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內蒙古自治區各地多措并舉推進農村牧區市場食品安全綜合治理

   2022-12-09 內蒙古市場監管微信號881
核心提示:為完善農村牧區市場食品安全治理機制,提升農村牧區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內蒙古自治區各地、各部門多措并舉,協同提升農村牧區市場食品安全綜合治理能力,取得明顯成效。……(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為完善農村牧區市場食品安全治理機制,提升農村牧區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內蒙古自治區各地、各部門多措并舉,協同提升農村牧區市場食品安全綜合治理能力,取得明顯成效。
 
  呼和浩特市
 
  先行先試出臺《智慧農貿市場建設評價指南》(DB1501/T 0014-2021)等3項市級地標并組織實施,爭取地方政府資金 600余萬元,完成對呼和浩特市17家農貿市場標準化和智能化升級改造,農貿市場經營場所布局、設施設備等基礎建設以及智能化管理、制度建設等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大幅改善、提升。
 
  包頭市
 
  加強五部門聯合執法,采取部門聯合、四不兩直、現場抽查和市區(旗、縣)兩級聯動等方式,同一時間對農村牧區開展聯合檢查,重點查處生產經營“三無食品、過期食品、方便食品、肉及肉制品”和“黑工廠、黑窩點、黑作坊”等違法行為,對9家涉嫌經營過期食品的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
 
  通遼市
 
  立足“互聯網+明廚亮灶”、與餐飲行業協同推進“擴A鞏B消C”量化分級管理評定等亮點工程,堅持“內外兼治、規范提升”的原則,傾力打造和規范管理“小餐飲示范街”,實現了證照齊全、信息透明、環境整潔、后廚規范、餐具潔凈、人員健康、安全文明“七個達標”,陽光監管、量化分級、風險防控“三個100%”,切實保障了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赤峰市
 
  優化農村食品流通渠道,建立市旗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成農村牧區統一配送渠道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29家,投入專業物流配送車輛、開展物流綜合配送工作。建立“網紅+供應鏈+直播+電商”的商業營銷新模式。依托三峽e購促進特色農畜產品銷售,帶動行業內農牧民和企業增收致富,共上架100余款扶貧銷售產品,面向三峽集團及其子公司。
 
  錫林郭勒盟
 
  引導12家地方特色乳制品標準化小作坊、企業入駐“首放·錫林郭勒奶酪文化產業園”,鑲黃旗30家標準化小作坊入駐“鑲黃旗奶制品扶貧產業園區”,改變了一些小作坊廠房不合格、衛生不達標的現狀。同時,通過“現場指導﹢交流”的方式,督促指導入駐企業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引導經營者履行主體責任、增強自律意識和法律意識。
 
  烏蘭察布市
 
  著力改善食品攤販生產經營條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在固定場所或指定的區域30余處,在特定時段開展生產經營活動,保證所生產經營的食品衛生、無毒、無害條件,鼓勵支持食品加工小作坊、食品攤販、小餐飲改進生產經營食品加工小作坊不斷提高生產能力,擴大經營規模,向食品生產企業轉型升級。
 
  鄂爾多斯市
 
  以覆蓋“盟市-旗區-鄉鎮-社區村”四級體系建設思路發展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園區管理模式,推行“風險管控+三推行+兩引導+一檢驗”的管理理念,已建成運營食品生產加工園區14個,實現每個旗區至少建成1個的基本目標,園區平均入駐率達到51%,園區統一管理后,大大降低了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散、亂、差”特性帶來的食品安全風險。
 
  巴彥淖爾市
 
  加強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為每輛流動餐廳安裝北斗星GPS雙模全球定位系統,實時定位,對車輛活動范圍進行科學管理,安裝“互聯網+明廚亮灶”,對舉辦集體聚餐的流動餐廳進行遠程監管,有效防范農村牧區集中聚餐食物中毒風險。
 
  阿拉善盟
 
  為滿足阿右旗、額旗地處偏遠、沒有商業基礎的嘎查農牧戶和守邊戍邊戶的購物消費需求,通過開展“流動服務車”送服務活動,堅持每月兩次為廣大群眾提供貼心、便捷、安全、放心的平價物資配送,全力打造“車輪上的供銷社”,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改善農村牧區的消費環境。
 
  下一步,內蒙古自治區各地、各部門將持續加大農村牧區食品安全治理力度,嚴厲查處食品生產經營違法行為,強化常態化監管機制,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確保農村牧區假冒偽劣食品安全治理工作抓實、抓出成效,保障農村牧區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來源:食品流通處



日期:2022-12-09
 
地區: 內蒙古
標簽: 食品安全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