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2日-07月28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
知名茶飲品牌上門要求顧客刪差評引熱議 各方回應
7月22日,“男子稱給霸王茶姬差評后被找上門”的話題沖上熱搜榜,引發輿論關注。
據悉,7月20日,四川成都一名男子發視頻稱,他在霸王茶姬(成都大魔方招商花園城店)點了一杯花田烏龍,覺得味道和以前的不一樣,感覺就是茶水加糖漿,連奶味都沒有,就給了差評。然而,第二天,涉事門店工作人員在未提前與他取得聯系的情況下,和外賣員一起帶著一杯飲品和兩枚徽章上門了,讓他刪掉了差評并道謝。
對此,霸王茶姬的客服人員回應稱,因為顧客給了差評,門店想和顧客友好溝通,看是哪里需要改進。涉事門店店長表示,顧客點了單后,騎手、門店和平臺都打不通電話,店員才會上門拜訪,溝通差評的問題。
男子曬出的商家溝通記錄顯示,該訂單平臺為美團。對此,美團客服回應稱,平臺不允許店家找客戶刪除差評,店家上門溝通的話平臺會更加重視,建議用戶保證自己安全的情況下聯系平臺解決。如情況嚴重的話,會考慮停止與店家的合作。
對于店員上門求刪差評的行為,不少網友在擔心個人信息被泄露和利用的同時,更擔心人身安全。也有自稱前員工的網友發聲稱,由于差評與業績掛鉤,店員上門求刪差評也是無奈之舉。
7月22日下午,霸王茶姬工作人員回應稱,目前,公司正在調查此事,正在和涉事門店核實,會盡快核實清楚事實,在調查過程中將極力保護當事員工和顧客的隱私及權益。
同日,霸王茶姬官方服務熱線工作人員表示,霸王茶姬正在核實了解中,“內部進行處理了”。
7月24日,江蘇省消保委發聲提醒:此舉自認系“友好溝通”,實則對消費者監督權、知情權造成侵害,也對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造成威脅。容不下差評,才是最大的差評。江蘇省消保委建議:商家應尊重消費者的意見和反饋,通過消費者的建議和訴求找出差評的根源,不斷改進口味、提升服務,以滿足大眾的消費期待、提升消費者滿意度。平臺和商家也要提升對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的重視程度,切實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真正贏得市場的信任和支持。
6款火鍋底料檢出可能致癌物
據報道,近期,有媒體向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送檢了12款火鍋底料(菌湯口味),檢測項目含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總砷、鉛、4-甲基咪唑、3-氯-1,2-丙二醇。測試品牌分別為,海底撈、名揚、好人家、小龍坎、呷哺呷哺、德莊、小肥羊、橋頭、加點滋味、日食記、譚鴨血和珮姐老火鍋。
檢測結果顯示:12款火鍋底料大腸菌群均未檢出(<10CFU/g),11款檢出“細菌”,菌落總數最高相差達700倍;10款火鍋底料檢出總砷,5款檢出鉛;呷哺呷哺、小肥羊、小龍坎、日食記、加點滋味、德莊6款火鍋底料檢出可能致癌物4-甲基咪唑。
其中,在菌落總數項目上,海底撈檢出值最高,為14000CFU/g,與檢出值較低的小肥羊(20CFU/g)相差達700倍。在總砷和鉛的檢測中,德莊均未檢出上述兩種有害污染物。在總砷的檢測上,小龍坎檢出值最高,為0.43mg/kg,而在鉛的檢測上,海底撈檢出值最高,為0.132mg/kg。
知名品牌奶茶中疑有“血痰”?企業回應、官方通報
7月24日,#女子稱古茗奶茶內疑有血痰#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據報道,7月21日,安徽池州。一女子稱古茗奶茶喝一半后發現有紅色漂浮物,撈出后疑似是“血痰”。女子稱:當時在古茗買了3杯奶茶,喝了一大半,孩子在其中一杯百香果內發現紅色漂浮物,開始以為是西瓜瓤,細看疑似粘液血痰。自己在醫院上班,讓同事幫忙用顯微鏡查看,顯示大量紅細胞。目前,已經報警處理,相關部門也已介入調查。
對此,7月24日,古茗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第一時間核查了安徽池州相關門店的監控視頻,對投訴所涉的“百香雙重奏”飲品的備料、調飲及出杯全過程進行了仔細核查。經查驗,門店全體員工在操作過程中均全程佩戴口罩,按照調飲標準出杯,不存在違規操作,也沒有異物進入的情況。
7月26日,貴池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稱,2024年7月21日,接到市民陳某通過12315平臺反映關于“古茗奶茶喝一半后發現有紅色漂浮物,撈出后疑似是‘血痰’”的投訴后,市場監管部門依法依規開展現場檢查、調取監控、詢問相關人員等工作。
經現場檢查,涉訴飲品店證照齊全,涉訴飲品“百香雙重奏”的主要原料為珍珠、椰果、百香果糖漿、青橘,以上四種原料由總部配送,票證齊全,未見混有異物或感官性狀異常,貯存條件符合要求。沖泡用水為水凈化設備處理后的直飲水。加工場所環境衛生清潔,符合規范。店內所有從業人員均持有效健康合格證明,未見皮膚破損、出血情況。
經詢問市民陳某,其于2024年7月21日13時28分通過手機下單訂購3杯飲品,其中一杯為涉訴飲品。通過調取店內監控錄像,發現陳某網上訂購的飲品系店員蘇某從7月21日13時31分41秒開始加工制作,至13時39分46秒封口,店內工作人員全程佩戴口罩、工帽,加工過程未發現人員咳嗽。
經詢問外賣員姚某,其于2024年7月21日13時30分接單,13時50分出單配送,14時05分送達陳某。陳某和外賣員姚某均確認飲品包裝封簽完整無損。
經查閱陳某在某醫院檢驗科工作的同事王某某提供的微信聊天記錄和詢問相關人員,7月21日17點31分,陳某發微信請王某某幫忙查看疑似“血痰”是否有紅細胞,并于18時左右,將塑料吸管送至王某某處。王某某表示,只是簡單通過顯微鏡看了一下,并不確定吸管上黏連物為血液結痂且含有紅細胞,在陳某再三要求下才用手機透過顯微鏡目鏡拍攝照片,通過微信發給陳某,同時告知手機拍攝的照片與顯微鏡看到的完全不一樣。經詢問陳某單位物業管理人員,涉訴塑料吸管被作為廢棄物處理。
經多方查證,且陳某不能提供帶有疑似“血痰”的塑料吸管、剩余飲品等實物,無法進一步檢驗。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第二十四條第一款之規定,無法認定陳某所訴的飲品中含有疑似“血痰”且與涉訴飲品店加工制作有關。
網紅面包店被爆蟑螂到處爬 官方:立案調查
近日,上海的一女子爆料稱,她在網紅面包店Drunk Baker(無界店)購買了面包時發現櫥柜里有蟑螂爬進爬出,當她向店家反映這一情況時,沒想到商家并未下架相關面包,只是把蟑螂趕走了事。此事一經曝光,引發廣泛關注。
隨后,DRUNK BAKER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整改公示和申明。7月22日,DRUNK BAKER發布蟲害問題階段性整改公示。7月25日,DRUNK BAKER又發布了DRUNK BAKER(吳界店)蟑螂事件申明及全門店7月整改公示:我們為近期的吳界店蟑螂事件感到萬分抱歉,針對該事件我們于7月24日與顧客谷女士達成了和解,退還其當日消費金額62.8元,并按照《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對其賠償1000元。顧客谷女士于5月28日21:12分到DRUNK BAKER(吳界店)購買面包時發現沿街靠入口處的面包柜內部有嫜螂。當班店員對可能受污染的面包做了隔離及報廢,并及時更換了手套,然而我們沒有做到第一時間封鎖該面包柜并對面包柜內的所有產品進行報廢處理。對于以上錯誤,我們決定對當晚21:00后購買了以上產品的顧客給予退回當日消費金額以及1000元的補償,請購買了以上產品的顧客聯系吳界門店。在此,我司也特別為顧客谷女士進行澄清:本次事件過程中,谷女士從未向我司提出過索要錢財的要求,網上針對她向我司索要錢財的言論均為不實傳言。我司再次感謝谷女士在此事件中對我們的監督。
7月23日,從徐匯區市場監管局了解到,當事人的行為涉嫌違反《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已被徐匯區市場監管局立案調查。徐匯區市場監管局表示,將根據實際調查結果,依法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已受理消費者的相關投訴,將組織雙方,對消費糾紛進行調解。
知名快餐品牌回應門店有老鼠鉆進顧客褲子
7月22日凌晨,一網友稱在麥當勞門店就餐時,被一只老鼠鉆進褲子。據網友發布的視頻顯示,麥當勞門店工作人員拿來手套和袋子,幫助網友從褲子里抓出一只老鼠。
22日下午,麥當勞官方賬號在評論區回應稱,這家餐廳的公共區域正在施工,已經報備物業和施工單位,加強外部蟲害管控,非常抱歉給顧客帶了不好的體驗,會安排專人聯系。
知名火鍋品牌回應飲料收費不提前告知
7月22日,海底撈自選飲料引起熱議,不少網友反映一直以為門店提供的酸梅湯是免費的,看到賬單才知道需要收費,疑似誘導銷售。
對此,海底撈客服表示,自選飲料是門店涼茶、酸梅湯、金桔檸檬、豆漿,如有飲用,是按位收取費用的。對于收費情況是否會提前告知消費者,客服表示是會提前告知的,如果哪家門店沒有提前告知可以聯系客服反饋,對于網友反映的問題也會改進和培訓。
某品牌客服回應米線吃出“壁虎頭”
7月19日,有網友發文稱,在滿小飽肥汁米線中吃出了疑似“壁虎頭”的異物,引發關注。
該網友發布的圖片顯示,泡好的米線中,有一個頭狀的物體。拆開的食物包裝袋顯示,商品為滿小飽肥汁米線。
對此,媒體就“網友吃出壁虎頭”一事向滿小飽客服中心求證。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已經接到關于此事的反饋,現在正在成立專組進行調查,從目前的調查結果來看,真實性還在核實。“一有結果會第一時間聯系用戶的。”該工作人員表示,此事不一定是真的。“公司對于產品品質和衛生是非常嚴謹的,生產過程中都會進行檢測,出廠前還有第三方權威機構進行檢測,有質檢報告的。”
中藥冰淇淋一份賣到38元引關注
近日,上海新開張的一家冰淇淋店憑借中藥草本口味走紅,吸引顧客排長隊購買,部分熱門口味更是一度售罄。不少消費者表示,對其新奇體驗與健康屬性的認可是購買的主要原因。
對此,該冰淇淋門店店員表示的確會在冰淇淋里面放中藥,并稱這是一個新中式草本的概念,藥食同源的結合。他表示,比較多人會點的中藥冰淇淋口味有薄荷西瓜霜、野菊開心果、煙熏烏梅、山楂佛手柑、川貝枇杷膏等。在價格方面,120克的冰淇淋售價38元,150克的冰淇淋售價45元。對于為何會想到將冰淇淋與中藥結合,對方表示,“現在的人對于飲食、想要調理自己身體比較重視,所以我們就想說它可以做個結合。”同時,對方提醒,“雖然我們有加一些草本的東西進去。可是如果說要達到像中藥這樣的一個功用,我覺得是沒有的。”
知名茶飲品牌上門要求顧客刪差評引熱議 各方回應
7月22日,“男子稱給霸王茶姬差評后被找上門”的話題沖上熱搜榜,引發輿論關注。
據悉,7月20日,四川成都一名男子發視頻稱,他在霸王茶姬(成都大魔方招商花園城店)點了一杯花田烏龍,覺得味道和以前的不一樣,感覺就是茶水加糖漿,連奶味都沒有,就給了差評。然而,第二天,涉事門店工作人員在未提前與他取得聯系的情況下,和外賣員一起帶著一杯飲品和兩枚徽章上門了,讓他刪掉了差評并道謝。
對此,霸王茶姬的客服人員回應稱,因為顧客給了差評,門店想和顧客友好溝通,看是哪里需要改進。涉事門店店長表示,顧客點了單后,騎手、門店和平臺都打不通電話,店員才會上門拜訪,溝通差評的問題。
男子曬出的商家溝通記錄顯示,該訂單平臺為美團。對此,美團客服回應稱,平臺不允許店家找客戶刪除差評,店家上門溝通的話平臺會更加重視,建議用戶保證自己安全的情況下聯系平臺解決。如情況嚴重的話,會考慮停止與店家的合作。
對于店員上門求刪差評的行為,不少網友在擔心個人信息被泄露和利用的同時,更擔心人身安全。也有自稱前員工的網友發聲稱,由于差評與業績掛鉤,店員上門求刪差評也是無奈之舉。
7月22日下午,霸王茶姬工作人員回應稱,目前,公司正在調查此事,正在和涉事門店核實,會盡快核實清楚事實,在調查過程中將極力保護當事員工和顧客的隱私及權益。
同日,霸王茶姬官方服務熱線工作人員表示,霸王茶姬正在核實了解中,“內部進行處理了”。
7月24日,江蘇省消保委發聲提醒:此舉自認系“友好溝通”,實則對消費者監督權、知情權造成侵害,也對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造成威脅。容不下差評,才是最大的差評。江蘇省消保委建議:商家應尊重消費者的意見和反饋,通過消費者的建議和訴求找出差評的根源,不斷改進口味、提升服務,以滿足大眾的消費期待、提升消費者滿意度。平臺和商家也要提升對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的重視程度,切實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真正贏得市場的信任和支持。
6款火鍋底料檢出可能致癌物
據報道,近期,有媒體向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送檢了12款火鍋底料(菌湯口味),檢測項目含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總砷、鉛、4-甲基咪唑、3-氯-1,2-丙二醇。測試品牌分別為,海底撈、名揚、好人家、小龍坎、呷哺呷哺、德莊、小肥羊、橋頭、加點滋味、日食記、譚鴨血和珮姐老火鍋。
檢測結果顯示:12款火鍋底料大腸菌群均未檢出(<10CFU/g),11款檢出“細菌”,菌落總數最高相差達700倍;10款火鍋底料檢出總砷,5款檢出鉛;呷哺呷哺、小肥羊、小龍坎、日食記、加點滋味、德莊6款火鍋底料檢出可能致癌物4-甲基咪唑。
其中,在菌落總數項目上,海底撈檢出值最高,為14000CFU/g,與檢出值較低的小肥羊(20CFU/g)相差達700倍。在總砷和鉛的檢測中,德莊均未檢出上述兩種有害污染物。在總砷的檢測上,小龍坎檢出值最高,為0.43mg/kg,而在鉛的檢測上,海底撈檢出值最高,為0.132mg/kg。
知名品牌奶茶中疑有“血痰”?企業回應、官方通報
7月24日,#女子稱古茗奶茶內疑有血痰#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據報道,7月21日,安徽池州。一女子稱古茗奶茶喝一半后發現有紅色漂浮物,撈出后疑似是“血痰”。女子稱:當時在古茗買了3杯奶茶,喝了一大半,孩子在其中一杯百香果內發現紅色漂浮物,開始以為是西瓜瓤,細看疑似粘液血痰。自己在醫院上班,讓同事幫忙用顯微鏡查看,顯示大量紅細胞。目前,已經報警處理,相關部門也已介入調查。
對此,7月24日,古茗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第一時間核查了安徽池州相關門店的監控視頻,對投訴所涉的“百香雙重奏”飲品的備料、調飲及出杯全過程進行了仔細核查。經查驗,門店全體員工在操作過程中均全程佩戴口罩,按照調飲標準出杯,不存在違規操作,也沒有異物進入的情況。
7月26日,貴池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稱,2024年7月21日,接到市民陳某通過12315平臺反映關于“古茗奶茶喝一半后發現有紅色漂浮物,撈出后疑似是‘血痰’”的投訴后,市場監管部門依法依規開展現場檢查、調取監控、詢問相關人員等工作。
經現場檢查,涉訴飲品店證照齊全,涉訴飲品“百香雙重奏”的主要原料為珍珠、椰果、百香果糖漿、青橘,以上四種原料由總部配送,票證齊全,未見混有異物或感官性狀異常,貯存條件符合要求。沖泡用水為水凈化設備處理后的直飲水。加工場所環境衛生清潔,符合規范。店內所有從業人員均持有效健康合格證明,未見皮膚破損、出血情況。
經詢問市民陳某,其于2024年7月21日13時28分通過手機下單訂購3杯飲品,其中一杯為涉訴飲品。通過調取店內監控錄像,發現陳某網上訂購的飲品系店員蘇某從7月21日13時31分41秒開始加工制作,至13時39分46秒封口,店內工作人員全程佩戴口罩、工帽,加工過程未發現人員咳嗽。
經詢問外賣員姚某,其于2024年7月21日13時30分接單,13時50分出單配送,14時05分送達陳某。陳某和外賣員姚某均確認飲品包裝封簽完整無損。
經查閱陳某在某醫院檢驗科工作的同事王某某提供的微信聊天記錄和詢問相關人員,7月21日17點31分,陳某發微信請王某某幫忙查看疑似“血痰”是否有紅細胞,并于18時左右,將塑料吸管送至王某某處。王某某表示,只是簡單通過顯微鏡看了一下,并不確定吸管上黏連物為血液結痂且含有紅細胞,在陳某再三要求下才用手機透過顯微鏡目鏡拍攝照片,通過微信發給陳某,同時告知手機拍攝的照片與顯微鏡看到的完全不一樣。經詢問陳某單位物業管理人員,涉訴塑料吸管被作為廢棄物處理。
經多方查證,且陳某不能提供帶有疑似“血痰”的塑料吸管、剩余飲品等實物,無法進一步檢驗。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第二十四條第一款之規定,無法認定陳某所訴的飲品中含有疑似“血痰”且與涉訴飲品店加工制作有關。
網紅面包店被爆蟑螂到處爬 官方:立案調查
近日,上海的一女子爆料稱,她在網紅面包店Drunk Baker(無界店)購買了面包時發現櫥柜里有蟑螂爬進爬出,當她向店家反映這一情況時,沒想到商家并未下架相關面包,只是把蟑螂趕走了事。此事一經曝光,引發廣泛關注。
隨后,DRUNK BAKER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整改公示和申明。7月22日,DRUNK BAKER發布蟲害問題階段性整改公示。7月25日,DRUNK BAKER又發布了DRUNK BAKER(吳界店)蟑螂事件申明及全門店7月整改公示:我們為近期的吳界店蟑螂事件感到萬分抱歉,針對該事件我們于7月24日與顧客谷女士達成了和解,退還其當日消費金額62.8元,并按照《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對其賠償1000元。顧客谷女士于5月28日21:12分到DRUNK BAKER(吳界店)購買面包時發現沿街靠入口處的面包柜內部有嫜螂。當班店員對可能受污染的面包做了隔離及報廢,并及時更換了手套,然而我們沒有做到第一時間封鎖該面包柜并對面包柜內的所有產品進行報廢處理。對于以上錯誤,我們決定對當晚21:00后購買了以上產品的顧客給予退回當日消費金額以及1000元的補償,請購買了以上產品的顧客聯系吳界門店。在此,我司也特別為顧客谷女士進行澄清:本次事件過程中,谷女士從未向我司提出過索要錢財的要求,網上針對她向我司索要錢財的言論均為不實傳言。我司再次感謝谷女士在此事件中對我們的監督。
7月23日,從徐匯區市場監管局了解到,當事人的行為涉嫌違反《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已被徐匯區市場監管局立案調查。徐匯區市場監管局表示,將根據實際調查結果,依法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已受理消費者的相關投訴,將組織雙方,對消費糾紛進行調解。
知名快餐品牌回應門店有老鼠鉆進顧客褲子
7月22日凌晨,一網友稱在麥當勞門店就餐時,被一只老鼠鉆進褲子。據網友發布的視頻顯示,麥當勞門店工作人員拿來手套和袋子,幫助網友從褲子里抓出一只老鼠。
22日下午,麥當勞官方賬號在評論區回應稱,這家餐廳的公共區域正在施工,已經報備物業和施工單位,加強外部蟲害管控,非常抱歉給顧客帶了不好的體驗,會安排專人聯系。
知名火鍋品牌回應飲料收費不提前告知
7月22日,海底撈自選飲料引起熱議,不少網友反映一直以為門店提供的酸梅湯是免費的,看到賬單才知道需要收費,疑似誘導銷售。
對此,海底撈客服表示,自選飲料是門店涼茶、酸梅湯、金桔檸檬、豆漿,如有飲用,是按位收取費用的。對于收費情況是否會提前告知消費者,客服表示是會提前告知的,如果哪家門店沒有提前告知可以聯系客服反饋,對于網友反映的問題也會改進和培訓。
某品牌客服回應米線吃出“壁虎頭”
7月19日,有網友發文稱,在滿小飽肥汁米線中吃出了疑似“壁虎頭”的異物,引發關注。
該網友發布的圖片顯示,泡好的米線中,有一個頭狀的物體。拆開的食物包裝袋顯示,商品為滿小飽肥汁米線。
對此,媒體就“網友吃出壁虎頭”一事向滿小飽客服中心求證。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已經接到關于此事的反饋,現在正在成立專組進行調查,從目前的調查結果來看,真實性還在核實。“一有結果會第一時間聯系用戶的。”該工作人員表示,此事不一定是真的。“公司對于產品品質和衛生是非常嚴謹的,生產過程中都會進行檢測,出廠前還有第三方權威機構進行檢測,有質檢報告的。”
中藥冰淇淋一份賣到38元引關注
近日,上海新開張的一家冰淇淋店憑借中藥草本口味走紅,吸引顧客排長隊購買,部分熱門口味更是一度售罄。不少消費者表示,對其新奇體驗與健康屬性的認可是購買的主要原因。
對此,該冰淇淋門店店員表示的確會在冰淇淋里面放中藥,并稱這是一個新中式草本的概念,藥食同源的結合。他表示,比較多人會點的中藥冰淇淋口味有薄荷西瓜霜、野菊開心果、煙熏烏梅、山楂佛手柑、川貝枇杷膏等。在價格方面,120克的冰淇淋售價38元,150克的冰淇淋售價45元。對于為何會想到將冰淇淋與中藥結合,對方表示,“現在的人對于飲食、想要調理自己身體比較重視,所以我們就想說它可以做個結合。”同時,對方提醒,“雖然我們有加一些草本的東西進去。可是如果說要達到像中藥這樣的一個功用,我覺得是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