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高位推動抓落實
眉山市以縱深推進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實落細為抓手,堅持深入實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強化問題導向,堅持風險管控,圍繞重點環節、重點產業、重點品種、重點時節,加強從農田到餐桌全鏈條食品安全監管,嚴防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食品安全事件,全力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二
綠色農業強基礎
建成全省最大水稻新品種新技術中試基地,篩選出眉山宜種品種40個,示范推廣綠色安全生產新技術3項;出臺全省首個高標準農田建設地方標準,構建水稻“一優兩高”1343模式,被確定為省級整區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市,綜合評價排名全省第一;建成農藥化肥減量示范點170個、農藥肥料使用監測調查點200個,主要農作物綠色防控面積249.99萬畝次;全域實施“雙替雙升”行動,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
三
“三小”包保出實招
量身定制“三小”(小作坊、小餐飲、小經營店)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清單,以通俗易懂的順口溜方式固化“三小”主體應當履行的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內容,便于商家好落實、干部好包保、群眾好監督,持續精準推進“兩個責任”走深走實。全市共發放清單28040份,開展包保干部培訓4267人次,“三小”主體培訓28040人次。
四
“一老一小”保平安
推行老人滿意、集體受益的養老助餐服務新路子,構建“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管新模式,按照標準化、規范化要求打造社區助老餐廳46個,守護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建立完善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全覆蓋配備食品安全總監460名、食品安全員779名,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達100%,171所學校食堂視頻監控接入智能化系統。春、秋開學季,全覆蓋檢查學校食堂779個,校園周邊食品經營店2010個。
五
消費投訴解民憂
始終將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作為工作重點,暢通投訴舉報平臺,建立投訴舉報季通報機制,提升食品安全投訴舉報處置效能,本年度食品、食用農產品投訴舉報處置率100%。
六
快檢守護“菜籃子”
實施農貿市場達標提升行動,推進城鄉批發、零售市場規范化建設,為全域147個農貿市場設立快檢室。推行“你點我檢”“你送我檢”群眾參與機制,確保精準快檢全覆蓋。全年開展快檢44729批次,監督下架退市不合格菜品3000余公斤,追溯高風險品種信息1058條
七
泡菜產業譜新篇
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鏈條服務泡菜特色優勢產業加強蔬菜源頭管控,抓好農業投入品使用監管,開展上門“問診”服務,嚴防農殘和重金屬超標蔬菜進入生產加工環節;指導幫助泡菜企業開展鉛指標專項抽檢201批次,幫助企業防范質量風險。小菜“泡”出大產業的做法相繼被央視《焦點訪談》和《人民日報》專題報道。
八
倡導光盤“新食尚”
大力弘揚“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中華傳統美德,推行“明材示量”“光盤有禮”“標準量化”,讓厲行節約、文明用餐成為社會“新食尚”。印制發放宣傳海報2萬張、安全綠色消費桌貼10萬張。
日期:2023-12-04
高位推動抓落實
眉山市以縱深推進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實落細為抓手,堅持深入實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強化問題導向,堅持風險管控,圍繞重點環節、重點產業、重點品種、重點時節,加強從農田到餐桌全鏈條食品安全監管,嚴防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食品安全事件,全力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二
綠色農業強基礎
建成全省最大水稻新品種新技術中試基地,篩選出眉山宜種品種40個,示范推廣綠色安全生產新技術3項;出臺全省首個高標準農田建設地方標準,構建水稻“一優兩高”1343模式,被確定為省級整區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市,綜合評價排名全省第一;建成農藥化肥減量示范點170個、農藥肥料使用監測調查點200個,主要農作物綠色防控面積249.99萬畝次;全域實施“雙替雙升”行動,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
三
“三小”包保出實招
量身定制“三小”(小作坊、小餐飲、小經營店)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清單,以通俗易懂的順口溜方式固化“三小”主體應當履行的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內容,便于商家好落實、干部好包保、群眾好監督,持續精準推進“兩個責任”走深走實。全市共發放清單28040份,開展包保干部培訓4267人次,“三小”主體培訓28040人次。
四
“一老一小”保平安
推行老人滿意、集體受益的養老助餐服務新路子,構建“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管新模式,按照標準化、規范化要求打造社區助老餐廳46個,守護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建立完善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全覆蓋配備食品安全總監460名、食品安全員779名,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達100%,171所學校食堂視頻監控接入智能化系統。春、秋開學季,全覆蓋檢查學校食堂779個,校園周邊食品經營店2010個。
五
消費投訴解民憂
始終將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作為工作重點,暢通投訴舉報平臺,建立投訴舉報季通報機制,提升食品安全投訴舉報處置效能,本年度食品、食用農產品投訴舉報處置率100%。
六
快檢守護“菜籃子”
實施農貿市場達標提升行動,推進城鄉批發、零售市場規范化建設,為全域147個農貿市場設立快檢室。推行“你點我檢”“你送我檢”群眾參與機制,確保精準快檢全覆蓋。全年開展快檢44729批次,監督下架退市不合格菜品3000余公斤,追溯高風險品種信息1058條
七
泡菜產業譜新篇
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鏈條服務泡菜特色優勢產業加強蔬菜源頭管控,抓好農業投入品使用監管,開展上門“問診”服務,嚴防農殘和重金屬超標蔬菜進入生產加工環節;指導幫助泡菜企業開展鉛指標專項抽檢201批次,幫助企業防范質量風險。小菜“泡”出大產業的做法相繼被央視《焦點訪談》和《人民日報》專題報道。
八
倡導光盤“新食尚”
大力弘揚“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中華傳統美德,推行“明材示量”“光盤有禮”“標準量化”,讓厲行節約、文明用餐成為社會“新食尚”。印制發放宣傳海報2萬張、安全綠色消費桌貼10萬張。
日期: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