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獸藥質量監督抽查檢驗管理辦法》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 第645號)
為規范獸藥質量監督抽查檢驗工作,提高工作效能,保障獸藥產品質量,農業農村部組織制定了《獸藥質量監督抽查檢驗管理辦法》,現予發布。(農業農村部)
海關總署 農業農村部公告2023年第8號(關于解除哥倫比亞部分地區古典豬瘟和口蹄疫疫情禁令的公告)
根據風險分析結果,解除哥倫比亞中西部地區和中東部地區古典豬瘟疫情禁令;解除哥倫比亞喬科省西北區、圣安德列斯—普羅維登西亞群島、第三區(貿易區)、第四區(其他地區)(見附件2)口蹄疫疫情禁令。海關總署和農業農村部2018年聯合公告第158號、原質檢總局和原農業部2013年聯合公告第127號對哥倫比亞上述區域的禁令同時解除。(海關總署)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質量強國建設綱要》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通知要求: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制定農產品質量監測追溯互聯互通標準,加大監測力度,依法依規嚴厲打擊違法違規使用禁限用藥物行為,嚴格管控直接上市農產品農獸藥殘留超標問題,加強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推行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推進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良好農業規范的認證管理,深入實施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推進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深入實施食品安全戰略,推進食品安全放心工程。調整優化食品產業布局,加快產業技術改造升級。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推動食品生產企業建立實施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體系,加強生產經營過程質量安全控制。加快構建全程覆蓋、運行高效的農產品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強化信用和智慧賦能質量安全監管,提升農產品食品全鏈條質量安全水平。(新華社)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關于公開征求β-淀粉酶等5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意見
根據《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管理辦法》和《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申報與受理規定》,食品工業用酶制劑新品種β-淀粉酶和溶血磷脂酶、食品營養強化劑新品種2'-巖藻糖基乳糖、擴大使用范圍的食品添加劑三贊膠和硫酸的申請,其安全性和工藝必要性已通過專家評審委員會技術審查,現公開征求意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2、食品安全·曝光臺
上海市消保委四問玻尿酸食品亂象丨“3·15”系列發布之一
上海市消保委收到了不少消費者關于玻尿酸食品的反映,很多都是問關于玻尿酸食品能補水改善膚質是不是真的?為此,上海市消保委在2022年9月啟動了專項調查,但隨著調查的深入,上海市消保委發現有很多問題迷霧重重。對于玻尿酸食品亂象,上海市消保委將持續跟進監督,也希望相關部門能關注重視,要讓消費者有知情權,不能讓消費者花冤枉錢,全社會共同攜手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上海市消保委微信號)
網購益生菌吃完心慌惡心,法院判決賣家十倍賠償
網購益生菌,吃完心慌惡心,送去檢測發現含有違禁藥“西布曲明”,女子起訴至法院,要求賣家退款并十倍賠償。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作為經營者,在網絡上銷售含有我國明令禁止成分的產品,該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應當賠償原告的損失。法院依法判決被告退還原告貨款6300元、支付原告十倍賠償金63000元及賠償原告鑒定費1200元。(利川市人民法院微信號)
遂寧春雷行動2023丨“春雷行動2023”典型案例通報(一)
“春雷行動2023”開展以來,遂寧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強化擔當、迅速行動,緊扣“護民生,保安全,助力高質量發展”行動主題,著力整治藥品安全、食品安全、重要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特種設備安全、知識產權領域、擾亂市場秩序領域違法行為,查辦了一批具有典型意義的案件,現將部分案例通報如下,食品領域案例2起,分別為:安居區市場監管局查辦遂寧市某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使用工業硫磺加工白芷案、射洪市市場監管局查辦鄧某某涉嫌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水晶舍得白酒案。(遂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微信號)
春雷行動系列報道?:企業未按要求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南充開出首張罰單
2022年12月29日,儀隴縣市場監管局在“春雷行動2023”執法檢查過程中,發現某超市現場不能提供明確企業主要負責人、食品安全員崗位職責的文件資料,未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的工作制度。執法人員對該超市當場制發《責令改正通知書》,責令當事人限期改正,并給予當事人警告的行政處罰決定。(南充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我國清真食品管理知多少
在我國,清真食品是指按照有清真飲食習慣的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生產經營的食品,是從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角度來定義和管理,與國外對清真食品管理有所不同。近些年各地針對清真食品泛化等現象采取了專項治理行動,以保護少數民族的權益。食品伙伴網結合法規要求和地方的專項治理情況,來介紹一下我國清真食品監管情況。(食品伙伴網)
2023年1月食品行業監管政策概述
2023年1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農業農村部等監管部門發布了一系列食品行業監管政策,食品伙伴網整理匯總如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2,4-滴丁酸鈉鹽等112種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印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規范食品快速檢測使用的意見;《葵花籽》、《醬鹵肉制品質量通則》等推薦性國家標準和國家標準修改單批準發布;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就4種新食品原料、3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公開征求意見等。(食品伙伴網)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規范食品快速檢測使用的意見》問答
日前,為發揮食品快速檢測排查食品安全風險隱患的作用,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規范食品快速檢測使用的意見,并就相關問題進行了回答,問題包括:制定和發布的背景和意義、主要提出哪些措施和要求、包括哪些配套性文件、對食品快檢操作提出哪些要求、食品快檢信息應如何公布等。(市說新語微信號)
怎么炸湯圓才不會爆炸?
最近刷短視頻的時候,經常會刷到網友在家里炸湯圓的“慘烈”現場,只見湯圓在油鍋里一個個爆炸開來,伴隨著砰砰的聲音,湯圓在油鍋里蹦起半米高,熱油也隨著湯圓的“原地起飛”濺得到處都是……解決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湯圓下鍋時的油溫不能太高,五成熱就可以了,小火慢炸,給湯圓糯米皮足夠的軟化時間。這樣當湯圓內部膨脹之時,糯米皮有足夠的彈性,就不至于突然“爆炸”了。(食品有意思)
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政策概述
跨境電子商務(簡稱跨境電商)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互聯網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經營活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可以通過跨境電商的渠道進口到我國,消費者也并不可以無限制的經跨境電商平臺采購境外商品。食品伙伴網本期介紹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一些政策要求。(食品伙伴網)
2023年關于防范諾如病毒感染的風險提示
隨著春季的到來,諾如病毒再次進入高發期,全國多地爆發了由諾如病毒引起的疾病。為有效防范諾如病毒的傳播,特做如下提示。諾如病毒傳播途徑包括可通過食用被諾如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傳播,也可以通過感染病例造成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傳播,其中牡蠣等貝類海產品和生食的蔬果類是引起諾如病毒感染暴發的常見食品。經水傳播可由桶裝水、市政供水、井水或其他被污染的飲用水源所致。諾如病毒的預防和控制措施主要采用非藥物性預防措施,包括手衛生、環境消毒、食品和水安全控制,以及感染病例管理、健康教育等。(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微信號)
《減鹽醬油》《雞精調味料生產技術規范》和《老壇酸菜魚調料》等8項中國調味品協會團體標準發布
按照《中國調味品協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試行)》的相關規定,中國調味品協會團體標準技術工作委員會組織有關單位完成了《減鹽醬油》《雞精調味料生產技術規范》和《老壇酸菜魚調料》等8項中國調味品協會團體標準的起草工作,標準信息現予公布。(中國調味品協會)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我國兩家企業被列入FDA紅名單,涉及產品有鰻魚和金針菇
近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對我國兩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食品伙伴網提醒相關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的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產品中各種致病菌的存在,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風險。(食品伙伴網)
2023年1月份美國FDA拒絕進口我國食品情況(1月匯總)
2023年1月份,美國FDA拒絕進口我國多批次食品,涉及蘑菇、糖果、黑胡椒粉、黃花魚、螃蟹等。產品不合格主要原因包括疑含三聚氰胺和/或三聚氰胺類似物或其它不適合食用的物質等。(食品伙伴網)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3年第5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3年第5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1例,為:墨西哥綠辣椒。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食品伙伴網)
2023年2月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2月6日更新)
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多批次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合格,涉及干燥無花果、零食點心類、蕎麥、袋裝殺菌食品、冷凍養殖蝦制品等。(食品伙伴網)
【盤點】2022年我國食品違反澳大利亞進口食品控制法情況
根據澳大利亞農業、漁業和林業部2022年每月發布的進口食品違反澳大利亞進口食品控制法信息,食品伙伴網不完全統計,2022年我國出口澳大利亞食品共有49批次不合格。統計顯示,2022年我國出口澳大利亞食品不合格原因包括農藥和獸藥殘留、黃曲霉毒素、微生物污染、違規添加物質、碘超標以及其他。(食品伙伴網)
進口巴氏殺菌奶酪和生乳酪檢出李斯特菌 已銷至我國香港
據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3年2月3日,法國通過RASFF通報本國出口巴氏殺菌奶酪和生乳酪不合格。據通報,不合格產品銷至了奧地利、比利時、喀麥隆、德國、我國香港、匈牙利、意大利、日本、列支敦士登、盧森堡、摩洛哥、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西班牙、瑞士和烏克蘭。食品伙伴網提醒出口企業,嚴格按照歐盟成員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產品中各種致病微生物的存在,保證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食品伙伴網)
2、國際食品
俄水產品出口增幅擴大
俄羅斯聯邦獸植局濱海邊疆區地方分局2月7日官網消息:2023年1月30日至2月5日期間,俄濱海邊疆區和薩哈林地區水產品出口額較前一周增長1.5倍。(食品伙伴網)
2022年波蘭食品出口大幅增長
據波蘭國家農業支持中心(KOWR)統計,2022年前11個月,波蘭食品出口額同比增長27%。波蘭在此期間出口了價值2040億茲羅提(436億歐元)的農食品,其中75%出口到了歐盟。(商務部)
女子吃提拉米蘇后死亡!意衛生部緊急召回
近日,米蘭一名女子在食用一款素食提拉米蘇甜品后,因過敏性休克不治身亡。目前,意大利檢方以過失殺人罪名對此事件立案調查。同時,意衛生部發布緊急召回文件對部分批次的產品進行召回。(意燴微信號)
韓國發布2022年進口食品檢驗情況報告
2023年1月26日,韓國食藥部(MFDS)發布2022年進口食品檢驗情況報告,主要內容如下:(1)2022年韓國進口食品規模比2021年增長3.0%(按重量計算),是近5年年均增長率(1.3%)的兩倍以上;(2)農林產品占進口總量的46.1%,位居第一;保健品(1%)和畜產品(201.4%)的進口量大幅增加;(3)進口量前10名(主要進口國)商品是小麥(澳大利亞)、精制加工食品原料(澳大利亞)、玉米(烏克來納)、大豆(美國)、豬肉(西班牙)、糙米(中國)、明太魚(俄羅斯)、香蕉(菲律賓)、果蔬加工品(中國),泡菜(中國);(4)主要進口國是美國和中國,占進口總量的33.8%;(5)清關檢查結果顯示,進口食品不合格率為0.18%,與2021年不合格率(0.17%)以及近5年年均不合格率(0.17%)持平;(6)不合格前5名國家(以量準)依次中國、越南、美國、泰國、印度,不合格原因依次為:違反個別標準(458件、32.1%)、違反農藥殘留標準(317件、22.2%)、違反微生物標準(214件、15.0%)、違反食品添加劑標準(201起,14.1%)和異物(92起,6.4%)等。(海關總署)
越南新增23家水產品出口企業獲批出口中國
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透露,越南新增23家水產品出口企業獲中國海關總署批準可出口到該國市場。據此,目前滿足出口中國條件的越南水產品出口企業共800多家。(越南人民報網)
三、食品科技
2022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擬獎項目公示 食品領域有這些
2月5日,廣東省科學技術廳網站公示了2022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擬獎項目名單,涉及自然科學獎26項(一等獎8項、二等獎18項);技術發明獎16項(一等獎7項、二等獎9項);科技進步獎133項(特等獎2項、一等獎34項、二等獎97項);科技成果推廣獎16項;青年科技創新獎24人。公示期自2023年2月6日-15日。其中,有19項涉及食品領域,包括:自然科學獎2項、科技進步獎11項、技術發明獎1項、科技成果推廣獎5項。(食品伙伴網)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關于征集2023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的通知
為進一步加強食品科技前瞻研判,引領原創性科研攻關,打造學術創新高地,推進科技自立自強,根據《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征集2023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的通知》(科協辦函創字[2023]8號)要求,現面向國內食品類院校、科研院所、企業和基層一線科技工作者等,征集全球共同關注的食品及相關領域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
2022年度安徽省科學技術獎網評通過項目公示 食品領域有26項
2月7日,安徽省科技廳公示了2022年度安徽省科學技術獎網評通過項目,網評通過293項科學技術獎項目,其中自然科學獎45項(答辯項目26項,非答辯項目19項),技術發明獎9項(答辯項目5項,非答辯項目4項),科學技術進步獎239項(答辯項目129項,非答辯項目110項)。其中,食品領域有26項,均為科學技術進步獎。(食品伙伴網)
中國熱科院在咖啡豆脂質氧化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熱科院香飲所加工與工程技術研究團隊在咖啡豆脂質氧化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該研究明確了咖啡豆中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初級氧化產物和次級氧化產物的動態演變規律,對于深入解析咖啡豆貯藏過程中脂質氧化引起的風味品質劣變,以及為咖啡豆貯藏加工提供新策略奠定理論基礎。(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微信號)
1、通知·公告
《獸藥質量監督抽查檢驗管理辦法》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 第645號)
為規范獸藥質量監督抽查檢驗工作,提高工作效能,保障獸藥產品質量,農業農村部組織制定了《獸藥質量監督抽查檢驗管理辦法》,現予發布。(農業農村部)
海關總署 農業農村部公告2023年第8號(關于解除哥倫比亞部分地區古典豬瘟和口蹄疫疫情禁令的公告)
根據風險分析結果,解除哥倫比亞中西部地區和中東部地區古典豬瘟疫情禁令;解除哥倫比亞喬科省西北區、圣安德列斯—普羅維登西亞群島、第三區(貿易區)、第四區(其他地區)(見附件2)口蹄疫疫情禁令。海關總署和農業農村部2018年聯合公告第158號、原質檢總局和原農業部2013年聯合公告第127號對哥倫比亞上述區域的禁令同時解除。(海關總署)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質量強國建設綱要》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通知要求: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制定農產品質量監測追溯互聯互通標準,加大監測力度,依法依規嚴厲打擊違法違規使用禁限用藥物行為,嚴格管控直接上市農產品農獸藥殘留超標問題,加強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推行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推進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良好農業規范的認證管理,深入實施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推進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深入實施食品安全戰略,推進食品安全放心工程。調整優化食品產業布局,加快產業技術改造升級。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推動食品生產企業建立實施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體系,加強生產經營過程質量安全控制。加快構建全程覆蓋、運行高效的農產品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強化信用和智慧賦能質量安全監管,提升農產品食品全鏈條質量安全水平。(新華社)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關于公開征求β-淀粉酶等5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意見
根據《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管理辦法》和《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申報與受理規定》,食品工業用酶制劑新品種β-淀粉酶和溶血磷脂酶、食品營養強化劑新品種2'-巖藻糖基乳糖、擴大使用范圍的食品添加劑三贊膠和硫酸的申請,其安全性和工藝必要性已通過專家評審委員會技術審查,現公開征求意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2、食品安全·曝光臺
上海市消保委四問玻尿酸食品亂象丨“3·15”系列發布之一
上海市消保委收到了不少消費者關于玻尿酸食品的反映,很多都是問關于玻尿酸食品能補水改善膚質是不是真的?為此,上海市消保委在2022年9月啟動了專項調查,但隨著調查的深入,上海市消保委發現有很多問題迷霧重重。對于玻尿酸食品亂象,上海市消保委將持續跟進監督,也希望相關部門能關注重視,要讓消費者有知情權,不能讓消費者花冤枉錢,全社會共同攜手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上海市消保委微信號)
網購益生菌吃完心慌惡心,法院判決賣家十倍賠償
網購益生菌,吃完心慌惡心,送去檢測發現含有違禁藥“西布曲明”,女子起訴至法院,要求賣家退款并十倍賠償。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作為經營者,在網絡上銷售含有我國明令禁止成分的產品,該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應當賠償原告的損失。法院依法判決被告退還原告貨款6300元、支付原告十倍賠償金63000元及賠償原告鑒定費1200元。(利川市人民法院微信號)
遂寧春雷行動2023丨“春雷行動2023”典型案例通報(一)
“春雷行動2023”開展以來,遂寧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強化擔當、迅速行動,緊扣“護民生,保安全,助力高質量發展”行動主題,著力整治藥品安全、食品安全、重要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特種設備安全、知識產權領域、擾亂市場秩序領域違法行為,查辦了一批具有典型意義的案件,現將部分案例通報如下,食品領域案例2起,分別為:安居區市場監管局查辦遂寧市某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使用工業硫磺加工白芷案、射洪市市場監管局查辦鄧某某涉嫌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水晶舍得白酒案。(遂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微信號)
春雷行動系列報道?:企業未按要求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南充開出首張罰單
2022年12月29日,儀隴縣市場監管局在“春雷行動2023”執法檢查過程中,發現某超市現場不能提供明確企業主要負責人、食品安全員崗位職責的文件資料,未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的工作制度。執法人員對該超市當場制發《責令改正通知書》,責令當事人限期改正,并給予當事人警告的行政處罰決定。(南充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我國清真食品管理知多少
在我國,清真食品是指按照有清真飲食習慣的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生產經營的食品,是從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角度來定義和管理,與國外對清真食品管理有所不同。近些年各地針對清真食品泛化等現象采取了專項治理行動,以保護少數民族的權益。食品伙伴網結合法規要求和地方的專項治理情況,來介紹一下我國清真食品監管情況。(食品伙伴網)
2023年1月食品行業監管政策概述
2023年1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農業農村部等監管部門發布了一系列食品行業監管政策,食品伙伴網整理匯總如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2,4-滴丁酸鈉鹽等112種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印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規范食品快速檢測使用的意見;《葵花籽》、《醬鹵肉制品質量通則》等推薦性國家標準和國家標準修改單批準發布;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就4種新食品原料、3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公開征求意見等。(食品伙伴網)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規范食品快速檢測使用的意見》問答
日前,為發揮食品快速檢測排查食品安全風險隱患的作用,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規范食品快速檢測使用的意見,并就相關問題進行了回答,問題包括:制定和發布的背景和意義、主要提出哪些措施和要求、包括哪些配套性文件、對食品快檢操作提出哪些要求、食品快檢信息應如何公布等。(市說新語微信號)
怎么炸湯圓才不會爆炸?
最近刷短視頻的時候,經常會刷到網友在家里炸湯圓的“慘烈”現場,只見湯圓在油鍋里一個個爆炸開來,伴隨著砰砰的聲音,湯圓在油鍋里蹦起半米高,熱油也隨著湯圓的“原地起飛”濺得到處都是……解決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湯圓下鍋時的油溫不能太高,五成熱就可以了,小火慢炸,給湯圓糯米皮足夠的軟化時間。這樣當湯圓內部膨脹之時,糯米皮有足夠的彈性,就不至于突然“爆炸”了。(食品有意思)
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政策概述
跨境電子商務(簡稱跨境電商)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互聯網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經營活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可以通過跨境電商的渠道進口到我國,消費者也并不可以無限制的經跨境電商平臺采購境外商品。食品伙伴網本期介紹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一些政策要求。(食品伙伴網)
2023年關于防范諾如病毒感染的風險提示
隨著春季的到來,諾如病毒再次進入高發期,全國多地爆發了由諾如病毒引起的疾病。為有效防范諾如病毒的傳播,特做如下提示。諾如病毒傳播途徑包括可通過食用被諾如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傳播,也可以通過感染病例造成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傳播,其中牡蠣等貝類海產品和生食的蔬果類是引起諾如病毒感染暴發的常見食品。經水傳播可由桶裝水、市政供水、井水或其他被污染的飲用水源所致。諾如病毒的預防和控制措施主要采用非藥物性預防措施,包括手衛生、環境消毒、食品和水安全控制,以及感染病例管理、健康教育等。(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微信號)
《減鹽醬油》《雞精調味料生產技術規范》和《老壇酸菜魚調料》等8項中國調味品協會團體標準發布
按照《中國調味品協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試行)》的相關規定,中國調味品協會團體標準技術工作委員會組織有關單位完成了《減鹽醬油》《雞精調味料生產技術規范》和《老壇酸菜魚調料》等8項中國調味品協會團體標準的起草工作,標準信息現予公布。(中國調味品協會)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我國兩家企業被列入FDA紅名單,涉及產品有鰻魚和金針菇
近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對我國兩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食品伙伴網提醒相關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的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產品中各種致病菌的存在,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風險。(食品伙伴網)
2023年1月份美國FDA拒絕進口我國食品情況(1月匯總)
2023年1月份,美國FDA拒絕進口我國多批次食品,涉及蘑菇、糖果、黑胡椒粉、黃花魚、螃蟹等。產品不合格主要原因包括疑含三聚氰胺和/或三聚氰胺類似物或其它不適合食用的物質等。(食品伙伴網)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3年第5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3年第5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1例,為:墨西哥綠辣椒。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食品伙伴網)
2023年2月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2月6日更新)
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多批次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合格,涉及干燥無花果、零食點心類、蕎麥、袋裝殺菌食品、冷凍養殖蝦制品等。(食品伙伴網)
【盤點】2022年我國食品違反澳大利亞進口食品控制法情況
根據澳大利亞農業、漁業和林業部2022年每月發布的進口食品違反澳大利亞進口食品控制法信息,食品伙伴網不完全統計,2022年我國出口澳大利亞食品共有49批次不合格。統計顯示,2022年我國出口澳大利亞食品不合格原因包括農藥和獸藥殘留、黃曲霉毒素、微生物污染、違規添加物質、碘超標以及其他。(食品伙伴網)
進口巴氏殺菌奶酪和生乳酪檢出李斯特菌 已銷至我國香港
據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3年2月3日,法國通過RASFF通報本國出口巴氏殺菌奶酪和生乳酪不合格。據通報,不合格產品銷至了奧地利、比利時、喀麥隆、德國、我國香港、匈牙利、意大利、日本、列支敦士登、盧森堡、摩洛哥、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西班牙、瑞士和烏克蘭。食品伙伴網提醒出口企業,嚴格按照歐盟成員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產品中各種致病微生物的存在,保證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食品伙伴網)
2、國際食品
俄水產品出口增幅擴大
俄羅斯聯邦獸植局濱海邊疆區地方分局2月7日官網消息:2023年1月30日至2月5日期間,俄濱海邊疆區和薩哈林地區水產品出口額較前一周增長1.5倍。(食品伙伴網)
2022年波蘭食品出口大幅增長
據波蘭國家農業支持中心(KOWR)統計,2022年前11個月,波蘭食品出口額同比增長27%。波蘭在此期間出口了價值2040億茲羅提(436億歐元)的農食品,其中75%出口到了歐盟。(商務部)
女子吃提拉米蘇后死亡!意衛生部緊急召回
近日,米蘭一名女子在食用一款素食提拉米蘇甜品后,因過敏性休克不治身亡。目前,意大利檢方以過失殺人罪名對此事件立案調查。同時,意衛生部發布緊急召回文件對部分批次的產品進行召回。(意燴微信號)
韓國發布2022年進口食品檢驗情況報告
2023年1月26日,韓國食藥部(MFDS)發布2022年進口食品檢驗情況報告,主要內容如下:(1)2022年韓國進口食品規模比2021年增長3.0%(按重量計算),是近5年年均增長率(1.3%)的兩倍以上;(2)農林產品占進口總量的46.1%,位居第一;保健品(1%)和畜產品(201.4%)的進口量大幅增加;(3)進口量前10名(主要進口國)商品是小麥(澳大利亞)、精制加工食品原料(澳大利亞)、玉米(烏克來納)、大豆(美國)、豬肉(西班牙)、糙米(中國)、明太魚(俄羅斯)、香蕉(菲律賓)、果蔬加工品(中國),泡菜(中國);(4)主要進口國是美國和中國,占進口總量的33.8%;(5)清關檢查結果顯示,進口食品不合格率為0.18%,與2021年不合格率(0.17%)以及近5年年均不合格率(0.17%)持平;(6)不合格前5名國家(以量準)依次中國、越南、美國、泰國、印度,不合格原因依次為:違反個別標準(458件、32.1%)、違反農藥殘留標準(317件、22.2%)、違反微生物標準(214件、15.0%)、違反食品添加劑標準(201起,14.1%)和異物(92起,6.4%)等。(海關總署)
越南新增23家水產品出口企業獲批出口中國
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透露,越南新增23家水產品出口企業獲中國海關總署批準可出口到該國市場。據此,目前滿足出口中國條件的越南水產品出口企業共800多家。(越南人民報網)
三、食品科技
2022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擬獎項目公示 食品領域有這些
2月5日,廣東省科學技術廳網站公示了2022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擬獎項目名單,涉及自然科學獎26項(一等獎8項、二等獎18項);技術發明獎16項(一等獎7項、二等獎9項);科技進步獎133項(特等獎2項、一等獎34項、二等獎97項);科技成果推廣獎16項;青年科技創新獎24人。公示期自2023年2月6日-15日。其中,有19項涉及食品領域,包括:自然科學獎2項、科技進步獎11項、技術發明獎1項、科技成果推廣獎5項。(食品伙伴網)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關于征集2023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的通知
為進一步加強食品科技前瞻研判,引領原創性科研攻關,打造學術創新高地,推進科技自立自強,根據《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征集2023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的通知》(科協辦函創字[2023]8號)要求,現面向國內食品類院校、科研院所、企業和基層一線科技工作者等,征集全球共同關注的食品及相關領域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
2022年度安徽省科學技術獎網評通過項目公示 食品領域有26項
2月7日,安徽省科技廳公示了2022年度安徽省科學技術獎網評通過項目,網評通過293項科學技術獎項目,其中自然科學獎45項(答辯項目26項,非答辯項目19項),技術發明獎9項(答辯項目5項,非答辯項目4項),科學技術進步獎239項(答辯項目129項,非答辯項目110項)。其中,食品領域有26項,均為科學技術進步獎。(食品伙伴網)
中國熱科院在咖啡豆脂質氧化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熱科院香飲所加工與工程技術研究團隊在咖啡豆脂質氧化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該研究明確了咖啡豆中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初級氧化產物和次級氧化產物的動態演變規律,對于深入解析咖啡豆貯藏過程中脂質氧化引起的風味品質劣變,以及為咖啡豆貯藏加工提供新策略奠定理論基礎。(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