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超市和農貿市場里,商家會給肉類、果蔬等農產品打上“生鮮燈”,讓人眼看到的物體顏色較自然光下的顏色更鮮艷,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明確從12月1日起,銷售生鮮食用農產品,不得使用對食用農產品的真實色澤等感官性狀造成明顯改變的照明等設施。
隨著新規實施的臨近,陜西省市場監管局及時召開培訓會并印發提示函。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迅速行動,采用多種形式開展宣傳、培訓,廣泛開展宣貫,針對誤導消費者的“生鮮燈”開展清理整治。
西安市通過新聞媒體、官方網站、工作群、重要節點時段以及送《辦法》到基層等方式,不斷加大宣傳力度。開展宣傳81次,發放《辦法》單行本、宣傳資料6152份、《關掉“美顏”,誠信經營,銷售生鮮食用農產品禁用“生鮮燈”提醒告知書》2916份,引導商戶自查自糾,更換合規照明設施864盞(套);寶雞、漢中市通過會議宣講、媒體通報、通過微信群提醒銷售戶禁用生鮮燈,對超市、肉類專營店等開展現場檢查和宣教,確保自12月1日起不再出現使用“生鮮燈”的情況;咸陽市、榆林市開展“生鮮燈”專項整治,對從事蔬菜類、水果類、肉類、禽蛋類、水產品類等生鮮食用農產品銷售的主體進行全面排查,做到邊宣傳邊排查、邊排查邊指導,督促經營者主動更換相關照明設施,規范生鮮食用農產品銷售領域照明設施使用行為。
目前,全省共排查食用農產品經營戶4572戶,更換不符合生鮮區的照明設施13867盞(套);發放禁用“生鮮燈”提醒告知書18923份,宣傳手冊12252冊。
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持續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宣傳培訓,深入貫徹落實《辦法》中的新規定新要求,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日期:2023-11-29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明確從12月1日起,銷售生鮮食用農產品,不得使用對食用農產品的真實色澤等感官性狀造成明顯改變的照明等設施。
隨著新規實施的臨近,陜西省市場監管局及時召開培訓會并印發提示函。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迅速行動,采用多種形式開展宣傳、培訓,廣泛開展宣貫,針對誤導消費者的“生鮮燈”開展清理整治。
西安市通過新聞媒體、官方網站、工作群、重要節點時段以及送《辦法》到基層等方式,不斷加大宣傳力度。開展宣傳81次,發放《辦法》單行本、宣傳資料6152份、《關掉“美顏”,誠信經營,銷售生鮮食用農產品禁用“生鮮燈”提醒告知書》2916份,引導商戶自查自糾,更換合規照明設施864盞(套);寶雞、漢中市通過會議宣講、媒體通報、通過微信群提醒銷售戶禁用生鮮燈,對超市、肉類專營店等開展現場檢查和宣教,確保自12月1日起不再出現使用“生鮮燈”的情況;咸陽市、榆林市開展“生鮮燈”專項整治,對從事蔬菜類、水果類、肉類、禽蛋類、水產品類等生鮮食用農產品銷售的主體進行全面排查,做到邊宣傳邊排查、邊排查邊指導,督促經營者主動更換相關照明設施,規范生鮮食用農產品銷售領域照明設施使用行為。
目前,全省共排查食用農產品經營戶4572戶,更換不符合生鮮區的照明設施13867盞(套);發放禁用“生鮮燈”提醒告知書18923份,宣傳手冊12252冊。
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持續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宣傳培訓,深入貫徹落實《辦法》中的新規定新要求,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日期:202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