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巴西土地委員會(CPT)于本周一發布的報告,2024年上半年農村社區因農藥污染的案例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10倍。
農藥污染數據與原因
據《G1》報道,2023年上半年共記錄了19起污染事件,而2024年同期這一數字飆升至182起。
土地委員會是一個隸屬于天主教會的組織,自1985年以來定期發布關于土地沖突的報告。最新的統計數據還包括有關奴役勞動的情況。
土地委員會協調員羅尼爾森·科斯塔指出,污染案例的激增部分源于受影響社區舉報數量的增加。“2022年和2023年發生的案例得到了廣泛關注。隨著這些事件的傳播,人們逐漸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此更多社區開始舉報,”他說。
此外,他提到,特別是在馬拉尼昂州,單一作物種植面積的擴張,如大豆、玉米和棉花,也加劇了這一問題。馬拉尼昂州集中發生了156起案例,是全國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
報告指出:“馬拉尼昂州的社區正遭受農藥空中噴灑的嚴重后果。”
科斯塔補充,每年3月至5月是馬托皮巴(Matopiba)地區農藥空中噴灑的高峰期。該地區涵蓋馬拉尼昂州、托坎廷斯州、皮奧伊州和巴伊亞州的部分地區,是巴西的重要大豆生產區域。“這是大豆干燥期。一些農場主使用化學品讓作物同時干燥,以便在接近的時間內完成收割,”他解釋道。
“化學戰爭”的指控
科斯塔指出,農藥在農村社區的擴散大多是農場主和企業家有意為之。“有些社區多年來一直受到這一問題的困擾,并多次舉報。因此,很難說這些散播農藥的人不了解其風險,”他說。
他補充道,報告中社區的陳述表明,這種行為可能是一種迫使農民放棄土地的策略。“許多家庭表示,這種情況正變得愈加常見,是對他們的一種施壓手段,”科斯塔補充道。
2024年上半年農村沖突總體減少
盡管與去年相比,2024年上半年農村沖突案例有所減少(從1,127起降至1,056起),但這一數字仍高于2015年至2022年同期的平均水平。
在1,056起農村沖突事件中,土地沖突占872起,水資源沖突占125起,另有59起涉及奴役勞動。
土地沖突的主要受害者是尚未獲得土地所有權的傳統社區居民(235起),其次是原住民(220起),昆博拉社區居民(116起)和無地農民(92起)。
根據報告,農場主是這些暴力行為的主要肇事者(339起),其次是企業家(137起)、聯邦政府(88起)、州政府(44起)和非法土地占有者(33起)。
奴役勞動案例下降
報告還顯示,在經歷了連續三年的增長后,2024年上半年奴役勞動案例有所下降。今年上半年共記錄了59起奴役勞動事件,解救了441名工人,而2023年同期則有98起案件,解救了1,395人。
米納斯州記錄了最多的奴役勞動案例(20起),但在砍伐和采礦區域以類奴役條件工作的救援人數方面,亞馬孫州以100人居首。
年度報告計劃
土地委員會表示,這些數據來源于全國各地工作人員的調查,以及媒體、公共機構、社會運動和合作組織的報告。
2024年上半年的數據為評估農村沖突趨勢提供了重要參考,將為計劃于2025年4月發布的年度報告奠定基礎。
日期:2024-12-04
農藥污染數據與原因
據《G1》報道,2023年上半年共記錄了19起污染事件,而2024年同期這一數字飆升至182起。
土地委員會是一個隸屬于天主教會的組織,自1985年以來定期發布關于土地沖突的報告。最新的統計數據還包括有關奴役勞動的情況。
土地委員會協調員羅尼爾森·科斯塔指出,污染案例的激增部分源于受影響社區舉報數量的增加。“2022年和2023年發生的案例得到了廣泛關注。隨著這些事件的傳播,人們逐漸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此更多社區開始舉報,”他說。
此外,他提到,特別是在馬拉尼昂州,單一作物種植面積的擴張,如大豆、玉米和棉花,也加劇了這一問題。馬拉尼昂州集中發生了156起案例,是全國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
報告指出:“馬拉尼昂州的社區正遭受農藥空中噴灑的嚴重后果。”
科斯塔補充,每年3月至5月是馬托皮巴(Matopiba)地區農藥空中噴灑的高峰期。該地區涵蓋馬拉尼昂州、托坎廷斯州、皮奧伊州和巴伊亞州的部分地區,是巴西的重要大豆生產區域。“這是大豆干燥期。一些農場主使用化學品讓作物同時干燥,以便在接近的時間內完成收割,”他解釋道。
“化學戰爭”的指控
科斯塔指出,農藥在農村社區的擴散大多是農場主和企業家有意為之。“有些社區多年來一直受到這一問題的困擾,并多次舉報。因此,很難說這些散播農藥的人不了解其風險,”他說。
他補充道,報告中社區的陳述表明,這種行為可能是一種迫使農民放棄土地的策略。“許多家庭表示,這種情況正變得愈加常見,是對他們的一種施壓手段,”科斯塔補充道。
2024年上半年農村沖突總體減少
盡管與去年相比,2024年上半年農村沖突案例有所減少(從1,127起降至1,056起),但這一數字仍高于2015年至2022年同期的平均水平。
在1,056起農村沖突事件中,土地沖突占872起,水資源沖突占125起,另有59起涉及奴役勞動。
土地沖突的主要受害者是尚未獲得土地所有權的傳統社區居民(235起),其次是原住民(220起),昆博拉社區居民(116起)和無地農民(92起)。
根據報告,農場主是這些暴力行為的主要肇事者(339起),其次是企業家(137起)、聯邦政府(88起)、州政府(44起)和非法土地占有者(33起)。
奴役勞動案例下降
報告還顯示,在經歷了連續三年的增長后,2024年上半年奴役勞動案例有所下降。今年上半年共記錄了59起奴役勞動事件,解救了441名工人,而2023年同期則有98起案件,解救了1,395人。
米納斯州記錄了最多的奴役勞動案例(20起),但在砍伐和采礦區域以類奴役條件工作的救援人數方面,亞馬孫州以100人居首。
年度報告計劃
土地委員會表示,這些數據來源于全國各地工作人員的調查,以及媒體、公共機構、社會運動和合作組織的報告。
2024年上半年的數據為評估農村沖突趨勢提供了重要參考,將為計劃于2025年4月發布的年度報告奠定基礎。
日期:2024-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