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日,羅馬 —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今天發布最新報告顯示,國際食品價格指數10月微幅下行,環比降低0.5%,所有商品類別中僅乳制品價格指數有所增長。
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是衡量一攬子食品類商品國際價格月度變化的尺度。2023年10月,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平均為120.6點,與上一年同期相比下跌了10.9%。
糧農組織谷物價格指數10月環比下降1.0%。其中,受全球進口需求普遍低迷的影響,國際大米價格環比下跌2.0%,而國際小麥價格則下跌1.9%,原因在于美國的供應充足以及出口競爭較為激烈。相比之下,阿根廷供應減少推高了玉米價格,支撐粗糧報價略有上漲。
糧農組織植物油價格指數10月環比下降0.7%。季節性產量增加與全球進口需求低迷導致世界棕櫚油價格下跌,完全抵消了大豆油、葵花籽油和菜籽油價格的漲幅。來自生物柴油產業的強勁需求對大豆油價格起到了支撐作用。
糧農組織食糖價格指數10月環比回落2.2%,但相比去年同期仍然上漲46.6%。10月指數下行的主要原因是巴西產量仍舊保持強勢增長,但對下一年度全球供應前景趨緊的擔憂限制了世界糖價的跌幅。
糧農組織肉類價格指數10月環比下降0.6%。主要原因是進口需求低迷,尤其是來自東亞的需求不振,導致國際豬肉價格下跌,完全抵消了禽肉、牛肉與羊肉價格的微弱漲幅。
唯一例外的是糧農組織乳制品價格指數10月環比上漲2.2%,在連續九個月下行之后出現反彈。其中,世界奶粉價格漲幅最大,主要原因是對近期和較為長期供應的進口需求激增,同時厄爾尼諾天氣條件對大洋洲今后奶類生產可能造成的影響也存在不確定性。
世界谷物庫存形勢良好
糧農組織今天還發布了最新的《谷物供求簡報》,2023/24年度的世界谷物產量最新預報數與上月持平,仍為28.19億噸的歷史最高紀錄。
部分國家本月調整了產量預測,中國和大多數西非國家顯著上調了粗糧產量預報數,美國和歐盟則下調了粗糧產量預期。伊拉克和美國上調了小麥產量預測,歐盟和哈薩克斯坦則進行了向下修正。2023/24年度世界大米產量預測較上一年略有增加。最新的調整主要源自印度產量的上調,這抵消了其他各向下調整的影響,特別是印尼對產量前景做出的進一步下調。
2023/24年度世界谷物消費量預報數為28.10億噸。小麥和粗糧2023/24年度的總消費量預計都將超過2022/23年度,而大米消費量預計約將維持在上一年度水平。
根據最新的庫存量及消費量預測,2023/24年度全球谷物庫存量與消費量之比預計為30.7%,略高于上一年度的30.5%,糧農組織表示,這一比例“根據歷史經驗表明供應形勢較為寬松”。
糧農組織對2023/24年度全球谷物貿易量的預測為4.69億噸,同比減少1.6%。
沖突與貨幣貶值加劇了脆弱國家的饑餓問題
不斷持續甚至愈演愈烈的沖突正在加劇糧食不安全形勢,而許多低收入國家貨幣貶值,即便國際食品價格松動也無濟于事。糧農組織全球糧食和農業信息及預警系統(GIEWS)今天發布的最新《作物前景與糧食形勢》季度報告顯示,全世界有46個國家需要外部糧食援助,其中33個國家位于非洲。
糧農組織表示, 加沙地帶一半以上的居民在2022年已經處于重度糧食不安全狀態。目前該地區沖突的升級將導致人道主義和緊急援助需求激增,但是進入受影響地區的渠道極為有限,令人擔憂。與此同時,沖突的溢出效應有可能會加劇黎巴嫩的糧食不安全狀況。
報告指出,盡管2023年世界谷物產量預計將比上年增長0.9%,但44個低收入缺糧國的產量增幅還不到這一比例的一半。
《作物前景與糧食形勢》季度報告還提供了受影響國家的國民實際面臨的不糧食安全狀況與價格趨勢的詳細信息。此外,報告還對世界各區域的生產和貿易前景進行了詳細評估。
日期:2023-11-04
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是衡量一攬子食品類商品國際價格月度變化的尺度。2023年10月,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平均為120.6點,與上一年同期相比下跌了10.9%。
糧農組織谷物價格指數10月環比下降1.0%。其中,受全球進口需求普遍低迷的影響,國際大米價格環比下跌2.0%,而國際小麥價格則下跌1.9%,原因在于美國的供應充足以及出口競爭較為激烈。相比之下,阿根廷供應減少推高了玉米價格,支撐粗糧報價略有上漲。
糧農組織植物油價格指數10月環比下降0.7%。季節性產量增加與全球進口需求低迷導致世界棕櫚油價格下跌,完全抵消了大豆油、葵花籽油和菜籽油價格的漲幅。來自生物柴油產業的強勁需求對大豆油價格起到了支撐作用。
糧農組織食糖價格指數10月環比回落2.2%,但相比去年同期仍然上漲46.6%。10月指數下行的主要原因是巴西產量仍舊保持強勢增長,但對下一年度全球供應前景趨緊的擔憂限制了世界糖價的跌幅。
糧農組織肉類價格指數10月環比下降0.6%。主要原因是進口需求低迷,尤其是來自東亞的需求不振,導致國際豬肉價格下跌,完全抵消了禽肉、牛肉與羊肉價格的微弱漲幅。
唯一例外的是糧農組織乳制品價格指數10月環比上漲2.2%,在連續九個月下行之后出現反彈。其中,世界奶粉價格漲幅最大,主要原因是對近期和較為長期供應的進口需求激增,同時厄爾尼諾天氣條件對大洋洲今后奶類生產可能造成的影響也存在不確定性。
世界谷物庫存形勢良好
糧農組織今天還發布了最新的《谷物供求簡報》,2023/24年度的世界谷物產量最新預報數與上月持平,仍為28.19億噸的歷史最高紀錄。
部分國家本月調整了產量預測,中國和大多數西非國家顯著上調了粗糧產量預報數,美國和歐盟則下調了粗糧產量預期。伊拉克和美國上調了小麥產量預測,歐盟和哈薩克斯坦則進行了向下修正。2023/24年度世界大米產量預測較上一年略有增加。最新的調整主要源自印度產量的上調,這抵消了其他各向下調整的影響,特別是印尼對產量前景做出的進一步下調。
2023/24年度世界谷物消費量預報數為28.10億噸。小麥和粗糧2023/24年度的總消費量預計都將超過2022/23年度,而大米消費量預計約將維持在上一年度水平。
根據最新的庫存量及消費量預測,2023/24年度全球谷物庫存量與消費量之比預計為30.7%,略高于上一年度的30.5%,糧農組織表示,這一比例“根據歷史經驗表明供應形勢較為寬松”。
糧農組織對2023/24年度全球谷物貿易量的預測為4.69億噸,同比減少1.6%。
沖突與貨幣貶值加劇了脆弱國家的饑餓問題
不斷持續甚至愈演愈烈的沖突正在加劇糧食不安全形勢,而許多低收入國家貨幣貶值,即便國際食品價格松動也無濟于事。糧農組織全球糧食和農業信息及預警系統(GIEWS)今天發布的最新《作物前景與糧食形勢》季度報告顯示,全世界有46個國家需要外部糧食援助,其中33個國家位于非洲。
糧農組織表示, 加沙地帶一半以上的居民在2022年已經處于重度糧食不安全狀態。目前該地區沖突的升級將導致人道主義和緊急援助需求激增,但是進入受影響地區的渠道極為有限,令人擔憂。與此同時,沖突的溢出效應有可能會加劇黎巴嫩的糧食不安全狀況。
報告指出,盡管2023年世界谷物產量預計將比上年增長0.9%,但44個低收入缺糧國的產量增幅還不到這一比例的一半。
《作物前景與糧食形勢》季度報告還提供了受影響國家的國民實際面臨的不糧食安全狀況與價格趨勢的詳細信息。此外,報告還對世界各區域的生產和貿易前景進行了詳細評估。
日期:202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