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期間,有哪些食品行業動態值得重點關注?食品伙伴網食品資訊一周熱聞(2024.09.29—10.12)帶您了解食品行業熱點。
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關于對《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修改草案)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于2017年3月20日起實施。自條例實施以來,本市食品安全狀況不斷好轉。近年來食品產業新技術、新工藝、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層出不窮,需要相應的法規制度對市場主體進行規范引導。為了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強本市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以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條例》等,我局起草了《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修改草案),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和建議。(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秘書處關于征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用香料通則》等19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修改單(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食標秘發〔2024〕9號)
根據《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我委組織起草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用香料通則》等19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修改單(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印發《嬰幼兒配方食品原料等事項備案工作指南》的通知
為進一步指導嬰幼兒配方食品原料等事項備案管理工作,保障嬰幼兒配方食品質量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制定《嬰幼兒配方食品原料等事項備案工作指南》。(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關于擬微球藻油等12種“三新食品”的公告(2024年 第5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審評機構組織專家對擬微球藻油等2種物質申請作為新食品原料,D-阿洛酮糖-3-差向異構酶等4種物質申請作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C.I.顏料黑7等6種物質申請作為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的安全性評估材料進行審查并通過。(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公開征求《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
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體系建設的重要決策部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市場監管總局組織修訂《綠色產品標識使用管理辦法》,并形成了《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2024年10月2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2、食品安全·曝光臺
通報!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管局依法查處83家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餐飲單位(2024年第十六期)
2024年9月10日-2024年9月25日,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持續開展餐飲食品安全大檢查工作,對海淀區 83 家餐飲門店進行了依法查處,查處情況通報如下。(市監聲音微信號 )
“知假買假”能否“假一賠十”?
職業打假人從事“知假買假”索賠職業活動,并非為生活消費所需購買產品,收貨后要求商家“退一賠十”。法院是否支持該懲罰性賠償主張?8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于審理食品藥品懲罰性賠償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該司法解釋堅持以生活消費需要為支持購買者懲罰性賠償請求的條件,統一了裁判尺度,同時明確了根據具體情況判斷合理生活消費需要的范圍,以實現公正裁判。近日,南寧市西鄉塘區法院判決一起職業打假人“知假買假”索賠案件,看他提出的“退一賠十”的要求是否能夠得到法院的支持?(西鄉塘法院微信號)
奶茶喝得放不放心,現在就去查
最近,有網友反映在某家網紅奶茶店喝了杯咖啡以后,就不舒服,懷疑是奶茶店的食品安全有問題。首先,既然網友反應咖啡導致身體不適,那咱們就先來看看咖啡制作的過程,有沒有什么食品安全漏洞吧。在執法小伙伴的要求下,店員將該網友當日的消費單據打印出來,發現該網友購買了咖啡和糕點產品,由于天氣正熱,咖啡中放置了冰塊!那么會不會是冰塊有問題?(武漢市場監管微信號)
似懂非懂?燕窩究竟是什么?
燕窩,作為一種熱門的送禮佳品,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和關注,不過關于燕窩的選購,大家卻可能存在著不少誤區,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番。(上海市場監管微信號)
蟲子“飛”到我碗里,“碰瓷”投訴不可取
近日,海淀區市場監管局接到一起投訴一名顧客稱在就餐時吃出了小蟲子要求賠償,然而一個蟲子是如何讓店家和顧客爭執不下的呢?原來……(市監聲音微信號)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2024年10月共有106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新增標準占82.08%
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10月共有106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其中,代替標準19項,新增標準87項,新增標準占標準總數的82.08%。10月起實施的標準中,國家標準20項,地方標準23項,行業標準24項,團體標準37項,其他2項。這些標準涉及產品或原料標準、規范規程標準、檢測方法標準等。地方標準涉及北京、甘肅、貴州、河北、寧夏、山東、重慶。(食品伙伴網)
食品行業一周輿情信息匯總(2024.09.23-09.29)
2024年09月23日-09月29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顧客反饋月餅發霉 胖東來多次回應;合肥通報:對“三只羊”罰沒6894.91萬元 企業回應;江蘇昆山部分學校發放“發霉蛋糕”事件;知名帶貨主播“紅薯粉事件”;敦煌市監局通報“游客遭遇餃子刺客”;火鍋中吃出牙齒?官方回應:系顧客本人烤瓷牙冠套脫落;月餅被曝有鋼針?知名企業回應;黑燕窩商家辯稱“進口”是指進嘴食用;四川西昌一火鍋店熬制使用“地溝油”十人獲刑;豬肉冒充牛肉干電商賣了500萬;客服回應知名主播帶貨酸菜貨不對板。(食品伙伴網)
2024年9月食品行業輿情盤點
2024年9月食品行業輿情信息如下:央視曝光“硫超標”枸杞;“三只羊”帶貨“香港美誠月餅”事件;網曝知名直播間帶貨月餅疑有質量問題 各方回應;王海曝知名主播帶貨的假原切牛肉卷被罰50萬 兩地市監局回應;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博主爆料知名連鎖火鍋品牌羊肉摻假事件;校園食品安全事件引關注;知名帶貨主播“紅薯粉事件”;敦煌市監局通報“游客遭遇餃子刺客”;知名超市冰鮮帶魚捕撈日期撞上“摩羯”過境日引質疑。(食品伙伴網)
食品行業國慶期間輿情信息匯總(2024.09.30-10.07)
2024年09月30日-10月07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東北雨姐再回應“紅薯粉條事件”;菜品上桌爬出數十只蟑螂 商家回應;男子自助餐吃得多被趕走?店家回應;廬山風景區回應“一份泡面開水商家要收5元”;大理市民反映自來水問題 官方回應;鼠頭鴨脖涉事方前大股東擬注銷;娃窖酒業因碰瓷娃哈哈被罰30萬。(食品伙伴網)
“可生食雞蛋”,真的能放心生吃嗎?
大部分“可生食雞蛋”生產企業會通過控制雞蛋生產、包裝、運輸、儲存等可能感染細菌的環節,再采用巴氏殺菌等工藝處理來達到雞蛋的“無菌”狀態。需要說明的是,“無菌蛋”并不意味著雞蛋表面所有的細菌都被殺滅了,而是把雞蛋里的細菌含量限制在了嚴格的標準之內,非完全無菌。事實上,我們常說的“無菌蛋”,嚴格來說應該叫做“少菌蛋”。(廣州市場監管微信號)
2024年9月食品行業監管政策概述
2024年9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食品安風險評估中心等部門發布了一系列食品行業監管政策,食品伙伴網整理匯總如下:肉制品加工使用“驢肉增香膏”如何定性?市場監管總局明確;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于嚴禁制售“特供酒”的公告》;市場監管總局公布《市場監管部門優化營商環境重點舉措(2024年版)》;兩部門: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內部舉報人”舉報實施獎勵等。(食品伙伴網)
GB 23350—2021《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問答匯總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于2024年9月6日發布了GB 23350—2021《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第2號修改單問答,結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之前發布的對GB 23350國家標準及第1號修改單問答,伙伴網對其進行了匯總,詳細內容如下。(食品伙伴網)
關于乳制品的九大流言與真相
乳制品營養十分豐富,可以作為日常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人每天攝入300-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但實際中國人平均每天的攝入量僅有100毫升左右。除了有些人不習慣乳制品的味道,也有些人是因為聽信網絡上的一些流言而不敢喝奶或不愿喝奶。這里我列舉了九個最常見的乳制品流言與真相,希望對大家全面理解乳制品及其健康益處有所幫助。(食品伙伴網)
淺談過度包裝相關知識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注重食品的包裝形式是否精致美觀,諸如月餅、茶葉等可見一斑。對此,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于2021年8月10日發布了新版的GB 23350《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標準,并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實施。截至今天,該標準已實施一年有余,但可能仍有部分食品行業同仁對其了解不多,藉此,食品伙伴網食品安全質量服務事業部和大家一起再學習下“過度包裝”相關知識。(食品伙伴網)
由“企業合規無罪第一案”看食品合規管理建設的重要性
2011年至2013年9月,雀巢(中國)有限公司的六名員工為推銷奶粉,通過支付好處費等手段,從多家醫院醫務人員處非法獲取了孕產婦的姓名、手機號等個人信息。這一行為嚴重侵犯了公民的個人信息權。在案件審理過程中,雀巢公司,通過提供公司規章、員工承諾函等證據,證明公司明確禁止員工從事此類違法行為,并已經通過培訓、考核等方式確保員工知曉并遵守相關規定。法院判決認為,雀巢公司的六名員工違反了公司規定,其行為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雀巢公司不構成單位犯罪。(食品伙伴網)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食品
全球油籽市場:天氣以及政策利好提振美豆創下兩個月新高
外媒9月29日消息:截至2024年9月27日當周,全球油籽價格上漲,其中芝加哥大豆期貨連續第六周上漲,主要是天氣擔憂(巴西干旱和美灣颶風)促使基金空頭回補;植物油價格上漲為油籽提供額外支撐;頭號大豆進口國中國出臺強力措施重振經濟,可能刺激商品進口需求。不過美國新豆收獲上市,全球供應前景充足,巴西下個月降雨有望增多,農戶利用價格上漲進行定價,制約大豆反彈空間。(啤酒工業信息網)
哈薩克斯坦全國秋收進展順利 谷類作物產量超2000萬噸
據農業部新聞處消息,截至目前,全國已收獲谷類和豆類作物超過1360萬公頃,平均單產為每公頃14.8公擔,總脫粒量超2000萬噸。具體來看,小麥收獲面積1070萬公頃,脫粒1520萬噸,單產14.2公擔/公頃;大麥收獲面積190萬公頃,脫粒330萬噸,單產16.7公擔/公頃;燕麥收獲面積15.82萬公頃,脫粒25萬噸,單產15.8公擔/公頃。(哈薩克國際通訊社)
俄羅斯批準我國多家企業產品輸俄
俄羅斯聯邦獸醫和植物衛生監督局官網10月1日消息:該局發布N.ФС-ЮШ-7/19731號指令,宣布自2024年10月1日起,我國多家企業產品:魚膠原蛋白、魚膠原蛋白肽和明膠等允許出口俄羅斯。 (食品伙伴網)
越南榴蓮價格大跌,背后兩大原因!越南:10月份有望再漲
目前,越南金枕榴蓮的果園收購價為5.5-7萬越南盾/公斤,折合人民幣約15.7-19.9元/公斤,比7月初產季剛開始時下降了25-30%。位于越南中部的嘉萊省和多樂省,產季末的榴蓮價格每公斤比7月產季初下降了2-3萬盾,約5.7-8.5元。從具體價格來看,A果收購價6.5-7萬盾/公斤,B果5.5-6.3萬盾/公斤,比去年同期下降約10%。(國際果蔬報道)
全球小麥市場:關注下周美國農業部如何調整小麥產量預期
外媒9月29日消息:截至2024年9月27日當周,全球小麥價格大多上漲,因為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干燥天氣不利于冬小麥播種以及作物初期生長,澳大利亞南部小麥產區遭受霜凍威脅。不過全球小麥出口市場競爭激烈,美國小麥出口銷售創下年內新低,限制小麥價格的上漲勢頭。交易商將密切關注下周一的美國農業部報告如何調整美國小麥產量預期。(啤酒工業信息網)
2024年9月全球新發非洲豬瘟疫情信息匯總
據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發布的疫情信息,食品伙伴網不完全統計,2024年9月全球發生非洲豬瘟疫情484起,其中家豬260起,野豬224起。發生非洲豬瘟疫情的國家涉及意大利、羅馬尼亞、波蘭、匈牙利、烏克蘭、南非、摩爾多瓦、德國、韓國、不丹和塞爾維亞。(食品伙伴網)
2、國際預警
我國出口花生被檢出黃曲霉毒素超標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4年10月7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花生不合格。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食品中真菌毒素的存在,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食品伙伴網)
日本通報我國出口油炸花生和冷凍胡蘿卜等產品不合格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消息,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通報顯示我國7批次食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注意食品中真菌毒素的存在,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食品伙伴網)
意大利發生一起H5N1高致病性甲型流感疫情
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消息,2024年9月27日,意大利衛生部向WOAH報告稱,意大利發生一起H5N1高致病性甲型流感疫情。本次疫情發生地為威尼托大區威尼斯市,于2024年9月26日得到確認。疫情源頭位置或不確定。經臨床與實驗室檢測發現,有3只綠翅鴨發病。(食品伙伴網)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4年第39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4年第39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3例。 據通報,不合格山藥銷至了法國、愛爾蘭、盧森堡、荷蘭和瑞典。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食品伙伴網)
2024年10月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10月8日更新)
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多批次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2024年9月份美國FDA拒絕進口我國食品情況(9月匯總)
2024年9月份,美國FDA拒絕進口我國多批次食品,產品不合格主要原因包括全部或部分含有污穢的、腐爛的、分解的物質或其它不適合食用的物質等。食品伙伴網提醒:美國FDA拒絕進口的情況屬于一種預警提示,美國FDA并未對所有樣品進行檢測,而部分食品企業產品被拒絕進口,是美國FDA預警管理機制所致。對于出口企業應關注美國進口預警相關信息,當產品涉及進口預警相關問題,應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具體應對措施請看相關政策解讀。(食品伙伴網)
三、食品科技
秋季重點動物疫病防控提示
秋季,天氣干燥,日光照射時間短,病毒更易存活,重大動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易發多發,現就做好秋季重點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提示如下.(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微信號)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科所揭示黃酮類物質合成新基因簇幫助蕎麥屬植物適應高海拔
9月24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特色農作物優異種質資源發掘與創新利用團隊在蕎麥中鑒定到一個新型黃酮類物質生物合成基因簇 UFGT3 ,并解析了該基因簇參與高海拔環境適應性調控的機制。該研究為探究黃酮類物質和蕎麥環境適應性的關系奠定了基礎。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先進科學 ( Advanced Science )》雜志上。(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河南農業大學研究生在《Food Frontiers》期刊發表最新綜述性論文
近日,河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碩士生徐博文在黃淑成副教授的指導下在國際學術期刊《Food Frontiers》在線發表了題為“From structure to function: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polysaccharide roles and applications”的綜述論文。該論文綜述了多糖的來源、結構特征、合成、降解、功能及應用,并分析其在抗腫瘤、抗衰老、抗氧化、降血糖、抗炎、抗病毒和抗凝血等藥理應用方面的潛力。(河南農業大學研究生教育微信號)
我國水產領域首項國家標準《罐裝冷藏蟹肉》英文版通過審查
9月19日至20日,按照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和漁業漁政管理局相關管理要求,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會同水產品加工分技術委員會在寧夏銀川召開國家標準《罐裝冷藏蟹肉》英文版審查會。來自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福建省水產研究所、大連海洋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單位標準化、加工、語言方面專家1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水產品加工分技委主任委員、黃海所辛福言研究員主持。(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 )
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關于對《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修改草案)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于2017年3月20日起實施。自條例實施以來,本市食品安全狀況不斷好轉。近年來食品產業新技術、新工藝、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層出不窮,需要相應的法規制度對市場主體進行規范引導。為了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強本市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以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條例》等,我局起草了《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修改草案),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和建議。(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秘書處關于征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用香料通則》等19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修改單(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食標秘發〔2024〕9號)
根據《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我委組織起草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用香料通則》等19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修改單(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印發《嬰幼兒配方食品原料等事項備案工作指南》的通知
為進一步指導嬰幼兒配方食品原料等事項備案管理工作,保障嬰幼兒配方食品質量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制定《嬰幼兒配方食品原料等事項備案工作指南》。(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關于擬微球藻油等12種“三新食品”的公告(2024年 第5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審評機構組織專家對擬微球藻油等2種物質申請作為新食品原料,D-阿洛酮糖-3-差向異構酶等4種物質申請作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C.I.顏料黑7等6種物質申請作為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的安全性評估材料進行審查并通過。(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公開征求《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
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體系建設的重要決策部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市場監管總局組織修訂《綠色產品標識使用管理辦法》,并形成了《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2024年10月2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2、食品安全·曝光臺
通報!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管局依法查處83家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餐飲單位(2024年第十六期)
2024年9月10日-2024年9月25日,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持續開展餐飲食品安全大檢查工作,對海淀區 83 家餐飲門店進行了依法查處,查處情況通報如下。(市監聲音微信號 )
“知假買假”能否“假一賠十”?
職業打假人從事“知假買假”索賠職業活動,并非為生活消費所需購買產品,收貨后要求商家“退一賠十”。法院是否支持該懲罰性賠償主張?8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于審理食品藥品懲罰性賠償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該司法解釋堅持以生活消費需要為支持購買者懲罰性賠償請求的條件,統一了裁判尺度,同時明確了根據具體情況判斷合理生活消費需要的范圍,以實現公正裁判。近日,南寧市西鄉塘區法院判決一起職業打假人“知假買假”索賠案件,看他提出的“退一賠十”的要求是否能夠得到法院的支持?(西鄉塘法院微信號)
奶茶喝得放不放心,現在就去查
最近,有網友反映在某家網紅奶茶店喝了杯咖啡以后,就不舒服,懷疑是奶茶店的食品安全有問題。首先,既然網友反應咖啡導致身體不適,那咱們就先來看看咖啡制作的過程,有沒有什么食品安全漏洞吧。在執法小伙伴的要求下,店員將該網友當日的消費單據打印出來,發現該網友購買了咖啡和糕點產品,由于天氣正熱,咖啡中放置了冰塊!那么會不會是冰塊有問題?(武漢市場監管微信號)
似懂非懂?燕窩究竟是什么?
燕窩,作為一種熱門的送禮佳品,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和關注,不過關于燕窩的選購,大家卻可能存在著不少誤區,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番。(上海市場監管微信號)
蟲子“飛”到我碗里,“碰瓷”投訴不可取
近日,海淀區市場監管局接到一起投訴一名顧客稱在就餐時吃出了小蟲子要求賠償,然而一個蟲子是如何讓店家和顧客爭執不下的呢?原來……(市監聲音微信號)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2024年10月共有106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新增標準占82.08%
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10月共有106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其中,代替標準19項,新增標準87項,新增標準占標準總數的82.08%。10月起實施的標準中,國家標準20項,地方標準23項,行業標準24項,團體標準37項,其他2項。這些標準涉及產品或原料標準、規范規程標準、檢測方法標準等。地方標準涉及北京、甘肅、貴州、河北、寧夏、山東、重慶。(食品伙伴網)
食品行業一周輿情信息匯總(2024.09.23-09.29)
2024年09月23日-09月29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顧客反饋月餅發霉 胖東來多次回應;合肥通報:對“三只羊”罰沒6894.91萬元 企業回應;江蘇昆山部分學校發放“發霉蛋糕”事件;知名帶貨主播“紅薯粉事件”;敦煌市監局通報“游客遭遇餃子刺客”;火鍋中吃出牙齒?官方回應:系顧客本人烤瓷牙冠套脫落;月餅被曝有鋼針?知名企業回應;黑燕窩商家辯稱“進口”是指進嘴食用;四川西昌一火鍋店熬制使用“地溝油”十人獲刑;豬肉冒充牛肉干電商賣了500萬;客服回應知名主播帶貨酸菜貨不對板。(食品伙伴網)
2024年9月食品行業輿情盤點
2024年9月食品行業輿情信息如下:央視曝光“硫超標”枸杞;“三只羊”帶貨“香港美誠月餅”事件;網曝知名直播間帶貨月餅疑有質量問題 各方回應;王海曝知名主播帶貨的假原切牛肉卷被罰50萬 兩地市監局回應;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博主爆料知名連鎖火鍋品牌羊肉摻假事件;校園食品安全事件引關注;知名帶貨主播“紅薯粉事件”;敦煌市監局通報“游客遭遇餃子刺客”;知名超市冰鮮帶魚捕撈日期撞上“摩羯”過境日引質疑。(食品伙伴網)
食品行業國慶期間輿情信息匯總(2024.09.30-10.07)
2024年09月30日-10月07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東北雨姐再回應“紅薯粉條事件”;菜品上桌爬出數十只蟑螂 商家回應;男子自助餐吃得多被趕走?店家回應;廬山風景區回應“一份泡面開水商家要收5元”;大理市民反映自來水問題 官方回應;鼠頭鴨脖涉事方前大股東擬注銷;娃窖酒業因碰瓷娃哈哈被罰30萬。(食品伙伴網)
“可生食雞蛋”,真的能放心生吃嗎?
大部分“可生食雞蛋”生產企業會通過控制雞蛋生產、包裝、運輸、儲存等可能感染細菌的環節,再采用巴氏殺菌等工藝處理來達到雞蛋的“無菌”狀態。需要說明的是,“無菌蛋”并不意味著雞蛋表面所有的細菌都被殺滅了,而是把雞蛋里的細菌含量限制在了嚴格的標準之內,非完全無菌。事實上,我們常說的“無菌蛋”,嚴格來說應該叫做“少菌蛋”。(廣州市場監管微信號)
2024年9月食品行業監管政策概述
2024年9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食品安風險評估中心等部門發布了一系列食品行業監管政策,食品伙伴網整理匯總如下:肉制品加工使用“驢肉增香膏”如何定性?市場監管總局明確;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于嚴禁制售“特供酒”的公告》;市場監管總局公布《市場監管部門優化營商環境重點舉措(2024年版)》;兩部門: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內部舉報人”舉報實施獎勵等。(食品伙伴網)
GB 23350—2021《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問答匯總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于2024年9月6日發布了GB 23350—2021《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第2號修改單問答,結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之前發布的對GB 23350國家標準及第1號修改單問答,伙伴網對其進行了匯總,詳細內容如下。(食品伙伴網)
關于乳制品的九大流言與真相
乳制品營養十分豐富,可以作為日常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人每天攝入300-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但實際中國人平均每天的攝入量僅有100毫升左右。除了有些人不習慣乳制品的味道,也有些人是因為聽信網絡上的一些流言而不敢喝奶或不愿喝奶。這里我列舉了九個最常見的乳制品流言與真相,希望對大家全面理解乳制品及其健康益處有所幫助。(食品伙伴網)
淺談過度包裝相關知識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注重食品的包裝形式是否精致美觀,諸如月餅、茶葉等可見一斑。對此,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于2021年8月10日發布了新版的GB 23350《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標準,并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實施。截至今天,該標準已實施一年有余,但可能仍有部分食品行業同仁對其了解不多,藉此,食品伙伴網食品安全質量服務事業部和大家一起再學習下“過度包裝”相關知識。(食品伙伴網)
由“企業合規無罪第一案”看食品合規管理建設的重要性
2011年至2013年9月,雀巢(中國)有限公司的六名員工為推銷奶粉,通過支付好處費等手段,從多家醫院醫務人員處非法獲取了孕產婦的姓名、手機號等個人信息。這一行為嚴重侵犯了公民的個人信息權。在案件審理過程中,雀巢公司,通過提供公司規章、員工承諾函等證據,證明公司明確禁止員工從事此類違法行為,并已經通過培訓、考核等方式確保員工知曉并遵守相關規定。法院判決認為,雀巢公司的六名員工違反了公司規定,其行為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雀巢公司不構成單位犯罪。(食品伙伴網)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食品
全球油籽市場:天氣以及政策利好提振美豆創下兩個月新高
外媒9月29日消息:截至2024年9月27日當周,全球油籽價格上漲,其中芝加哥大豆期貨連續第六周上漲,主要是天氣擔憂(巴西干旱和美灣颶風)促使基金空頭回補;植物油價格上漲為油籽提供額外支撐;頭號大豆進口國中國出臺強力措施重振經濟,可能刺激商品進口需求。不過美國新豆收獲上市,全球供應前景充足,巴西下個月降雨有望增多,農戶利用價格上漲進行定價,制約大豆反彈空間。(啤酒工業信息網)
哈薩克斯坦全國秋收進展順利 谷類作物產量超2000萬噸
據農業部新聞處消息,截至目前,全國已收獲谷類和豆類作物超過1360萬公頃,平均單產為每公頃14.8公擔,總脫粒量超2000萬噸。具體來看,小麥收獲面積1070萬公頃,脫粒1520萬噸,單產14.2公擔/公頃;大麥收獲面積190萬公頃,脫粒330萬噸,單產16.7公擔/公頃;燕麥收獲面積15.82萬公頃,脫粒25萬噸,單產15.8公擔/公頃。(哈薩克國際通訊社)
俄羅斯批準我國多家企業產品輸俄
俄羅斯聯邦獸醫和植物衛生監督局官網10月1日消息:該局發布N.ФС-ЮШ-7/19731號指令,宣布自2024年10月1日起,我國多家企業產品:魚膠原蛋白、魚膠原蛋白肽和明膠等允許出口俄羅斯。 (食品伙伴網)
越南榴蓮價格大跌,背后兩大原因!越南:10月份有望再漲
目前,越南金枕榴蓮的果園收購價為5.5-7萬越南盾/公斤,折合人民幣約15.7-19.9元/公斤,比7月初產季剛開始時下降了25-30%。位于越南中部的嘉萊省和多樂省,產季末的榴蓮價格每公斤比7月產季初下降了2-3萬盾,約5.7-8.5元。從具體價格來看,A果收購價6.5-7萬盾/公斤,B果5.5-6.3萬盾/公斤,比去年同期下降約10%。(國際果蔬報道)
全球小麥市場:關注下周美國農業部如何調整小麥產量預期
外媒9月29日消息:截至2024年9月27日當周,全球小麥價格大多上漲,因為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干燥天氣不利于冬小麥播種以及作物初期生長,澳大利亞南部小麥產區遭受霜凍威脅。不過全球小麥出口市場競爭激烈,美國小麥出口銷售創下年內新低,限制小麥價格的上漲勢頭。交易商將密切關注下周一的美國農業部報告如何調整美國小麥產量預期。(啤酒工業信息網)
2024年9月全球新發非洲豬瘟疫情信息匯總
據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發布的疫情信息,食品伙伴網不完全統計,2024年9月全球發生非洲豬瘟疫情484起,其中家豬260起,野豬224起。發生非洲豬瘟疫情的國家涉及意大利、羅馬尼亞、波蘭、匈牙利、烏克蘭、南非、摩爾多瓦、德國、韓國、不丹和塞爾維亞。(食品伙伴網)
2、國際預警
我國出口花生被檢出黃曲霉毒素超標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4年10月7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花生不合格。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食品中真菌毒素的存在,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食品伙伴網)
日本通報我國出口油炸花生和冷凍胡蘿卜等產品不合格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消息,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通報顯示我國7批次食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注意食品中真菌毒素的存在,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食品伙伴網)
意大利發生一起H5N1高致病性甲型流感疫情
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消息,2024年9月27日,意大利衛生部向WOAH報告稱,意大利發生一起H5N1高致病性甲型流感疫情。本次疫情發生地為威尼托大區威尼斯市,于2024年9月26日得到確認。疫情源頭位置或不確定。經臨床與實驗室檢測發現,有3只綠翅鴨發病。(食品伙伴網)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4年第39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4年第39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3例。 據通報,不合格山藥銷至了法國、愛爾蘭、盧森堡、荷蘭和瑞典。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食品伙伴網)
2024年10月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10月8日更新)
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多批次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2024年9月份美國FDA拒絕進口我國食品情況(9月匯總)
2024年9月份,美國FDA拒絕進口我國多批次食品,產品不合格主要原因包括全部或部分含有污穢的、腐爛的、分解的物質或其它不適合食用的物質等。食品伙伴網提醒:美國FDA拒絕進口的情況屬于一種預警提示,美國FDA并未對所有樣品進行檢測,而部分食品企業產品被拒絕進口,是美國FDA預警管理機制所致。對于出口企業應關注美國進口預警相關信息,當產品涉及進口預警相關問題,應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具體應對措施請看相關政策解讀。(食品伙伴網)
三、食品科技
秋季重點動物疫病防控提示
秋季,天氣干燥,日光照射時間短,病毒更易存活,重大動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易發多發,現就做好秋季重點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提示如下.(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微信號)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科所揭示黃酮類物質合成新基因簇幫助蕎麥屬植物適應高海拔
9月24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特色農作物優異種質資源發掘與創新利用團隊在蕎麥中鑒定到一個新型黃酮類物質生物合成基因簇 UFGT3 ,并解析了該基因簇參與高海拔環境適應性調控的機制。該研究為探究黃酮類物質和蕎麥環境適應性的關系奠定了基礎。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先進科學 ( Advanced Science )》雜志上。(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河南農業大學研究生在《Food Frontiers》期刊發表最新綜述性論文
近日,河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碩士生徐博文在黃淑成副教授的指導下在國際學術期刊《Food Frontiers》在線發表了題為“From structure to function: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polysaccharide roles and applications”的綜述論文。該論文綜述了多糖的來源、結構特征、合成、降解、功能及應用,并分析其在抗腫瘤、抗衰老、抗氧化、降血糖、抗炎、抗病毒和抗凝血等藥理應用方面的潛力。(河南農業大學研究生教育微信號)
我國水產領域首項國家標準《罐裝冷藏蟹肉》英文版通過審查
9月19日至20日,按照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和漁業漁政管理局相關管理要求,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會同水產品加工分技術委員會在寧夏銀川召開國家標準《罐裝冷藏蟹肉》英文版審查會。來自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福建省水產研究所、大連海洋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單位標準化、加工、語言方面專家1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水產品加工分技委主任委員、黃海所辛福言研究員主持。(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