性仍然具有很大的潛力。在太平洋區域的回升和印度洋管理改進的雙重努力下,金槍魚漁業的未來或許充滿希望。



日期:2024-12-05
 
地區: 亞洲 印度
行業: 漁業水產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