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2日,芬蘭食品局發布2020-2022年芬蘭的食品和飲用水傳播流行病報告。主要內容:
2020-2022年有2543人因食物而生病,58人因飲用水而患病。諾如病毒是2020年至2022年最常報告的食源性流行病原因。諾如病毒引起34起(25%)食源性疫情。2020-2022年最大規模的食源性疾病是由2021年的鼠傷寒沙門氏菌引起的,當時有728人因在幼兒園吃午餐而患病。在33起(24%)食源性疫情中,病原體仍然未知。最常見的傳染病媒介的食物是蔬菜和蔬菜制品,引起了16起疫情(12%)。第二個最常見的傳染病媒介食物是魚和魚制品,包括甲殼類動物和貝類(12次爆發,占9%)。然而,在大多數疫情中,傳染病媒介的食物仍然未知,或者懷疑多種食物為傳染病媒介食物(87起疫情,占64%)。16起(12%)流行病中發現了與食品溫度和儲存時間相關的缺陷和錯誤。
更多詳情參見:https://www.ruokavirasto.fi/globalassets/tietoa-meista/julkaisut/julkaisusarjat/julkaisuja/ruokaviraston_julkaisuja_1_2024.pdf
日期:2024-02-22
2020-2022年有2543人因食物而生病,58人因飲用水而患病。諾如病毒是2020年至2022年最常報告的食源性流行病原因。諾如病毒引起34起(25%)食源性疫情。2020-2022年最大規模的食源性疾病是由2021年的鼠傷寒沙門氏菌引起的,當時有728人因在幼兒園吃午餐而患病。在33起(24%)食源性疫情中,病原體仍然未知。最常見的傳染病媒介的食物是蔬菜和蔬菜制品,引起了16起疫情(12%)。第二個最常見的傳染病媒介食物是魚和魚制品,包括甲殼類動物和貝類(12次爆發,占9%)。然而,在大多數疫情中,傳染病媒介的食物仍然未知,或者懷疑多種食物為傳染病媒介食物(87起疫情,占64%)。16起(12%)流行病中發現了與食品溫度和儲存時間相關的缺陷和錯誤。
更多詳情參見:https://www.ruokavirasto.fi/globalassets/tietoa-meista/julkaisut/julkaisusarjat/julkaisuja/ruokaviraston_julkaisuja_1_2024.pdf
日期:202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