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組織國家氣象中心、蔬菜主產省、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所、中國蔬菜協會及有關專家,會商研判近期蔬菜生產供應形勢。總的看,8月處于夏季蔬菜與秋季蔬菜茬口轉換期,疊加因災減產、生產成本上升等因素,上半月蔬菜地頭價同比環比均大幅上漲,下半月隨著天氣轉好,地頭價開始回落。市場價格高位運行有效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秋冬茬蔬菜加快播種定植,目前全國在田蔬菜面積1.07億畝,同比增加154萬畝,處于年內較高水平。預計9月份秋菜大量上市,蔬菜供應形勢逐步好轉,中秋、國慶兩節供應有保障。
據蔬菜地頭價定點監測,8月28種蔬菜地頭均價3.64元/公斤,環比上漲29.1%,同比上漲35.8%,比近5年同期平均值高24.1%。地頭價走勢有以下特點。
一是處于近5年同期最高位。今年上半年蔬菜地頭價較為低迷,6月下旬地頭價由跌轉漲,7月中旬開始處于近5年同期最高位,8月延續這一態勢,月均價比常年同期高近1/4,比次高位的2020年高17%。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今夏災害性天氣多發頻發,導致250多萬畝蔬菜受災,8萬多畝蔬菜設施嚴重受損,蔬菜產量階段性下降。黃瓜、茄子、豇豆、菜豆、結球甘藍等品種8月份產量環比均減少30萬噸以上,減幅10%以上。同時,災害也增加了化肥、農藥等投入和用工成本,進一步抬高了蔬菜價格。
二是主產區普遍上漲,北方漲幅高于南方。8月份,全國6個蔬菜優勢區地頭價全面上漲。其中,北方地區,黃土高原夏秋蔬菜、黃淮海與環渤海設施蔬菜、北部高緯度夏秋蔬菜3個優勢區月均價3.85元/公斤,環比上漲33.7%;南方地區,云貴高原夏秋蔬菜、長江流域冬春蔬菜、華南與西南熱區冬春蔬菜優勢區月均價3.36元/公斤,環比上漲22.2%。
三是上半月持續上漲,下半月開始回落。8月上半月北方降雨頻繁、南方持續高溫,不利于蔬菜生產,地頭價維持上漲走勢,8月15日達到最高點3.82元/公斤。下半月隨著天氣轉好,地頭價開始回落,8月底降至3.58元/公斤,9月5日降至3.53元/公斤,比最高點時下降7.6%。
綜合各方面信息研判,9月份隨著北方汛期結束、南方極端高溫天氣減少,各地蔬菜生產恢復正常,中秋、國慶兩節供應有保障。一是秋播加快推進,蔬菜面積處于較高水平。近期各地積極采取措施,全力推進秋冬茬蔬菜播種定植,加之蔬菜價格高位運行有效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8月全國蔬菜播種面積3722萬畝,環比增長32%,除吉林、黑龍江、甘肅、新疆等個別省份外,多數省份播種面積環比增加。目前,全國蔬菜在田面積1.07億畝,同比增加154萬畝,面積處于年內較高水平,為保障秋冬蔬菜供應提供了堅實基礎。二是天氣條件總體利于蔬菜生產。據氣象部門預計,9月份,東北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南部降水比常年偏少,農田過濕狀況將得到改善,華北、黃淮大部、西北地區東部光溫正常,江淮、江漢、江南大部降水正?;蚵云?,對蔬菜生產較為有利。同時,蔬菜生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風險。一是9月份長江中下游和西南部分地區氣溫異常偏高,華南地區受臺風影響較大,對蔬菜生產帶來不利影響。二是前期災害性天氣導致部分地區部分品種秋菜定植推遲,可能出現茬口銜接不暢。生姜、大蔥等個別品種,主產區受災害影響較大,減產預期較強,市場供應偏緊狀態預計將持續較長時間。
下一步,我司將全力抓好蔬菜穩產保供工作,強化防災減災,精準指導服務,促進產銷銜接,切實保障秋冬季特別是中秋、國慶期間蔬菜有效供應,促進市場平穩運行。一是強化信息引導。加強蔬菜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信息監測預警,準確研判生產供應形勢,指導各地合理安排品種結構和種植茬口,促進蔬菜均衡供應。完善信息發布機制,穩定社會預期,防止囤積炒作。二是抓牢防災減災。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提前發布預警信息,指導沿海地區抵御臺風、高山高原地區防范冰雹、長江中下游地區應對高溫,落實落細防災減災措施,切實把災害影響降到最低。同時,指導受災地區盡快恢復生產,加快損毀設施修復,幫助生產經營主體解決實際困難。三是促進產銷銜接。緊盯大中城市蔬菜供應,幫助大中城市與主產區強化供需對接,完善跨區域聯動保供機制,根據市場形勢做好蔬菜調運,發展定向采購、直采直供等銷售模式,提高產銷對接效率。配合交通運輸、公安等部門,落實好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促進順暢流通,降低流通成本。
附件: 8月主要蔬菜品種地頭價監測表.doc
日期:2024-09-10
據蔬菜地頭價定點監測,8月28種蔬菜地頭均價3.64元/公斤,環比上漲29.1%,同比上漲35.8%,比近5年同期平均值高24.1%。地頭價走勢有以下特點。
一是處于近5年同期最高位。今年上半年蔬菜地頭價較為低迷,6月下旬地頭價由跌轉漲,7月中旬開始處于近5年同期最高位,8月延續這一態勢,月均價比常年同期高近1/4,比次高位的2020年高17%。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今夏災害性天氣多發頻發,導致250多萬畝蔬菜受災,8萬多畝蔬菜設施嚴重受損,蔬菜產量階段性下降。黃瓜、茄子、豇豆、菜豆、結球甘藍等品種8月份產量環比均減少30萬噸以上,減幅10%以上。同時,災害也增加了化肥、農藥等投入和用工成本,進一步抬高了蔬菜價格。
二是主產區普遍上漲,北方漲幅高于南方。8月份,全國6個蔬菜優勢區地頭價全面上漲。其中,北方地區,黃土高原夏秋蔬菜、黃淮海與環渤海設施蔬菜、北部高緯度夏秋蔬菜3個優勢區月均價3.85元/公斤,環比上漲33.7%;南方地區,云貴高原夏秋蔬菜、長江流域冬春蔬菜、華南與西南熱區冬春蔬菜優勢區月均價3.36元/公斤,環比上漲22.2%。
三是上半月持續上漲,下半月開始回落。8月上半月北方降雨頻繁、南方持續高溫,不利于蔬菜生產,地頭價維持上漲走勢,8月15日達到最高點3.82元/公斤。下半月隨著天氣轉好,地頭價開始回落,8月底降至3.58元/公斤,9月5日降至3.53元/公斤,比最高點時下降7.6%。
綜合各方面信息研判,9月份隨著北方汛期結束、南方極端高溫天氣減少,各地蔬菜生產恢復正常,中秋、國慶兩節供應有保障。一是秋播加快推進,蔬菜面積處于較高水平。近期各地積極采取措施,全力推進秋冬茬蔬菜播種定植,加之蔬菜價格高位運行有效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8月全國蔬菜播種面積3722萬畝,環比增長32%,除吉林、黑龍江、甘肅、新疆等個別省份外,多數省份播種面積環比增加。目前,全國蔬菜在田面積1.07億畝,同比增加154萬畝,面積處于年內較高水平,為保障秋冬蔬菜供應提供了堅實基礎。二是天氣條件總體利于蔬菜生產。據氣象部門預計,9月份,東北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南部降水比常年偏少,農田過濕狀況將得到改善,華北、黃淮大部、西北地區東部光溫正常,江淮、江漢、江南大部降水正?;蚵云?,對蔬菜生產較為有利。同時,蔬菜生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風險。一是9月份長江中下游和西南部分地區氣溫異常偏高,華南地區受臺風影響較大,對蔬菜生產帶來不利影響。二是前期災害性天氣導致部分地區部分品種秋菜定植推遲,可能出現茬口銜接不暢。生姜、大蔥等個別品種,主產區受災害影響較大,減產預期較強,市場供應偏緊狀態預計將持續較長時間。
下一步,我司將全力抓好蔬菜穩產保供工作,強化防災減災,精準指導服務,促進產銷銜接,切實保障秋冬季特別是中秋、國慶期間蔬菜有效供應,促進市場平穩運行。一是強化信息引導。加強蔬菜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信息監測預警,準確研判生產供應形勢,指導各地合理安排品種結構和種植茬口,促進蔬菜均衡供應。完善信息發布機制,穩定社會預期,防止囤積炒作。二是抓牢防災減災。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提前發布預警信息,指導沿海地區抵御臺風、高山高原地區防范冰雹、長江中下游地區應對高溫,落實落細防災減災措施,切實把災害影響降到最低。同時,指導受災地區盡快恢復生產,加快損毀設施修復,幫助生產經營主體解決實際困難。三是促進產銷銜接。緊盯大中城市蔬菜供應,幫助大中城市與主產區強化供需對接,完善跨區域聯動保供機制,根據市場形勢做好蔬菜調運,發展定向采購、直采直供等銷售模式,提高產銷對接效率。配合交通運輸、公安等部門,落實好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促進順暢流通,降低流通成本。
附件: 8月主要蔬菜品種地頭價監測表.doc
日期:202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