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蝦類市場尚未從持續的疫情后滑坡中復蘇過來。過剩庫存的積累受到高產量和運費成本的加劇影響,美國對三個主要出口國征收反補貼稅以及(針對印度)一系列有害行業不當行為的報道更加加劇了這一現象。
來自厄瓜多爾、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孟加拉國五個國家的蝦類出口商上周在巴塞羅那舉行的全球海鮮博覽會期間發表了他們的看法,以下是一些要點。
美國關稅的不確定性促使蝦類生產商削減了生產和出口,Camara Nacional de Acuacultura的執行董事Jose Antonio Camposano表示。
盡管今年3月關稅進行了修正,將厄瓜多爾的全國關稅從7.55%降低到了2.89%,并大幅削減了主要出口商Santa Priscila和Sociedad Nacional de Galapagos(Songa)的關稅,但Camposano表示,在作出最終裁決之前,不確定性仍將持續存在。
美國關稅并非影響厄瓜多爾產量的唯一因素。由于強制實行停電以減輕干旱的影響,該行業還面臨嚴重的飼料短缺問題。
“我們可能在未來幾天內面臨10%的飼料短缺,”Camposano說。
然而,一家生產商表示正在起草投資計劃,并探索創造效率以增加生產的方法。PCC集團計劃在未來兩年將生產和出口量提高近40%,達到2500萬磅(11340噸),董事Patricio Cobos Cordova表示。
越南:期待平衡
越南最大蝦類養殖企業的負責人預計今年供需將變得“更加平衡”。Minh Phu Seafood的CEO Le Van Quang表示,他預計價格將回到COVID前的水平。
Le還透露了Minh Phu計劃將出口量提高到每年7萬噸的計劃,較去年增長約70%。然而,他對美國關稅只字未提,僅表示“還沒有明確的跡象”表明它們將如何影響越南出口商。
然而,在關稅方面,Ca Mau Seafood Processing and Service,即CASES,計劃將蝦類產量保持在約1.8萬噸左右。該公司的銷售主管Huynh Nhat Thanh表示,市場“非常困難”,但消費量將在“也許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增加”。
在關稅方面,Thong Thuan Seafood - 擁有三家蝦類加工廠和六家養殖場 - 遭受了比其他公司更嚴重的打擊。該公司的一名官員(不愿透露姓名)拒絕就關稅發表評論。然而,他表示,如果市場需求的話,Thong Thuan將能夠將其每年典型的8,000-10,000噸的產量提高。
印度:處境棘手
Mindhola Foods的運營和銷售主管Zubin Mehta表示,關稅將“傷害”印度,并將該國置于“一個棘手的境地”。
一個更大的考慮是地緣政治:他說,烏克蘭和中東地區的沖突推高了運費率和燃油成本。然而,這種情況并非不可克服。
“將會很緊張,但我們并不會停止業務,”他說。對于Mindhola來說,美國是其出口的約15-20%的目的地。中國是其最大的市場,占銷售的40-45%。該公司在古吉拉特邦擁有600公頃的蝦類養殖場,年產量為4,000-5,000噸,主要出口。
另一家公司Chitra Sea Foods正在尋找替代市場。
“我們將減少對美國的出口,增加對歐洲的出口 - 我們已經開始了,”董事總經理Swaroop Gandhi Chitra表示。
Chitra Sea Foods位于安得拉邦,是一家相對較新的公司,正在以約每年3,000噸的出口速度出口蝦類,希望到今年年底將產量至少提高到10,000噸。
印度的蝦類行業仍然受到上個月發表的一系列有關行業不當行為的調查報告的影響 - 這些指控受到了行業代表的堅決捍衛。
“很難根據一個糟糕的例子來判斷一個行業,”Mehta說。“印度公司非常專業,并且在印度有最先進的設施。”
總部位于孟買的Forstar Frozen Foods對價格持更加樂觀的態度。S.G. Nair主席表示,印度產量的大幅下降將使供應更加符合需求,并導致價格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恢復。
“印度養殖場沒有進行100%的存欄。他們由于價格下跌而抵制存欄,”Nair表示,估計印度今年的產量可能下降20-25%。
Forstar在孟買擁有兩家加工廠,每年生產近10,000噸的蝦類,并將80-85%出口到日本、歐洲和海灣國家。
盡管正在接受調查,但在美國的反補貼關稅案中避免了制裁 - 這對該行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解脫。在經歷了幾個月的不確定性后,它對美國市場的出口現在又迎來了新生。
“我們開始再次從美國的常規買家那里獲得合同,”PT Wahyu Pradana Binamulia的出口經理Sandy Johan說。他說,一些美國客戶暫時放慢了新交易的步伐。
“我們向美國的銷量在大約三個月內下降了,”他說。“對我們來說,很難說些什么(對我們的客戶),因為我們自己也不知道。” PT Wahyu Pradana Binamulia全部出口其凡納濱蝦和黑虎蝦。約65%的產品出口到美國,15-20%出口到歐洲,其余出口到亞洲,主要是日本。
該公司在位于蘇拉威西島最大城市馬卡薩的加工廠每年生產約2,500噸。它加工自己農場的蝦類(位于南蘇拉威西省的約200公頃土地)以及其他當地農戶的供應蝦。
當被問及印尼的蝦類是否現在在美國市場上變得更具競爭力時,Johan表示:“我們希望如此!”
孟加拉國:黑虎的味道
孟加拉國去年的蝦類出口總值約為3億至3.5億美元(約合2.8億至3.27億歐元),位于達卡的貿易公司Borrak Seafood Trade International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Mohammed Shahjahan說。
“幾年前,我們的出口約為5億美元(約合4.66億歐元),”他說。
然而,由于黑虎蝦(占其出口的大部分)在國際市場上價格相對較高,孟加拉國在一定程度上免受了世界價格長期下跌的影響。
Shahjahan說,其他亞洲國家在近年將注意力轉向凡納濱蝦的生產。然而,由于生產成本超過了價格,他說他注意到更多的印度生產商轉向了黑虎蝦。這可能導致對孟加拉國的競爭加劇。
“我們對印度感到擔憂,”他說。
Shahjahan說,由于最近的庫存積累和全球價格下跌,孟加拉國將年度出貨量降至約2,200個集裝箱。
“這對世界市場來說只是雞食,”他說,“但我們仍然做得很好。”
關于孟加拉國出口的蝦類的質量,他留下了一句話。
“黑虎將成為孟加拉國的品牌!”他說。“黑虎的味道與凡納濱蝦不同;懂得的人會明白。”
日期:2024-04-30
來自厄瓜多爾、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孟加拉國五個國家的蝦類出口商上周在巴塞羅那舉行的全球海鮮博覽會期間發表了他們的看法,以下是一些要點。
美國關稅的不確定性促使蝦類生產商削減了生產和出口,Camara Nacional de Acuacultura的執行董事Jose Antonio Camposano表示。
盡管今年3月關稅進行了修正,將厄瓜多爾的全國關稅從7.55%降低到了2.89%,并大幅削減了主要出口商Santa Priscila和Sociedad Nacional de Galapagos(Songa)的關稅,但Camposano表示,在作出最終裁決之前,不確定性仍將持續存在。
美國關稅并非影響厄瓜多爾產量的唯一因素。由于強制實行停電以減輕干旱的影響,該行業還面臨嚴重的飼料短缺問題。
“我們可能在未來幾天內面臨10%的飼料短缺,”Camposano說。
然而,一家生產商表示正在起草投資計劃,并探索創造效率以增加生產的方法。PCC集團計劃在未來兩年將生產和出口量提高近40%,達到2500萬磅(11340噸),董事Patricio Cobos Cordova表示。
越南:期待平衡
越南最大蝦類養殖企業的負責人預計今年供需將變得“更加平衡”。Minh Phu Seafood的CEO Le Van Quang表示,他預計價格將回到COVID前的水平。
Le還透露了Minh Phu計劃將出口量提高到每年7萬噸的計劃,較去年增長約70%。然而,他對美國關稅只字未提,僅表示“還沒有明確的跡象”表明它們將如何影響越南出口商。
然而,在關稅方面,Ca Mau Seafood Processing and Service,即CASES,計劃將蝦類產量保持在約1.8萬噸左右。該公司的銷售主管Huynh Nhat Thanh表示,市場“非常困難”,但消費量將在“也許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增加”。
在關稅方面,Thong Thuan Seafood - 擁有三家蝦類加工廠和六家養殖場 - 遭受了比其他公司更嚴重的打擊。該公司的一名官員(不愿透露姓名)拒絕就關稅發表評論。然而,他表示,如果市場需求的話,Thong Thuan將能夠將其每年典型的8,000-10,000噸的產量提高。
印度:處境棘手
Mindhola Foods的運營和銷售主管Zubin Mehta表示,關稅將“傷害”印度,并將該國置于“一個棘手的境地”。
一個更大的考慮是地緣政治:他說,烏克蘭和中東地區的沖突推高了運費率和燃油成本。然而,這種情況并非不可克服。
“將會很緊張,但我們并不會停止業務,”他說。對于Mindhola來說,美國是其出口的約15-20%的目的地。中國是其最大的市場,占銷售的40-45%。該公司在古吉拉特邦擁有600公頃的蝦類養殖場,年產量為4,000-5,000噸,主要出口。
另一家公司Chitra Sea Foods正在尋找替代市場。
“我們將減少對美國的出口,增加對歐洲的出口 - 我們已經開始了,”董事總經理Swaroop Gandhi Chitra表示。
Chitra Sea Foods位于安得拉邦,是一家相對較新的公司,正在以約每年3,000噸的出口速度出口蝦類,希望到今年年底將產量至少提高到10,000噸。
印度的蝦類行業仍然受到上個月發表的一系列有關行業不當行為的調查報告的影響 - 這些指控受到了行業代表的堅決捍衛。
“很難根據一個糟糕的例子來判斷一個行業,”Mehta說。“印度公司非常專業,并且在印度有最先進的設施。”
總部位于孟買的Forstar Frozen Foods對價格持更加樂觀的態度。S.G. Nair主席表示,印度產量的大幅下降將使供應更加符合需求,并導致價格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恢復。
“印度養殖場沒有進行100%的存欄。他們由于價格下跌而抵制存欄,”Nair表示,估計印度今年的產量可能下降20-25%。
Forstar在孟買擁有兩家加工廠,每年生產近10,000噸的蝦類,并將80-85%出口到日本、歐洲和海灣國家。
盡管正在接受調查,但在美國的反補貼關稅案中避免了制裁 - 這對該行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解脫。在經歷了幾個月的不確定性后,它對美國市場的出口現在又迎來了新生。
“我們開始再次從美國的常規買家那里獲得合同,”PT Wahyu Pradana Binamulia的出口經理Sandy Johan說。他說,一些美國客戶暫時放慢了新交易的步伐。
“我們向美國的銷量在大約三個月內下降了,”他說。“對我們來說,很難說些什么(對我們的客戶),因為我們自己也不知道。” PT Wahyu Pradana Binamulia全部出口其凡納濱蝦和黑虎蝦。約65%的產品出口到美國,15-20%出口到歐洲,其余出口到亞洲,主要是日本。
該公司在位于蘇拉威西島最大城市馬卡薩的加工廠每年生產約2,500噸。它加工自己農場的蝦類(位于南蘇拉威西省的約200公頃土地)以及其他當地農戶的供應蝦。
當被問及印尼的蝦類是否現在在美國市場上變得更具競爭力時,Johan表示:“我們希望如此!”
孟加拉國:黑虎的味道
孟加拉國去年的蝦類出口總值約為3億至3.5億美元(約合2.8億至3.27億歐元),位于達卡的貿易公司Borrak Seafood Trade International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Mohammed Shahjahan說。
“幾年前,我們的出口約為5億美元(約合4.66億歐元),”他說。
然而,由于黑虎蝦(占其出口的大部分)在國際市場上價格相對較高,孟加拉國在一定程度上免受了世界價格長期下跌的影響。
Shahjahan說,其他亞洲國家在近年將注意力轉向凡納濱蝦的生產。然而,由于生產成本超過了價格,他說他注意到更多的印度生產商轉向了黑虎蝦。這可能導致對孟加拉國的競爭加劇。
“我們對印度感到擔憂,”他說。
Shahjahan說,由于最近的庫存積累和全球價格下跌,孟加拉國將年度出貨量降至約2,200個集裝箱。
“這對世界市場來說只是雞食,”他說,“但我們仍然做得很好。”
關于孟加拉國出口的蝦類的質量,他留下了一句話。
“黑虎將成為孟加拉國的品牌!”他說。“黑虎的味道與凡納濱蝦不同;懂得的人會明白。”
日期:202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