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SeafoodSource 4月12日消息,美國農業部于2024年3月22日發布的《中國漁業產品報告》預測,中國對鮭魚和龍蝦的需求將繼續上升,盡管中國對挪威鮭魚的需求在2023年達到了新冠疫情后的最高點。
報告稱:長期以來,中國海鮮消費一直處于全球領先地位,中國消費者越來越喜歡高質量和高附加值的海鮮產品。盡管受新冠疫情的影響,2022年的人均海鮮消費量略有下降,但隨著經濟重新開放,需求在2023年出現反彈。
對于日益注重價格的中國消費者來說,大多數海產品的價格仍然可以承受,這是消費持續增長的一個積極跡象。
冷凍和加工海產品的消費量穩步增長,這種轉變歸因于加工技術、分銷網絡(包括電子商務)和冷鏈系統發展的改進。
高端超市的日益普及以及消費者對以海鮮為特色的多樣化和營養飲食的興趣也促進了冷凍和加工海鮮消費的增長。此外,消費者對與活海鮮相關的潛在食品安全風險的認識也在這一轉變中發揮了作用,部分消費者傾向于購買冷凍海鮮而不是鮮活產品。
報告還指出,中國消費者已經從在傳統的菜市場購買新鮮海鮮轉向通過電商渠道購買新鮮和冷凍海鮮,蝦是中國消費者最喜歡在網上購買的海產品。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國內野生捕撈海產品的供應仍然有限,2023年的產量下降到1288萬噸,同比減少1%。為滿足國內需求,中國需要增加進口或擴大遠洋船隊的生產。
日期:2024-04-16
報告稱:長期以來,中國海鮮消費一直處于全球領先地位,中國消費者越來越喜歡高質量和高附加值的海鮮產品。盡管受新冠疫情的影響,2022年的人均海鮮消費量略有下降,但隨著經濟重新開放,需求在2023年出現反彈。
對于日益注重價格的中國消費者來說,大多數海產品的價格仍然可以承受,這是消費持續增長的一個積極跡象。
冷凍和加工海產品的消費量穩步增長,這種轉變歸因于加工技術、分銷網絡(包括電子商務)和冷鏈系統發展的改進。
高端超市的日益普及以及消費者對以海鮮為特色的多樣化和營養飲食的興趣也促進了冷凍和加工海鮮消費的增長。此外,消費者對與活海鮮相關的潛在食品安全風險的認識也在這一轉變中發揮了作用,部分消費者傾向于購買冷凍海鮮而不是鮮活產品。
報告還指出,中國消費者已經從在傳統的菜市場購買新鮮海鮮轉向通過電商渠道購買新鮮和冷凍海鮮,蝦是中國消費者最喜歡在網上購買的海產品。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國內野生捕撈海產品的供應仍然有限,2023年的產量下降到1288萬噸,同比減少1%。為滿足國內需求,中國需要增加進口或擴大遠洋船隊的生產。
日期:202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