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俗稱“永久化學品”,因其難以在環境中分解,已成為全球關注的污染物。這類化學物質廣泛應用于清潔產品、涂料、地毯、不粘炊具以及部分個人護理用品(如防曬霜和洗發水)。然而,PFAS通過空氣、水和土壤擴散,最終進入食物鏈,包括農作物和動物,甚至水產品。近期,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針對水產品中PFAS污染的最新研究和行動引起了行業內外的高度關注。
FDA在2021年至2022年間對81個零售水產品樣本進行了PFAS檢測,涵蓋罐裝金槍魚、大西洋三文魚、羅非魚片、野生藍蟹肉和蟹爪、養殖蝦、阿拉斯加狹鱈魚棒及罐裝蛤蜊等多個品類。這些樣本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結果顯示,部分中國進口的罐裝蛤蜊中檢測到的全氟辛酸(PFOA,PFAS的一種)含量達到“可能的健康風險”水平。FDA評估認為,對于這些含量最高的罐裝蛤蜊產品,普通消費者每月食用超過約10盎司(約283克)可能存在健康風險,而兒童應限制在每月不超過2盎司(約57克)。這一發現導致2022年部分品牌的煙熏蛤蜊產品被召回,包括Bumble Bee Foods和Crown Prince品牌。
研究表明,PFAS污染可能帶來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發育問題、肝功能變化、免疫反應降低以及某些癌癥風險的增加。盡管FDA指出,大多數水產品樣本中其他類型PFAS的含量“可能不會對健康構成威脅”,但對于進口罐裝蛤蜊的PFOA問題以及蛤蜊整體的PFAS污染情況,仍需進一步調查。
為了更全面地評估美國消費者通過食品攝入PFAS的情況,FDA計劃進一步擴大檢測范圍。重點對象包括蛤蜊、牡蠣、貽貝和扇貝等濾食性貝類。此外,FDA將開展針對美國消費者十大最受歡迎水產品種類的600個樣本調查。這一排名由美國國家漁業研究所基于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統計數據發布。2022年數據顯示,蝦以人均5.5磅的消費量蟬聯榜首,其次是三文魚(3.22磅)、罐裝金槍魚(2.2磅)、羅非魚(1.01磅)和巴沙魚(0.86磅)。
日期:2024-11-24
FDA在2021年至2022年間對81個零售水產品樣本進行了PFAS檢測,涵蓋罐裝金槍魚、大西洋三文魚、羅非魚片、野生藍蟹肉和蟹爪、養殖蝦、阿拉斯加狹鱈魚棒及罐裝蛤蜊等多個品類。這些樣本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結果顯示,部分中國進口的罐裝蛤蜊中檢測到的全氟辛酸(PFOA,PFAS的一種)含量達到“可能的健康風險”水平。FDA評估認為,對于這些含量最高的罐裝蛤蜊產品,普通消費者每月食用超過約10盎司(約283克)可能存在健康風險,而兒童應限制在每月不超過2盎司(約57克)。這一發現導致2022年部分品牌的煙熏蛤蜊產品被召回,包括Bumble Bee Foods和Crown Prince品牌。
研究表明,PFAS污染可能帶來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發育問題、肝功能變化、免疫反應降低以及某些癌癥風險的增加。盡管FDA指出,大多數水產品樣本中其他類型PFAS的含量“可能不會對健康構成威脅”,但對于進口罐裝蛤蜊的PFOA問題以及蛤蜊整體的PFAS污染情況,仍需進一步調查。
為了更全面地評估美國消費者通過食品攝入PFAS的情況,FDA計劃進一步擴大檢測范圍。重點對象包括蛤蜊、牡蠣、貽貝和扇貝等濾食性貝類。此外,FDA將開展針對美國消費者十大最受歡迎水產品種類的600個樣本調查。這一排名由美國國家漁業研究所基于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統計數據發布。2022年數據顯示,蝦以人均5.5磅的消費量蟬聯榜首,其次是三文魚(3.22磅)、罐裝金槍魚(2.2磅)、羅非魚(1.01磅)和巴沙魚(0.86磅)。
日期:20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