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食品業內人士談目前的食藥監管體制改革

   2014-11-13 食品伙伴網790
核心提示:--本文作者系食品論壇網友捍衛舌尖 針對當下各地進行的食藥監改革,11月12日食品論壇網友捍衛舌尖對此發表了看法,他認為目前雖

    --本文作者系食品論壇網友“捍衛舌尖”

    針對當下各地進行的食藥監改革,11月12日食品論壇網友“捍衛舌尖”對此發表了看法,他認為目前雖然各地進行了監管機構合并,但是今后還要加強對執法人員的素質教育,特別是食品和藥品監管專業知識的培訓,期待有更多有專業背景和企業工作經驗的人員報考公務員來從事食品安全監管。(食品論壇帖子見:理性談目前的食藥監管體制改革)食品伙伴網轉載于此,僅供參考。全文如下:

    食品論壇網友對目前食藥監管體制改革的熱烈討論,總結壇友觀點有以下幾種:(一)認為以前質檢的監管比較專業,還是得到了企業的認可;(二)認為食品生產劃轉到食藥以后,感覺食藥監管人員不夠專業,有點鄙視的意思;(三)認為目前進行的“市場監管局”模式的改革不利于食品安全監管,可能會引發食品安全風險。對于以上觀點,筆者這里談談自己的看法:

    對于觀點一:質檢的監管人員很多是科班出身,這點不可否認,而且質檢走的是專業化的監管道路。這點無論對質檢還是對CIQ來說,大家也有一點的認可度。但是不可忽視的一點是,既然質檢這么專業化的監管,近幾年大的食品安全事件難道不是由生產企業引發的嗎?專業化僅僅是一種方式,但是并不是絕對的良方妙藥。

    對于觀點二:其實食藥現在的食品生產監管科不就是從以前質檢劃轉過去的嗎?科室里面不還是以前質檢的人嗎?由于以前很多縣級質監局幾乎沒有基層的監管所,不像工商、食藥在基層鄉鎮設立了工商所和監管中隊,所以這次整合以后,基層監管所的人由工商、食藥的人員組成,而在基層監管執法中,主要是這些人在從事,所以給大家的印象是不專業,不像以前質檢是由食品生產科的人員直接從事監管工作。

    對于觀點三:綜合執法,減少監管部門,是今后行政執法的改革方向和趨勢,針對這次的食藥監管體制改革,很多省都沒有按照中央的獨立成立食藥局的模式進行,而是采用了工商、質檢和食藥合并組建市場監管局的模式進行,目前已采用這種模式的地方有天津、安徽等,湖北、山東、江西、河南某些地區的縣(區)層面也是采用這種模式,據稱,目前浙江在工商、食藥合并的基礎上,馬上也要啟動工商、食藥、質檢三局合并的模式,馬上廣西也會采用這種模式,所以不管怎么說,在地方政府眼里,大市場監管模型是改革的趨勢。

    當然,對于改革各方有不同的意見和看法,但改革畢竟剛剛起步,改革初期肯定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對于問題,官方有官方的想法,企業有企業的看法,這種看法是否一致,筆者這里不作評論,但唯一想強調的是,這是今后大家都要面對的局面。

    雖然是合并了,但是今后還要加強對執法人員的素質教育,特別是食品和藥品監管專業知識的培訓,筆者所在地區在合并成立市場監管局后,其實基層所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食藥監管工作上了,基本上工商職能的工作很少,為了提高監管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在市局層面對所有基層所長、副所長進行了輪訓,食品生產這塊還對基層執法人員進行了培訓,據說,今后對40歲以下的執法人員還要進行更深水平的全面培訓。當然,也會吸收更多的專業技術人員進入到執法隊伍,也希望有更多有專業背景和企業工作經驗的人員報考公務員來從事食品安全監管。



日期:2014-11-13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